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阶段学力检测】浙教版8年级下册 第3章 空气与生命(3.1-3.2) 阶段学力检测(含答案)

文档属性

名称 【阶段学力检测】浙教版8年级下册 第3章 空气与生命(3.1-3.2) 阶段学力检测(含答案)
格式 zip
文件大小 1.7MB
资源类型 试卷
版本资源 浙教版
科目 科学
更新时间 2021-05-06 15:34:52

图片预览

文档简介

中小学教育资源及组卷应用平台
浙教版8年级下册
第三章(3.1-3.2)
阶段学力检测
总分160分
时间120分钟
一、单选题(共20题;共60分)
1.在试管甲中放入15g氯酸钾,试管乙中放入15g氯酸钾和一定量MnO2

分别加热并充分反应。下图对该实验产生气体的质量与反应时间的关系,合理的是(
?
??
)
A.????????B.????????C.????????D.?
2.如图所示是硫和铁丝分别在氧气中燃烧的实验示意图。这两个反应(?
)
A.?都放出热量?????????????B.?都生成气体?????????????C.?都能在常温下反应????????????????D.?都产生蓝紫色火焰
3.(2016八下·浙江期中)如右图,某同学用燃烧红磷的方法测定空气中氧气的体积分数,实验后发现测得的氧气体积分数小于1/5,对此,你认为下列做法或想法不可取的是(???
)?
?
第3题图
第4题图
A.?查看实验装置是否漏气
B.?将红磷改成木炭后重新实验
C.?实验中红磷的量不足,没有将瓶内的氧气全部消耗尽
D.?实验中可能未冷却到室温就打开止水夹,使进入瓶内的水的体积不足
4.可用推拉注射器活塞的方法检验如图装置的气密性,当缓慢拉活塞时,如果装置气密性良好,则可观察到的现象是
(?????

A.?长颈漏斗下端口产生气泡????B.?瓶中液面上升????C.?长颈漏斗内有液面上升????D.?注射器内有液体
5.以下各装置能完成相应实验的是(????

?
?
???
??
?

检查装置气密性
?
?
?
??②收集氧气
?
?
?
?
??③比较催化效果
?
?
?
?
?
?
?
?
?
?
?④检验氧气
A.?只有①②???????????????????????????B.?只有③④???????????????????????????C.?只有①④???????????????????????????D.?只有②③
6.氧气是我们身边常见的物质,以下关于氧气的叙述不正确的是(???

A.?物质与氧气发生的反应都是氧化反应
B.?鱼、虾能在水中生存是由于氧气易溶于水
C.?在标准状况下,氧气的密度比空气密度略大
D.?氧气可以供给呼吸,和体内物质反应而释放能量,维持生命活动
7.(2020八上·浙江期中)下列反应中,既属于化合反应,又属于氧化反应的是(??

A.?铁
+
氧气
?四氧化三铁????????????????????????????????B.?水
氢气
+
氧水
C.?锌
+
稀硫酸
硫酸锌
+
氢气??????????????????????????D.?甲烷+氧气
二氧化碳+

8.(2020八上·浙江期中)在进行“空气中的氧气会减少耗尽吗?”辩论中,该小组为正方(空气中的氧气会减少耗尽)。下列论点

应成为本方论据的是:(??
)
A.?汽车越来越多,消耗的氧气越来越多
B.?有证据表明,在远古时代的原始空气中氧气含量高达30%
C.?限制“三废”的排放是目前各国政府的重要环境政策
D.?地球人口的增多,其呼吸和所消耗的燃料越来越多
9.(2020八下·乐清期末)如图所示的密闭装置中进行白磷燃烧实验,在白磷被点燃至装置恢复到室温的这段时间内,集气瓶中的气压随时间变化的图像最接近的是(???

