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1.1 空气的成分及其性质
1.(2020·温州市第二十三中学八年级期中)人的生存离不开空气。下图为空气成分体积含量示意图,其中R指的是( )
A.氮气
B.氧气
C.二氧化碳
D.稀有气体
2.(2018·杭州观成实验学校八年级期中)在受到猛烈撞击时,汽车安全气囊内的物质瞬间分解,产生大量的空气中体积分数最大的气体。该气体是( )
A.氮气 B.氧气 C.氦气 D.水蒸气
3.(2019·湖州市第五中学八年级期中)下列对空气的叙述正确的是
A.按质量分数计,空气中含氧气约21%,含氮气约78%
B.空气的成分是固定不变的
C.空气的成分是相对稳定的,主要是由氮气和氧气组成
D.空气中的氧气可以供给呼吸,所以浓度越高越好,其他成分含量高低无关紧要
4.(2013·浙江温州市·八年级期中)如图所示分别是地球和火星的大气组成(体积分数)示意图。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地球和火星的大气中02的体积分数相同
B.地球和火星的大气中都含有N2
C.地球和火星的大气中C02的体积分数相同
D.地球和火星的大气组成完全相同
5.(2017·浙江全国·八年级课时练习)下列关于空气的说法中,错误的是
A.空气是一种十分重要的天然资源
B.少量有害气体进入空气中,依靠大自然的自净能力,空气仍能保持洁净
C.按质量计算,空气中约含氮气78%,氧气21%,其他气体和杂质约占1%
D.空气中的稀有气体一般不跟其他物质反应,曾被称为“惰性气体”
6.(2020·绍兴市柯桥区杨汛桥镇中学八年级月考)如图所示,某同学为验证空气中含有少量二氧化碳,将大针筒内的空气一次性压入新制的澄清石灰水,发现石灰水没有变化。据此,你认为该同学应该( )
A.继续用大针筒向澄清石灰水压入空气
B.撤去大针筒,用嘴向澄清石灰水吹气
C.得出空气中没有二氧化碳的结论
D.得出空气中含有少量二氧化碳的结论
7.(2020·浙江九年级期中)某化学兴趣活动小组为测定空气中氧气的含量,进行如下探究实验(如图,白磷的着火点为40℃),以下说法正确的是( )
A.白磷可以用木炭粉代替
B.反应中,活塞先向右移,再向左移,最后停留在4刻度处
C.白磷量的多少对实验结果无影响
D.白磷燃烧产生大量的白雾
8.(2020·义乌市稠州中学教育集团九年级零模)科学实验操作的规范性、安全性是实验成败的关键,同时也反映了实验者的科学素养。下列实验作中正确的是( )
A.过滤
B.测定空气中氧气的含量
C.
贮存氧气
D.溶解
9.(2021·杭州市余杭区良渚第二中学八年级开学考试)氮气的用途很广泛,下列不属于氮气的用途的是( )
A.合成氨制氮肥 B.充入灯泡作保护气
C.液氮作制冷剂 D.医疗上作为危重病人的急救气体
10.(2019·浙江九年级期中)物质的性质决定用途。下列物质的用途中,主要利用其化学性质的是
A.用铜制导线 B.用生铁制铁锅
C.用氮气作保护气 D.用干冰作制冷剂
11.(2019·全国七年级一模)空气是生命赖以生存的物质基础,也是人类生产活动的重要资源,下列有关空气的说法正确的是(?? )
A.空气中分离出的氮气化学性质不活泼,可作食品保护气
B.空气主要是由氧气和氮气组成,其中氧气的质量约占空气质量的1/5
C.空气中分离出的氧气可以用作燃料
D.空气中的稀有气体化学性质很稳定,所以常用于制造多种用途的电光源
12.(2017·浙江全国·八年级课时练习)街边的霓虹灯能够发出五颜六色的光芒,主要是因为( )。
A.霓虹灯的玻璃是五颜六色的
B.霓虹灯的灯丝是五颜六色的
C.霓虹灯内充进了不同的稀有气体
