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小学教育资源及组卷应用平台
浙教版8年级下册
第三章(3.5-3.8)
阶段学力检测
总分160分
时间120分钟
一、单选题(共20题;共60分)
1.(2020八下·吴兴期末)如图为自然界的碳循环示意图。下列有关该图的分析,正确的是(?
)
A.?图示中“大气”的成分是氧气
B.?图中的碳元素的流动方向是动物到植物、微生物到动物、微生物到植物
C.?生理过程①可以补充自然界中的氧气
D.?过程①②的意义在于维持生物圈的碳氧平衡
2.(2019八下·滨江期末)下列对图中各曲线的分析,正确的是(???
)
A.?图甲表示在透明的密闭温室里,水稻种子从萌发到长成幼苗过程中氧气含量的变化,第10~20天之间,氧气浓度增加是因为幼苗不进行呼吸作用
B.?图乙是密闭蔬菜大棚内一天中某气体的含量变化曲线,可判断该气体是二氧化碳
C.?图丙表示光照强度、二氧化碳浓度对光合作用强度的影响。根据
a、c
点光合作用强度的差异可知,增加光照强度有利于提高农作物产量
D.?图丁12
时绿色植物在夏季晴天高温时光合作用强度减弱是因为气孔部分关闭
3.图中曲线是不同温度下测得的光合作用效率与光照强度的关系曲线。曲线所给出的正确信息是(?
)
A.?当温度一定时,光合速率随光照强度的增加而增加
B.?当光照强度一定时,光合速率随温度升高而增加
C.?当光照强度大于Q时,温度是限制光合作用效率的因素
D.?当光照强度小于P时,温度是限制光合作用效率的因素
4.如图所示是研究植物某一生命活动过程的装置下列说法错误的是(?
)
A.?该实验可用于检验植物呼吸作用产生CO2
B.?装置甲的作用是吸收鼓入空气中的CO2
,
避免对实验造成干扰
C.?装置丙中的植物换成萌发的种子,装置丁中也会出现浑浊现象
D.?若装置丙不遮光,从装置丁出来的气体能使带火星的木条复燃
5.在一个密闭的保温装置中装有正在萌发的种子,每隔一段时间测定其内的温度和氧气含量,并将结果绘成曲线,如果横轴表示时间,纵轴表示温度和氧气含量,下列曲线能正确反映温度和氧气含量随时间变化的是(
)(A指温度,B指氧气含量)
A.????????B.???????????????C.???????????????D.?
6.水绵常成团漂浮在水面的原因是( )
A.?光合作用释放的氧气积存在一起,使水绵团上浮????????????
B.?吸收了大量二氧化碳气体,使水绵团上浮
C.?呼吸作用释放的二氧化碳积存在一起,使水绵团上浮?????
D.?呼吸作用消耗有机物,植物体变轻而上浮
7.如图表示CO2的循环过程,其中物质X能为人体直接提供能量,下列说法错误的是(
??)
A.?X中C,H,O的原子个数之比为1∶2∶1
B.?转化1是自然界中将无机物转化为有机物的主要途径
C.?X在人体中氧化产生的CO2如不及时排出,则血液的pH将增大
D.?人呼出的气体和吸入的空气的成分相比,CO2和H2O的含量增加
8.(2020八上·浙江期末)人体在呼吸运动中吸气时,有关膈肌的变化,叙述正确的是(??
)
A.?膈肌收缩,膈顶部下降,使胸廓的上下径增大????
B.?膈肌舒张,膈顶部下降,使胸廓的上下径增大
C.?膈肌舒张,膈顶部回升,使胸廓的上下径缩小????
D.?膈肌收缩,膈顶部回升,使胸廓的上下径缩小
9.如图是肺泡与毛细血管之间的气体交换示意图,下列叙述错误的是(?
??)
A.?肺泡壁和毛细血管壁都由一层扁平的上皮细胞构成
B.?Ⅰ和Ⅱ的进出,依赖呼吸肌的收缩和舒张
C.?气体分子A和B的进出都是通过扩散作用来完成的
D.?气体分子B进入血液最少需要穿过两层细胞膜
10.如图为存放水果时,空气中的氧气浓度(x)与水果释放的二氧化碳相对量(y)之间的关系曲线。贮存水果应选择的最佳氧气浓度是(???
)
A.?a???????????????????????????????????????????B.?b???????????????????????????????????????????C.?c???????????????????????????????????????????D.?d
11.关于光合作用和呼吸作用说法不正确的是(???
