2012高二地理新人教版选修四学案 第二章(4份)

文档属性

名称 2012高二地理新人教版选修四学案 第二章(4份)
格式 zip
文件大小 2.4MB
资源类型 教案
版本资源 人教版(新课程标准)
科目 地理
更新时间 2012-03-08 16:16:31

文档简介

2.2 城镇布局与协调发展 学案(人教版选修4)
  学习目标 1.理解合理的城镇布局能取得的效益。2.了解城镇布局是否合理的考察内容,以及如何逐步实现城镇的合理布局。以长江三角洲为例,学会分析一个区域内的城镇应如何实现合理布局。3.了解城乡经济差别产生的问题。理解为消除城乡差别,以实现城乡协调发展的具体措施。4.通过本节的学习,理解城乡协调发展是可持续发展的重要途径之一,树立热爱家乡,建设家乡的思想。
一、城镇合理布局与联系
1.城镇合理布局
(1)意义:合理的城镇布局,可使一定地域范围内规模、职能各异的城镇,组成具有一定①____________并相互联系的有机整体,进而有效地促进区域发展,取得最佳社会效益和经济效益。
(2)影响因素:②____________部署、自然和历史因素、③____________、城镇布局的现状和问题。
2.区域城镇体系
(1)概念:指在一定的区域内,相关的城镇、联系网络以及相应的辐射范围,按照一定规律组合而成的有机整体。
(2)分类:④____________体系、⑤____________体系、⑥____________体系。
(3)构成条件
a.在地域上邻近,具有便捷的⑦____________。
b.具有稳定的⑧____________联系和明确的合理分工。
c.各城镇从大到小,⑨____________,从中心城市到一般集镇,共同构成整个系统的等级系列。
二、城乡协调发展
1.发展中国家城乡之间的不合理现象
(1)城乡经济差别大,农村贫困现象严重。
(2)城市向农村的⑩____________导致农村环境恶化。
(3)城乡之间人口流通不畅,影响了劳动力转移。
(4) ________缺乏统筹安排,使城乡之间争地、争水、争项目等现象发生。
2.城乡协调方法
(1)加强城乡间的 ____________。
(2)加强城乡间的 ____________。
(3)完善相关制度,逐步强化科学管理。
(4)城乡统筹,制定环境保护措施。
3.城乡协调发展的模式
(1)苏南模式。
(2)温州模式。
(3) ________模式。
(4)宝鸡模式。
(5)诸城模式。
一、不同标准下的城镇体系分类及城镇合理布局
1.在一定的区域内,根据划分标准的不同,可有不同类型的划分体系,总结如下:
区域城镇体系 划分标准 分类
城镇规模体系 人口、用地、经济规模 特大城市、大城市、中等城市、小城市(镇)
城镇职能体系 城镇在一定区域的各种职能组合状况以及它们之间的产业联系 综合性中心城市、地方性中心城市、工业城市、交通枢纽城市、旅游城市、边境口岸城市、特区城市
城镇空间体系 在一个区域内,城镇的地理分布情况以及它们之间的地域联系 城市群、城市带、区域城市网络体系
2.要实现城镇的合理布局,应各级规模城镇并存,城市规模越小,数目越多。各类职能城镇并存,实现城镇职能互补,并按照一定的模式实现合理的城镇空间体系。需遵循的原则是:(1)大中小城市数量比例协调、规模有序分布;(2)高级中心城市带动较低级城镇,促进周围乡村发展。
【思维拓展】 城镇体系的基本特点
(1)整体性:区域城镇体系由点(相关的城镇)、线(联系通道)、面(相应的辐射范围)等多种要素,按一定规律组合而成。某一要素的变化,如新交通线开通,会对城镇的发展产生影响。
(2)层次性:全国性的区域城镇体系由大区级、省区级体系组成,下面还有地区级或地方级体系等,呈现出一定的等级。
(3)动态性:区域城镇体系是区域内各城镇发展到一定阶段的产物。随着社会经济的发展,区域城镇体系往往受到来自地区内部、外部的复杂影响,导致区域城镇体系的动态变化。
典例1 将长江三角洲城镇与其主要城市职能连接起来。
上海(A) ①长江三角洲重要的港口、风景旅游城市和区域中心城市之一
杭州(B) ②全国重要的制造业、科教和研发基地
宁波(C) ③长江三角洲重要的生产、制造基地
南京(D) ④全国历史文化名城,著名的风景旅游城市
苏州(E) ⑤国际经济、贸易、金融、信息、航运中心,为综合性服务中心
镇江(F) ⑥长江三角洲港口海运基地之一,临港型工业发达
答案 A—⑤ B—④ C—⑥ D—② E—③ F—①
解析 此题考查长江三角洲各城市职能,可根据城市规模先进行等级划分,然后根据等级判断主要城市职能。第一级上海,承担国际经济、贸易、金融、信息、航运等职能,为综合性服务中心。第二级南京、杭州,分别承接上海的部分职能,为次级地区综合性服务中心。第三级苏州、宁波,为地区性制造中心,可根据其地理位置、自然条件、社会经济条件分析其城市职能。镇江为第四级的城市。
【变式训练1】 下列有关城镇体系的说法,正确的是(  )
①区域城镇体系类型包括等级体系、职能体系、空间体系、交通网络体系 ②在城镇体系中处于较高层次的城镇数量多、规模大 ③一个区域的城镇体系是否合理,主要从城镇的等级规模结构、不同城镇的功能定位、区域分工、城镇之间的联系网络等方面进行考察 
④目前,中国比较成型的城镇体系有辽中南城镇体系、京津唐城镇体系、长江三角洲城镇体系和珠江三角洲城镇体系                   
A.①②③④ B.①②③ C.②③ D.③④
二、城乡协调发展
要以协调的理念为指导,将城市和乡村作为一个整体来对待,使生产要素得以合理配置,最终消除城乡差别。
1.城乡发展中的问题及解决措施
城乡发展中的问题 城乡之间协调发展的措施
城乡经济差别大、农村贫困现象严重;城市向农村的污染转移导致农村环境恶化;城乡间人口流通不畅,影响劳动力转移;资源缺乏统筹安排,城乡间有争资源的现象 加强城乡间的空间联系;加强城乡间的产业协调;完善相关制度,逐步强化科学管理;城乡统筹,制定环境保护措施
2.城乡协调发展的内涵
协调方面 内涵
生产力 在生产力高度发达的基础上,城乡差别完全消失,城乡关系完全融洽
资源 城乡协调不是城乡差别消失,而是实现城乡资源优化配置
利益 通过城乡结构和功能的改善,实现城乡利益均享和利益再分配
生活 在保持城市和乡村鲜明特色的前提下,使城市和乡村居民的生活都获得最大的满足
【思维拓展】 
1.大、中、小城市与镇协调发展
大、中、小城市和镇各司其职,只能互相补充,不能互相代替。每一个区域的城镇体系都是不同规模的城镇相互结合的网络。每一座城镇的规模都反映腹地范围的需要。
大城市的经济效益一般高于中小城市。我国历年公布的城市人均工业总产值等指标,200万人口以上城市都高于其他级别城市。城市越大,土地利用的效率越高。大城市集中全国文化、艺术、科技队伍的精英,是全国文化的心脏。
2.我国城乡协调的成功模式
江苏苏南模式:

浙江温州模式:

福建晋江模式:

陕西宝鸡模式:

山东诸城模式:

