贵州省普安县江西坡镇民族中学2011—2012年度第一学期期末考试七年级历史试卷(有答案)

文档属性

名称 贵州省普安县江西坡镇民族中学2011—2012年度第一学期期末考试七年级历史试卷(有答案)
格式 zip
文件大小 24.3KB
资源类型 教案
版本资源 北师大版
科目 历史
更新时间 2012-03-14 22:06:13

图片预览

文档简介

普安县江西坡镇民族中学2011—2012年度第一学期期末考试七年级历史试卷
一、选择题(请把正确答案填在表格内,单选题,每题2分,共32分)
1、五一长假,小聪高兴地实现了到元谋人遗址去参观、探究的愿望。元谋人遗址在我国的
A、云南省 B、贵州省 C、浙江省 D、陕西省
2、在历史剧“河姆渡原始居民”中,不该出现的情节是
A、种植水稻 B、饲养猪狗等家畜 C、居住半地穴式房屋 D、使用磨制农具石斧
3、在传说中,炎帝和黄帝是 的部落联盟首领
A、黄河流域   B、长江流域  C、珠江流域  D、淮河流域
4、西周的众多诸侯是通过 产生的
A、奴隶制 B、世袭制 C、分封制 D、禅让制
5、目前发现的世界上最大的青铜器 。
A、司母戊鼎 B、四羊方尊C、可烧炭火的青铜器D、三星堆青铜立人象
6、通过战争成就霸业是春秋时期诸侯争霸常用的手段。下列成就晋文公中原霸主地位的是
A、城濮之战 B、赤壁之战 C、官渡之战 D、马陵之战
7、三峡工程是当今世界最大的水利工程。早在战国时期,秦国曾在岷江修筑过类似的水利工程至今还发挥着防洪灌溉的巨大功能。这项工程是
A、郑国渠 B、都江堰 C、灵渠 D、黄河
8、“故宫里有一块牌匾上写着“中正仁和”,其中“仁”的思想来自于
A、道家 B、儒家 C、法家 D、墨家
9、象棋棋盘上两军之间有楚河汉界,楚河汉界与下列哪一历史有关
A、秦统一六国 B、楚汉之争 C、赤壁之战 D、淝水之战
10、西汉初年对匈奴采取“和亲”政策,汉武帝时期对匈奴采取攻势,导致这一变化的主要原因是
A、汉武帝态度比汉初皇帝强硬 B、汉武帝时期经济繁荣,国力强盛
C、汉武帝时,“和亲”政策不起作用   D、汉武帝时匈奴势力衰弱
11、生病了去医院看病,医生通常会看你的脸色、听听声音、问你的病情、按你的脉搏。由此我们会联想到
A、扁鹊 B、华佗 C、张仲景 D、李时珍
12、在历史课上,同学们讲了许多关于三国鼎立的故事,下列哪个故事所反映的史实对三国鼎立局面的形成影响最大
A、官渡之战 B、赤壁之战 C、三顾茅庐 D、七擒孟获
13、下面对三国鼎立局面的评价,正确的是
A、战乱频繁,破坏了社会经济 B、封建国家分裂,不利于统一
C、破坏了民族关系、不利于民族融合 D、局部统一,为全国统一创造了条件
14、2005年11月,我国科学家已成功研制出“人用禽流感疫苗”。你知道我国东汉末年为防治传染病而写成《伤寒杂病论》的医学家是谁
A、扁鹊 B、华佗 C、张仲景 D、蔡伦
15、下列人物与作品搭配错误的一组是
A、祖冲之-《神灭论》 B、贾思勰-《齐民要术》
C、郦道元-《水经注》 D、陶渊明-《归园田居》
16、最能体现三国两晋南北朝时期绘画和雕塑综合特点的是
A、王羲之的字   B、顾恺之的画   C、石窟艺术   D、青铜器
二、填空(共4小题,每小题1分共4分)
17、最早使用人工取火的是
18、公共推举,首领让贤的办法,历史上称为
19、标志着齐桓公称霸的事件是
20、项羽在 破釜沉舟,以少胜多,消灭了秦军主力。
三、材料分析题(共24分)
21、阅读材料(4分):
“在所有的路中,这是一条最奇异、最了不起,也是最神秘、最富传奇色彩的一条路。如果没有这条路,中国的发展脉络,西方的演化轨迹,世界的过去与未来,都将发生任何人也难想象的逆转。也就是说,这条路曾经以无可比拟的巨大力量改变了我们和我们生存的这个世界。”
“在这条道路上,源源不断的各种商品以令人难以想象的速度流动着;世界几大古老文明以如此细微的孔道沟通、交流、碰撞,各种音乐、绘画、雕塑、舞蹈艺术,各种饮食文化、服饰文化,生活方式都在这里一一呈现;印度的佛陀、伊斯兰的真主、基督教的耶稣也从这里翩然走来……”
请回答:
(1)这条“路”指的是什么路?谁对这条路的开通起了重要作用 (2分)
(2)结合材料,请你谈谈这条路的作用。(2分)
22、读下列材料:(4分)
一部根据我国西汉时期的著名历史人物汉武帝生平改编的电视连续剧《汉武大帝》,已经在央视热播。但是,随着该剧剧情的深入,有人提出“汉武大帝”之类称呼违背常识。 大帝之称,外国历史上多为君主称大帝,如彼得大帝等。而中国正史上唯三国吴主孙权和唐高宗李治的谥号有此称呼;另外道教神仙名号也有玉皇大帝等。以年号加大帝称呼皇帝或强改帝王帝号为“大帝”则不伦不类。(摘自中学历史在线)
回答问题:
(1)历史上的第一位统一中国的皇帝是谁?(1分)
(2)你认为汉武帝能否使用“大帝”这个称呼呢?说明你的理由。(3分)
23、阅读下列材料:(7分)
材料一:“孝公为商鞅之法,移风易俗,民以殷盛,国以富强,百姓乐用,诸侯亲服,获楚魏文之师,举地千里,至今治强。” ——李斯《谏逐客书》
材料二:皇帝说:“如果名不正、言不顺,那么各种制度就不能确立。现在要禁用鲜卑语,统一使用汉语。那些年龄在30岁以上的人,使用鲜卑语已成为习惯,可以允许他们不立即改变。但是30岁以下的人和在朝廷做官的人,不得使用鲜卑语,明知故犯,就要降职或罢官。”
请回答:
(1)两段材料中分别讲述了哪两次改革?(2分)
(2)请你列举材料二中的改革措施。(3分)
(3)请站在中华民族的立场上对材料二中的改革进行评价。(2分)
24、阅读下列材料:(5分)
材料一 “滚滚长江东逝水,浪花淘尽英雄,是非成败转头空,青山依旧在,几度夕阳红。……古今多少事,都付笑谈中。 ----电视连续剧《三国演义》主题歌
材料二 大江东去,浪淘尽,千古风流人物。故垒西边,人道是三国周郎赤壁。乱石穿孔,惊涛拍岸,卷起千堆雪。江山如画,一时多少豪杰。遥想公谨当年,小乔出嫁了,雄姿英发。羽扇纶巾,谈笑间,樯橹灰飞烟灭。故国神游,多情应笑我,早生华发。人生如梦,一樽还酹江月。 ----苏轼的《念奴娇·赤壁怀古》
根据材料回答问题
(1)三国时期,英雄辈出,你最喜欢的英雄是哪位?请用一句话说明你喜欢的原因。(2分)
(2)材料二中所追忆的是历史上哪次著名的战役?你还能举出与此战役特点相似的战役?(举出两个的例子)。(3分)
25、阅读下列材料,结合所学知识回答问题。(4分)
《宋书》记载:“江南……地广野丰,民勤本业,一岁或稔(rěn,丰收),则数郡忘饥。……丝绵布帛之饶,覆衣天下。”
请回答。
(1)这一时期江南经济得到开发的原因有哪些?(2分)
(2)你怎样评价这一时期江南地区的开发?(2分)
题号 1 2 3 4 5 6 7 8 9 10
答案 A C A C A A B B B B
题号 11 12 13 14 15 16
答案 A B D C A C
二、填空(共4小题,每小题1分共4分)
17、 山顶洞人 18、 禅让制
19、 葵丘会盟 20、 巨鹿
材料分析题(共24分)
21、(4分)
(1)丝绸之路(1分)张骞(1分)
(2)促进了东西方之间的经济文化交流。(2分)
22、(4分)
(1)秦始皇(1分)
(2)可以。(1分)颁布了“推恩令”,使王国威胁中央的问题得到彻底解决;抗击匈奴,巩固边防,开发边疆;“罢黜百家,独尊儒术”,加强了文化思想领域的控制。(2分)
23、(7分)
(1)商鞅变法和北魏孝文帝改革;(2分)
(2)改革的主要内容:实行官吏俸禄制,严惩贪污;颁布均田令;迁都洛阳;革除鲜卑旧俗,接受汉族先进文化。(3分)
(3)促进了北方各族社会的进步,加快了北方民族大融合的进程。(2分)
24、(5分)
(1)略,学生言之有理就行(2分)
(2)赤壁之战(以少胜多),如巨鹿之战、官渡之战。(各1分,共3)
25、(4分)
(1)东晋在南方取得暂时稳定,为经济发展提供了有利条件;江南地区的战争相对较少,社会秩序比较安定等;北民南迁给南方带来了大量的劳动力和先进的生产技术。(2分)
(2)为经济重心逐渐南移奠定了基础 或 南方经济得以快速发展,逐渐赶上北方,南方人民生活质量提高等(2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