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2高二地理新人教版选修二课件 5.1 海岸带的开发

文档属性

名称 2012高二地理新人教版选修二课件 5.1 海岸带的开发
格式 zip
文件大小 524.3KB
资源类型 教案
版本资源 人教版(新课程标准)
科目 地理
更新时间 2012-03-12 22:07:04

图片预览

文档简介

(共42张PPT)
第一节 海岸带的开发
基础自主梳理
知能层级突破
教材深化透析
课标领航
当堂巩固训练
第一节
课外视野拓展
课标领航
课程标准
说出海水资源、海水化学资源、海底矿产资源开发利用的特点和现状。
 学习目标
1.了解海岸带的含义及其组成部分;掌握海岸带开发利用的有利条件。
2.了解滩涂的定义及滩涂利用的主要方式;掌握滩涂进行水产养殖的有利条件。
3.掌握港口选址应考虑的因素及优良港口港址应满足的条件。
基础自主梳理
一、海岸带及其开发利用优势
1.海岸带的含义
(1)狭义的海岸带,其主体是指___________。
(2)广义的海岸带,是指________向海陆两侧扩展到一定宽度的_______区域。各国规定的海岸带________并不统一。海岸带包括部分_______、________、湿地、河口、海湾、岛屿及大片海域。
潮间带
海岸线
带状
宽度
陆地
滩涂
2.海岸带开发利用条件得天独厚
(1)海岸带是________和陆域的_______地带,地理位置十分优越。
(2)海岸带的____________兼备陆地和海洋双重性质,_____________和品种最为丰富。
(3)海岸带是海洋、陆地和大气之间各种过程相互作用_________的区域,具有很高的
____________和生物生产力。
海域
交接
自然资源
资源类别
最活跃
自然能量
(4)海岸带人口______,城市_______,具有________、技术、资金等优势。
二、海岸带开发利用方式
人类对海岸带的开发,主要以_______资源开发、_______建设及其相关产业为主,涉及渔业、____________、水产养殖、_______开发等许多方面。
1.滩涂养殖
(1)滩涂:是指大潮时位于__________以下、低潮线以上的亦海亦陆的特殊地带。滩涂是海岸的重要组成部分,呈________连续分布于大陆边缘。
密集
集中
信息
滩涂
港口
港口运输
旅游
高潮线
环形
(2)滩涂是发展水产养殖业的良好场所。这里
___________、温度适宜、__________,是海洋鱼类回游、产卵、繁殖后代的家园。我国是世界上水产养殖业最发达的国家之一。
(3)人类不合理利用:人类对滩涂的_______开发和_______利用,会使滩涂失去它原有的功能。
阳光充足
营养丰富
无序
过度
思考
1.滩涂有哪些用途?
【提示】 滩涂有多种用途:第一,可以开辟盐田,是发展盐化工原料的好场所;第二,围海造田,增加耕地面积;第三,发展滩涂水产养殖业;第四,填筑滩涂,解决沿海城市交通及工业用地问题;第五,发展海洋旅游业的重要场所。
2.港口建设
 (1)港口建设:港口是货物和旅客________并变换运输方式的场地,由______和______两大部分组成。港口建设是海岸带开发利用的主要方式之一。
 (2)港口选址条件:港口选址不仅要考虑_______、_______等水域条件,还要考虑_______、________等陆域条件。港口选址要尽可能减少对
__________和自然景观的不利影响,并能够与城市发展相协调。
集散
水域
陆域
水文
水深
腹地
交通
生态环境
一个优良港址一般应满足以下基本要求:有广阔的__________和便利的交通运输;有___________、风平浪静的港湾,能满足船舶________与
_______要求;有足够的_____________和
____________,用以布置库场、________、道路及生产辅助设施。
(3)港口规划:准确预测___________和港口吞吐量,评价腹地范围内经济发展水平、资源开发利用程度及其____________;研究________与腹地之间的疏集运条件,以充分发挥港口的
_______________。
经济腹地
海阔水深
航行
停泊
海岸线长度
陆域面积
铁路
腹地范围
生产潜力
港口
区域服务功能
思考
2.能在黄河河口建设大型港口吗?为什么?
