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章末题型强化训练】浙教版8年级下册 第3章 空气与生命 1-4节选择题(含答案)

文档属性

名称 【章末题型强化训练】浙教版8年级下册 第3章 空气与生命 1-4节选择题(含答案)
格式 zip
文件大小 1.7MB
资源类型 试卷
版本资源 浙教版
科目 科学
更新时间 2021-05-08 23:07:56

图片预览

文档简介

中小学教育资源及组卷应用平台
浙教版8年级下册
第三章
1-4节选择题
一、空气与氧气
1.(2020八下·长兴期末)如图为空气中氧气含量测定的实验装置,通过足量的红磷在集气瓶中燃烧来达到实验目的,下列有关说法正确的是(???
)
A.?燃烧匙中的红磷可以换成铁丝?????????????????????????????B.?燃烧匙中的红磷可以换成硫或木炭
C.?若燃烧匙中的红磷继续增多,水位上升将更多????D.?若燃烧匙中红磷不足,会使测量氧气含量偏少
2.(2020八下·温州期末)在利用一定质量的双氧水和二氧化锰制取氧气的实验过程中,相关量的变化与时间的对应关系如图所示,则纵坐标可能表示(?
??)
A.?水的质量????????????B.?氧气的质量????????????????????C.?双氧水的质量????????????????????D.?二氧化锰的质量
3.(2020八下·上虞期末)空气是一种重要的自然资源,下列有关空气各成分的说法正确的是(???
)
A.?氧气的化学性质比较活泼,属于可燃物
B.?氮气的化学性质不活泼,可用于填充灯泡作保护气
C.?空气质量报告中所列的空气质量级别越大,空气质量越好
D.?二氧化碳在空气中含量增多会引起“温室效应”加剧,属于空气污染物
4.(2020八下·上虞期末)下图是木炭、铁丝、红磷、硫粉四种单质在氧气中燃烧实验操作图示,以下判断错误是(
???)
A.?都有气体生成????????????B.?都能发光放热?????????????C.?都是化合反应?????????????????D.?都生成了氧化物
5.(2020八下·新昌期末)实验室加热氯酸钾和二氧化锰混合物制取氧气的过程中,二氧化锰的质量与反应时间的关系图像正确的是(???
)
A.??B.?C.????D.?
6.(2020八下·秀洲月考)如图所示,等体积的甲、乙两集气瓶内充满空气,燃烧匙内分别盛有过量的红磷和硫粉,点燃使它们充分反应,冷却至室温,打开弹簧夹,出现的现象是(
???)
A.?甲瓶中有水流入,乙瓶没有水流入??????????????????????B.?甲瓶没有水流入,乙瓶中有水流入
C.?甲、乙两瓶均有水流入???????????????????????????????????????D.?甲、乙两瓶均无水流入
7.(2020八下·温岭期中)下列对实验现象的描述,错误的是(???

A.?铁丝在氧气中剧烈燃烧,火星四射,生成一种红色固体
B.?硫在氧气中燃烧产生明亮的蓝紫色火焰,生成无色有刺激性气味的气体
C.?镁条在空气中剧烈燃烧,发出耀眼白光,生成一种白色固体
D.?将少量高锰酸钾放入水中,所得溶液呈紫红色
8.(2020八下·台州开学考)下列各图是实验室用氯酸钾和二氧化锰加热制取氧气的关系图(横坐标为加热时间t),其中不正确的是(???

A.?图甲:生成氧气的质量与氯酸钾和二氧化锰的混合物加
热时间的关系
B.?图乙:二氧化锰在固体混合物中的质量变化情况
C.?图丙:加热氯酸钾的对比情况:a添加了二氧化锰,b未添加二氧化锰
D.?图丁:二氧化锰在固体混合物中质量分数的变化情况
9.(2019八下·天台期末)1773年,瑞典化学家舍勒用如图所示装置制备氧气,曲颈瓶中装有硝酸钾和浓硫酸的混合物,将其置于火炉上加热,产生的氧气用动物膀胱收集。该实验装置若改为下图的发生装置,最合适的是?

