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四章《土壤的根与物质吸收》培优训练(含解析)

文档属性

名称 第四章《土壤的根与物质吸收》培优训练(含解析)
格式 zip
文件大小 3.6MB
资源类型 试卷
版本资源 浙教版
科目 科学
更新时间 2021-05-12 11:19:29

文档简介

中小学教育资源及组卷应用平台
浙教版科学八年级下册第四章《土壤的根与物质吸收》培优训练
1.某同学按如图所示方法进行了无土栽培的尝试,下列有关叙述不正确的是(▲)
A.甲乙两装置应放在相同的适宜环境中
B.甲植株生长的好的原因是土壤浸出液中含有植物生长所需的无机盐
C.土壤浸出液的浓度越高,甲植株生长越好
D.向土壤浸出液中通入空气有利于甲植株的生长
【答案】C
【解析】本题考查无土栽培的知识,无土栽培不用土壤,用其它东西培养植物的方法,包括水培、雾(气)培、基质栽培
【分析】无土栽培与常规栽培的区别,就是不用土壤,直接用营养液来栽培植物。
【详解】无土栽培中用人工配制的培养液,供给植物矿物营养的需要,所以植物营养液是根据植物生长发育过程需要无机盐的种类与多少类配制的,由于植物对养分的要求因种类和生长发育的阶段而异,所以配方也要相应地改变,培养同一种植物,在它的一生中也要不断地修改培养液的配方。已达到植物的需求,所以无土栽培的产量都比土壤栽培的高。因此,选项A、B、D不符合题意。故C符合题意。故选:C.
2.将两株生长情况基本相同的玉米苗,分别放在盛有等量土壤浸出液和蒸馏水的玻璃器皿中进行培养,结果如图所示(1号为土壤浸出液,2号为蒸馏水)。对此分析正确的是(▲)
A.此实验的变量是水
B.该实验需在暗处进行
C.实验说明植物生长需要含氮、含磷、含钾的无机盐
D.土壤浸出液为植株生长提供了无机盐
【答案】D
【解析】植物的生长需要多种无机盐,无机盐对植物的生长发育起着重要的作用,这些无机盐包括含氮、磷、钾、钙、镁、硫、硼、锰、锌、钼等的多种无机盐。
【分析】探究成功的前提是能够提出有研究价值的问题,并作出符合科学事实的假设;探究成功的关键是制定出恰当的科学探究计划。探究计划包括方法和步骤,以及所需要的材料用具等。
【详解】A、土壤浸出液和蒸馏水在物质成分上最大的区别是土壤溶液含有无机盐,而蒸馏水不含无机盐,因此实验的变量是无机盐。故A错误;B、植物对无机盐的吸收与光照无关,故该实验不需要在暗处进行,故B错误;CD、根据实验结果可知,用蒸馏水培养的幼苗,生长瘦弱,颜色发黄;用土壤浸出液培养的幼苗,生长健壮,颜色鲜绿。这说明植物的生长需要无机盐。但不能说明植物生长需要含氮、含磷、含钾的无机盐。故C错误,D正确。故选:D.
3.某同学设计的实验装置及实验结果如图所示,下列关于该实验的分析最合理的是(▲)
A.该实验证明了根的生长具有向地性
B.该实验结果应观察并记录幼苗根的总数量
C.该实验的目的是探究幼苗生长是否需要水
D.该实验中起对照作用的变量是幼苗左右两侧土壤含水量不同
【答案】
D
【解析】探究实验要设置实验组和对照组,两组只能存在一个变量;这样两组所出现不同的实验现象,才能说明是由这一环境因素引起的。控制单一变量是探究实验必须遵守的原则。
【分析】我们要熟练掌握相关的内容,灵活答题。