典例2 分析下列城乡协调成功模式,回答下列问题。
江苏苏南模式:
→→
浙江温州模式:
→→
福建晋江模式:
→→
(1)我国的城乡之间为什么要进行协调发展?
(2)江苏苏南城乡协调的成功是利用当地邻近____________的优势发展乡镇企业,乡镇企业在城乡协调中的作用是______________。这种方法即是从________________方面入手实现城乡协调的。
(3)福建晋江是利用当地是________的优势,从________方面入手实现城乡协调的。
(4)从三种城乡协调的成功模式可以看出,实现城乡之间的协调发展,可根据当地________、不同的________选择不同的________,实现城乡协调。
答案 (1)由于政治、历史、经济等因素的综合影响,我国城乡间存在诸多如城乡经济差别大,农村贫困现象严重,城乡间争地、争水、争项目等不协调的现象,所以我国要进行城乡协调发展。
(2)长江三角洲 城乡经济联系的纽带和桥梁 加强城乡间的空间联系
(3)侨乡 加强城乡间的产业协调
(4)实际状况 发展基础 道路
解析 本题考查城乡协调发展,解答本题的关键是将本题中提供的城乡协调模式与实现城乡协调的方法密切联系。城乡间要协调发展,是因为城乡间存在诸多如城乡经济差异大、农村贫困现象严重等等不协调的现象。实现城乡协调的方法有:①加强城乡间的空间联系;②加强城乡间的产业协调;③城乡统筹;④强化科学管理。从三种成功模式看,江苏苏南和浙江温州都是发展小城镇,实现人口的集聚,应为加强城乡间的空间联系的方法,而福建晋江模式是从企业的联系及结构来实现城乡协调的。
实现城乡协调的方法有:①加强城乡间的空间联系;②加强城乡间的产业协调;③城乡统筹;④强化科学管理。从三者的成功模式看,江苏苏南和浙江温州都是发展小城镇,实现人口的集聚,应为加强城乡间的空间联系的方法,而福建晋江模式是从企业的联系及结构来实现城乡协调的。
【变式训练2】 下列有关浙江温州城乡协调发展的叙述,正确的是(双选)(  )
A.家办小商品市场,促进城镇和人口集中,扩大了城乡差距
B.家办小商品市场,促进城镇和人口集中,带动了整个农村经济振兴
C.温州城乡协调发展是在生产力高度发达的基础上形成的,城乡差别完全消失,城乡关系完全融洽
D.温州城乡协调发展是通过城乡结构和功能的改善,实现城乡利益均享和利益再分配
图2.14 长江三角洲城镇的不同等级规模(2002年底),据图分析:
(1)长江三角洲城镇的等级规模是怎样划分的?
(2)长江三角洲各级城市之间有什么变化特点?
(3)长江三角洲形成了什么样的城镇规模体系?
提示 (1)第一级别为特大城市上海,是国际性港口城市和全国性中心城市;第二级别包括特大城市南京和杭州,分别为本区两翼的政治、经济、文化中心;第三级别为苏州、无锡、宁波等大城市;第四级别为常州、南通、镇江、湖州、扬州、嘉兴、绍兴等中小城市;第五级别为其他小城市和卫星城镇。
(2)总体来看,各级别城市之间无论是人口规模还是经济发展指标,都呈现出“渐变”的梯度等级,形成了一个较为成熟的规模体系,为城镇要素的逐级转移,以及进一步合理分工创造了条件。
(3)形成了多元化、多级别的城镇规模体系。
图2.16 长江三角洲城镇空间体系,据图分析:
(1)在长江三角洲地区,上海市的地位是怎样的?
(2)长江三角洲地区哪三个城市联合起来,其服务对象和辐射范围是整个区域?
(3)长江三角洲城镇空间体系有什么特点和优越性?
提示 (1)上海承担国际经济、贸易、金融、信息、航运等职能,定位为区域综合性服务中心。
(2)上海、南京、杭州三个特大城市构成了一个三角,其服务对象和辐射范围是整个区域。
(3)特点:在长江三角洲区域内部,各级城镇相互嵌套,分工合理,职能明确,城镇与交通网有机结合。优势:可以发挥比较优势和关联带动作用,从而促进整个区域社会经济的协调发展。
图2.17 长江三角洲地区城镇交通示意,据图分析:
(1)图中显示长江三角洲地区城镇之间有哪几种交通运输方式?
(2)长江三角洲地区的交通运输网络有什么特点?
(3)长江三角洲地区的交通运输网络有什么积极作用?
提示 (1)有公路、铁路、水运、航空四种交通运输方式。
(2)长江三角洲各城镇之间凭借着良好的水运基础和较强的经济实力,形成了水运联系、高等级公路联系、快速通道联系、综合交通联系等,构建了一个立体化、网格状的交通运输网络。
(3)积极推动区域的综合发展和城镇体系的进一步完善。
                   
   材料展示
什么是生态城市?
生态城市首先应该是一座绿色的园林城市,城市绿地覆盖率较高(50%以上)。市区内遍布公园、街心花园、草坪广场,住宅庭院化,街道林荫化。绿地点、线、面连接成片。市区周围的山丘也为绿树遮掩。海滨、湖滨和河流旁形成一条条绿色走廊。
生态城市又是一座环境质量良好的城市。空气清新,有害气体的含量保持在最低水平(污染指数在50以下,即一类空气标准)。无酸雨、扬沙之虑。河水清澈,水质应保持1~2级。城市垃圾无害化处理后被安全输出。城市通风良好,排水顺畅。
生态城市还是一座宁静的城市,生产和车辆发出的噪声被严格控制在允许范围内,噪声源和居民区之间被森林、高墙等隔开。
   知识链接
(1)城镇布局原则;(2)城镇布局特点及未来城市的发展方向。
题目设计
(1)在生态城市中,分布最为广泛的土地利用形式是(  )
A.住宅区 B.商业区 C.工业区 D.绿地
(2)生态城市中,城市绿地减缓热岛效应的功能为(  )
A.调节气候 B.降低噪声 C.保持水土 D.涵养水源
(3)破墙透绿的环境功能为(  )
A.净化空气 B.消烟除尘 C.美化环境 D.增加湿度
                    