A.??B.?C.??D.?
10.(2020八下·拱墅期末)某化学兴趣小组的同学检验氧气的化学性质实验中,实验记录或操作不正确的是(???
)
A.?用坩埚钳将木炭从上住下缓慢伸入集满氧气的集气瓶中,可充分利用瓶中氧气
B.?将打磨后的铁丝盘成螺旋状,可増大铁丝的受热面积
C.?红磷在氧气中燃烧发出明亮的蓝紫色火焰,并放热
D.?做铁丝在氧气中的燃烧实验时,集气瓶应预先装有少量水或铺上一层细沙
11.(2020八下·新昌期末)下图为某化学反应的微观示意图,其中相同的球代表同种原子。则下列说法错误的是(???
)
A.?该化学反应中,分子数目保持不变??????????????????????B.?该反应是化合反应
C.?该化学反应中,原子数目保持不变??????????????????????D.?该反应中原子发生了重新组合
12.(2020八下·新昌期末)下列有关物质燃烧现象的叙述中,正确的是(
???)
选项
实验名称
实验现象
A
铁丝在空气中燃烧
剧烈燃烧,火星四射,放出大量的热,生成黑色固体
B
红磷在空气中燃烧
剧烈燃烧,发出白光,放出热量,生成大量的白雾
C
硫粉在空气中燃烧
产生明亮的蓝紫色火焰,生成一种具有刺激性气味的气体
D
碳在氧气中充分燃烧
剧烈燃烧、发出白光,放出大量的热,有能够使澄清石灰水变浑浊的气体生成
A.?A???????????????????????????????????????????B.?B???????????????????????????????????????????C.?C???????????????????????????????????????????D.?D
13.(2020八下·江干期末)下列化学现象描述与实际不相符的是(???
)
A.?把盛有硫的燃烧匙伸进充满氧气的集气瓶中,硫立即燃烧
B.?硫在空气里燃烧发出微弱的淡蓝色火焰,生成一种有刺激性气味的气体
C.?木炭在氧气里剧烈燃烧发出白光,放出热量
D.?镁条在空气里剧烈燃烧,发出耀眼的白光,生成一种白色固体
14.(2020八下·江干期末)下列图像能正确反映对应变化关系的是(
???)
A.?A图表示加热KClO3(含少量MnO2)固体制取氧气时剩余固体的质量
B.?B图表示加热KClO3(含少量MnO2)固体制取氧气时固体中氧元素的质量
C.?C图表示双氧水(含少量MnO2)分解时溶剂的质量
D.?D图表示双氧水(含少量MnO2)分解时氢元素的质量分数
15.(2020八下·青田期末)如图所示是研究空气成分的三个实验,不能证明空气中含有的气体是(?
??)
A.?氮气?????????????????????????????????B.?氧气?????????????????????????????????C.?二氧化碳?????????????????????????????????D.?水蒸气
16.(2020·温州模拟)实验室制取氧气的过程巾,可以利用右图装置进行干燥、收集、测量等操作。下列对应的处理方式不合理的是(???
)
A.?方式①:瓶内装浓硫酸干燥氧气,氧气由b进a出
B.?方式②:向上排空气法收集氧气,由a进气收集氧气
C.?方式③:排出瓶中原来储存的氧气,由b通入水,氧气从a排出
D.?方式④:瓶内装满水后用排水法测量通入氧气的体积,由a进氧气,b接量筒
17.(2020八下·青田期中)暖宝宝贴(主要成分为铁粉、木炭、食盐)的热量来源于发热剂(铁粉)与氧气的反应,小涛同学设计了利用暖宝宝贴来测定空气中氧气的含量的实验。实验开始前,装置如图所示,实验后从量筒中流入玻璃瓶(容积为250mL)中的水的体积为45mL(铁粉生锈消耗的水忽略不计)。下列说法错误的是(
???)
A.?实验前必须检查装置的气密性
B.?通过本次实验数据测得空气中氧气的体积分数为18%
C.?若实验测得的空气中氧气体积分数偏低,可能是暖宝宝贴的使用数量不足
D.?必须等温度计的读数恢复至实验前的数值后才能记录量筒内剩余水的体积
18.(2020八下·青田期中)以下相关实验的现象或操作正确的是:①硫在空气中燃烧,发出淡蓝色火焰;②木炭在氧气中燃烧生成二氧化碳气体;③红磷在空气中燃烧,产生大量白烟;④铁丝在氧气中燃烧,火星四射,生成黑色固体;⑤实验室用氯酸钾制取氧气时,在试管口不需要放一团棉花;⑥用高锰酸钾制取氧气时,一有气泡冒出时就应马上收集,以免浪费;⑦二氧化锰可以作所有实验的催化剂。正确的是(
???)
A.?①③④⑤???????????????????????????B.?①②③④???????????????????????????C.?②③④⑥???????????????????????????D.?③④⑤⑦
19.(2020八下·金华期中)在进行“氧气的实验室制取与性质”实验时,某同学制得的氧气不纯。你认为可能的原因是(??
?)
A.?用排水法收集O2时,集气瓶装满水
B.?用向上排空气法收集O2