【详解】A、因为根还具有向水性,根的下面是干土,所以向地性不明显,根表现出的是向水性,A错误。B、植物的根生长在土壤中,没法观察幼苗根的数量,B错误;C、只有一株植物,不能探究生长是否需要水,C错误;D、植物的左边是干土,右边是湿土,变量就是水的含量不同,D正确;
4.如图是根尖四部分细胞的形态结构示意图,在根尖的四个部分中,细胞分裂最快的、生长最快的、吸收能力最强的、具有保护作用的分别是(▲)
A.②③①④
B.③②①④
C.②③④①
D.③②④①
【答案】B
【解析】【分析】【详解】略
5.果树缺少含氮的无机盐时,会表现出(▲)
A.黄叶病
B.小叶病
C.果实成熟晚
D.只开花不结果
【答案】A
【解析】无机盐对植物的生长发育起着重要的作用,这些无机盐包括氮、磷、钾、钙、镁、硫、硼、锰、锌、钼等的多种无机盐,其中植物生活中最多的无机盐是含氮、磷、钾的无机盐。
【分析】解答此类题目的关键是熟记缺少氮、磷、钾对植物的影响。
【详解】氮肥作用能促使植物细胞的分裂和生长,促使植物的茎、叶(营养生长)生长茂盛,叶色浓绿。土壤缺氮时,植株矮小,叶片黄化,老叶黄色枯焦,花芽分化延迟,花芽数减少。缺磷
时,幼芽和根系生长缓慢,植株矮小,叶色暗绿,无光泽,背面紫色。缺钾时,植物易倒伏,叶片脉间缺绿,且沿叶缘逐渐出现坏死组织,渐呈焦枯状。故选:A.
6.若探究镁元素是否为植物生长的必需元素,最可行的方法是(▲)
A.测量正常叶片中镁元素的含量
B.检测根系对镁元素的吸收过程
C.分析影响镁元素吸收的环境条件
D.比较正常植株在完全营养液和缺镁的完全营养液中的生长状况
【答案】D
【解析】对照实验又叫单一变量实验,只有一个量不同。其它量皆相同的实验。只有一个变量,这就是实验中所有探究的问题,是可以改变的量,本实验的变量应该是镁。
【分析】实验中,控制变量和设置对照实验是设计实验方案必须处理好的两个关键问题。
【详解】根据探究实验的要求,要探究植物生长是否需要镁元素,就要设置以是否含镁元素为变量的对照实验。选项ABC均未设置以镁元素为变量的对照实验,而选项D比较正常植株在完全营养液和缺镁的完全营养液中的生长状况,设置了以镁元素为变量的对照实验,符合探究实验
的要求。故选:D.
7.如图是探究“溶液浓度大小对植物吸水的影响”实验。取两个大小相同的萝卜,各从其顶端向下挖一个大小一样的洞。在图1中萝卜的洞内装上浓盐水,在图2中萝卜的洞内装上等量的清水。过一段时间后,观察现象。下列有关叙述错误的是(▲)
A.图1中萝卜变软
B.图2中萝卜洞里的水会变多
C.细胞内溶液浓度大于外界溶液浓度时,细胞吸水
D.对栽培作物施肥时,要注意“薄肥勤施”
【答案】B
【解析】【分析】【详解】图1萝卜洞内放的是浓盐水,浓盐水的浓度大于萝卜细胞液的浓度,因此萝卜细胞失水变软,萝卜体内的水流到盐水里,故盐水的量会变多,A正确;图2萝卜洞内放的是清水,清水的浓度小于萝卜细胞液的浓度,因此萝卜细胞会吸水变硬,故清水的量会变少,B错误;细胞的吸水和失水取决于细胞内部和外界的溶液浓度大小,故细胞内溶液浓度大于外界溶液浓度时,细胞吸水,C正确;对栽培作物施肥时,要注意“薄肥勤施”D正确。故选择B选项。
8.一位农民种植的小麦产量总是比邻近地块的低,他怀疑是农田缺乏某种肥料,于是便进行了田间试验。他将农田分为等面积的四块,除施肥不同外,其他管理措施均相同,实验结果如下表,从表中可以看出,该农田最可能缺乏的是(▲)
地块