)
A.?光合作用的实质是合成有机物储存能量
B.?呼吸作用的实质是分解有机物释放能量
C.?水分和无机盐向上运输的动力来自呼吸作用
D.?光合作用的场所是叶绿体,呼吸作用的场所是线粒体
12.(2020八下·萧山期末)如图是绿色植物生理活动示意图,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若a表示二氧化碳,b表示氧气,则此过程表示植物的呼吸作用
B.?若a表示氧气,b表示二氧化碳,它们都是通过气孔进出叶片的
C.?若c表示水分,则它主要用于建造自身组织
D.?若d表示有机物,则它通过木质部中的筛管向下运输
13.(2020八下·柯桥期末)掌握科学的学习方法是学习的关键,以下事例使用的科学方法与其它不是同一类的是(???
)
A.?条形磁铁磁场的磁感线
B.?通电螺线管的磁性
C.?检查装置气密性实验
D.?动物进行呼吸作用的实验
14.(2020·吴兴模拟)科学探究过程中,人们经常利用图像清晰地呈现实验数据的变化规律,下列有关图像说法正确的是(
???)
A.?若甲中y表示人呼吸时肺容量的变化,则ab段表示呼气过程,此时膈肌舒张
B.?若乙图表示种子萌发过程中干重的变化,则在a点时幼苗转绿并开始进行光合作用
C.?若丙图a、b曲线分别表示光合作用和呼吸作用,则20℃该植物积累的有机物最多
D.?若丁图表示某植物叶片光合强度变化,则从B点开始该叶片开始进行光合作用
15.(2019八下·诸暨期末)用新鲜水绵和好氧细菌(有氧才能生存)制成临时装片,显微镜下观察到好氧细菌均匀分布。用不同的光束照射水绵一段时间后观察到好氧细菌的分布变成如图所示。该实验不能得出的结论是(???
)
A.?光合作用释放氧气??????????????????????????????????????????????B.?光合作用吸收二氧化碳
C.?绿光不利于进行光合作用????????????????????????????????????D.?光束不同,光合作用强度不同
16.(2019八下·诸暨期末)某农科所为了研究影响植物生长的外界因素,在大棚内种植了玉米、大豆等多种作物,如果紧闭大棚,大棚内(温度恒定)一昼夜空气中的CO2含量如图所示,下列有关说法正确的是(???
)
第16题图
第17题图
A.?在C点植物光合作用和呼吸作用的强度相同
B.?图中AB段表示植物只进行呼吸作用不进行光合作用
C.?植物积累有机物最多的点是E点
D.?分析图像可知,经过一昼夜,大棚内植物积累的有机物会增加
17.(2019八下·嘉兴期末)如图所示,某植物先在暗处放置一昼夜,又经光照4小时后,取叶经过脱色并用碘液处理,结果锡箔覆盖的部位不呈蓝色,而不被锡箔覆盖的部位呈蓝色。该实验可以证明的是(???
)
①光合作用需要光;②光合作用需要二氧化碳;③光合作用需要叶绿体;④光合作用制造淀粉。
A.?①②?????????????????????????????????????B.?③④?????????????????????????????????????C.?②③?????????????????????????????????????D.?①④
18.随着工业的发展,空气逐渐被污染。在下列五种物质中:①化工厂排放的废气;②汽车排放的烟雾;③植物光合作用放出的气体;④煤和石油燃烧排放的烟气;⑤建筑工地不文明施工扬起的灰尘。会造成空气污染的是(??
)
A.?①②④⑤?????????????????????????????B.?②③④?????????????????????????????C.?①②③④⑤?????????????????????????????D.?①②④
19.下列关于呼吸及呼吸道的说法错误的是(??
)
A.?氧气从外界进入人体内血液的路线是:鼻→咽→喉→气管→支气管→肺泡→肺泡周围的毛细血管网???????????
B.?平静吸气时,肋间外肌和膈肌均收缩
C.?呼吸道会使进入肺部的气体变得湿润、温暖和清洁,因此在雾霾天气出门无需防护???????????
D.?“食不言,寝不语”中“食不言”可避免吞咽时说话导致食物进入气管
20.下列关于自然界中氧循环的叙述正确的是(??