验满时,将带火星的木条伸入到集气瓶中
C.?用排水法收集O2时,导管口连续均匀地冒出气泡,再开始收集
D.?用向上排空气法收集O2时,导管伸入到集气瓶的底部
20.(2019九上·鄞州月考)下列收集装置,可以用来收集氧气的是(
???)
A.?①③???????????????????????????????B.?①②③⑥???????????????????????????????C.?①⑤⑥???????????????????????????????D.?①②③④
二、填空题(共10题;共42分)
21.(2020八下·温州期中)如图是实验室常用的气体收集装置,据图回答下列问题。
(1)图甲装置收集氧气,操作的正确顺序为________(填编号)
①当气泡连续均匀地冒出时,将导管伸入集气瓶口
②将装满水的集气瓶倒置在水槽中
③当气体收集满时,用毛玻璃片盖上瓶口,将集气瓶移出水面放置
④熄灭酒精灯
⑤导管移出水面
(2)若用乙装置进行排空气法收集氧气,气体应从________(填“a”或“b”)端通入。
22.(2020八下·金华期中)按照下列要求,完成计算。
(1)若标准状况下,氧气的密度为Wg/L,空气的密度为Qg/L。据此计算________L的空气中含有Wg氧气(用整数表示);
(2)若要收集含氧气的体积分数约为60%的气体。如图在集气瓶里装满水,塞紧胶塞并打开活塞通入氧气,当量筒内的水达到设定的体积Ⅴ后立即通入空气,当量筒中水的体积达到100mL时,立即关闭活塞。则设定的体积V约是________mL(用整数表示)。
23.(2020八上·吴兴期末)如图是电解水的实验装置,请回答下列问题:
(1)检验b管中气体的方法是________。
(2)往水中加入少量的硫酸可以增强溶液导电性(硫酸不参与反应),若用溶质的质量分数为6%的硫酸溶液100克进行实验,有20克水被电解,则此时硫酸溶液的溶质的质量分数为________。
24.(2019八下·南浔期末)?
2019年3月30日18时,四川省凉山州木里县发生特大森林火灾。
(1)消防员开辟防火带(如图),是为了
????(填字母);
A.隔绝空气B.隔绝可燃物C.降低温度D.便于运水
(2)山林中遇火灾且被火势包围时,要选择杂草稀疏、地势平坦的地段,用衣服蒙住头部,快速________(填“顺风”或“逆风”)冲过火线。
25.(2019八下·长兴期末)为测定空气中氧气的含量,甲、乙两位同学分别用了红磷和硫粉,按照教科书上的实验步骤进行操作。
(1)若装置密封性均很好,且红磷与硫粉量足够,在反应过程中以及反应结束充分冷却并打开止水夹后,两个装置中出现的不同现象有________;
(2)如果把自然界里溶解于水的气体也算在内,则自然界中氧气的体积分数大于21%,氮气体积分数小于78%,此现象说明________。
26.(2019八下·诸暨期末)在烛芯的棉线中加入细镁条可制成“吹不灭的蜡烛”。已知镁条的着火点低于火焰焰心的温度。请从燃烧条件角度回答:
(1)蜡烛正常燃烧时,焰心的镁条不燃烧,原因是________。
(2)吹灭蜡烛后,镁条开始燃烧,并重新引燃蜡烛。引燃蜡烛时镁条所起的作用是________。
27.(2019八下·嘉兴月考)有六种途径可以制得氧气,如图所示:
(1)实验室制取O2装置最简单、最安全,操作起来最容易的途径是________;
(2)A、B、E途径制取氧气时,用排水法刚把集气瓶收集满时,接下来的操作是________;
28.小明在生活中观察到:点燃的小木棒燃烧端朝上,往往没燃尽就熄灭,而燃烧端朝下,往往不易熄灭。从燃烧的条件来看,你认为燃烧端朝上的小木棒,没燃尽就熄灭的最主要原因是________;
若将小木棒事先涂油,燃烧端朝上也不易熄灭,请说明原因:________。
29.(2018八上·浙江期中)氧气是一种化学性质比较活泼的气体,它可以和许多物质发生化学反应。如图所示是硫粉、红磷、光亮的细铁丝在氧气中燃烧的实验装置。
(1)小铭是个善于思考、善于总结的学生。做完实验后,她发现了一些共同点:在反应条件方面,三个实验都是
________。
(2)小铭同时也总结出在生成物的种类、生成物的状态和观察到的实验现象三个方面存在不同。请你替小铭同学填写空格:甲中观察到的火焰的颜色是________。
(3)小铭还总结出:三个实验的集气瓶底部都放有少量水,其中甲集气瓶底部放少量水的目的是
________
30.(2018八上·浙江期中)实验室可通过加热高锰酸钾的方法制取氧气,装置如图。?
(1)a是发生装置,加入药品前需检查气密性,方法是用手握住试管,将导管连接好后放入水中,若观察到________,则气密性良好。
(2)图d表示加入一定质量的高锰酸钾固体,在受热分解过程中,某变量y的变化趋势,则y可以表示?????