1.有关区域城镇体系的说法,正确的是(  )
A.区域城镇体系是指一个国家或区域内,城镇与城镇之间、城镇与交通网之间、城镇与区域之间的有机结合
B.区域城镇体系可以从等级体系和职能体系两个方面进行考察
C.完善城镇体系可使城市的区域中心作用得以充分发挥,对区域社会经济的发展用处不大
D.目前,中国比较成型的城镇体系有辽中南城镇体系、京津唐城镇体系、长江三角洲城镇体系和珠江三角洲城镇体系
2.有关长江三角洲地区各城市职能的说法,错误的是(  )
A.上海市承担国际经济、贸易、金融、信息、航运等职能,定位为区域综合性服务中心
B.南京承接上海的部分职能,可以在综合性服务中心的基础上继续发展
C.苏州的发展方向是整个地区的制造业中心
D.常州可以分担较大城镇的部分职能,成为相应区域的集聚中心
3.下列有关城镇合理布局的叙述,正确的是(  )
A.城镇合理布局主要是考察其城镇分工和联系网络
B.城镇合理布局主要是考虑城镇布局的现状和问题
C.城镇合理布局的目的是一定地域内职能各异的城镇组成一定地域结构并相互联系的有机整体
D.实现城镇的合理布局的方法是调整结构、合理分工,一步到位
4.城镇合理布局是指(  )
A.一定地域内城镇多少,大小范围的布局
B.一定地域范围内规模、职能各异的城镇,组成一定结构并相互联系的有机整体
C.把一定地域范围内的城镇,按计划、按规模进行城市功能定位
D.一定区域内的城镇都发展成为特大城市
5.阅读图文资料,回答下列问题。
材料 经济的发展推动了我国城市化进程。图甲表示的是改革开放以来全国及国内三大经济地带城市化水平的变化情况,图乙是我国1980年和2004年城市等级规模金字塔示意图。
(1)读图,分析改革开放以来我国城市化进程的主要特点。
(2)在西部地带城市化进程中,有人提出了应优先发展大城市的观点,你认为是否合理,请说明理由。
思考P36
不是。它能促进沿线地区商品的流通、信息的交流等,还能为工业的发展提供条件,从而带动周边及沿线地区的经济发展。
活动P36
(1)由于农村贫困化严重,受教育程度低,人口素质降低,在贫富差距的刺激下,部分人走上了犯罪道路。
(2)因城市的发展向外扩张,需要占用农村大量的土地和水资源,城乡因涉及经济利益,而发生冲突。
(3)一些污染严重的企业如造纸厂、油漆厂纷纷在农村落户,不仅污染了大气,更污染了地下水和河流水。农民用污染的水灌溉,又污染了土壤。
(4)城市中一些工矿企业因利益的驱动和经济条件的限制,只雇佣一些临时工和农民工,使劳动力来源受到限制。
活动P38
此类题目属于社会实践活动,可锻炼理论联系实际,学以致用的能力和社会活动、交往能力。可根据自己的实际条件和兴趣,选择一个主题,列出需调查的内容,有针对性地到相关部门了解自己需要的信息,然后对信息加以整理、比较、分析,写出调查报告。调查报告可主要从城乡之间不协调现象的表现、原因及解决方案三个角度撰写。
答案
基础梳理
①地域结构 ②区域整体 ③经济基础 ④城镇规模 ⑤城镇职能 ⑥城镇空间 ⑦空间联系 ⑧社会经济 ⑨从主到次 ⑩污染转移  资源  空间联系  产业协调  晋江
重难突破
【变式训练1】 D [区域的城镇体系类型包括等级体系、 职能体系、空间体系,而交通运输网络是城镇间最直接、最主要的联系形式。在城镇体系中,处于较高层次的城镇规模大,作用大,数量少,处于较低层的城镇规模小,作用小,数量多。]
【变式训练2】 BD [浙江温州的城乡协调是比较成功的,主要是通过家庭兴办小商品市场,促进城镇和人口集中,形成了城乡经济联系的纽带,承接了县城的部分职能,为农业发展提供如信息、技术、人才和市场等条件,带动了整个农村经济振兴。]
题目设计
(1)D [生态城市首先应该是一座绿色的园林城市。城市绿地覆盖率较高,在50%以上,所以在生态城市中分布最为广泛的土地利用形式是绿地。]
(2)A [城市绿地有许多方面的作用,如:净化空气、吸烟滞尘、调节气候、美化环境、减弱噪声等,其中减缓热岛效应的功能,即降低城区温度的功能,应属调节气候。]
(3)C [破墙透绿的功能,应属于美化环境。]
自主练习
1.D [本题是对区域城镇体系概念的理解。区域城镇体系是指在一定的区域内,相关的城镇、联系网络以及相应的辐射范围,按一定规律组合而成的有机整体。区域城镇体系可以从三个方面来进行考察。完善的城镇体系可使城市的区域中心作用得以充分发挥,并促进城乡经济的协调发展,带动区域社会经济的全面进步。]
2.D [苏州、常州、无锡、宁波的发展方向是整个地区的制造业中心。]
3.C [城镇合理布局不仅要考察其城镇分工和联系网络,而且要考虑其等级规模结构,不同城镇的功能定位。实现城镇合理布局应充分考虑的是区域发展整体部署、自然和历史因素、经济以及布局的现状和问题,方法是调整结构,合理分工,但不能一步到位,也不可能一步到位。]
4.B [从城市规划的角度来看,要使地区城镇合理布局,必须从自然环境条件、现有产业基础、交通运输状况以及社会经济发展水平等方面进行综合考虑,既要使大、中、小城镇数量比例协调、规模有序分布,又要发挥地区比较优势,以高级中心城市带动较低级城镇,同时促进周围乡村社会经济全面发展。]
5.(1)城市化水平不断上升,近年来上升速度加快;东、中、西三大地带区域差异明显;城市数量增多,其中中小城市数量增加速度较快;从城市构成上看,仍以中小城市为主。
(2)答案一:合理。理由:大城市的服务范围广,功能强;对区域经济和社会发展的辐射和带动作用强。
答案二:不合理。理由:西部地区自然条件较为恶劣,生态环境脆弱;人口分散,交通不便,经济发展水平较低。
解析 (1)图甲反映的是我国城市化水平的发展变化和东、中、西部城市化速度的差异,图乙反映的是我国城市等级的变化,据图总结出城市化的特点即可。(2)从题意看,题目中的说法可对可错,只要理由正确就行。2.1 城市空间形态及变化 学案(人教版选修4)
  学习目标 1.理解城市空间形态的概念和类型。2.了解城市形态特点,掌握影响城市空间形态形成的因素。3.理解城市空间形态的演化规律。4.理解如何通过调控城市空间形态来缓解城市问题。5.了解城市空间形态的发展趋势。6.通过本节的学习,学会理论联系实际,调查自己所在的城市属于何种空间形态,了解其变化趋势,从可持续发展的角度对本区域城镇的合理布局提出建议。
一、城市空间形态及其形成
1.概念:城市一经产生,就占据着一定的地表空间,并在各种自然、人为因素的制约和影响下,形成一定的①________________。
2.城市空间形态类型
二、城市空间形态的变化及其调控
1.城市空间形态的变化
(1)演变规律:⑤________________。
(2)演变过程:最初的居民点→呈⑥______________→更大的块状→更复杂的形态。
2.城市空间形态的调控方法
(1)合理地规划和控制⑦__________的用地规模,以郊区环状绿化带限制其无序蔓延。
(2)保持强大的⑧________________功能,同时建立城市的次级中心,引导城市向多方向扩展,形成更大的⑨______________形态。
(3)适当分散城市功能,在郊区绿色环带外圈,培育一系列新开发区和⑩____________。
3.理想的城市空间形态模式: ____________________。
一、城市空间形态的差异
城市空间形态 形态特点 成因 优点 缺点 主要解决措施 图示 举例
集中团块型 呈同心圆向外延展 平原地区或规模不大的城市 城市布局紧凑,利于生产部门的协作和管理,节省用地,使基础设施建设更加经济 城市封闭,不利于改善居住环境,当城市发展到一定规模时,就会加大工作地与居住地的距离,易造成交通堵塞 控制城市规模,建设卫星城或开发新区 成都合肥华盛顿
带型 呈明显单向或双向发展 山谷地形,沿河、湖等水面一侧或两岸延伸,沿铁路、公路干线扩展 可最大限度地利用自然条件和经济条件 不利于协作管理 发展多个中心及发展交通 兰州西宁宜昌筑波
放射型 建成区主体部分有3个以上明确的发展方向 地形平坦、交通便利地区,城市以原城区为中心沿交通干线向外呈放射状发展 绿地或农业用地嵌入各放射轴,能改善城市环境;便利的交通利于新老城区联系 容易将过境交通引入城市中心,增加道路交通压力,扩大运输距离 市区周围建设环形道路 武汉大连秦皇岛
组团型 建成区由两个以上相对独立的单元组成 受地形、河流等自然条件的影响 城市比较接近大自然,可相对减少市内的绿地建设用地,比较容易处理城市近期和远期发展之间的关系 增加城市建设投资和经营管理费用 发展交通,加强各单元之间的联系 淄博重庆
星座型 由一个规模相当大的主体部分和三个以上规模小的部分组成 一些首都或特大型地区中心城市,为疏散中心城市的部分人口和工业,在远郊人为规划新区或卫星城 利于控制城市规模,调整工业布局,改善环境质量等 不能完全改善城区住房、交通及公共服务设施紧张的状况 完善卫星城服务功能 上海纽约
散点型 没有明显的主体城区,各基本单元呈散点状分布 资源分散的矿业城市,地形复杂的山地丘陵或广阔的平原 资源丰富、地形相对平坦 交通联系不便,难以组织较合理的城市功能和生活服务设施 因地制宜地规划布局 大庆
【思维拓展】 组团型与带型或放射型的区别是一个易错点,两者有其形成的共同因素——地形、河流、交通,具有共同的特征,即都分为不同的、相对独立的多个生产生活组合,但其形态上辨认比较容易,组团型的几片生产和生活组合区之间不相连且有一定距离,而带型和放射型虽然几片生产和生活组合区间有一定距离,但各片之间是相连的,因此抓住各自形态即能容易区分。
典例1 读图,完成下列问题。
我国A城市示意图
(1)图A城市为________,判断依据是________________。
(2)A城市的空间形态为________,形成这种形态的因素是________。
(3)该城市在今后发展中的优缺点分别是什么?
答案 (1)重庆 地处长江与嘉陵江交汇处
(2)组团型 地理环境
(3)优点:城市接近大自然,可相对减少市内的绿地建设用地,且较容易处理城市近期和远期发展的关系。
缺点:由于各部分城区需采用统一的道路、供水、供电系统,将大大增加各种管线和道路长度,从而增加城市的建设投资及经营管理费用。
解析 重庆地处长江和嘉陵江的交汇处,又是丘陵山区,地形的崎岖不平使城市的发展在地域上失去了完整性。城市用地被分割为几个有一定规模的部分,各部分有相互独立的活动中心和道路系统,相互之间有一定的空间距离,但由较便捷的通道组合成一个整体。
【变式训练1】 读“我国某城市空间形态图”,回答下列问题。
(1)图中城市名称为________,判断依据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分析该城市在今后发展中的优缺点分别是什么?
(3)该市空间形态发展方向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二、城市空间形态的变化与调控
1.城市空间形态的变化
演变过程 最初的居民点 呈放射状拓展 作内向填充 成为更大的块状并继续发展
图示
经济实力 弱 强
人口、用地规模 小 大
演变规律 从简单到复杂
2.城市空间形态的调控
城市空间形态的调控 内容
原因 为了缓解工业化、城市化伴生的严重的城市交通、人口、设施、环境等问题
方法 分析城市形态布局现状的利弊
从实际出发,运用城市空间形态发展的一般规律,规划引导城市空间形态合理发展
措施 合理地规划和控制大城市的用地规模,以郊区环状绿化带限制其无序蔓延
保持强大的城市中心服务功能,同时建立城市的次级中心,引导城市向多方向扩展,形成更大的放射型形态
适当分散城市功能,在郊区绿化环带外围,培育一系列新开发区和卫星城镇
3.较为理想的城市空间形态模式——开放式多核心结构
(1)多核心的发展模式示意图
(2)优点
这种结构将原来单中心的一些功能,合理分散到其他分中心,以实现城市地域功能结构的合理化。
可以缓解和消除由于高度集中给中心城区带来的城市问题,使城市保持旺盛的生命力。
【思维拓展】 憧憬美好的未来城市
从古到今,人们都憧憬着美好的未来,对未来城市当然也就存在种种设想。
(1)“阿基格拉姆”式城市。阿基格拉姆于1964年设计了一种插入式城市,可在有交通设施和其他各种市政设施的网状构架上插入类似插座的房屋,它们的寿命一般为40年。
后来,又有建筑师提出空间城市的方案,即在大地上构建一个柱间距为60米的空间结构网络,在这个网格上安装活动式的各种房屋,创造各种生活与工作环境。
(2)田园城市。英国一名学者针对工业革命所带来的城市与居住条件之间的矛盾,提出“田园模式”。
他所设计的田园城市有一定的规模限制。人口约3.2万人,占地400公顷,位于2 400公顷土地的中央,外围2 000公顷土地为永久性绿地,供农业耕作用。城市内部由一系列同心圆组成,有6条大道自圆心辐射出,中心是一个20公顷的公园。沿公园可布置公共建筑物,如市政厅、音乐厅、会堂、医院、图书馆和剧院等。其外圈是占地58公顷的公园。公园的外圈是商店、展览馆等。商店街的外圈是宽达128米的林荫道,大道当中是学校、儿童游戏场、教堂等。大道的外圈是一圈花园式住宅。当城市扩大到规定的人口规模时,可在离它不远的地方另建一个相同的城市,但是外围也要保留一定的绿化带。
典例2 读“我国某城市空间形态的变化示意图”,回答下列问题。
(1)图中字母代表的城市空间形态变化阶段分别是:
a.______________,b.______________,c.______________。
(2)由该城市空间形态的变化总结城市空间形态变化的一般规律是______________。
(3)如何对该城市空间形态的发展进行调控?
答案 (1)最初的居民点 呈放射状拓展 作内向填充
(2)由简单到复杂
(3)①合理规划和控制大城市的用地规模,以郊区环状绿化带限制其无序蔓延;②保持强大的城市中心服务功能,同时建立城市的次级中心,引导城市向多方向扩展,形成更大的放射型形态;③适当分散城市功能,在郊区绿色环带外围,培育一系列新开发区和卫星城镇。
解析 城市空间形态的变化一般由简单到复杂,其演化过程一般为由a最初的居民点沿交通干线逐步向外作带状扩展,形成b放射状为主的空间形态,当放射状发展的经济效益逐步降低,并趋于相对稳定时,城市开始c作向内填充,城市空间形态成为更大的块状。对城市空间形态发展的调控,可以从以下三方面分析:①合理规划和控制大城市规模;②建立多个中心服务功能区;③分散城市职能,建设卫星城镇。
【变式训练2】 阅读下面材料,回答问题。
便利的河流交通,使武昌和汉阳在东汉就已成为军事城堡,并逐渐发展为武昌、汉阳、汉口三镇鼎立的格局。早期的武汉,城市空间形态为组团型。
20世纪上半叶,随着京汉铁路的建成,汉口逐渐成为客货运转枢纽,成为城市空间结构的重要核心,车站附近形成新的建设区,并以若干个车站为中心向外扩展,在更大范围内将城市用地连成一片,对城市空间形态的变化起着直接的推动作用。三镇放射性交通轴间的非建筑用地不断被填充。20世纪60年代,汉(口)丹(江口)、武(汉)黄(石)等铁路的运营,使城市空间形态突破前一时期的集中团块模式,再次呈现沿轴发展趋势。城市主干道的延伸,使周边农业用地逐渐向工业或居住用地转变。目前,城市空间形态已基本形成“环形+放射”的格局。
(1)武汉市空间形态发展经历了哪几个阶段?
(2)解释导致武汉市空间形态变化的主要原因。
(3)推测武汉市空间形态今后的发展趋向。
(4)对如何调控武汉城市空间形态的发展提出合理化建议。
图2.3 城市空间形态的主要类型,据图分析:
(1)城市空间形态的类型主要有哪些?
(2)集中团块型与组团型有什么区别?
(3)放射型的城市空间形态有什么特点?
提示 (1)主要有集中团块型、带型、放射型、组团型、星座型、散点型六种类型。
(2)区别:①集中团块型常见于平原地区或规模不大的城市;组团型受河流或崎岖的地形等自然环境条件影响较大。②集中团块型城市用地呈同心圆向外延展;组团型城市建成区由两个以上相对独立的单元组成。③集中团块型城市布局紧凑,各功能活动向中心区集聚;组团型城市布局灵活,各部分都有相互独立的活动中心和道路系统。④集中团块型城市封闭,不利于改善居民的居住环境;组团型城市比较接近大自然,环境条件较好。⑤集中团块型城市基础设施建设投资比组团型城市要节省。⑥组团型城市相对于集中团块型更容易处理城市近期和远期发展之间的关系。
(3)①城市建成区的主体部分有3个以上明确的发展方向。②多位于地形比较平坦,对外交通便利的平原地区。③大中规模城市居多。④多沿交通干线多向发展。⑤有利于绿地建设,改善城市环境条件。⑥交通便捷,有利于新老城区的联系。⑦易将过境交通引入城市中心而增加交通压力。
图2.4 成都的城市空间形态(集中团块型),据图分析:
(1)成都的城市空间形态属于哪种类型?
(2)经过成都市的两条铁路分别是什么?其布局有什么特点?
(3)成都的城市空间形态与其自然环境有何关系?
提示 (1)集中团块型。
(2)宝成线和成昆线。属于过境交通线,布局在城市边缘。
(3)成都市位于成都平原上,地形平坦开阔,土地完整连片分布。
图2.5 兰州的城市空间形态(带型),据图分析:
(1)兰州的城市空间形态属于哪种类型?受什么因素制约?
(2)兰州的城市空间形态有什么明显特点?
(3)兰州能发展成为我国的特大城市吗?
提示 (1)带型。主要受自然因素制约。
(2)地处黄河谷地,沿铁路和黄河作轴向的带状扩展。
(3)兰州位于我国西部地区,人口密度较小,加上自然条件制约,城市规模不会很大,不可能发展成为我国的特大城市。
图2.6 武汉的城市空间形态(放射型),据图分析:
(1)武汉市的地理位置有什么特点?
(2)武汉市的城市空间形态属于哪种类型?
(3)武汉市的城市空间形态受什么因素影响?
提示 (1)武汉市位于汉江与长江干流交汇处,京广铁路从此经过,是长江中游重要的河港和交通枢纽,位于江汉平原上,地势平坦。
(2)放射型。
(3)受自然条件影响,市区被汉江和长江分为三部分,各部分沿各交通干线向外呈放射状发展而成。
图2.7 重庆的城市空间形态(组团型),据图分析:
(1)重庆的城市空间形态属于哪种类型?
(2)重庆市的空间形态主要受什么因素制约形成的?
(3)重庆市的空间形态对于城市发展有什么影响?
提示 (1)组团型。
(2)主要受嘉陵江和长江及山地丘陵地形的制约形成。
(3)有利影响:城市比较接近自然,可以相对减少市内的绿地建设用地,比较容易处理城市近期和远期发展之间的关系;不利影响:由于各部分城区需采用统一的道路、供水、供电系统,管线和道路过长,增加城市的建设投资及经营管理费用。
图2.8 上海的城市空间形态(星座型),据图分析:
(1)上海的城市空间形态属于哪种类型?怎样形成的?
(2)这种类型的城市为什么要这样布局?
(3)这种类型的城市有什么优点?
提示 (1)星座型。人为的规划形成。
(2)主要是为了分散城市的职能。
(3)有利于控制城市规模,调整工业布局,改善城市环境质量等。
图2.9 大庆的城市空间形态(散点型),据图分析:
(1)大庆的城市空间形态属于哪种类型?有什么特点?
(2)影响大庆城市空间形态形成的主要因素是什么?
(3)这种类型的城市有什么缺点?
提示 (1)散点型。城市没有明显的主体城区,各个基本单元在较大区域内呈散点状分布。
(2)石油资源的分布与开发。
(3)交通联系不便,难以组织较合理的城市功能和生活服务。
图2.10 城市空间形态变化过程,据图分析:
(1)城市空间形态变化的第一阶段其演变过程是怎样的?这一阶段城市空间形态属于哪种类型?
(2)城市空间形态变化的第二阶段其演变过程是怎样的?这一阶段城市空间形态多属于哪种类型?
(3)城市空间形态变化的第三阶段其演变过程是怎样的?这一阶段城市空间形态多属于哪种类型?
提示 (1)第一阶段,最初的居民点沿交通干线逐步向外作带状扩展。这一阶段城市空间形态多呈放射型或散点型。
(2)第二阶段,放射状相对稳定,城市作内向填充,城市空间形态成为更大的块状。这一阶段城市空间形态多呈集中团块型。
(3)第三阶段,城市实力增强,城区以更大团块沿交通线向外扩展,演变为更为复杂的形态。这一阶段城市空间形态多呈星座型或放射型。
图2.12 多核心的发展模式示意,据图分析:
(1)到目前为止,较为理想的城市空间形态模式是什么?有何优点?
(2)这种发展模式是如何实现城市空间形态合理发展的?
提示 (1)开放式多核心结构。优点是将原来单一中心的一些功能,合理分散到其他分中心,可以缓解和消除由于高度集中给中心城区带来的城市问题,使城市保持旺盛的生命力。
(2)由图中可见,城区有一主体中心,然后沿交通干道在主体城区外围形成次级城市中心来分散中心城区功能。在交通干道之间留有楔形绿地以限制城区的无序蔓延,既改善了城市
交通条件,又改善了城市环境质量。
                   