施肥情况
氮肥
磷肥、钾肥
磷肥、氮肥
不施肥
小麦产量(kg)
56.62
67.26
57.80
55.71
A.氮肥
B.磷肥
C.钾肥
D.无法确定
【答案】C
【解析】无机盐对植物的生长发育起着重要的作用,这些无机盐包括氮、磷、钾、钙、镁、硫、硼、锰、锌、钼等的多种无机盐,其中植物生活中最多的无机盐是氮、磷、钾。
【分析】掌握氮、磷、钾等无机盐对植物的意义以及通过表中情况明确控制实验变量,设置对照实验。
【详解】A、由表中施肥情况可以看出,甲与丁对照,实验变量是氮肥,说明该农田基本不缺氮肥。不符合题意;B、甲与丙对照,实验变量是磷肥,说明该农田基本不缺磷肥。不符合题意;C、小麦产量最高的是乙,并且乙施用了钾肥,说明该农田缺少钾肥。符合题意。D、从表中看中缺的是钾肥,不符合题意故选:C
9.(2019·浙江台州)叶绿素的化学式为C55
H72O5N4Mg,推测叶绿素中的(▲)
A.镁元素可能是植物通过呼吸作用产生的
B.氮元素可能是植物通过光合作用产生的
C.氧元素可能是植物通过根从土壤中吸收的
D.氢元素可能是植物通过蒸腾作用从空气中吸收的
【答案】C
【解析】(1)绿色植物通过叶绿体,利用光能,把二氧化碳和水转化成储存能量的有机物,并且释放出氧气的过程,叫做光合作用。(2)细胞利用氧,将有机物分解成二氧化碳和水,并且将储存在有机物中的能量释放出来,供给生命活动的需要的过程叫做呼吸作用;(3)水分以气体状态从植物体内散发到植物体外的过程叫做蒸腾作用。解答即可。
【分析】此题考查了对探究影响叶绿素形成的环境因素的认识,难度不大,多以选择、实验题形式出题。
【详解】A、呼吸作用的产物是二氧化碳和水,二氧化碳和水是由碳元素,氧元素和氢元素构成,不包括镁元素,A不符合题意;B、光合作用的产物是有机物(主要是淀粉)和氧气,有机物和氧气由碳元素、氧元素和氢元素构成,不包括氮元素,B不符合题意;C、叶绿素中的氧元素可能是植物通过根从土壤中吸收的,C符合题意;D、植物的蒸腾作用是水分从体内散发到体外的过程,水由氢元素和氧元素构成,不包括氢元素,C不符合题意。故选:C.
10.如图所示,将丝瓜茎靠近基部处切断,可发现“水”会从切面处缓缓地向外冒,并可持续一段时间。这段时间内(▲)
A.植物的根细胞已经丧失呼吸作用
B.根细胞液的浓度大于土壤溶液的浓度
C.“水”主要从切面的筛管处冒出
D.根系吸水对植物体内水往高处流动没有影响
【答案】B
【解析】植物细胞吸水和失水的原理是细胞外部溶液的浓度大于细胞液浓度时细胞就失水,细胞外部溶液的浓度小于细胞液浓度时细胞就吸水。
【分析】解答此类题目的关键是理解植物细胞吸水失水的原理。
【详解】A、植物细胞还能存活很长时间,植物的根细胞还具有呼吸作用,A错误;B、根细胞液的浓度大于土壤溶液的浓度形成渗透压,因为水从低浓度溶液流向高浓度溶液,所以有利于植物吸水,B正确;C、水主要从导管中冒出,导管主要是从土壤中向上运输水和无机盐的,而筛管主要是从形态学上端向下端运输有机物的,C错误;D、植物根系的生理活动使液流从根部上升的压力,称为根压。根压把根部的水分压到地上部,土壤中的水分便不断补充到根部,这就形成根系吸水过程,这是由根部形成力量引起的主动吸水。所以有影响,D错误。故选:B.
11.在下图实验中,可以证明植物根吸水主要在根尖的是(▲)
【答案】B
【解析】对照实验:在探究某种条件对研究对象的影响时,对研究对象进行的除了该条件不同以外,其他条件都相同的实验。根据变量设置一组对照实验,使实验结果具有说服力。一般来说,对实验变量进行处理的,就是实验组。没有处理是的就是对照组。
【分析】本考点一般直接考查根尖结构以及与吸收功能相适应的特点。题型较综合,有时也结合根尖结构图进行考查
【详解】选项B中一组去根前端(即去除根尖),一组保留根,形成对照,能说明植物根吸水的主要部位在根尖。故选:B.
12.富营养化造成水体发黑发臭、水质恶化的过程是(▲)
①过量使用含氮、磷元素的化肥
②藻类死亡
③水中藻类大量繁殖
④水中细菌分解有机物
⑤水中需氧生物大量死亡
⑥水中溶解氧含量急剧下降
A.①⑥②③⑤④
B.①③②④⑥⑤
C.①③⑤②⑥④
D.①②③④⑤⑥
【答案】B
【解析】水体富营养化造成的一系列变化,是一个连续的过程,这个过程的前后有严谨的因果关系,不能调换。如因过量施用含氮、磷元素的化肥才造成富营养化的现象。
【分析】【详解】略
13.无土栽培技术是指根据植物生活需要的无机盐来配制营养液,用营养液来栽培植物的技术,在配制营养液的过程中需要考虑以下哪些因素(▲)
①无机盐的种类
②无机盐的数量
③无机盐的比例
④不用考虑以上因素
A.①②
B.②③
C.①②③
D.