【提示】 不能。因为黄河中上游流经黄土高原,水土流失十分严重,河流的含沙量高,河口淤积严重,不宜建设大型港口,不具备建设港口的条件。
3.海洋旅游
(1)分类:海洋旅游按照其空间范围,可分为海岸带旅游、___________、___________和海底旅游;以距陆域的远近为标准,可分为
___________、近海海上旅游和___________。
(2)滨海旅游:包括__________、海滨度假疗养、海水浴场、海上体育娱乐活动等。
海岛旅游
海上旅游
滨海旅游
远洋旅游
海滨观光
知能层级突破
海岸带及其开发利用优势
1.海岸带的含义
(1)狭义的海岸带
狭义的海岸带,其主体指的是潮间带。潮间带是介于高潮线与低潮线之间的地带,通常也称滩涂。
(2)广义的海岸带
广义的海岸带指海岸线向海陆两侧扩展到一定宽度的带状区域,是水圈、岩石圈、生物圈和大气圈相互作用的交接地带,也是人类经济活动最活跃、人为环境影响最严重的地区。
2.海岸带开发利用的有利条件
有利
条件 内容
位置 海岸带是海域和陆域的交接地带,地理位置十分优越
资源 海岸带的自然资源兼备陆地和海洋双重性质,资源类别和品种最为丰富
生产力 海岸带是海岸、陆地和大气之间各种过程相互作用最活跃的区域,具有很高的自然能量和生物生产力
其他 海岸带人口密集,城市集中,具有信息、技术、资金等优势
下列关于海岸带的叙述,正确的是(  )
A.海岸带是指从海岸线向海洋延伸一定宽度的带状区域
B.各国海岸带的宽度均为12海里
C.海岸带不包括陆地和滩涂
D.海岸带具有很高的自然能量和生物生产力
例1
【解析】 广义的海岸带是指海岸线向海陆两侧扩展到一定宽度的带状区域。这个宽度各国规定是不一样的。海岸带包括部分陆地、滩涂、湿地、河口、海湾、岛屿及大片海域。海岸带是海洋、陆地和大气之间各种过程相互作用最活跃的区域,具有很高的自然能量和生物生产力,故本题答案为D。
【答案】 D
1.概念
(1)滩涂的概念
滩涂是指大潮时位于高潮线以下、低潮线以上的亦海亦陆的特殊地带。它在涨潮时被海水淹没,退潮时露出水面。滩涂是海岸带的重要组成部分,呈环形连续分布于大陆边缘,一般宽达数千米至十几千米。
海岸带开发利用方式
(2)港口概念
港口是货物和旅客集散并变换运输方式的场地,由水域和陆域两大部分组成。
2.海岸带开发利用方式比较
位置或条件 特点或组成 用途或功能 应注意的问题
滩涂
养殖 大潮时位于
高潮线以下、
低潮线以上
的亦海亦陆
的特殊地带 亦海亦陆 开辟盐田、
围海造地、
水产养殖、
填筑滩涂、
海洋旅游 围垦农田导致
土地盐碱化;
围造盐田、虾
池诱发海水入
侵;河口围堵
引起洪水泛滥等
位置或条件 特点或组成 用途或功能 应注意的问题
港口
建设 有广阔的经
济腹地和便
利的交通运
输;有海阔
水深、风平
浪静的港湾;
有足够的岸
线长度和陆
域面积;与
依托城市的
发展相协调 水域和陆域 货物和旅
客集散并
变换运输
方式的场
地 减少对生态环
境和自然景观
的不利影响,
准确预测腹地
范围和港口吞
吐量,评价腹
地范围内经济
发展水平和资
源开发利用程
度及其生产潜
力,研究港口
与腹地之间的
疏集运条件
位置或条件 特点或组成 用途或功能 应注意的问题
海洋
旅游 空间 海岸带、
海岛、
海上和
海底 浪缓、
沙软、
滩平、
岛异等 开发以旅
游业为主
的综合性