)
A.?植物→呼吸作用→氧气→光合作用→氧气??????B.?植物→光合作用→氧气→呼吸作用→二氧化碳
C.?植物→呼吸作用→氧气→光合作用→二氧化碳??D.?植物→光合作用→氧气→呼吸作用→水
二、填空题(共10题;共46分)
21.(2020八下·长兴期末)“新型肺炎”主要的临床表现有发热、咳嗽、喷嚏、胸闷、全身乏力等症状。
(1)“咳嗽”是由于异物侵入呼吸道或呼吸器官发生炎症引起的保护性生理活动。咳嗽时,肺内压________外界气压(选填“大于”、“等于”或“小于”),膈肌________(选填“收缩”或“舒张”)。
(2)“喷嚏”指鼻黏膜受刺激,急剧吸气,然后很快地由鼻孔喷出并发出声音的现象,如图曲线中,符合打喷嚏时呼吸特点的曲线是________。
22.(2020八下·台州月考)人体内气体交换是通过气体的________作用完成的。如图表示血液流经肺泡周围的毛细血管后,血液中含量增多的气体①是
________(填气体名称),含量减少的是气体②。
23.(2020八上·北仑期末)小科将一株银边天竺葵做如图处理,光照一段时间后,取A、B两叶片脱色、漂洗、滴加碘液,图中固体氢氧化钠的作用是吸收二氧化碳。则:
(1)叶片A中间部位变蓝而边缘不变蓝,说明叶肉细胞中进行光合作用的场所是________。
(2)实际操作后,小科发现所有叶片的绿色区域滴加碘液后均变为蓝色。这是由于在实验之前未对植物进行________。
24.(2019八下·诸暨期末)某种牵牛花(如图所示)清晨是粉红色,下午却变成蓝紫色。这是由于牵牛花中含有一种遇酸变红,遇碱变蓝的色素,牵牛花清晨呈粉红色是因为经过一夜的呼吸作用,细胞内的________含量增高,它与水反应使细胞液呈酸性;白天则由于________作用,细胞内该物质含量降低,花由粉红色逐渐变成蓝紫色。
25.(2018八上·湖州月考)为了检测某市区空气的清洁程度,在市内设立了检测点,公布空气的有关数据。它的某一技术参数是用每立方米空气中悬浮物(颗粒物)的含量来表示。为了测定这一参数,可以使用这样一种设备:用空气泵将空气吸入一容器中,容器内有一滤网,滤网能吸附通过它的空气中的悬浮物。滤网置于精密的天平之上,它能测出附在滤网上的颗粒物总质量(毫克)。下图是每隔1小时进行一次观察的记录图表。回答下列问题:
(1)从图表可以看出,a、b、c、d四个时间段中,空气最浑浊,即悬浮物最多的是________。
(2)如果空气泵每秒能将2.5升空气吸入容器,则该地区这4小时内,平均每立方米空气中悬浮物有________毫克。
26.(2018八上·宁波月考)如图中的两条曲线,分别表示某株植物昼夜24小时内光合作用、呼吸作用活动强度随时间变化的情况,请据图回答问题。
(1)引起甲所表示的生理活动强度变化的主要非生物因素是________;
(2)在此一昼夜内,有机物积累最多的点是图中的________(用字母表示)。
27.(2018八上·浙江期中)为了探索提高生态园内蔬菜产量的科学方法,同学们选择萝卜作为研究对象进行实验。他们在三个温室中分别种植了相同的萝卜幼苗,温室中温度、二氧化碳条件的控制情况如表所示(每个温室的光照、土壤、水分等其他条件均相同):
温室
①
②
③
二氧化碳浓度
0.2%
5.0%
5.0%
温度
15℃
15℃
20℃
(1)如果要研究温度对萝卜幼苗光合作用强度的影响,应选择________(填序号)两组进行对照实验。
(2)种植一段时间后结果发现②号温室中的萝卜幼苗比①号温室中的萝卜幼苗长得快,其原因是②号温室中的二氧化碳浓度较高,能促进萝卜幼苗进行________作用。
(3)同学们将萝卜收获后,由于存放时间较长,结果萝卜变成空心,吃起来口感不好即营养物质减少了,这是因为萝卜进行________作用的缘故。
28.下表为人的吸入或呼出的气体成分,请根据表中的数据,回答下列问题。
气体成分气体含量
A
B
氮气
78%
78%
氧气
16%
21%
二氧化碳
4%
0.03%
水蒸气
1.1%
0.07%
其他气体
0.9%
0.9%
(1)表中A,B表示人吸入或呼出的气体,则________?(填“A”或“B”)表示呼出的气体。
(2)人在呼气过程中,对应肺部变化的是图________。
29.(2016八下·苍南期末)植物的光合作用和呼吸作用强度可以用单位时间内吸收或释放二氧化碳的量来表示.曲线表示在恒温30℃时,某植物在不同光照强度下,吸收二氧化碳与释放二氧化碳量的关系,试回答下列问题:
(1)b点所代表的含义是________;.