【答案】C
【解析】无土栽培指的是不用土壤,而是依据植物生活所需无机盐的种类和数量的多少,将无机盐按照一定的比例配成营养液,用营养液来培养植物。
【分析】解答此类题目的关键是熟记氮磷钾对植物的作用,并了解无土栽培的相关知识。
【详解】植物在生长过程中,需要量最多的是含氮、磷、钾的无机盐。含氮的无机盐能促进细胞的分裂与生长,使枝繁叶茂;含磷的无机盐可以促进幼苗的发育和花的开放,使果实和种子提早成熟;含钾的无机盐使植物茎秆健壮,促进淀粉的形成与运输。当土壤中缺少某种无机盐
时,植物的生命活动就会受到相应的影响。根据①无机盐的种类、②数量和③比例配置营养液,用营养液来栽培植物,我们把这种栽培方法叫做无土栽培。故选:C.
14.现如今牛粪、羊粪等农家肥,成了种植户们的“抢手货”。与化肥相比,农家肥料具有的特点是(▲)
A.肥效高,见效快
B.来源广、肥效长、成本低
C.养分单一,宜做基肥
D.长期使用易使土壤板结
【答案】B
【解析】化肥含营养成份比较单一,不能满足植物生长所需的各种养份,而且成本也较高。因此一般在施用时,总是在增施农家肥料的基础上,配合使用化肥,这样可以起到缓急相济、互相补充的作用。
【分析】掌握人粪尿的价值,比较农家肥和化肥的优缺点,结合题意,即可正确答题。
【详解】人粪尿中除了含有大量的水,还含有一定数量的有机物,这些有机物经过细菌、真菌等分解者的分解作用,可以转化为含氮、磷、钾等的多种无机盐,能被植物直接吸收和利用;化肥虽然肥效快,但用久了容易造成土壤板结等现象,不利于长期使用。农家肥同化肥相比,具有来源广、养分全、肥效持久、能够改良土壤和成本低等优点。故选:B
15.有一位科学家在一只大木箱里栽种一棵黑麦。他尽量创造良好的条件,让黑麦的根能够充分地生长。到了黑麦长出麦穗的时候,他统计出了这棵黑麦的根系是由1400万条根组成的。这些根一共有150亿条根毛,精确的计算表明:这棵黑麦根系的总面积是茎和叶总面积的130倍。这种现象对黑麦的生活的主要意义是(▲)
A.固定植株
B吸收水分和无机盐
C.制造营养
D.散失水分
【答案】B
【解析】大多数陆生植物的根在地下分布深而广,形成庞大的根系,比地上的枝叶系统还发达。可谓“根深叶茂”,“树大根深”,可见根在植物生长过程中的重要作用
【分析】掌握根尖的结构及功能。
【详解】根尖的结构一般可以划分为四个部分:根冠、分生区、伸长区和成熟区。成熟区也叫根毛区,表皮一部分向外突起形成根毛,是根吸收水分和无机盐的主要部位。植物的生长需要无机盐,无机盐必须溶解在水中才能被吸收。所以黑麦根系发达是为植物的生长提供水分和无机盐。故选:B.
16.将大小相同的4棵白菜苗分别移栽在四个盆子里,其他条件相同,只是所施肥料不同,过一段时间后,菜苗的茎、叶生长最旺盛的是(▲)
A.施磷肥
B.施氮肥
C.施钾肥
D.施石灰
【答案】B
【解析】含氮的无机盐能促进细胞的分裂和生长,使枝繁叶茂;含磷的无机盐可以促进幼苗的发育和花的开放,使果实、种子提早成熟;含钾的无机盐无机盐使植物茎秆健壮,促进淀粉的形成和运输。白菜是以叶为主,所以要想提高产量,需要多施氮肥,白菜长得最旺盛的是施含氮的肥料的那一盆。
【分析】解答此类题目的关键是理解掌握含氮、磷、钾的无机盐的主要作用,可结合着具体的实例掌握。
【详解】ACD、通过分析可知,菜苗的茎、叶生长最旺盛的不是施磷肥、施钾肥、施石灰的那一盆菜苗,ACD不正确;B、含氮的无机盐能促进茎叶的生长,因此菜苗的茎、叶生长最旺盛的是施氮肥的那一盆菜苗,B正确。故选:B.
17.若要证明植物生活需要某一种无机盐,应该将长势相似的同种植物分别培养(▲)
A.蒸馏水和缺少无机盐的土壤浸出液中
B.只含该种无机盐的培养液和蒸馏水中
C.土壤浸出液和缺少该无机盐的土壤浸出液中
D.只含该种无机盐的培养液和土壤浸出液中
【答案】C
【解析】植物的生长需要多种无机盐,无机盐对植物的生长发育起着重要的作用,这些无机盐包括含氮、磷、钾、钙、镁、硫、硼、锰、锌、钼等的多种无机盐,其中植物生活中最多的无机盐是含氮、磷、钾的无机盐。