产业 避免破坏海岸带的生态系统,建筑要与当地的环境相协调等
距离 滨海、近
海海上
和远洋
学法指导
(1)列表比较港口选址的区位因素
区位因素 具体内容
自然因素 水域 需要海阔水深、风平浪静的港湾
陆域 要求沿岸地势低平,有足够长的海岸线和宽阔的陆地
社会经
济因素 腹地 有广阔的经济腹地和便利的交通运输
城市依托 尽量依靠大城市,以提供港口建设所需要的大量人力、物力、财力
(2)港口规划中需要研究的问题
在港口规划中通常要研究这样几个问题:
(1)准确预测腹地范围和港口吞吐量,评价腹地范围内经济发展水平、资源开发利用程度及其生产潜力;
(2)研究港口与腹地之间的疏集运条件,以充分发挥港口的区域服务功能。
(3)滨海旅游的现状及发展前景
从世界范围来看,滨海地区已成为当今最为发达的全球性旅游带。随着世界滨海旅游的迅速发展,涌现出一大批滨海旅游胜地,如地中海沿岸有西班牙的“太阳海岸”和“地中海浴池”等。
我国拥有漫长的海岸线和多样的海岸类型,滨海旅游资源十分丰富,虽然起步较晚,但发展迅速,形成许多著名的旅游区,如“天涯海角”“钱塘江大潮”等。我国海岸带旅游资源开发仍处于初级阶段,发展潜力很大。
下列关于海岸带开发利用优越条件的叙述,正确的是(  )
A.海岸带是指沿海的陆地部分,临海地理位置十分优越
B.海岸带的自然资源兼备陆地和海洋的双重性质,资源类别和品种最为丰富
C.海岸带是海洋和人类之间各种过程相互作用最为活跃的区域,具有很高的自然能量和生物生产力
D.世界所有的海岸带都具有信息、技术、资金等优势条件
例2
【解析】 海岸带是海域和陆地的交接地带,地理位置十分优越;海岸带的自然资源兼备陆地和海洋的双重性质,资源类别和品种最为丰富;海岸带是海洋、陆地和大气之间各种过程相互作用最活跃的区域,具有很高的自然能量和生物生产力;并不是所有的海岸带都是人口密集、城市集中的地区,高纬度地区的海岸带,大多人口少、城市稀少,如南极地区的海岸带。
【答案】 B
读图,完成下列问题。
例3
(1)某海港城市要新建一港口,有A、B、C、D、E五种布局方案,从港口建设的影响因素考虑:
①若选择A或E方案,其有利条件是________________,不利因素为______________。
②可否选择B方案?________,理由是____________。
③C和D方案相比较而言,选择________方案较合理,原因是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若准备新建一飞机场,在①与②两地中确定了①处,其原因是(双选)(  )
A.①处离港口城市较远  
B.②处降水较多
C.①处坡度适当
D.②处地形不够开阔
【解析】 本题以等高线(等深线)地形图的形式表示出了港口的陆域和水域条件,要求对港口区位进行合理选择。一般情况下背风、避浪的天然深水港湾对港口建设最有利。另外,本题还考查了航空港的区位因素,其主要依据是地形状况。
【答案】 (1)①可以以大城市为依托,充分发挥其人、财、物的优势 无船舶停靠的港湾 ②不可 海水太浅,不利于航行和抛锚 ③D D处水深,岸边平坦开阔,具备良好的航行、抛锚和筑港等自然条件;而C海域岸边无开阔的地面,筑港条件较差
(2)CD
教材深化透析
一、教材P46“思考”
1.海岸带地势低平,气候温和湿润,交通便利,是人类早期发展农业较为集中的地区,也是目前世界经济发展较快的地区,因此人们选择在海岸带居住。