(2)植物的光合作用越强,叶片单位面积内制造的________也越多,储存了更多的能量;
(3)若该植物光合作用和呼吸作用的最适温度分别为25℃和30℃,在其他条件不变的情况下,将温度调节到25℃时,a点将向________(“上”或“下”)移动.
30.利用如图甲乙装置探究呼吸作用(NaOH溶液可以吸收二氧化碳),一段时间后,甲图玻璃管中的红色液滴将向________移动;乙图释放出的气体能使澄清的石灰水变浑浊,其化学反应方程式为________.
三、实验探究题(共4题;共32分)
31.图甲智能温室大棚能自动控制大棚内的温度、二氧化碳浓度、光照强度等条件,以满足大棚内作物生长发育的需求。图乙表示大棚内A、B两种植物的光合速率(用二氧化碳吸收量表示)与光照强度的关系曲线。请分析回答:
(1)大棚内壁上经常出现小水珠,这些小水珠部分来自于植物的________作用。
(2)要使植物A和B都能正常生长,大棚内光照强度至少应大于________点。
(3)若不考虑温度对呼吸作用的影响,则当光照强度为f时,单位时间内,光合作用合成的有机物是植物A________(选填“多于”“等于”或“少于”)植物B。
(4)要提高大棚内作物的产量可以采取的措施有________(写出一点)。
32.(2020八下·吴兴期末)某生物探究性学习小组利用银边天竺葵作实验材料,对“绿色植物进行光合作用”实验作了进一步探究。请根据图示,回答下列问题:
(1)选一叶片如图一处理,然后开始探究水分是不是光合作用的原料之一,你认为该探究性学习小组的正确实验操作步骤是:②→切断主叶脉→________→⑥。
(2)若实验成功,图一叶片变蓝的部位是________(填字母)。
(3)有同学提出质疑,认为实验不严谨,因为主叶脉切断后,分支叶脉也可以提供水分。于是该同学利用水生植物金鱼藻(图二)设计如下实验:
取两只量筒编号甲、乙分别放入等量金鱼藻,然后加入碳酸水(用于补充二氧化碳)至满刻度,并在筒口覆盖透气不透水的保鲜膜,将甲放在光照下,乙放在黑暗中,12
小时后观察量筒水位变化(实验环境温度相同)。如出现________现象,可确定水是植物光合作用的原料。
(4)为了进一步确定实验现象只和金鱼藻有关,可以增加丙量筒,量筒内放置________,其它条件一样,并放在光照条件下进行对照。
33.(2019八下·滨江期末)科研人员为了探究某因素对植物呼吸作用的影响,从而探究植物的最佳存储条件。测定了某植物分别在25℃和
0.5℃时在密闭容器内产生CO2的速率,结果见图甲和图乙。请回答下列问题:
(1)上述实验的假设是________?会影响植物的呼吸作用
(2)分析图甲或图乙可知,随着时间的增加,产生CO2的速率均有下降。原因是________。
(3)科研人员认为要研究该植物最佳的存储温度,还需要设计如下方案:
①将
4
株品种和________?相同的植物分别装入
4只相同的密闭容器中;
②分别置于1.5℃、1℃、0℃、-0.5℃条件下观察,每隔一段时间测定CO2浓度;有科研人员认为不需要进行0℃以下的实验组,你觉得原因是________。
34.(2020·滨江模拟)为了探究小麦种子萌发时所进行的细胞呼吸类型,小乐设计了如下实验:
【实验原理】种子萌发过程中,如只进行有氧呼吸,则O2吸收量和CO2释放量相等;如只进行无氧呼吸,则只释放CO2不吸收O2。
【实验装置】实验装置及材料如图所示。
(1)甲烧杯内的A为氢氧化钠溶液,则乙烧杯内的B为等量的________。
(2)若不考虑外界因素的影响,小乐预测实验可能出现的现象及结论如下,补充完整。
实验现象
实验结论
甲装置红色液滴左移,乙装置红色液滴不动
只进行有氧呼吸
甲装置红色液滴不动,乙装置红色液滴右移
只进行无氧呼吸
________
既进行有氧呼吸,又进行无氧呼吸
(3)若考虑外界因素的影响,为校正装置甲、乙中因外界因素引起的气体体积变化,还应分别设置对照装置丙、丁。
①可引起气体体积变化的外界因素:________(写出1点)。
②对照装置丙、丁的设置方法:________。
四、解答题(共3题;共22分)
35.(2020八下·柯桥期末)下图表示春季晴天某密闭大棚内某段时间CO2浓度的变化图像,其中a
时和
b
时,光合速率与呼吸速率相等。请你补全一天CO2浓度的变化曲线图,并说理。(若一昼夜6时日出,18
时日落。)
36.(2020八下·江干期末)?
