浙教版科学八年级下册周末一练
第五周 第2章空气与生命(§2.1—2.2)
一、选择题(每小题2分,共40分)
1.舍勒曾经在《火与空气》一书中指出:空气由两种不同性质的“火空气”和“浊空气”组成,其中,“火空气”可以帮助燃烧,维持生命,“火空气”指的是( )
A.氮气 B.氧气 C.二氧化碳 D.稀有气体
2.空气中体积分数最大的气体是 ( )
A.氮气 B.氧气 C.二氧化碳 D.水蒸气
3.为延长食品的保质期,常在食品的包装袋中充人的气体单质是 ( )
A.氧气 B.氮气 C.二氧化碳 D.氢气
4.下列物质在氧气中燃烧,其中可观察到火星四射现象的是 ( )
A.木炭 B.红磷 C.铁丝 D.硫粉
5.下列关于氧气的说法中错误的是 ( )
A.氧气能支持燃烧,可作燃料
B.空气成分中氧气约占空气体积的21%
C.水中的生物能依靠微溶于水中的氧气而生存
D.氧气能使带火星的木条复燃
6.用不同的球代表不同元素的原子,“●”代表氧原子,表示氧化物分子的是 ( )
7.某同学设计了如下实验证明可燃物燃烧与氧气、温度有关。其中证明可燃物燃烧必须达到一定温度的实验是
编号
实验①
实验②
实验③
实验④
装
置
现象
白磷不燃烧
白磷不燃烧
白磷不燃烧
白磷燃烧
A.①和② B.②和③ C.②和④ D.③和④
8.小强在做了氧气的制取和性质的实验后,记录了下列内容,其中不正确的是 ( )
A.红磷点燃后伸入氧气瓶中产生大量白色烟雾
B.细铁丝引燃后伸入氧气瓶中火星四射
C.硫在氧气中燃烧产生明亮的蓝紫色火焰
D.物质在氧气中燃烧比在空气中燃烧剧烈
9.下列关于空气的叙述正确的是 ( )
A.空气是由几种单质组成的混合物
B.空气是由氮和氧两种元素组成的混合物
C.空气是由几种单质和几种化合物组成的混合物
D.空气中含量最高的是氧气
10.如果不慎碰倒酒精灯,洒出的酒精在桌上烧起来,应采取的应急措施是 ( )
A.拨打火警电话119 B.用湿抹布扑盖 C.找老师一起想办法 D.逃跑
11.在学校田径运动会上,100米短跑的运动场上发令枪打响时,产生的白烟主要成分是( )
A.SO2 B.P2O5 C.H2O(气) D.CO2
12.在工业生产和科学研究中,需要用到一些保护气。当焊接金属时,为了隔绝空气,能作为保护气的一组是 ( )
A.N2、O2 B.H2、N2 C.CO2、O2 D.N2、Ar
13.假如你在家中发现燃气(煤气或液化气等)泄漏,你首先应该做的是 ( )
A.立即关严门窗,隔绝外界空气 B.用明火查找漏气部分
C.立即在家中拨打电话通知煤气管理所 D.立即打开门窗通风,断绝火源
14.下列不属于缓慢氧化的是 ( )
A.动物呼吸 B.甲烷燃烧 C.食物腐败 D.酿造米酒
15.如右图所示装置可用来测定空气中氧气的含量.下列对该实验认识不正确的是 ( )
A.红磷的量不足会影响实验结论
B.装置不漏气是实验成功的重要因素之一
C.将红磷改为硫粉也能得到正确的实验结论
D.钟罩内气体压强的减小会导致钟罩内水面上升
16.做铁丝在氧气中燃烧的实验时,集气瓶中要预先装少量水或铺一层砂的原因是 ( )
A.防止产生热量 B. 使反应现象更加明显
C.防止反应太剧烈 D.防止生成物溅落在集气瓶底,使瓶底爆裂
17.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
A.所有物质着火后.都可用水来灭火
B.使可燃物燃烧的温度叫做可燃物的着火点
C.由缓慢氧化而引起的自发燃烧叫自燃
D.要使可燃物停止燃烧,必须隔绝氧气且温度降到着火点以下
18.氧气是一种化学性质比较活泼的气体,它可以和许多物质发生化学反应。如图所示,关于图中三个反应的叙述不正确的是 ( )