D.霓虹灯内充进了不同颜色的液体
13.(2021·杭州市余杭区良渚第二中学八年级开学考试)下列关于氧气的叙述正确的是( )
A.氧气具有可燃性
B.硫在氧气中燃烧,发出淡蓝色火焰
C.水中溶解的氧气是鱼类生存的必要条件
D.在常温下氧气的密度比空气小
14.(2019·全国八年级课时练习)氧气是我们学习过的一种重要物质,以下对氧气的认识有错误的是( )
A.氧气既能燃烧又能支持燃烧
B.氧气用于炼钢是利用了它的化学性质
C.硫在氧气中燃烧发出明亮的蓝紫色火焰
D.氧气和臭氧(O3)都是氧元素形成的单质
15.(2017·浙江全国·八年级课时练习)下列有关氧气的叙述正确的是( )
A.氧气能和大多数金属、有机物反应,所以氧气是一种很不稳定的气体
B.铁在氧气中燃烧生成氧化铁
C.鱼类能在水中生活,证明氧气易溶于水
D.标准状况下氧气密度略大于空气
16.(2018·浙江省杭州市萧山区高桥初级中学七年级一模)下列关于氧气的性质描述,错误的是( )
A.氧气极易溶解于水,使水中生物能生存
B.氧气的密度比空气略大
C.氧气是一种化学性质比较活泼的气体
D.液氧是一种淡蓝色的液体
参考答案
1.A
【分析】
本题考查的是空气的组成成分
【详解】
空气中各成分及体积分数为:氮气:78%、氧气:21%、稀有气体:0.94%、二氧化碳0.03%、水蒸气和杂质:0.03%,观察空气成分体积含量示意图可知,其中R指的是氮气,故选A。
【点睛】
空气中中含量最多的为氮气,氧气次之。
2.A
【解析】
试题分析:在受到猛烈撞击时,汽车安全气囊内的物质瞬间分解,产生大量的空气中体积分数最大的气体,根据所学知识可知,空气中体积分数最大的气体为氮气,故答案选择A
考点:空气中各气体的含量
3.C
【详解】
A、按体积计算,空气中约含氮气78%,含氧气21%,含其它气体及杂质1%,选项叙述错误;故不符合题意;
B、空气的成分是比较固定的,不能说不变,选项叙述错误;故不符合题意;
C、空气的成分是相对稳定的,主要是由氮气和氧气组成,选项叙述正确;故符合题意;
D、空气中的氧气可以供给呼吸,但不是浓度越高越好,要保持相对稳定才是最合理的,选项叙述错误;故不符合题意;
故选C。
【点睛】
解答本题关键是熟悉空气中各成分含量,知道空气的重要性,熟悉物理变化与化学变化的区别。
4.B
【详解】
A、由图可知,火星中没有氧气,选项错误;
B、由图可知,地球和火星大气中都含有氮气和氩气,选项正确;
C、空气中二氧化碳占0.03%,而火星中二氧化碳的含量最高,远远大于0.03%,选项错误;
D、由图可知,地球和火星大气中的组成不相同,选项错误,故选B。
5.C
【解析】
【详解】
A、空气中含有氮气和氧气,因此空气是一种十分重要的天然资源,故选项正确;
B、空气具有自我净化能力,因此少量有害物质进入空气中,依靠大自然的自净能力,空气仍能保持洁净,故选项正确;
C、是体积分数,不是质量分数,故选项错误;
D、空气中的氮气化学性质很稳定,常温下很难与其他其他物质发生反应。故选项正确;
故选C。
6.A
【详解】
A、验证性实验是已经知道实验结果的,当实验现象与已知的结果不相符时,应该思考实验过程中存在的问题;空气中二氧化碳的量太少,通少量空气现象不明显,为了使实验现象更明显,所以应该继续通空气,直到现象明显为止,故A正确。
B、人体呼吸作用会产生较多的二氧化碳,违背实验目的(验证空气中含有少量二氧化碳),故B错误。
C、验证性实验是已经知道实验结果的,当实验现象与已知的结果不相符时,应该思考实验过程中存在的问题,不能贸然得出空气中没有二氧化碳的结论,故C错误。
D、实验中澄清石灰水没有变浑浊,不能得出空气中含有少量二氧化碳的结论,故D错误。故选A。
7.B
【详解】