   材料展示
北京市空间形态发展
北京已确定“两轴——两带——多中心”城市空间新格局。“两轴”即北京传统中心轴线和长安街沿线构成的十字轴,是北京城市的精髓;“两带”即重点为顺义、通州、亦庄的“东部发展带”,以及包括延庆、昌平、良乡、黄村等在内的“西部生态带”;“多中心”则指的是市区范围内建设CBD、奥运公园、中关村等多个综合服务区,并在市区范围内的“两带”上建设若干个新城。目前卫星城的人口多在10万左右。
在未来几年内,北京将建设几个合适50万以上人口居住、就业的新型城市,以疏散城市中心区人口。北京将在五环路与六环路之间,发展六大城镇走廊,它将吸引大批城区人口外迁,形成城市生态居住区,同时逐渐成为城市主要产业带。
六个卫星城及空港城的人口,将从现在的约80万人发展为194万人。根据规划,城镇分为卫星城、中心镇、一般建制镇三级。其中卫星城里将建设城市高新技术产业基地、城市高教园区、城市居民住宅区,起到疏散中心城市人口及产业的作用。
目前,已经基本建成的向外放射状的高速公路,将成为连接市中心的“通道”。这是北京市首次提出的六大城镇走廊的规划概念。
六大城镇走廊包括,西北方向:沙河卫星城、海淀山后地区等,是城市高新技术产业基地、高教园区;东北方向:空港城,是城市高新技术产业基地、机场相关产业发展区;向东方向:通州卫星城,有京通高速公路、京沈高速公路、地铁八通线与市中心地区联系;东南方向:亦庄卫星城,是发展新兴高新技术产业的重要基地,有京津唐高速公路、规划市区轨道交通线与市中心地区联系;向南方向:黄村卫星城,规划市区轨道交通线、市郊铁路与市中心地区联系;西南方向:长辛店卫星城、良乡卫星城,是高科技科研生产基地、城市高教园区,有京石高速公路、规划市郊铁路与市中心地区联系。
知识链接
(1)北京市城市职能;(2)北京市城市空间形态;(3)北京市城市发展方向。
   题目设计
阅读上述材料,回答问题。
(1)元、明、清三朝都以北京为都城,北京城市建设体现了中国都城的传统特点,最鲜明的特色是(  )
A.集政治、经济、文化为一体
B.城市的轮廓呈“品”字形
C.中轴线突出,东西格局对称
D.城市内有设计精美的皇家园林
(2)“多中心”是指在北京建设不同的功能区,如中心商务区、奥运公园、中关村等,其目的主要是什么?
(3)未来北京重点发展的3个新城分别是通州、顺义和大兴区的亦庄。试说明这些新城在北京经济发展和城市环境建设中将起的主要作用。
(4)北京市修编城市规划的主要原因之一是北京的城市问题日益显现,北京的城市问题主要表现为(  )
①城市中心区的衰落 ②交通拥堵严重 ③住房拥挤 ④环境质量日益下降 ⑤城市缺乏活力
A.①②③ B.②③④ C.③④⑤ D.①④⑤
                    