A.都是氧化反应 B.生成物都是固体
C.都需要点燃 D.都要放出热量
19.英国科技人员研制出自动灭火陶瓷砖,砖里压人了一定量的氦气和二氧化碳。这种砖砌成的房屋发生火灾时,在高温烘烧下,砖会裂开并喷出氦气和二氧化碳,从而抑制和扑灭火焰。自动灭火陶瓷砖的灭火原理是 ( )
A.清除可燃物 B.使可燃物与氧气隔绝
C.降低可燃物的着火点 D.使可燃物的温度降低到着火点以下
20.物质在氧气中燃烧的现象叙述错误的是
A.木炭:发出白光 B.硫粉:淡蓝色火焰 C.红磷:大量白烟 D.铁丝:火星四射
二、填空题(每空2分,共40分)
21.下列事实说明空气中含有哪些成分。
(1)木炭能在空气中燃烧: 。 (2)空气是制造氮肥的原料: 。
(3)酥脆的饼干在空气中放置逐渐变软: 。
(4)长期放在空气中的澄清石灰水表面有一层白色固体: 。
22.下列物质在充满氧气的集气瓶中燃烧时(填字母):A.木炭B.白磷C.硫D.细铁丝
(1)有无色并能使澄清石灰水变浑浊的气体生成的是 。
(2)有无色并带有刺激性气味气体生成的是 。
(3)产生浓厚的白烟的是 。
(4)反应前,需要在集气瓶底部铺一层细砂(或装少量水)的是 。
23.工业生产中需要大量氧气,常用 的方法来制备,其原理是将空气多次压缩降温成为 ,再进行低温蒸发来获得,其中先逸出的是 。(已知氧气的沸点-183℃,氮气的沸点是-196℃)。
24.有五种变化:①把灼热的铁丝伸人氧气瓶中;②农家肥料腐熟;③动物的呼吸作用;④自行车生锈;⑤点燃煤气灶,属于一般燃烧的是 ,属于缓慢氧化的是 。(填序号)
25.(1)灭火毡是一种新型的灭火用品,主要用于家庭厨房燃具、化学实验室等发生的小规模火灾。使用时,将灭火毡覆盖在燃烧物上,以达到灭火目的。灭火毡的灭火原理是 。
(2)有些饭店为了吸引顾客,推出新奇的纸锅菜,纸锅遇火不燃的原因是
。
26.科学实验中常常使用火柴,已知火柴头含有硫、氯酸钾、二氧化锰等,火柴盒侧面含有红磷、三硫化二锑等。
(1)锑的元素符号是Sb,则三硫化二锑的化学式为 ;
(2)火柴盒侧面使用红磷而不使用白磷,其原因之一是因为红磷的着火点 (填“高”或“低”);火柴划燃时会产生白烟,白烟的主要成分的化学式为 。
27.小华同学做铁丝在氧气中燃烧的实验时,用了两种不同的方法点燃铁丝。请分析回答:
⑴把铁丝放在酒精灯外焰上加热,当铁丝发红时,把铁丝移入盛有氧气和少量水的集气瓶内,铁丝并不能燃烧(如图甲所示),这是因为将发红的铁丝移至集气瓶内时, ;
⑵改用火柴引燃铁丝,铁丝在盛有氧气和少量水的集气瓶内发生剧烈燃烧,火星四射,并生成一种黑色固体(如图乙所示)。请写出这种黑色固体的化学式 。
三、探究分析题(28题除指定外每空1分,其余每空2分,共20分)
28.氧气是一种化学性质比较活泼的气体,它可以和许多物质发生反应:
(1)下述三个反应的相同点是 (多选,填序号)。(2分)
A.都是化合反应 B.都是氧化反应 C.生成物都是固体
D.都需要点燃E都是非金属与氧气反应 F.都伴随有发光、放热的现象
(2)在做甲、丙两个实验时,事先都需在集气瓶底部装有少量水,其作用分别是:
甲 ,丙 。
(3)做实验乙和丙时,红磷、硫在氧气中燃烧比在空气中燃烧剧烈;做实验甲时,铁丝在氧气中剧烈燃烧,而在空气中只是发红并未燃烧.据此,说明可燃物能否燃烧或燃烧的剧烈程度与 有关。
(4)将装置乙改装为如图所示装置还可用于测定空气中氧气的体积分数:经测定,集气瓶的容积为250mL,在此实验中,观察到量筒中减少的水的体积为50mL,则空气中氧气的体积分数为 。在保证整个装置不漏气的前提下,所用红磷的量必须 ,如果未冷却到室温便打开弹簧夹观察量筒内减少的水的体积,则实验结果将 (填偏大、偏小或不变)。实验完毕后,集气瓶内残余的气体主要是 (填化学符号)。如果将上述实验中的红磷换成木炭,严格按操作步骤进行实验,并未发现倒吸现象,其是 。反思此实验的探究过程,用燃烧法测定空气中氧气含量的实验时,在药品的选择或生成物的要求上应考虑的是(答一条) 。(2分)