??)
A.??
B.??C.?D.?
10.(2019八下·天台期末)中国举办的2019年世界环境日,主题是聚焦空气污染防治,口号是“蓝天保卫战,我是行动者”。下列关于空气的说法中,正确的是(
??)
A.?空气中少量的二氧化碳是形成酸雨的主要气体
B.?空气中的氧气化学性质比较活泼,具有可燃性
C.?空气中含有少量的稀有气体,它们可用于制造霓虹灯
D.?空气中分离出来的氮气用于食品防腐,是利用了氮气的物理性质
11.(2019八下·天台期末)利用红磷燃烧测定空气中氧气体积分数的实验中,传感器记录集气瓶中气压随时间变化的情况如图所示。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
??)
A.?a点时打开了止水夹????????????????????????????????????????????B.?a点时集气瓶内气压是大气压的1/5
C.?实验开始时气压变大是因为温度升高??????????????????D.?a点后气压增大是由于水倒吸入集气瓶
12.(2019八下·台州期末)有关氧气的收集、检验、验满,下列叙述正确的是(??

A.?甲装置为向下排空气法,可用于收集氧气
B.?利用乙装置收集氧气,气体从a通入
C.?用燃着的木条伸入丙中,若木条熄灭表明该气体是氧气
D.?将带火星的木条放置于丁装置
d
处可检验氧气是否集满
13.(2019八下·三门期末)对资料或实验证据的分析是否正确,直接关系到科学探究是否符合客观事实。下图为实验室用等质量的高锰酸钾和氯酸钾(另加少量的二氧化锰),分别制取氧气的数据分析示意图。依据图示信息得出的分析正确的是(???
)
A.?同时开始加热,先收集到氧气的是氯酸钾
B.?反应时间较长的是高锰酸钾
C.?加入少量的二氧化锰使氯酸钾产生的氧气质量增加
D.?用相同容积的试管制取较多量的氧气时,宜选择氯酸钾为原料
二、氧气和燃烧
14.(2020八下·温州期末)如图所示的灭火球是一种新型消防产品,火灾发生时将灭火球滚入火中,灭火球遇明火后自动喷酒干粉,覆盖在物体表面,实现灭火。该灭火球灭火的主要原理是(
???)
A.?清除可燃物?????????B.?降低可燃物温度??????????????????C.?隔绝空气??????????????????D.?降低可燃物着火点
15.(2020八下·台州开学考)下列关于燃烧与灭火的说法,正确的是(???

A.?将大块煤粉碎后再燃烧,其目的是延迟煤燃烧的时间
B.?如图甲所示,火柴头斜向下时更容易燃烧,是因为降低了火柴梗的着火点
C.?由图乙中的现象可知,金属镁引起的火灾不能用二氧化碳灭火
D.?蜡烛用扇子一扇即灭,是因为扇走了蜡烛周围的空气
16.(2019八下·嵊州期末)下列探究燃烧条件的实验中,只能得出“燃烧需要温度达到可燃物的着火点”的是(
??)
A.?????B.????C.????D.?
17.(2019八下·丽水期末)如图所示装置是研究物质燃烧条件的实验。已知,白磷的着火点为40℃,红磷的着火点为240℃。白磷、红磷均不超过绿豆大小,锥形瓶中的白磷与红磷尽量拉开距离。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比较①和②说明物质燃烧需要氧气??????????????????????B.?比较②和③说明物质燃烧需要氧气
C.?比较②和③说明物质燃烧需要达到着火点???????????D.?70℃热水只起到提高温度的作用
18.(2019八下·乐清期末)氧气的化学性质比较活泼,能与多种物质反应。下列对有关反应现象的描述错误的是(?
???)
A.?硫粉在氧气燃烧发出明亮的黄色火焰???????????????????????B.?磷在氧气中燃烧时生成大量白烟
C.?铁丝在氧气中剧烈燃烧火星四射,生成黑色固体?????D.?木炭在氧气中燃烧时发出白光
19.(2019八下·温州期中)2019年3月30日,四川省凉山州发生因雷击引起森林火灾,火灾地点在海拔3800余米左右,地形复杂、坡陡谷深。扑火人员在转场途中,受瞬间风力风向突变影响,突遇山火爆燃,导致30位灭火人员不幸牺牲。下列关于火灾的叙述中,不正确的是(???

