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节 人类染色体与性别决定(说课稿)

文档属性

名称 第二节 人类染色体与性别决定(说课稿)
格式 zip
文件大小 15.9KB
资源类型 教案
版本资源 济南版
科目 生物学
更新时间 2012-03-08 19:26:27

图片预览

文档简介

第二节《人类染色体与的性别决定》说课稿
各位领导老师大家上午好:
我 ( http: / / www.21cnjy.com / " \o "欢迎登陆21世纪教育网 )说课的内容是初二生物上册第四章第二节《人类染色体与性别决定》,在这里我 ( http: / / www.21cnjy.com / " \o "欢迎登陆21世纪教育网 )主要说教材分析、教材处理、教学方法、教学过程和教学反思等五个方面。
一、说教材分析
1、教材的地位及作用。
《人类染色体与性别决定》是初二生物第四章第二节的内容。性别是一种特殊的性状,在学生中总是存在着一种神秘感,自然成为学生感兴趣的话题。安排本节内容可以满足学生对于性别决定和性别遗传知识的需求。另外,社会上一些人仍存在着重男轻女思想,母亲生出女孩而遭到家庭成员冷落和责备的现象并不少见。通过本节的学习 ( http: / / www.21cnjy.com / " \o "欢迎登陆21世纪教育网 ),要使学生科学地理解和正确地对待生男生女问题。
2、教学目标
知识目标: (1)能描述人类人色体的组成
(2)说明人的性别差异是由性染色体决定的;
能力目标:(1) 能解释人类染色体的传递规律;
(2)能解释生男生女的机会是均等的;
情感目标:能用科学态度看待生男生女问题,同时树立“生男生女一样好”、“男女平等”的思想。
3、说教学重难点
教学重点:1人类染色体的组成和传递规律
2探究生男生女的比例
教学难点:探究生男生女的比例
我确定教学重点的依据是:以学生为主体,把课堂与日常生活联系起来。前一节课的学习,学生已经了解了生物遗传的物质基础,本节课重在从人类性染色体的组成分析人类性别遗传的规律,另外基于社会上有重男轻女的思想倾向,把生男生女的责任推于女性,导致了许多悲剧的产生。这和人们生活关系密切,也是学生感兴趣的话题,有必要通过教学了解科学真相,这是我确立重点的依据。生男生女的比例在知识上属于断层,突如其来,而且比较抽象,难以理解,因此确立为难点,教学中通过学生的游戏活动来突破这个难点。
二、教材处理。
本节教学内容并不难,时间也较充裕,因此我适当的安排一些游戏活动,让学生更多地通过自己的观察与思考,分析与讨论获得结论。关于男女染色体的差别,教材编入男、女成对染色体排序图。对这一重点问题我采取了先提出问题,然后安排学生仔细观察,找出男女染色体组成上的差异。关于染色体的传递规律,主要是通过马蛔虫的资料来解决这一难点。对于生男生女机会均等问题,学生理解起来可能困难一些。所以我提出以下问题启发学生思考:体细胞内的性染色体是成对的,精子和卵细胞内会有几条性染色体呢?引导学生联系前面内容回答问题。如果根据性染色体区分生殖细胞,精子有几种?卵细胞又有几种?然后安排学生完成教材上的图解。通过做游戏来探究生男生女机会均等的道理。
三、教学方法
1、 说教法
根据该课的教学目标、教材特点和学生的年龄及心理特征,我采用以下方法及教具进行教学:
(1)创设乐学情境,激发学习情趣的教学方法。
(2)精心设疑激趣,以趣激学的教学方法。
(3)培养思维.强化训练,倡导合作共学的教学方法。
(4)教学用具:录像、投影片、多媒体课件和人的染色体图谱。
因为中学生一般好胜心比较强,所以我在教学过程中采取了分组比赛的方式,在于激励学生的学习动机,诱发他们强烈的学习愿望,使他们在知识的掌握过程中能获得一种满足、一种快乐。
2、 说学法
学习指导的目的在于使学生愿学、乐学、主动学、会学,在于提高学生的个性发展和全面发展,因此教学该课,我确定了以下学法:培养兴趣,小组讨论、分组比赛、强化思维,反复练习。
四、说教学过程。
(一)、关于导课:我是这样设计的
首先出示泰国人妖两幅图片,请大家判断他们的性别?接着问,大家想不想知道人类性别决定的方式?想不想知道生男生女的奥秘?”这样导入,能够激发学生学习的兴趣,使学生处于知与不知的矛盾中,注意力开始集中起来,准备积极主动投入新问题的解决过程。
(二)、新课:
1、 “人类染色体的传递”是重点,我是这样安排的.
第一步:出示人类男女染色体图谱.找出两副图片的相同和不同之处.小组内讨论.创设了一个平等、和谐、民主的课堂氛围.设计目的:引导学生掌握人类的染色体中决定性别的染色体是性染色体。