1.在平原地区,城市的空间形态一般为(  )
A.集中团块型 B.组团型 C.带型 D.放射型
2.下列地区,城市空间形态主要以带型为主的是(  )
A.华北平原 B.成都平原
C.珠江三角洲 D.兰新铁路沿线
3.带型城市空间形态的特点是(  )
A.各种设施的利用率高,方便居民生活
B.用地比较分散,各片之间的联系不太方便
C.城市的各个部分接近郊区,亲近自然
D.地形的崎岖不平使城市发展在地域上失去了完整性
读图,回答4~5题。
4.该城市从地域形态上看属于(  )
A.组团型 B.集中团块型
C.带型 D.放射型
5.根据图2信息,甲城市火力发电站适合选择在(  )
A.① B.② C.③ D.④
6.下图为“黄河沿岸某城市示意图”,读图回答问题。
(1)该城市的空间形态属于__________,造成这种状况的主要自然因素是________。
(2)分析石化工业区的区位是否合理,并说明理由。
答案
基础梳理
①用地轮廓形态 ②集中团块 ③放射 ④星座 ⑤从简单到复杂 ⑥放射状拓展 
⑦大城市 ⑧城市中心服务 ⑨放射型 ⑩卫星城镇  开放式多核心结构
重难突破
【变式训练1】 (1)兰州 位于黄河、陇海—兰新线及包兰线交会处
(2)优点:可最大限度地利用自然条件和经济条件;缺点:不利于管理,增加了城内交通时间和费用。
(3)放射状
解析 该市位于黄河、陇海—兰新线及包兰线的交会处,应为兰州。该市空间形态沿河流及铁路可最大限度地利用自然条件和经济条件,但由于市区东西狭长,不利于管理,增加了城内交通时间和费用。今后的发展应在地形允许下沿包兰线及城市主干道向外呈放射状延伸。
【变式训练2】 (1)组团型、集中团块模式、放射型、“环形+放射”型。
(2)交通运输的发展。
(3)星座型(多中心组团型)。
(4)合理地规划和控制城市的用地规模,以郊区环状绿化带限制其无序蔓延;保持强大的城市中心服务功能,同时建立城市的次级中心,引导城市向多方向扩展,形成更大的放射型形态;适当分散城市功能,在郊区绿色环带外围,培育一系列新开发区和卫星城镇。
解析 从材料中可知:武汉城市空间形态发展经历了四个阶段,即组团型、集中团块模式、放射型、“环形+放射”型。便利的河流交通使早期的武汉城市空间形态为组团型,20世纪上半叶,京汉铁路建成,武汉城市空间形态变为集中团块模式,铁路的运营,使城市空间形态再次呈现沿轴发展趋势,目前,城市空间形态已基本形成“环形+放射”的格局。一般来说,城市空间形态都是从简单到复杂逐步演变的。90年代以后,随着武汉市社会、经济、文化的迅猛发展,武汉市城市总体规划着重提出建设结构完善、层次多样的现代化城市交通、商业、文化、游憩、防灾及市政设施体系,强调严格保护城市自然环境,构建合理的生态框架,提高绿化水平,逐步把武汉建设成为富有滨江、滨湖特色的现代化城市。在城市地区规划中提出多中心组团式的规划构想:即以长江、汉水和东西山系为纵横轴,以市内外若干生态绿地和生态走廊相互穿插,构成环状放射型的城市生态空间结构,以支持组团式城市空间结构系统的形成。这一规划构想在理论上有一定的合理性,但在具体实施过程中难度很大。如主城与卫星城之间、主城内各城市组团之间大面积的生态绿地得不到保障,自然山水被蚕食,城市最终会形成“摊大饼式”的蔓延发展。
题目设计
(1)C (2)分散交通压力。
(3)疏散北京市中心区产业与人口;缓解城市交通拥堵和环境污染问题;形成新的产业集聚区(或促进周边地区经济发展、形成新的经济增长点)。
(4)B
自主练习
1.A [城市的空间形态,与城市所处的地理环境密切相关。一般情况下,平原地区的城市形态较为规整,山区的城市受地形、地貌条件的限制,不同地区差别很大。]
2.D [兰新铁路的走向主要是受地形的影响,因此,兰新铁路沿线的城市也主要沿交通干线发展而成带型。]
3.C [带型的城市沿主要交通干道发展而成,这种格局可使城市的各个部分接近郊区,亲近自然。]
4.A [由图可知,该城市的城区被铁路、河流等分割成块状,即该城市是由多块城区组成的,为组团型。]
5.D [根据甲城市SO2浓度分布图可知,该城市的主导风向为东南风,故有大气污染的火力发电站应位于城市的西北方——④点。]
6.(1)带型 地形 (2)不合理。位于河流谷地,工业废气不易扩散;位于城市盛行风向的上风向(该地盛行风向为西北风),造成城市大气污染;位于流经城区的河流上游,污染城市水源。
解析 本题主要考查学生对城市形态和规划知识的理解、运用及综合思维能力。图中城市的两侧均有山脉的分布,中间有河流穿过,沿河谷地地势低平,水运和用水方便,交通方便,所以受地形影响城市沿河谷延伸,各功能区分布相对松散。
一个工业区分布是否合理要从经济效益、社会效益、生态效益三个方面来评价。本题是从生态效益方面来评价其布局是否合理的。首先要清楚化工厂污染包括大气和水污染两个方面。然后再根据其布局的位置来分析是否会造成对环境的污染。化工厂布局在城区河流的上游、城区主导风向的上风向,这都是不合理的。难点在于学生往往会忽略了谷地对气流扩散的影响。对大气污染严重的工业不应放在地势低洼的地区。第二章 城乡合理布局与协调发展 章末整合 学案(人教版选修4)
                  