A.??
风为可燃物燃烧提供了充足的氧气
B.?林下堆积的地面植被、干草为燃烧提供了充足的可燃物
C.?突变风力风向的风降低了木材的着火点
D.?在山上取水非常困难,用水灭火主要是水降低了可燃物的温度
20.如图实验说明,燃烧需要的条件是(??

A.?有可燃物???????B.?有助燃剂?????????C.?温度达到可燃物的着火点????????????D.?可燃物与火焰直接接触
21.目前,许多烧烤店都改用机制炭作燃料,引燃机制炭可以使用固体酒精,盖灭机制炭可以使用炭灰,下列有关说法错误的是(??

A.?酒精的燃烧是为了升高温度????????????????????????????????B.?炭灰可以隔绝空气而使机制炭熄灭
C.?酒精的燃烧会升高机制炭的着火点???????????????D.?机制炭做成空心可以增大与空气的接触面积
22.“防火胜于救火”,科学认识燃烧,增强安全防范意识是每个公民应具备的安全素养之一。下列说法错误的是(??

A.?身上着火不可乱跑,要就地打滚使火熄灭
B.?水能灭火,是因为水能使可燃物的温度降低到着火点以下
C.?对于不明原因引起的失火,我们宁可让其自生自灭,也不能贸然采取灭火措施
D.?油库、面粉厂、纺织厂、轮穀厂、橡胶厂和煤矿的坑道内等场所要禁烟火,以避免爆炸的发生
23.下列探究燃烧条件的实验中,只能得出燃烧需要氧气结论的是(??

A.?????B.????C.???D.?
三、化学方程式
24.(2020八下·萧山期末)在一密闭容器中,有甲、乙、丙、丁四种物质,在一定的条件下,充分反应,测得反应前后各物质质量如下表,其中甲和丙的相对分子质量分别为197和158。下列认识正确的是(???
)
物质




反应前质量(g)
19.7
8.7
31.6
0.4
反应后质量(g)
待测
17.4
0
3.6
A.?待测值为0??????????????????????????????????????????????????????????B.?该反应为化合反应
C.?反应过程中,乙、丁的变化质量比为87:36???????D.?反应中甲、丙的化学计量数之比为1:2
25.(2020八下·台州开学考)在一定条件下,向一密闭容器中加入M、N、P、Q四种物质各10g,充分反应后测得其质量,得到数据如下:
物质
M
N
P
Q
反应前质量(g)
10
10
10
10
反应后质量(g)
10
15
未知
7
下列判断正确的是(
???)
①容器内发生了分解反应??????
②容器内发生了化合反应
③反应后容器内P的质量为8g??
④容器内发生的反应可表示为N→P+Q
A.?③④?????????????????????????????????????B.?②③?????????????????????????????????????C.?①③?????????????????????????????????????D.?①④
26.(2019九上·鄞州月考)同学们对化学反应方程式:C+O2=CO2

有下面的四种说法,其中错误的是(
???)
A.??B.?C.?D.?
27.(2019八上·温州开学考)将一定质量的a、b、c、d四种物质放入一密闭容器中,在一定条件下反应一段时间后,测得反应后各物质的质量如下。下列说法错误的是(???