【分析】掌握探究实验的相关要求,无机盐对植物生长的作用。
【详解】探究实验要求设置对照和控制变量,在控制变量中要求遵循变量唯一的原则。本实验作出的假设是植物的生活需要某一种无机盐,因此实验变量是某种无机盐。在设置对照中,就要选择含有该种无机盐的土壤浸出液和不含有该种无机盐的土壤浸出液。故选:C.
18.海滩的盐碱地一般不适宜种植庄稼。据报道,有关部门已利用海滩大面积发展海水浇灌种植绿色蔬菜工程,并且海水浇灌种植的蔬菜产量高,病虫害少。据此可推测这类海水蔬菜植株应具有的特
点是(▲)
A.植株较高大
B.根系较发达
C.根细胞的细胞液的溶质的质量分数较高
D.叶片较多
【答案】C
【解析】【分析】【详解】不毛之地的盐碱地中养殖海水蔬菜不但节省了很多成本,更节约了大量耕地(我国沿海地区有大面积无法进行农业耕种的滩涂和盐碱地)。因为海水蔬菜还具有抗盐聚盐的能力,能脱盐改良盐碱滩涂,从而有效地改善生态环境。所以适宜在海滩生活的海水蔬菜应具有的特点是:根细胞细胞液中溶质的质量分数较高。故答案为C.
19.红树林被称为“海岸卫士”,是因为红树有非常发达的根系,它的根不仅支持植物本身,也保护了海岸免受风浪侵蚀。下列有关植物根的叙述中错误的是(▲)
A.伸长区细胞的迅速伸长是根伸长的唯一途径
B.植物吸收水分和无机盐的主要部位是根尖成熟区
C.植物体的根系对地面土壤有很好的固定和保护作用
D.中耕松土的目的之一是利于根的呼吸作用
【答案】
A
【解析】此题考查根系分布与环境相适应的特点。根系的主要功能是吸收水和无机盐,还有固定植物体的作用。
【分析】掌握根的结构及功能。
【详解】A、根的伸长,一方面取决于分生区细胞的分裂,另一方面取决于伸长区细胞的生长,A错误;B、根尖成熟区具有大量的根毛,是植物吸收水分和无机盐的主要部位,B正确;C、大多数陆生植物的根在地下分布深而广,形成庞大的根系,对地面土壤有很好的固定和保护作用,C正确;D、中耕松土,使土壤变得疏松,含有较多的空气,有利于根的呼吸作用,D正确。故选:A.
20.小明家的苹果树枝繁叶茂,却在形成花蕾以后出现落蕾现象。小明根据所学知识及时给苹果树施加了适量的某种化肥以后,就不再出现落蕾现象,并且不久就开花了。小明施加的化肥是(▲)
A.氮肥
B.磷肥
C.钾肥
D.氮肥和钾肥
【答案】B
【解析】此题考查各种无机盐对植物的作用。氮肥能促使植物的茎叶旺盛生长,磷肥能使植物多开花多结果,钾肥则有利有机物向植物储存器官内转运。
【分析】解答此类题目的关键是熟记氮、磷、钾对植物的作用。
【详解】磷肥能够促进番茄花芽分化,提早开花结果,能使植物多开花多结果,促进幼苗根系生长和改善果实品质。缺磷时,幼芽和根系生长缓慢,植株矮小,叶色暗绿,无光泽,背面紫色。故选:B.
21.俗话说:“树有多高,根有多深。”树大根深是自然界普遍存在的现象,下列对这种现象的看法错误的是(▲)
A.植物的根能牢牢把植物固定在土壤中
B.深扎在土壤中的根有利于吸收水分
C.根所获得的有机物来自更深的土壤
D.树大根深,蒸腾作用能力就更强
【答案】
C
【解析】植物的根起到固定植物体的作用,植物从土壤中吸收水分和无机盐,有机物来自于光合作用的制作,植物能进行蒸腾作用,蒸腾作用具有重要的意义,分析解答。
【分析】植物需要的有机物来自于光合作用的制作,而不是来自于土壤。
【详解】A、植物的根系非常庞大,能牢牢地把植物固定在土壤中,正确。B、土壤是深处水分充足,地表的水分容易蒸发,易干旱,植物通过根吸收土壤中的水分,因此根越深,越利于吸收土壤深处的水分。正确。C、植物需要的有机物来自于光合作用的制作,而不是来自于土壤,错误。D、树大根深,利于吸收更多的水分,利于蒸腾作用,正确。故选:C
22.如图A为水分从土壤中进入根内部的示意图,图B为根细胞处于某种状态。据图回答:
(1)1是根尖某处表皮细胞的一部分向外突出形成的,叫做