一、卫星城的形成
在大城市郊区或其以外附近地区,为分散中心城市(母城)的人口和工业而新建或扩建的具有相对独立性的城镇。因其围绕中心城市,像卫星一样,故名卫星城。其理论由英国霍华德(E.Howard)的“花(田)园城市”理论发展而来的,并经历了附属型、半独立型和独立型等发展阶段。卫星城市同母城间尽管距离远近不同,但在职能上具有明显的从属关系。卫星城市按主导职能分为工业、居住、科研与文教三类;按位置分为里圈及外圈(以到母城市中心耗用5小时作为划分里、外圈的标准);按发生过程分为自然发生(即处于特大城市影响范围内的村镇自然变质,导致城镇规模变大,与中心城市联系增多)及人为规划发生;按其与母城的关系分为安全从属型、半独立型和独立型。
通常,与母城相距较近的卫星城市,居住职能强,依附性强;距离较远的,工业职能强,独立性强,人口规模也大,有时甚至可达中等城市规模。按霍华德“花(田)园城市”思想,卫星城市距母城不论远近,均应以绿化带包围,与母城在地域上相分隔。但实际上,两者间常因发生膨胀而连成一体(称为“集合城市”)。自1924年荷兰阿姆斯特丹召开的国际城市会议上提出建设卫星城市以来,得到各国响应。日本在1956年公布“首都圈建设法”,强调在东京100千米范围大规模发展卫星城。原苏联于20世纪50年代中期提出要大力发展卫星城镇。当前卫星城的发展趋势是:城市规模越来越大,与中心城市距离越来越远。这对发展生产协作、提供就业机会、平衡男女劳动力、提高公共设施水平、强化卫星城的独立性有着重要作用。
 阅读下列材料和图,回答问题。
材料 上海市城市空间形态发展选择了轴向扩展与多中心发展相结合的模式。上海未来城市空间扩展的伸展轴选定有四条。第一条伸展轴以城区快捷交通线为依托,向闵行区方向发展,主要为生活居住区;第二条伸展轴以沪嘉高速公路为依托,向嘉定区发展,主要为“产、学、科、住”的新城镇;第三条伸展轴是往宝山方向,发展为冶金工业基地,港口装卸和货物中转储存基地;第四条伸展向浦东国际机场方向发展,建设大型居住区。
上海还选定了四个地区作为城市发展的分中心:东北的江湾五角场、浦东的花木镇、西南部的徐汇和西部的真如。这些分中心或位于发展轴上,或位于发展轴附近。分中心在分担现有城市中心职能的同时,也起到城市向外辐射和增长点的作用。
(1)上海市城市空间形态为________,其优点是____________________,缺点是____________________。
(2)上海市进入的阶段为(  )
A.最初的居民点
B.呈放射状拓展
C.作内向填充
D.成为更大的块状,并继续发展
(3)上海市城市空间形态发展较为理想的模式为________。
(4)20世纪90年代以来,上海市有效地控制了城市中心区的规模,其主要措施是(  )
A.建立卫星城 B.开发新区
C.增加绿地面积 D.控制人口流动
(5)假若你分别作为房地产开发商、重型机械制造商、外国驻沪办事处主管,应如何在上海选址?
答案 (1)星座型 利于控制现在城市规模,调整工业布局,改善环境质量 分散的各组成部分,常常不能达到生活与生产相对平衡的要求,需要依靠主体城市,故还不能完全改善城区住房、交通以及公共服务设施紧张的状况 (2)D
(3)轴向扩展和多中心发展相结合 (4)B (5)闵行区、嘉定区、浦东新区。
二、城市用地选择应考虑的主要原则
1.贯彻有关城市建设方针,尽量少占农田,不占良田。
2.用地选择要按新建与旧城改建、扩建的不同特点来进行。新城市的选址一般是在区域规划过程中,从区域范围内选定;而旧城扩展用地选择则往往要考虑到与现状的关系,受现状城市用地惯性的限制。新城市建设与旧城市扩建用地选择,都往往要考虑到与现状的关系。
3.新建城市用地的选择,其工业用地的选择要考虑到与其他用地的关系,尤其要考虑与居住用地的相互关系,这样考虑的出发点主要是应减少工业区对居民区的污染。
4.用地选择应尽可能满足城市各项设施在土地使用和工程建设以及对外界环境方面的要求,充分利用有利条件,考虑到规划与建设的合理性和经济性,即城市用地规划一定要有利于城市社会经济可持续发展,要尽量降低各产业生产过程的成本投入。
5.为了使城市用地选择得比较合理,通常是要按照用地状况和用地组织的要求,不断调整,反复修改,通过对规划方案的比较、优选来进行。
 北京、上海和南京都是我国著名的城市。南京是我国第十届运动会的主会场,北京是第29届奥运会的主会场,2010年上海将要承办“世博会”,如何促进城市的进一步发展成为它们面临的共同课题。下面表格中的数据分布是三个城市各月气温(℃)和降水资料(毫米),据此回答下列有关问题。
城市 1月 2月 3月 4月 5月 6月 7月 8月 9月 10月 11月 12月
A 气温 1.8 4.5 6.8 13.5 17.8 22.4 27.9 28.2 22.8 18.1 12.5 5.8
降水 42 63 78 108 116 154 142 107 152 45 51 38
B 气温 -3.8 -1.3 3.2 14.2 19.4 24.8 27.1 24.9 19.2 14.4 3.5 -2.1
降水 2.3 3.3 3.7 12.4 21.2 68.5 196 245 65.2 11.8 3.2 2.6
C 气温 1.2 3.6 7.3 14.7 18.2 23.5 29.1 28.6 21.3 16.8 10.7 3.9
降水 26 38 83 99 101 147 82 74 125 81 42 31
(1)表中与北京、上海所对应的气候资料分别是________、________。(填字母代号)
(2)促使北京、南京经久不衰的有利因素是________;促进上海后来居上的因素很多,最有利的是________。
(3)当前北京和南京的城建工作主要是加强老城区的改造,这就产生了文物保护与城市现代化之间的矛盾。例如,对北京的胡同,应该拆还是留,请谈谈你对这一问题的认识。
(4)上海市是我国第一大城市,但城市中心区交通堵塞,用地紧张,请说明上海市解决这些城市问题应采取的措施。
(5)冬天滑雪成为许多人喜爱的一项户外运动。据报道,北京有17家利用人造雪而运营的滑雪场,请从资源利用的角度分析这种做法的利与弊。
答案 (1)B A
(2)长期作为行政中心(或政治因素) 交通位置优越(或水陆交通便利)
(3)规划文物价值较大的区域,严格保护并开发相关的文化产业,一般的则根据城市现代化的需要,可以拆迁。
(4)拓宽主干道,修建环城交通线,新建其他交通方式(地铁、磁悬浮列车、高架公路),以桥梁隧道等多种越江交通工程把黄浦江东西两岸联系起来;建立卫星城和开发新区,缓解用地紧张状况。
(5)北京冬季气温低,建滑雪场可以充分发挥气候资源优势,促进旅游业发展;但北京冬季缺水严重,人工造雪即浪费了水资源,又浪费了能源,应予以限制。
解析 北京和南京都是古都,又分别是全国和江苏省的行政中心。上海是我国最大的城市,由于上海城市区位优越,历经百年成为中国第一大城市,上海市的城市问题有道路狭窄、交通拥堵、居住拥挤、用地紧张等,其中最重要的是用地紧张和交通拥堵。北京用水紧张,冬季利用人造雪而运营的滑雪场严重浪费了水资源和能源,但可以促进旅游业的发展。
                   