物?

a
b
c
d
反应前质量/g
6.40
3.20
4.00
0.50
反应后质量/g
待测
2.56
7.20
0.50
A.?a和b是反应物,d可能是催化剂
B.?反应后a物质的质量为4.64g
C.?c物质中元素的种类,一定和a、b二种物质中元素的种类相同
D.?若物质a与物质b的相对分子质量之比为2﹕1,则反应中a与b的化学计量数(系数)之比为2﹕1
28.(2019八下·长兴期末)宏观辨识和微观剖析是化学核心素养之一,如图是反应前后的物质微观模型,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反应前后元素的种类及化合价均未发生改变
B.?参加反应的

的微粒个数比是4:3
C.?反应涉及到的物质中,
是由分子构成的单质
D.?该反应生成的单质和化合物的质量比是3:20
29.(2019八下·江干期中)在一密闭容器内有氧气、二氧化碳、水蒸气和一种未知物W,在一定条件下充分反应,测得反应前后各物质的质量如表所示,则下列说法中错误的是(??
)。
A.?根据质量守恒定律,X的值应为0?????????????????????????B.?反应后的生成物是二氧化碳和水
C.?氧元素的化合价在反应前后发生改变??????????????????D.?物质W只含碳、氢两种元素
30.在一定条件下,每10个X2分子和30个Y2分子恰好完全反应,生成20个Z分子,则Z分子的化学式为(??

A.?XY??????????????????????????????????????B.?XY2???????????????????????????????????????C.?XY3??????????????????????????????????????D.?X2Y3
31.铜片与浓硝酸可以发生如下反应:Cu+4HNO3=Cu(NO3)2+2X↑+2H2O,对该反应的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

A.?生成物X的化学式为H2
B.?反应中N元素化合价改变的原子与N元素化合价不变的原子的个数比为1∶1
C.?浓硝酸属于纯净物
D.?反应物Cu与生成物H2O的质量比为32∶9
32.在化学方程式aC2H6+bO2
mCO2+nH2O中,各化学式计量数之间的关系正确的是(??

A.?2m=a??????????????????????????????B.?m=a??????????????????????????????C.?3n=a??????????????????????????????D.?2b=2m+n
33.在4P+5O2
2P2O5反应中,反应物和生成物各物质之间的质量比为(??
)
A.?31∶32∶142??????????????????????B.?4∶5∶2??????????????????????C.?124∶160∶284??????????????????????D.?4∶10∶20
34.八年级(二)班同学计算30克炭完全燃烧可以得到多少克二氧化碳时,出现了以下几种算式,其中正确的是(??

A.???????????B.??????????????C.????????????????????????D.?
35.下列化学方程式书写正确的是(??

A.?2Mg+O2↑
2MgO???????????????????????????????????B.?H2O2+MnO2=H2O+MnO2+O2
C.?4Fe+3O2
2Fe2O3???????????????????????????????????D.?4P+5O2
2P2O5
四、二氧化碳
36.(2020八上·温州期中)在实验操作考查中,小明抽到的题目是“二氧化碳的制取、收集和验满”。下图是他的主要实验步骤,其中操作有误的是(????

A.?加入药品????????????????????????????B.?收集气体
C.?检查装置气密性??????????????D.?验满
37.(2020八下·台州月考)用下列装置进行实验,不能达到实验目的的是(???
)
A.?制取CO2
??????????????????????????????????????B.?收集CO2
C.?干燥CO2
????????????????????????????????????D.?检验CO2
38.(2019八下·黄岩期末)证明汽水饮料中含有CO2气体,最合理的做法是(
???)
A.???????????B.???????????C.?????????????????D.?
39.实验室制备CO2气体并进行简单的实验,下列有关操作先后顺序正确的是(??

A.?先装药品后检查气密性
B.?先加盐酸后加石灰石
C.?先将气体导管从集气瓶中取出,然后把燃着的木条放在集气瓶口检验气体是否收集满
D.?先在蒸馏水中加入1~2滴石蕊试液,然后再通入二氧化碳
40.下列有关实验室制取二氧化碳的方法不合理的是(??

A.?因为通常情况下二氧化碳密度大于空气,故能用向上排空气法收集
B.?因为二氧化碳在水中的逸出速率大于溶解速率,故也可用排水法收集
C.?在发生装置中加入块状石灰石和硫酸
D.?因为碳酸钙和盐酸在常温下即可迅速反应,故气体发生装置不需要加热
41.可把下表中每一组气体物质分别区别开来的共同方法是(??