(2)4所示部分为根尖的

区。
(3)当根毛细胞液浓度大于土壤溶液浓度时,水分依次通过的结构是


A.1→2→3
B.2→3→1
C.3→2→1
D.
1→3→2
(4)某同学给一株植物施肥后,该植物生长不正常,若他在显微镜下观察发现该植物根细胞的
状态如图B所示,则根细胞浓度

(填“大”或“小”)于土壤溶液浓度。
【答案】(1)根毛;(2)根毛(或成熟);(3)A
;(4)小
【解析】从图示中可以看出:A图是示根尖结构图,小图为放大的成熟区部分结构,其中1是根毛,2是成熟区内部细胞,3是导管,4是成熟区;B图所示细胞失水后,发生质壁分离的根细胞。
【分析】熟记根尖的结构及生理,明确根毛细胞吸水的道理是解答此题的关键
【详解】(1)从图中可以看出1结构是成熟区的表皮细胞向外突出形成的根毛,这样可以大大增加根吸收水分和无机盐的面积,使成熟区成为根吸收水分和无机盐的主要部位。(2)成熟区又叫根毛区,是成熟区的表皮细胞向外突起形成大量的根毛后形成的。主要功能是吸收水分和无机盐。(3)水分最是由浓度低的地方向浓度高的地方流动,在根毛区中,土壤溶液的浓度小于根毛细胞液的浓度,根毛细胞液的浓度依次小于内部细胞的细胞液的浓度,水分就会从土壤依次经过根毛细胞、成熟区细胞到达内部的导管了。故选A.(4)通过图示可以看出B图的细胞处于失水状态,因为水分由浓度低的地方向浓度高的地方流动,根细胞液的浓度小于土壤溶液的浓度。故答案为:(1)根毛(2)成熟(3)
A(4)小于
23.观察下图,回答下列问题。
A图根系的主要特点是