1.下列关于城市空间形态及其特点的叙述,属于“组团型”的是(  )
A.城市各组成部分都比较集中,连成一片
B.城市的各个部分接近郊区,亲近自然
C.城市由几片组成,每片都就近组织各自的生产和生活
D.城市各种设施的利用率高,居民生活方便
2.下列四项中城市名称排序与下图图序相符的是(  )
A.①南京 ②包头   ③武汉 ④太原
B.①南京 ②呼和浩特 ③武汉 ④太原
C.①武汉 ②呼和浩特 ③重庆 ④石家庄
D.①武汉 ②包头 ③重庆 ④太原
3.城镇合理布局的意义在于(  )
A.获得更大的经济效益
B.实现乡村城市化
C.促进区域发展,取得最佳的社会效益和经济效益
D.摆脱自然和历史因素,向现代化的大都市发展
4.长远来看,城乡之间种种不协调的现象,将产生很多不良影响,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①城乡差距过大,农村贫困化日益严重,将导致人口素质降低,犯罪增多,社会动荡等社会问题 ②城市和乡村各个利益群体对耕地、水源等不合理使用和纠纷,将导致资源浪费,城乡矛盾激化 ③城市向农村大量排放污染物,这些有害物质又会通过蔬菜、粮食等农副产品最终回到城市生态系统,危及城市居民生活 ④农村人口因户籍、福利等限制无法真正立足于城市,使城市工矿企业(尤其是劳动密集型产业)不能拥有真正庞大而稳定的劳动力来源
A.①②③④ B.①②④ C.②③④ D.①②③
下图为“某地区城市规划图”,读图回答5~7题。
5.从城镇规划来看,该地区的地形最有可能是(  )
A.平原 B.山区 C.高原 D.丘陵
6.图中信息显示,城市的服务功能(  )
A.沿铁路线较强 B.沿干道较强
C.沿环路较强 D.区域内一样强
7.10年后,规划部门为快捷准确地获得规划的落实情况,可借助(  )
A.GPS技术 B.GPS及GIS技术
C.RS及GIS技术 D.GIS技术
8.读图,回答下列问题。
(1)图中所示城市的空间形态类型分别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图甲所示城市的空间形态的形成主要受制于________、________、________等因素。这种城市形态的优缺点分别是什么?列举一典型城市。
(3)图丁所示城市的空间形态通常是由____________形成。我国典型城市为________。该城市其未来城市空间扩展的主要伸展轴选定有四条,第一条伸展轴以________________为依托,向闵行区方向发展,主要为生活居住区;第二条伸展轴以__________________为依托,向嘉定区方向发展,主要为“产、学、科、住”的新城镇;第三条发展轴是往________方向,发展为冶金工业基地,装卸和货物中转储存基地;第四条伸展轴向________________方向发展,建设大型的居住区。
(4)图丁所示城市这种发展模式具有哪些明显的优势?
答案
课时作业
1.C 2.D
3.C [合理的城镇布局,可使一定地域范围内规模、职能各异的城镇组成具有一定地域结构并相互联系的有机整体,进而有效地促进区域发展。]
4.A [本题是对实际生活现象的考查,城乡发展的不协调性,主要体现在经济增长速度、人均收入水平、居民受教育机会和就业机会、公共卫生医疗条件、生活水平、社会保障和福利等方面的差距上。]
5.A 6.B 7.C [读图可以看出,该城市形态呈团块状,该城市形态最适于在平原地区发育;该城市郊区城镇沿干道分布特征明显;10年后,规划部门为快捷准确获得规划落实状况,可借助遥感和地理信息技术。]
8.(1)放射型 带型 组团型 多核心结构
(2)地形 河流 交通
优点:绿地或农业用地嵌入各放射轴,能大大改善城市环境条件;便捷的交通有利于新老城区间的联系。
缺点:放射状的交通线容易将过境交通引入市中心,增加道路交通压力,扩大运输距离。武汉。
(3)人为规划 上海 轴向扩展与多中心发展 沪嘉高速公路 宝山 浦东国际机场
(4)首先,轴向扩展以现代化交通手段为物质条件,通过建立大容量交通线路如地铁、轻轨及地面铁路来促进城市扩展,能缓解成块扩大市区引起的拥挤的矛盾和压力。其次,轴向扩展和分中心的建设可以集中力量进行发展,充分发挥城市基础设施的效应,避免投资的分散和低水平的开发建设,有利于社会经济容量的迅速提升。此外,城市可以在扩展轴间留出农田、森林等形成楔形绿地,有利于城市生态环境的保护,为市民就近提供游憩环境和场所,也避免了对农田和绿地的侵占和破坏。2.3 城乡特色景观与传统文化的保护 学案(人教版选修4)
  学习目标 1.理解保护城乡特色景观和传统文化的意义。2.掌握保护城乡特色景观和传统文化的措施。3.通过实际调查研究,了解自己生活的城市或乡村有哪些特色景观和传统文化,并结合现状提出合理的保护对策和措施,为把自己的家乡建设的更加美丽而贡献才智。
一、保护城乡特色景观和传统文化的意义
1.重要性:城乡特色景观和传统文化是①____________的重要体现。
2.意义
(1)保存城乡发展的轨迹,留存人类的记忆。
(2)继承历史,延续民族发展的脉络。
(3)是城乡进一步发展的重要基础和契机之一。
3.传统文化的内容
(1)②______________________。
(2)延续城市的岁月特色。
(3)工艺品、戏曲、民俗等传统文化。
4.传统文化保护和一般文物保护的区别与联系
(1)一般文物保护基本在“③_____”,城市传统文化保护的重点在于“④______”。
(2)文物等级不同。
(3)城市传统文化的保护重点在于⑤________________和⑥________________。
二、保护城乡特色景观和传统文化的措施
1.以严格的⑦________或⑧__________作为保护的依据。
2.⑨________协调、⑩________发展。如“ __________”。
3.分类、分区保护。
4.合理利用历史建筑物,协调配置新老建筑。
5.注意保护 ______________遗产。
一、保护城乡特色景观和传统文化的意义
城乡特色景观和传统文化 产生的原因 城乡不同的自然背景及长期以来的人类活动,给我们生活的城乡环境造就了特色各异的景观,并留下了丰富的历史文化遗存
保护的原因 快速增长的城乡经济,迫切需要空间上进一步拓展。许多历史街区独特的空间环境和文化氛围,因土地开发强度过大、速度过快而遭到削弱甚至丧失,它们所蕴含的宝贵的历史文化信息也随之消失
保护的意义 不仅在于保护城乡发展的轨迹,留存人类的记忆,也不仅是继承历史,而是延续民族发展的脉络,同时还是城乡进一步发展的重要基础和契机之一
城市传统文化保护的内容 文物古迹和历史街区;延续城市的岁月特色;工艺品、戏曲、民俗等传统文化
【思维拓展】 传统文物保护和一般文物保护的区别与联系
就一个城市来说,传统文物保护和一般文物保护有如下区别与联系:
项目 区别 联系
保护重点 等级
城市传统文化保护 “墙外”的历史环境,城市的整体布局和风貌特色 无论等级高低,整体才能够见证历史 保护和建设可以相互协调、并行不悖,共同促进城市的健康成长
一般文物保护 包括金石、字画等器物和宫殿、庙宇等单幢建筑物,基本上都在“墙内” 较高
典例1 被誉为“中国第一水乡”的周庄,以小桥流水人家的独特魅力吸引四海宾朋的到来(图甲),而美国的城市中心高楼林立,给世人呈现的是现代大都市的气息(图乙)。据此回答下列问题。
(1)城市中最能体现地域文化特征的是(  )
A.城市建筑       B.城镇布局
C.城市外貌 D.城市发展史
(2)保护城乡特色景观和传统文化的意义是什么?
答案 (1)A
(2)保存城乡历史发展的轨迹,留存人类的记忆,不仅是继承传统文化、延续民族发展的脉络,同时还是城乡进一步发展的重要基础和契机之一。
解析 本题主要考查城乡特色景观和传统文化的保护,解题的关键在于从材料和图片中提取有效信息,然后运用所学知识,进行综合分析和解答。
【变式训练1】 有关传统文化保护和一般文物保护的区别与联系的说法,正确的是(  )
A.一般文物包括金石、字画等器物和宫殿、庙宇等建筑物,基本都在“墙内”,“墙内”的文物等级较高
B.城市传统文化的保护重点在于“墙外”的历史环境。“墙外”的如民居、店铺等大多够得上文物的标准
C.城市传统文化的保护重点不是在整体布局和风貌特色,而是城市的每个角落都要原封不动
D.保护和建设有时会产生矛盾,不利于城市的健康成长
二、保护城乡特色景观和传统文化的措施
措施 具体内容 举例
以严格的法律或法规条例作为保护的依据 1913年,法国颁布了世界上第一部《保护历史古迹法》;目前我国新出台了《历史名城和历史文化街区、村镇保护条例》;北京、上海、长沙、苏州等少数城市还颁布了历史建筑保护的地方性法规
新旧城协调、同步发展 许多城市采取了“护旧建新”的有效措施,既避免了区域经济发展对旧城特色景观的破坏,又能使旧城以外的卫星城或新区得到进一步的发展 加拿大魁北克市,为了保护古城,在古城西南建了新城。新城拥有现代化的高楼大厦,古城则保留着17世纪的风貌,马车与汽车并行
我国古城苏州,前景是寒山寺风景区,运河、老式民居、枫桥、寒山寺等古迹历历在目。远处则是高楼林立的苏州新区
分类、分区保护 对各级文物古迹、历史街区和历史地段,遵循“维修保养”的原则,维持“原址、原状、原物” 北京市对尚未被破坏的四合院及周边环境进行完全原样保护;对那些非文物古迹的居民区进行居民区改造;在以商业经营和旅游参观为目的的区域,可进行一定的开发
对尚有一定历史、艺术价值的部分,可根据不同用途加以现代化改造,以期提高当地居民的生活质量,并适用于商业、旅游业
合理利用历史建筑物,协调配置新老建筑 一般老式建筑在保持其外表原样不动的基础上,对内部进行必要的改造,使之适合新用途 法国通过私人投资和政府资助,对传统建筑内部进行适度翻新但保持外形原有风貌
要注意新老建筑的协调。在历史建筑保护区一般不建新建筑,非建不可的时候,一定要以老建筑的基调为准 法国卢浮宫的改造就实现了新老建筑的融合
注意保存非物质文化遗产 城乡建设中要尽可能地将语言、口头传说、手工艺技术、艺术等无形的非物质文化遗产完整地传承下去 南京在其历史文化名城的保护工作中,首次将“古城历史典故”这种口头的文化遗产列入保护范围
【思维拓展】 保护与发展是一对矛盾,如何协调这一对矛盾是城市发展中的一个重要课题。要充分发挥特色景观与传统文化的历史文化价值、美学价值、科研价值,进行保护性开发,如发展旅游业等,既能取得经济效益,又能保护城乡特色景观与传统文化。
典例2 读图和材料,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  )
材料 北京从永定门、前门一直延伸至钟楼的城市中轴线,体现了整个城市建筑的“空间秩序”,是大一统封建王朝的象征。如果轻率地破坏或改变这条中轴线,八百年古都就像被抽掉了筋骨,细节再精致也会给人以凌乱、瘫痪的感觉。
A.这条“中轴线”是一件文物
B.城市的传统文化的保护不仅仅在于单个建筑物
C.城市的传统文化的保护在于不同建筑之间的内在联系
D.城市的传统文化的保护在于整个城市的物质和人文环境
答案 A
解析 本题主要考查了对保护一个城市的传统文化应该包括内容的理解。我国有关部门提出:一是文物古迹和历史街区;二是延续城市的岁月特色;三是工艺品、戏曲、民俗等传统文化。可见,保护的对象不仅仅在于单个建筑物,更在于不同建筑之间的内在联系,在于整个城市的物质和人文环境。
【变式训练2】 有关保护城乡特色景观和传统文化的措施说法,不正确的是(  )
A.保护旧城,在旧城外建立卫星城
B.对历史街区、历史地段和尚有一定历史、艺术价值的部分,遵循“维修保养”的原则进行保护,维持“原址、原状、原物”
C.历史建筑物应该在保持其外表原样不动的基础上,对内部进行必要的改造,使之适合新用途
D.对历史传说、名人故事等进行考证和整理,用适当的方式对其发生地进行标识和保

图2.19 特色各异的城乡景观,据图分析:
(1)图示城乡景观有哪些种类?
(2)三幅图各反映了城乡景观的哪些作用?
(3)保护城乡特色景观和传统文化有何意义?
提示 (1)建筑和雕塑。
(2)昆山周庄体现了人与自然的和谐共处;上海外滩的“万国建筑博览”见证了上海的发展历史;深圳的《拓荒牛》雕塑展示了人们的奋斗精神造就了深圳的沧桑巨变。
(3)保存城乡发展的轨迹,留存人类的记忆,继承历史,延续民族发展的脉络,是城乡进一步发展的重要基础和契机之一。
图2.20 苏州城市西北部鸟瞰,据图分析:
(1)苏州城市西北部由近及远分别是什么景观?
(2)苏州的这种规划反映了保护城乡特色景观和传统文化的什么措施?普遍而言,这种措施有什么作用?
(3)苏州城市西北部的做法达到了什么目的?
提示 (1)前景是寒山寺风景区,运河、老式民居、枫桥、寒山寺等古迹历历在目。远处则是高楼林立的苏州新区。
(2)反映了新旧城协调、同步发展的保护措施。既避免了区域经济发展对旧城特色景观的破坏,又能使旧城以外的卫星城或新区得到进一步的发展,使保护与发展两不误。
(3)形成了新旧景观协调,经济同步发展的局面。
图2.21 北京传统建筑——四合院,据图分析:
(1)图中所示景观中有没有高大的建筑?其风貌有无大的变化?为什么?
(2)北京四合院属于城乡特色景观和传统文化中的哪一类?应遵循什么原则进行保护?
(3)北京四合院具有什么价值?为了保护这种景观,避免一切人类经济活动影响是不是最好的措施?为什么?
提示 (1)没有,其风貌也没有大的变化,是因为对其进行了完全原样的保护。
(2)属于文物古迹、历史街区和历史地段,需遵循“维修保养”的原则进行保护,维持“原址、原状、原物”。
(3)具有历史文化价值。不是,人们居住和商业活动是为了老建筑永远保持活力,合理利用是为了保护。
图2.22 卢浮宫,据图分析:
(1)卢浮宫是法国的老式古典建筑,应该加以保护,为什么还在其前面的广场中央建造现代化的建筑?
(2)大玻璃金字塔有什么功能?
(3)大玻璃金字塔对卢浮宫的价值有何影响?
提示 (1)既是城市发展的需要,也是对卢浮宫保护的需要。
(2)既是地下服务设施的出入口,也是通向各展馆的“交通枢纽”。
(3)因为大玻璃金字塔几乎透明,在视线上不会阻碍原有的建筑,反而如同一层薄薄的面纱,增加了卢浮宫的朦胧美,其高度和体积与卢浮宫相呼应,实现了新老建筑的融合、协调发展。
图2.23 丽江古城主要街区分布
图2.24 丽江的景观与文化,据图分析:
(1)丽江古城为什么能闻名于世并成为世界文化遗产?
(2)图中展示了丽江景观与文化的哪些方面?
(3)为使古城风貌和历史文化得到完整的保留,丽江政府采取了哪些措施?
提示 (1)丽江古城因其科学的城建方法、古仆的民族风格和浓郁的地域特色而闻名于世,因此,1997年被联合国教科文组织列入《世界文化遗产名录》。
(2)明清时期的民居建筑,高原水乡风貌,灿烂神秘的纳西东巴文化。
(3)颁布保护条例和建立专门的管理机构;保护古城区,开发新城区;对古城内的建筑群
进行分类保护;注重对地区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
   材料展示
北京老城区四合院的改造
北京南池子位于市中心区,原有建筑多为传统的四合院,街道为纵横交错的小胡同。经过几百年风雨的冲刷,多数已经破败不堪,严重影响到居民的日常生活,也影响了首都的城市形象。为此,北京市政府决定对南池子进行更新改造。其规划论证就用了一年半的时间,规划方案前后修改了十几次。其中争论最大的,就是将南池子全部推倒,再建成现代化新城区,还是在保留其历史文化原貌的基础上,努力改善居民的居住条件。2002年5月,南池子改造方案最终形成:保留原有的胡同格局,区内建筑设计本着原貌整合与文脉延续的原则进行,对31座有价值的四合院进行全面保护,居民回迁楼按两层院落式住宅设计,建筑限高6米。回迁居民户均面积达到69平方米,实现每户一厨一卫,远高于原26.8平方米的户均住房水平。
2003年8月31日,南池子居民开始陆续回迁。在其中的一个院落里,一排三户人家,每户楼上楼下104平方米,三居室南北通透,厨卫齐备,50~60平方米的院落宽宽绰绰,院落里一棵百年老银杏见证着小院里人们的幸福生活。一位居民说:“南池子变了,房子新了,生活现代化了,但是变不了的是这里让人熟悉、让人亲切的北京味儿。”
知识链接
保护城乡特色景观和传统文化的措施。
题目设计
(1)对北京老城区四合院的改造遵循的原则是________。
在保留________的基础上,对居民区进行改造,改善居民的居住条件。
(2)这种保护城乡特色景观和传统文化的措施是______________。除此之外,保护城乡特色景观和传统文化的措施还有哪些?
                    