A.生成氧气的质量
B.参加反应的高锰酸钾质量
C.固体中钾元素的质量
D.固体中剩余氧元素的质量
三、实验探究题(共6题;共40分)
31.(2019八下·余杭月考)用如图所示实验装置测定空气中氧气含量。
(1)BC段气压变化的原因是________,DE段气压变化的原因是________。
(2)实验前广口瓶内空气体积为V,烧杯中水的体积为V1;实验后烧杯中剩余水的体积为V2。计算空气中氧气体积分数的表达式为________(用V、V1、V2表示),如果燃烧时忘记关闭止水夹,则测出氧气体积将会比理论值________。
32.某科学兴趣小组查阅资料得知镁可在氮气中燃烧,于是设计了如下方案进行验证。
步骤1:用盛水的水槽、无底的废广口瓶、燃烧匙、蒸发皿、橡皮塞等装配成如图所示的装置。另准备一只有一根铜丝穿过的橡皮塞,铜丝末端固定一根镁条。
步骤2:引燃燃烧匙中足量的红磷,塞好橡皮塞。待充分冷却,观察到广口瓶内水面上升的体积约占瓶内原空气体积的1/5左右。
步骤3:往水槽中加水使广口瓶内外水面相平。点燃镁条,更换橡皮塞,镁条在广口瓶内继续燃烧,放出热量。待冷却后广口瓶内水位继续上升。
(1)步骤2的目的是________。
(2)在步骤3“待冷却后广口瓶内水位继续上升”是由于瓶内气压________?(填“大于”“小于”或“等于”)外界气压。
(3)根据上述实验和你所学的知识,说明镁在空气中燃烧时能与________和________反应。
33.用过氧化氢制氧气时,有同学对事先在烧瓶中加水产生了疑问。他提出了猜想:
猜想1:加水可以起到稀释的作用,使反应速度变缓。
猜想2:……
并根据猜想进行了实验:每次取5毫升15%的过氧化氢溶液,稀释成不同溶质质量分数,在其他条件相同的情况下进行实验。记录数据如下:


1
2
3
4
5
过氧化氢溶液溶质质量分数
1%
3%
5%
10%
15%
MnO2粉末用量/克
0.5
0.5
0.5
0.5
0.5
收集到500mL气体时所用时间/秒
560
186
103
35
12
反应后液体温度/℃
26
38
43
59
71
请根据以上信息回答下列问题:
(1)实验室用过氧化氢制氧气的化学方程式是
________

(2)过氧化氢溶液的溶质质量分数对反应速度有怎样的影响?________。
(3)根据表中数据可知,该同学的猜想2是:加水可以________。
34.(2020八下·乐清期末)为了探究不同质量二氧化锰对双氧水分解快慢的影响,小科利用如图1装置,以及实验室提供的实验所需药品(3%的双氧水溶液、二氧化锰粉末)和器材在恒温装置中进行实验,在相同温度下得容器内压强的变化曲线如图2所示,实验步骤如下:
①组装实验仪器并进行气密性检查。
②???????????????????