29.为测定空气里氧气的含量,实验时先在集气瓶里加入少量水,做上记号。用弹簧夹夹紧乳胶管。点燃燃烧匙内的红磷后,立即伸入瓶中并把塞子塞紧。待红磷熄灭后,发现红磷还有剩余,冷却,打开弹簧夹,烧杯中的水倒流进集气瓶中,液面上升到图中A位置。
(1)实验中用足量红磷的目的是 。
(2)从上述实验现象可知:氧气约占空气总体积的}1/5,其余为氮气。能够得到该结论主要是运用了氮气的有关性质,请写出其中一点: 。
30.科学课上做“用红磷燃烧测定空气中氧气的体积分数”的实验时,由于红磷燃烧生成的P2O5,对人体有一定危害,小明改用氢气燃烧来测定空气中氧气的体积分数,设计的实验装置如图所示。实验时用夹子B夹住橡胶管,打开夹子A,点燃纯净的氢气并迅速插入甲瓶中,使氢气在甲瓶中燃烧。
(1)当氢气燃烧的火焰刚好熄灭时,对夹子的操作应是 。
(2)这个实验还能说明氮气具有哪些性质,请说出其中一条: 。
31.为测定空气中氧气的含量,小华同学打算设计如下方案:
选用实际容积为40mL的试管作反应容器,将过量的白磷放人试管,用橡皮塞塞紧试管,通过导管与实际容积为60ml且润滑性很好的针筒注射器组成如图的实验装置。假设此实验能够按照小华的设想正常进行,且白磷所占体积与导管内的气体体积忽略不计,请回答下列问题:
(1)实验前,打开弹簧夹,将注射器活塞前沿从20ml刻度处推至15ml。刻度处,然后松开手,若活塞仍能返回至20ml.刻度处,则说明: 。
(2)若先夹紧弹簧夹,用酒精灯加热白磷,燃烧结束,等到试管冷却后再松开弹簧夹。可观察到的现象为 。
(3)若不使用弹簧夹,用酒精灯加热白磷,充分反应直至燃烧结束,试管冷却。可观察到的现象为 。
(4)若按小华的设想进行实验,实际可能遇到诸多问题而发生危险,造成实验失败。例如:
。
参考答案
一、选择题(每小题2分,共40分)
题号
1
2
3
4
5
6
7
8
9
10
答案
B
A
B
C
A
C
D
A
C
B
题号
11
12
13
14
15
16
17
18
19
20
答案
B
D
D
B
C
D
C
B
B
A
二、填空题(每空2分,共40分)
21.(1) O2 (2) N2 (3) H2O (4) CO2
22.(1) A (2) C (3) B (4) D
23.分离液态空气 液态空气 氮气
24.①⑤ ②③④
25.(1)隔绝空气、(或氧气) (2)水汽化吸热,温度没有达到纸的着火点
26.(1)Sb2S3 (2) 低 P2O5
27.(1)铁丝温度低于着火点 (2) Fe3O4
三、探究分析题(28题除指定外每空1分,其余每空2分,共20分)
28.(1)ABD
(2)甲:防止熔化物溅落到瓶底,炸裂瓶底,,丙:吸收生成的气体,避免污染空气
(3)氧气的浓度
(4)1/5 足量 偏小 N2
木炭燃烧消耗氧气,同时生成二氧化碳,瓶内气体体积无明显减小
生成物最好是固体
29.(1) 消耗完氧气
(2) 不能燃烧或不助燃或不溶于水等
30.(1) 用夹子A夹住橡皮管
(2)氮气难溶于水或本身不能燃烧也不助燃(合理即可)
31.(1) 装置气密性好
(2) 活塞向左移至刻度约为12ml处
(3) 活塞先向右移后向左移,最后稳定在刻度约为8ml处
(4) 橡皮塞弹出、试管爆裂、注射器活塞弹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