第一组
第二组
第三组
N2、CO2
O2、CO2
CO、CO2
A.?滴入澄清的石灰水????????????B.?闻气味????????????????C.?插入带火星的木条????????????????D.?插入燃着的木条
42.小兵同学在参考书上发现,镁能在二氧化碳气体中燃烧。于是他到实验里做了如下实验:将镁条用砂纸擦亮,点燃后迅速伸入盛有二氧化碳的集气瓶中,发现镁条剧烈燃烧,发出白光,集气瓶变热,产生一种白色粉末(MgO)和一种黑色粉末(C)。你认为他的下列结论不正确的是(??

A.?某些金属的燃烧不能用CO2灭火?????????????????????????B.?该反应放出热量
C.?该反应的实质是Mg与CO2中混有的O2反应??????????D.?该反应的反应速率很快
43.我们曾经做过以下一组对比实验,该对比实验得出的结论是(??

①CO2密度比空气密度大②CO2能够与水发生化学反应
③CO2不能使干石蕊纸花变色④CO2不支持燃烧
A.?①②?????????????????????????????????????B.?②③?????????????????????????????????????C.?③④?????????????????????????????????????D.?①④
44.下列是某兴趣小组制取二氧化碳,收集并检验该气体的有关实验操作,其中错误的是(??

A.?图中推动注射器时,长颈漏斗下端液面上升,说明气密性良好
B.?图中长颈漏斗下端要伸入液面下,是为了防止气体逸出
C.?图装置中植物油的作用是为了防止二氧化碳气体溶于水
D.?图中为了检验二氧化碳气体,滴入的试剂为氢氧化钠溶液
45.用某同学利用废旧的粗铜丝、药水瓶组装成如图装置,探究二氧化碳的制取、检验及性质.下列关于该实验的叙述正确的是(??

A.?浸有紫色石蕊试液的棉花会变蓝???????B.?用燃烧的木条放在导管口检验产生的气体是不是CO2
C.?该装置能验证二氧化碳的密度比空气大???????D.?该装置能控制反应的发生和停止
46.用右图所示实验装置进行二氧化碳性质实验,其中甲中的液体具有吸收水蒸气的作用,乙中小花为紫色石蕊溶液浸泡后晒干的纸花.实验过程:①关闭Ⅰ、打开Ⅱ;②关闭Ⅱ、打开Ⅰ.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①实验过程①中紫色小花不变红
②实验过程①中紫色小花变红
③实验过程②中紫色小花不变红
④实验过程②中紫色小花变红
⑤使紫色小花变红的是二氧化碳
⑥该实验证明二氧化碳能与水发生反应.
A.?②③⑥??????????????????????????????B.?①④⑤⑥??????????????????????????????C.?①④⑥??????????????????????????????D.?②③⑤⑥
答案解析部分
一、空气与氧气
1.【答案】
D
2.【答案】
D
3.【答案】
B
4.【答案】
A
5.【答案】
C
6.【答案】
C
7.【答案】
A
8.【答案】
D
9.【答案】
C
10.【答案】
C
11.【答案】
B
12.【答案】
D
13.【答案】
D
二、氧气和燃烧
14.【答案】
C
15.【答案】
C
16.【答案】
B
17.【答案】
A
18.【答案】
A
19.【答案】
C
20.【答案】
C
21.【答案】
C
22.【答案】
C
23.【答案】
A
三、化学方程式
24.【答案】
D
25.【答案】
B
26.【答案】
D
27.【答案】
B
28.【答案】
D
29.【答案】
D
30.【答案】
C
31.【答案】
B
32.【答案】
D
33.【答案】
C
34.【答案】
B
35.【答案】
D
四、二氧化碳
36.【答案】
D
37.【答案】
B
38.【答案】
C
39.【答案】
D
40.【答案】
C
41.【答案】
A
42.【答案】
C
43.【答案】
B
44.【答案】
D
45.【答案】
D
46.【答案】
C
21世纪教育网
www.21cnjy.com
精品试卷·第
2

(共
2
页)
HYPERLINK
"http://21世纪教育网(www.21cnjy.com)
"
21世纪教育网(www.21cnjy.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