1.下列城乡特色景观和传统文化的形成与自然环境对应正确的是(  )
A.藏袍没有衣扣,只是在腰间扎上了一条带子——高原牧场
B.洞庭湖区修筑的“民垸”——地形地势
C.我国古代南船北马——南方多丘陵,北方多平原
D.吐鲁番的坎儿井——盆地蒸发量大
2.中华民族的悠久文明留下了许多宝贵的文化遗产,其中被誉为流动的、活着的世界重要人类遗产,且正准备申请加入联合国《世界文化遗产名录》的是(  )
A.四川大熊猫栖息地 B.昆曲《牡丹亭·惊梦》
C.山西平遥古城 D.京杭大运河
3.有关城乡特色景观的叙述,错误的是(  )
A.文物古迹代表着一个城市历史文化的内容和形式
B.大理濒临洱海,泉州紧靠晋江,虽然两个城市均依山傍水,但由于山水景色不一,其自然景观也各具特色
C.“小桥、流水、人家”反映出独特的水乡特色
D.城市的轮廓、绿化空间及所有建筑物都是城市的特色景观
4.按“护旧建新”的原则,在城市建设中实现保护与发展两不误的典型城市是(  )
A.加拿大魁北克市 B.深圳市
C.旧金山市 D.巴西利亚市
5.将保护城乡特色景观和传统文化的措施与其相对应的案例连接起来。
保护措施           案例
  
  
6.读下列材料,回答下列问题。
材料一 城市的发展除了保证有正常能源、水等供应外,还要有特色。在北京,一个马来西亚建筑师去看北京的城市建筑,转一圈一时难以找到传统建筑。他惊讶北京的现代建筑如此之多,但很多都是从国外复制过来的二三流设计作品。他惋惜那么多北京的四合院没有了,北京的传统建筑越来越少了。
材料二 四川成都的芙蓉古城被一致公认为继承传统建筑文化、突出地域文化特点的全国著名房地产项目。它集川西民居之灵气、巴蜀文化之精华、古老成都之淳朴、江南园林之情趣于一身,是目前国内屈指可数的融居住、旅游、休闲度假、商务为一体的超大规模园林和传统民居风格建筑。在此居住的人们不仅有了舒适的住宅,而且享受到了浓郁的川西建筑文化。
(1)城市中最能体现地域文化特征的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在现代化城市建设规划和设计中,要使一个城市有特色,应做到:
一是________,即及时有效地保护现有的地域建筑特色。
二是________,即在现代建筑中将传统的、民族的建筑特征融入设计中,传承优秀的传统建筑文化艺术。
三是________,即让传统的建筑艺术精华在现代城市建设规划中得以传承、延续,并在原有的基础上进行新颖的设计,使民族文化在地域文化中,在现代社会中得以延续和发扬光
大。
活动P42
如下表:
甲方观点 乙方观点
仿古建筑该不该建 古建筑具有丰富的历史文化价值,而仿古建筑没有 对已经不存在的古建筑可模仿和重建,一方面可展示古建筑结构;另一方面可根据其历史文化内涵发展旅游业
对文物古迹应不应该加以整修 文物古迹有其特有的结构功能,体现着古代文化的内涵。如整修就会对以上功能有所改变和破坏 如果对文物古迹不进行修缮,很容易使其更加残破甚至消失,那时将会失去历史文化价值,所以可以依据“修旧如旧”的原则修缮
对老城区是整体保护还是划区保护 划区保护会使老城区失去整体效果,也失去了往日的韵味 保持大片的老城区,会使城市面貌和发展很不协调
思考P44
传统文化是促进丽江旅游发展的催化剂,纳西族的人文精神是吸引全球目光的亮点。丽江保存了完整而丰富的优势资源,丽江最大的优势也就是文化优势,如果丧失了这一点,丽江旅游也就失去了应有的价值,世界文化遗产将会名不符实。针对当前出现的问题,应当采取以下措施:(1)加强民族传统文化教育,增强纳西人民的自我保护意识;(2)进一步规范旅游市场,严控无度的文化开发;(3)保护古城,保护古城的人文景观;(4)宏扬民族精神,加强民族传统道德教育;(5)重视教育,不断提高纳西人民的整体素质;(6)时刻关注环境的保护与治理。
答案
基础梳理
①城乡个性 ②文物古迹和历史街区 ③墙内 ④墙外 ⑤整体布局 ⑥风貌特色 
⑦法律 ⑧法规条例 ⑨新旧城 ⑩同步  护旧建新  非物质文化
重难突破
【变式训练1】 A [传统文化保护和一般文物保护既有区别又有联系,一般文物包括金石、字画等器物和宫殿、庙宇等建筑物,基本都在“墙内”;而城市传统文化的保护重点在于“墙外”的历史环境。“墙内”的文物等级较高;“墙外”的如民居、店铺等分开来看大多够不上文物的标准。但无论等级高低,它们作为一个整体,才能够见证历史,构成人类的记忆。城市传统文化的保护重在整体布局和风貌特色,而不是城市的每个角落都要原封不动。保护和建设可以相互协调,并行不悖,共同促进城市的健康成长。]
【变式训练2】 B [保护城乡特色景观和传统文化的措施有如下几个方面:以严格的法律或法规条例作为保护的依据;新旧城协调、同步发展;分类、分区保护;合理利用历史建筑物,协调配置新老建筑;注意保存非物质文化遗产等。B选项中对“尚有一定历史、艺术价值的部分”,可根据不同用途加以现代化改造,以期提高当地居民的生活质量,并适用于商业、旅游业。]
题目设计
(1)维修保养 其历史文化原貌
(2)分类、分区保护 以严格的法律或法规条例为保护的依据,新旧城协调、同步发展,合理利用历史建筑,协调配置新老建筑,注意保存非物质文化遗产。
解析 此题考查保护城乡特色景观和传统文化的措施。结合材料及保护城乡特色景观和传统文化的措施进行解答,不难得出正确的答案。
自主练习
1.D [A项是青藏高原气温变化大的结果,B项是预防洪水灾害多的建筑,C项是南方多河流的结果。]
2.D [从题干中可获得这样的重要信息:“流动的”“且正准备申请”。根据这一信息,B、C两项应排除,A项已经加入联合国《世界文化遗产名录》。]
3.D [城乡特色景观是城乡个性的重要体现,主要表现在文物古迹、自然环境、城乡格局、城市轮廓及主要建筑和绿化空间、建筑风格、民族风情和民间艺术等几个方面。]
4.A
5.A-① B-③ C-② D-⑤ E-④
解析 对不同的保护城乡特色景观和传统文化的案例,其措施各有侧重。对本题的解答应建立在先易后难的原则上,先将容易的、把握准确的连线,然后对比分析模糊的选项,权衡答案。①与法规的制定相关,②提到了建筑群的分类,④为非物质文化遗产,这些容易连接,③与新旧城建设相关,⑤与建筑物的配置相关,分析后即可解答。
6.(1)城市建筑
(2)保护 继承 创新
解析 本题考查综合分析能力。第(1)、(2)题,考查对城市特色景观和传统文化的保护,材料中隐含的信息要读出,这是解答本题的关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