2.海岸带具有的区位优势是:(1)处于海域和陆域的交接地带,地理位置优越;(2)具有海洋和陆地的多种自然资源;(3)具有很高的自然能量和生物生产力;
(4)信息交流快,信息量大;(5)资金丰富;(6)人才密集,技术水平高。
二、教材P49“活动”
上海港位于我国大陆海岸线的中部,便于联系南方和北方海区;处于长江入海口,便于进行江海联运;处于多条铁路和公路的交会处;是我国主要的航空枢纽,疏集运能力强;经济腹地宽广,依托的城市——上海市为我国最大城市,工业发达,农业基础好,因而上海港成为我国第一大港。
三、课本P50“活动”
1.海南岛地处我国大陆南端,海洋广阔。海南岛景色优美,热带风光在我国其他地区难以见到,气候宜人,浪缓、沙软、滩平等特点均具备,因此可以开发多种海洋旅游资源。
2.20世纪50年代,人们围海造陆将滩涂开垦为农田,建立农场。
这一时期我国正处在经济起步阶段,农业特别是粮食种植业需要大力发展,需要尽快解决人们的温饱问题,而且这一时期人们对环境保护,对湿地的环境效益认识不够;20世纪90年代停止对滩涂的大规模围垦,建立湿地和鸟类保护区。湿地所能起到的环境效益,以及湿地破坏带来的环境退化的恶果,使人们意识到保护人类赖以生存的环境势在必行。只有人地协调了,人类才能更好地发展生产,也才可能有更好的生存环境。
当堂巩固训练
课外视野拓展
海洋旅游业的现状及发展前景
   现状:滨海地区已成为当今最发达的全球性旅游带。海洋旅游以距陆域的远近为标准分为滨海旅游、近海海上旅游和远洋旅游。滨海旅游是海洋旅游中最基本也是最具魅力的组成部分,如:滨海观光、海滨度假疗养、海水浴场、海上体育娱乐活动等。随着世界滨海旅游业的迅速发展,涌现出一大批著名的旅游胜地,如:地中海沿岸、黑海沿岸、加勒比海地区、夏威夷、东南亚、澳大利亚、海南岛等。
滨海旅游业已成为海洋经济的支柱产业。2005年,我国各主要海洋产业保持稳定增长态势。滨海旅游业、海洋渔业、海洋交通运输业作为海洋支柱产业,占主要海洋产业的比重近四分之三,其中滨海旅游业位居各主要海洋产业之首;滨海旅游业已成为世界旅游业的主体。
据2000年世界旅游组织统计:滨海旅游业收入占全球旅游业总收入的1/2,约为2500亿美元,比10年前增加了3倍。
1998年全世界40大旅游目的地中有37个是沿海国家或地区,沿海37个旅游目的地的旅游总收入达3572.8亿美元,占全球旅游总收入的81%。滨海旅游业目前应注意的问题:滨海旅游业要进一步突出海洋生态和海洋文化特色,发展海滨度假旅游、海上观光旅游和滨海专项旅游;加强旅游基础设施与生态环境建设,科学确定旅游环境容量,促进滨海旅游业的可持续发展。
发展前景:市场广阔。海洋旅游资源具有陆地旅游资源所不能及的优点,有很强的独特性和非凡性,对旅游者有很强的吸引力,资源丰富,开发潜力大。全球滨海已基本形成发达的旅游带,但近海和远洋旅游资源有待进一步开发,一些发展中国家和地区随着交通和服务设施的不断完善,新开发的旅游资源会不断出现。
旅游消费人数逐年上升、随着全球经济的发展,特别是亚太地区经济的持续高增长,旅游消费的水平在大幅度提高,人们开始注重旅游质量,海洋旅游可以提供高质量的旅游服务。
本部分内容讲解结束
点此进入课件目录
按ESC键退出全屏播放
谢谢使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