第二步:根据学生的回答,我引出了性染色体和常染色体的概念.创设问题:谁能用数学式子表示出男女体细胞染色体的组成 教师总结:人正常的体细胞里染色体数是23对,其中22对染色体在男女两性中是一样的,叫做常染色体,只有1对在两性中是不同的,这1对染色体就是决定性别的性染色体。男性的性染色体写作XY,女性的性染色体写作XX(在这里一定要强调必须用大写字母书写及正常体细胞中性染色体的数目是两条),所以,男性体细胞中染色体的组成可写成22对+XY,女性体细胞中染色体的组成可写成22对+XX。
设计目的为学生理解人类染色体的传递奠定基础。因为这部分即使重点又是难点。根据学生的回答我再给出总结.
第三步:给出问题:人类染色体是怎样传递给后代的呢 小组展开讨论,启发学生根据课本上的插图来理解这个问题,.鼓励学生上讲台汇报他们的讨论结果,给他们表现的机会,引起竞争意识.
第四步:播放动画::关于马蛔虫体细胞染色体数目和产生的生殖细胞之间的关系.学生观看动画。再来加深关于人类染色体传递规律的印象. 人类染色体传递规律:染色体形成生殖细胞的时候,数目要减少一半,受精后数目有恢复到了正常,后代的染色体有一半来自父亲,一半来自母亲,父母的遗传信息就随之传递给了后代,
第五步:学以致用.做两例习题,了解一下学生的掌握情况.
2 人类的性别决定
人类性别的决定,这部分知识是难点,这部分知识我是这样处理的.
第一步:以一则小故事导入:有对老夫妇老想生个儿子,在生了第二个女儿的时候,便把她取名为招弟,第二年又生了一个女儿,便取名再招,。第三年生的仍是女儿,仍不死心,便取名又招,到的第四年生的还是女儿,他们俩只好认输了,只得将这个最小的女儿取名为绝招.到底是什莫思想使得这对老夫妇这样做 这样引入能引起学生学习的兴趣。
第二步:开始探究活动,探究生男生女的比例.这一环节是以游戏的方式进行的。(充分调动学生的学习热情,调动全体学生共同参与,把课堂推向高潮,让学生在快乐中获得知识,时间为10分钟。)游戏规则: 1.同桌两人合作,全班共制作10张卡片,其中在5张上写上X,另外5张写上Y,放在纸箱内,分别代表男性产生的两种生殖细胞(X、Y)。2.学生轮流随机任意选择一张,一次只能抽取一张,如抽到写有X标记的卡片,则表示生女孩;如抽到写有Y标记的卡片,则表示生男孩。3.统计数据,并进行分析(教师应强调注意数据的科学性和真实性)。学生小组进行交流数据分析,教师对全班数据进行统计分析,并引导学生比较“生男”“生女”的比例是1:1。通过游戏突破这一重点和难点。(设计目的:使学生愿学、乐学、主动学、会学,在于提高学生的个性发展和全面发展,通过学生做游戏的活动形式来激发学生渴求知识、探索真理,诱发他们强烈的学习愿望的教法,使他们在知识的掌握过程中能获得一种满足、一种快乐。随机抽取,模拟家庭生男生女的游戏,各组统计男女性别比例,向全班汇报
第三步:从理论上阐述生男生女的比例是1:1。
根据多媒体课件,学生分组讨论,然后得出结论---生男生女是随机的,机会是均等的,这样做的目的在于再一次回顾本节课的难点---人类的性别决定。
第四步:关注现实,各抒己见.出示最近五次人口普查表.讨论分析:你能得出什么结论 学生各抒己见。造成男多女少,进一步启发引导----为什么会出现这种情况呢 引发学生的思考,是社会上仍然存在重男轻女的思想。再进一步启发引导---照这样下去会引发什么样的社会问题,再一次引起学生的思考。(设计目的: 让学生清楚目前我国大陆人口性别比例形势的严峻,从而认可我国的人口政策,对学生进行情感教育)
3、盘点收获.
还是以小组比赛的方式,看看哪个组收获的最多,用鼓励性的语言激发学生回答问题的勇气,激起学生竞争的意识。
4、课后作业:
新课标关注个体差异,为不同发展水平的学生创造机会,因此设计了以下问题:
A人们的观念和医疗技术会不会影响男女性别的比例?
B男女性别比例不平衡会对社会产生负面影响吗?给学生留下思考、想象和自主学习 ( http: / / www.21cnjy.com / " \o "欢迎登陆21世纪教育网 )的空间。
结束语
以河南豫剧《谁说女子不如男》作为结束语,使学生再一次感受到女人也是半边天,不能有重男轻女的思想。
五、教学反思
整个教学过程就是这样安排的.实践证明,在教学中,充分利用新教材的优势,创设了一个民主、和谐、竞争的课堂氛围,引导学生开展探究性学习,利用多媒体的现代教育手段支撑整个教学过程,使学生在一个生动、有趣、竞争的生物课堂中,愉快的享受学习。
理化生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