2020年5月5日长征五号B运载火箭发射成功,为我国空间站建造奠定基础。为解决宇航员的供氧问题,在太空船内“饲养”小球藻。已知在一般光照条件下,每1千克小球藻(鲜重)经光合作用每小时可产生0.64g氧气。
小球藻的光合作用表达式为6CO2+6H2O
C6H12O6(有机物)+6O2
(1)小球藻呼吸作用的文字表达式:________;
(2)计算1千克小球藻一天中通过光合作用产生有机物C6H12O6的质量(按每天光照12小时计算)。
37.(2020·上城模拟)平静呼吸时,一般成年人每次吸人和呼出的气体量相等,约为500毫升。在平静呼吸之末,肺内尚存有气体约2400毫升。经测定还表明,吸人气、呼出气和肺泡气之间,各种气体成分的体积分数差别很大,如下表所示。试回答下列问题:
成分
类别
O2体积分数/%
CO2体积分数/%
吸入气
20.96
0.03
呼出气
16.20
4.5
肺泡气
14.0
5.6
(1)呼出气中O2含量高于肺泡气,而CO2含量低于肺泡气,说明了什么?
(2)在每次吸气过程中,吸人气中不参与气体交换并被呼出的部分气体,存在于呼吸系统的什么部位?
(3)上述事实表明了什么?
答案解析部分
一、单选题
1.【答案】
D
2.【答案】
D
3.【答案】
C
4.【答案】
D
5.【答案】
C
6.【答案】
A
7.【答案】
C
8.【答案】
A
9.【答案】
D
10.【答案】
B
11.【答案】
C
12.【答案】
B
13.【答案】
A
14.【答案】
C
15.【答案】
B
16.【答案】
D
17.【答案】
D
18.【答案】
A
19.【答案】
C
20.【答案】
B
二、填空题
21.【答案】
(1)大于;舒张(2)甲
22.【答案】
扩散;氧气
23.【答案】
(1)叶绿体(2)暗处理(或“放在暗处一昼夜”)
24.【答案】
CO2;光合
25.【答案】
(1)c(2)0.28
26.【答案】
(1)光照强度(2)N
27.【答案】
(1)②③(2)光合(3)呼吸
28.【答案】
(1)A(2)C
29.【答案】
(1)表示光合作用强度和呼吸作用的强度相等(2)有机物(3)上
30.【答案】
左;Ca(OH)2+CO2═CaCO3↓+H2O
三、实验探究题
31.【答案】
(1)蒸腾(2)d(3)多于(4)增加光照时间(或晚上降温)
32.【答案】
(1)③①⑦④⑤(2)b(3)甲量筒的水比乙量筒的水少(4)碳酸水至满刻度
33.【答案】
(1)温度(2)密闭容器中二氧化碳浓度升高会引致植物的呼吸作用(3)长势相同;0℃以下会影响植物生长
34.【答案】
(1)水(2)甲装置红色液滴左移,乙装置红色液滴右移(3)气温、气压;将甲、乙两装置中萌发的小麦种子换成等量的煮沸杀死的小麦种子,其余分别同甲、乙
四、解答题
35.【答案】
白天光合作用强于呼吸作用,二氧化碳浓度降低;18点到24点,只进行呼吸作用,二氧化碳浓度增加;A点CO2浓度应大于D点,一天有机物积累,植株才能正常生长。
36.【答案】
(1)有机物+氧气
二氧化碳+水+能量
(2)设1千克小球藻每小时生成有机物的质量为x,
6CO2+6H2O
C6H12O6(有机物)+6O2
?
?
?
?
?
?
?
?
?
?
?
?180?
?
?
?
?
?
?
192
?
?
?
?
?
?
?
?
?
?
?x?
?
?
?
?
?
?
?
?
0.64g
;
解得:x=0.6g;
那么12小时内生成的有机物的质量为:0.6g×12=7.2g。
37.【答案】
(1)从鼻腔到肺泡这段空间里存在着气体
(2)从鼻腔到肺泡这段空间
(3)表明了生物呼吸作用中,仅进行了极少量的气体交换,而大部分气体未进行气体交换,为氧含量较高的气体
21世纪教育网
www.21cnjy.com
精品试卷·第
2
页
(共
2
页)
HYPERLINK
"http://21世纪教育网(www.21cnjy.com)
"
21世纪教育网(www.21cnjy.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