塞紧橡皮塞,接上压强测量仪(如图1)。
③倾斜装置,使双氧水溶液和二氧化锰粉末充分混合,用压强测量仪测量容器内的气压。
④分别称取0.06克、0.09克、0.12克和0.15克二氧化锰粉末和8毫升3%的双氧水溶液重复上述实验,记录数据并绘制图像。
(1)补充完整实验步骤②________。
(2)通过观察________比较双氧水分解快慢。
(3)本实验的结论是________。
35.(2020八下·温州期中)小明在实验课结束后,将剩余的FeCl3溶液倒入含有H2O2的废液缸,立即产生大量的气体。小明猜测FeCl3是H2O2分解的催化剂,为验证该猜想,他进行了如图所示实验。
(1)乙组实验的分液漏斗中应加入________。
(2)本实验可通过观察H2O2溶液中产生气泡的快慢来判断H2O2分解的快慢。请写出另一种判定H2O2分解快慢的方法:________。
(3)小红认为由此得出“FeCl3作H2O2分解的催化剂”的结论不严谨。还需要补充实验来进一步探究。她将甲装置中反应后的全部溶液平均分成A、B两份,利用A溶液测出铁元素的总质量为m2克,利用B溶液测出氯元素的总质量为m3克。只有满足m1=________(用m2和m3表示)时,才能得出此结论。
36.(2020八下·温岭期中)当把燃着的小蜡烛放入一个集气瓶中并塞紧胶塞时,蜡烛一会儿就熄灭了。那么,蜡烛为什么会熄灭呢?某化学兴趣小组进行了如下探究,请你填答相关空格。
【提出猜想】猜想Ⅰ:蜡烛燃烧把集气瓶内的氧气耗尽,导致蜡烛熄灭。
猜想Ⅱ:蜡烛燃烧随集气瓶内氧气含量的降低而变弱,放出的热量减少,使温度降至蜡烛的着火点以下,导致蜡烛熄灭。
猜想Ⅲ:蜡烛燃烧产生的二氧化碳能灭火,导致蜡烛熄灭。
【进行实验】小组设计如下图所示的实验装置,并进行实验来验证猜想。
实验操作
实验现象
点燃蜡烛并连同胶塞上的其它仪器药品一起放入集气瓶中,塞紧胶塞。
①蜡烛火焰逐渐变微弱最终熄灭。
蜡烛熄灭并静置冷却后,将铜丝上提,使盛有白磷的铜网勺高于试管口,试管倒下,水流出。
②一会儿后,白磷着火燃烧,有大量白烟产生。
【分析及结论】
(1)瓶内的白磷能燃烧,证明猜想Ⅰ和________不能成立。
(2)集气瓶中装入一些生石灰的设计,目的是________。
(3)我们根据成立的猜想认为,应该把“燃烧需要氧气”这一燃烧发生的条件补充完善为“________”。
四、解答题(共3题;共18分)
37.(2020八下·金华期中)班级联欢会上,小刚表演了一个小魔术:将一根铜丝绕成线圈,罩在蜡烛火焰上(如图所示),观察到火焰立即熄灭;再将铜圈加热后罩在蜡烛火焰上,观察到蜡烛照常燃烧。请你分析产生上述现象的原因。
38.(2020八下·温州期中)学习空气中氧气含量测定实验后,小明将课本中的实验装置改进为如图甲实验装置。用加热的电烙铁点燃红磷后,立刻拔掉插头,无线气压计实时记录瓶内的气压变化。实验过程中气压变化如图乙。
资料:一个密闭容器内气压受温度和气体量的影响,温度越高,气体质量越大,气体气压越大。
结合以上信息,及所学知识,对图乙中AB段与CD段气压上升原因做出简要说明。
39.(2019八上·温州开学考)由实验测知:取3.5gKMnO4晶体加热到220℃,分解放出的氧气多于按下式计算的理论量。按下式计算的理论量为放出氧气0.354g。
换算成标准状况下的体积为248
mL,而实际测得的氧气为308
mL(标准状况),超过理论量为:(308一248)mL=60mL。试回答:
(1)怎样用实验证明:超理论量的氧气不是来自MnO2________
(2)怎样用实验证明超理论量的氧气是由K2MnO4分解产生的?(要求用KMnO4制取氧气后的残渣实验,如所示。)________