A、木炭在空气中燃烧生成二氧化碳气体,虽除去氧气,而增加了新的气体,没有形成压强差,不能用来测定空气中氧气含量,故选项说法错误;
B、白磷燃烧产生大量白烟,放出大量的热,使装置内气体受热膨胀,压强增大;玻璃管的活塞先向右移动;反应后氧气被消耗,冷却至室温后,压强减小,玻璃管的活塞后向左移动;最终停在刻度“4”附近,故选项说法正确;
C、白磷量的多少对实验结果有影响,白磷应过量,以完全消耗装置中的氧气,若白磷的量偏少,测定结果偏小,故选项说法错误;
D、白磷燃烧产生大量的白烟,而不是白雾,故选项说法错误。
故选B。
8.C
【详解】
A、过滤时应使用玻璃棒引流,图中缺少玻璃棒,选项错误;
B、装置中的木炭与容器中空气中的氧气反应生成二氧化碳气体,反应前后广口瓶内的气体体积变化较小,会造成实验结果偏小,选项错误;
C、氧气的密度大于空气的密度,所以贮存氧气时,集气瓶正放在桌面上,且瓶口毛玻璃片的粗超的一面朝下,选项正确;
D、溶解物质时应在烧杯中进行,不能在量筒中溶解物质,选项错误,故选C。
【点睛】
测空气中氧气含量时,选择的除氧剂不能与氧气反应生成气体,避免生成的气体造成实验前后气体的体积差偏小,使实验结果不准确。
9.D
【详解】
A、氮气由氮元素组成,可用来合成氨制氮肥,选项正确;
B、氮气的化学性质很稳定,很难与其它物质发生化学反应,可充入灯泡作保护气,选项正确;
C、液氮气化时从周围吸收热量,具有制冷效果,可作制冷剂,选项正确;
D、氮气不能够支持呼吸,不能在医疗上作为危重病人的急救气体,选项错误,故选D。
10.C
【分析】
物质的化学性质是指在化学变化中表现出来的性质,物质的物理性质是指不需要通过化学变化表现出来的性质。
【详解】
A.用铜作导线,是利用了铜的导电性,属于铜的物理性质,故错误;
B.用生铁制铁锅,利用的是铁的传热性,属于铁的物理性质,故错误;
C.用氮气作保护气,是因为氮气的化学性质很稳定,一般情况下不与其他物质发生化学反应,属于氮气的化学性质,故正确;
D.用干冰作制冷剂,是利用了干冰升华吸热,属于干冰的物理性质,故错误。故选C。
11.A
【分析】
根据空气中氮气、氧气、稀有气体的含量及性质分析。
【详解】
A、氮气化学性质不活泼,可作食品保护气 ,符合题意;
B、空气中氧气体积约占五分之一,不符合题意;
C、氧气没有可燃性,不能作燃料,氧气有助燃性,不符合题意;
D、空气中的稀有气体用于制造多种用途的电光源是因为通电能发生不同颜色的光,不符合题意;
故选:A。
12.C
【详解】
霓虹灯发出五颜六色的颜色是由于霓虹灯中充由稀有气体,在光的照射下,发出不同颜色的光。故选C。
13.C
【详解】
A、氧气具有助燃性,可以用作助燃剂,不具有可燃性,故错误;
B、硫在氧气中燃烧,发出明亮的蓝紫色火焰,故错误;
C、氧气能供给呼吸,水中溶解的氧气是鱼类生存的必要条件,故正确;
D、在常温下氧气的密度比空气大,故错误。
故选C。
14.A
【解析】
A、氧气具有助燃性,但它不可燃烧,此项不正确。
B、氧气能助燃是利用了它的化学性质,此项正确。
C、铁在氧气中燃烧火星四射,此项正确。
D、氧气和臭氧均属于氧元素组成的纯净物,为单质,此项正确。
所以应选A项。
15.D
【详解】
A、氧气能和大多数金属、有机物反应,所以氧气是一种比较不稳定的气体,故A错误;
B、铁在氧气中燃烧生成四氧化三铁,故B错误;
C、氧气是不易溶于水的,溶解到水中的氧气虽然不多也满可以供给鱼类呼吸用,故C错误;
D、标准状况下,氧气的密度略大于空气的密度,故D正确。
故选D。
16.A
【解析】
试题分析:氧气是不易溶于水,而不是极易溶于水,错误,故选A
考点:氧气的性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