(3)怎样从“最后残渣”中分离出MnO2?________
答案解析部分
一、单选题
1.【答案】
C
2.【答案】
A
3.【答案】
B
4.【答案】
A
5.【答案】
C
6.【答案】
B
7.【答案】
A
8.【答案】
C
9.【答案】
C
10.【答案】
C
11.【答案】
A
12.【答案】
D
13.【答案】
A
14.【答案】
B
15.【答案】
A
16.【答案】
B
17.【答案】
B
18.【答案】
A
19.【答案】
B
20.【答案】
D
二、填空题
21.【答案】
(1)②①③⑤④(2)b
22.【答案】
(1)5(2)50
23.【答案】
(1)用带火星的木条去检验,观察木条是否复燃(2)7.5%
24.【答案】
(1)B(2)逆风
25.【答案】
(1)A装置有白烟生成,B装置有淡蓝色火焰出现;A装置冷却后水进入约五分之一体积,B装置几乎没有水进入(2)氧气在水中溶解能力强于氮气
26.【答案】
(1)处于焰心的镁条不能与氧气接触(2)镁条燃烧产生的热量使石蜡的温度重新达到着火点
27.【答案】
(1)A(2)先把导气管移出水槽,然后再熄灭酒精灯
28.【答案】
小木棒温度不易达到着火点;着火点较低的油燃烧产生的热量使小木棒温度较易达到着火点
29.【答案】
(1)点燃(2)蓝紫色(3)吸收生成的二氧化硫,防止空气的局部污染
30.【答案】
(1)导管口有气泡冒出,松手后导管口有一段水柱(2)A
三、实验探究题
31.【答案】
(1)气体受热膨胀;水进入集气瓶,补充了氧气减少的体积(2)(V1-V2)/V;偏大
32.【答案】
(1)除去空气中的氧气(2)小于(3)氧气;氮气
33.【答案】
(1)2H2O2
2H2O+O2↑
(2)一定范围内,过氧化氢溶质质量分数越大反应速度越快(3)给溶液降温
34.【答案】
(1)量取8mL3%的双氧水溶液倒于试管中,称取0.03克二氧化锰粉末置于瓶中
(2)相同时间容器内压强变化值的多少或相同时间容器内氧气产生的多少
(3)不同质量二氧化锰对双氧水分解快慢的影响不同,在双氧水浓度和体积等条件相同下,
二氧化锰质量越大,双氧水分解越快。反之,则相反。
35.【答案】
(1)m1g的蒸馏水
(2)比较相同时间内进入量筒中水的体积或比较量筒中收集相同体积的水所用的时间(3)2(m2+m3)
36.【答案】
(1)Ⅲ
(2)生石灰与试管中倒下的水反应放热,提高集气瓶中的温度,使之达到白磷的着火点(3)并达到燃烧所需的浓度
四、解答题
37.【答案】
可燃物燃烧的两个必要条件:有充足的氧气,温度达到着火点。在两种情况下,蜡烛都与氧气充分接触。前者是因为铜是热的良导体,没有加热的铜圈很容易把热量导走,使得蜡烛的温度降低到着火点以下,从而熄灭;而后者热铜丝不会吸热,所以蜡烛可以正常燃烧
38.【答案】
AB段:白磷燃烧放出热量,瓶内气温升高使气压变大。同时瓶内氧气被消耗,气体质量减少使气压变小。但气温对对气压的影响大于气体质量对气压的影响,所以气压升高;
CD段:C点时打开止水夹,烧杯内的水倒流入容器内,水填充了消耗的氧气的体积,所以气压升高。
39.【答案】
(1)另取少量MnO2;在酒精灯火焰上加热,插入带火星的木条,木条不复燃
(2)用酒精灯火焰集中加热“残渣”,又收集到一定体积的氧气
(3)将最后残渣加入适量的水溶解,过滤,即可分离出MnO2
21世纪教育网
www.21cnjy.com
精品试卷·第
2

(共
2
页)
HYPERLINK
"http://21世纪教育网(www.21cnjy.com)
"
21世纪教育网(www.21cnjy.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