,由根系的特点得名,此种根系叫做

;B图根系的主要特点是

,由根系的特点得名,此种根系叫做

。根系是由

发育而成的。
(2)图A根系的生长有不均匀现象,原因可能是

;这种现象说明,根系的生长具有

的特性。
【答案】(1)主根粗大,侧根细短,主根与侧根有明显的区别;直根系;主根不明显,主要由不定根组成;须根系;胚根(2)植物体的一侧有大量的水或肥料;向水生长和向肥生长
【解析】此题主要考查的是根系的分类、特点、分布及影响分布的因素等内容,分析解答
【分析】根系在土壤中的分布及其意义是考试的重点,要注意理解和掌握。
【详解】(1)、植物的根系分为直根系和须根系,由种子的胚根发育而成的根叫主根,从主根上生出的根叫侧根,从茎、叶上生出的根叫不定根;根系是一株植物上所有根的总和。主要由主根和侧根组成的根系叫直根系,直根系的主根粗大,侧根细短,主根与侧根有明显的区别。如大豆、萝卜的根系;主要由不定根组成的根系叫须根系,须根系的主根不明显,主要由不定根组成。(2)、根系在土壤中的分布与其形态有关,也受到环境中水、肥等因素的影响。大多数陆生植物的根在地下分布深而广,形成庞大的根,比地上的枝叶系统还发达。根在土壤中的分布具有向地性、向水性、向肥性。由于重力作用使根近地的一面生长素浓度高,高浓度生长素对植物根有抑制生长的作用,所以向近地的一面弯曲生长,表现为向下生长即向地性;根还表现为向水生长的特点,即根的向水性;根向土壤肥力多的地方生长是向肥性。据此可知,如图的根系的生长有不均匀现象,原因可
能是植物体的一侧有大量的水或肥料。故答案:(1)主根粗大,侧根细短,主根与侧根有明显的区别;直根系;主根不明显,主要由不定根组成;须根系;胚根(2)植物体的一侧有大量的水或肥料;向水生长和向肥生长
24.根是陆生植物吸水的主要器官,它从土壤中吸收大量的水,满足植物体生长发育的需要。如图是细胞吸水和失水模式图。请回答以下问题:
(1)根吸收水的主要部位是根尖的

区。
(2)施肥过多植物会出现“烧苗”现象,其原因是土壤溶液浓度

根细胞细胞液浓度。
(3)上图中,

图表示细胞处于失水状态。
(4)在细胞中,控制细胞内外物质进出的结构是

.
【答案】(1)成熟区;(2)大于;(3)A;(4)细胞膜
【解析】(1)植物吸收水和无机盐的主要器官是根。根尖成熟区,细胞停止伸长,并且开始分化,表皮一部分向外突起形成根毛。有大量的根毛,大大增加了根与土壤中水接触的面积,有利于吸水。而且根尖成熟区及其上根内部一部分细胞分化形成导管,能输导水分和无机盐。因此成熟区是根吸收水分和无机盐的主要部位。(2)植物细胞吸水和失水的原理是:细胞外部溶液的浓度大于细胞内部浓度时失水,细胞外部溶液的浓度小于细胞内部浓度时吸水。若一次性给农作物施肥过多,会使土壤溶液浓度过高,大于植物细胞溶液的浓度,植物细胞不能吸水,反而会失水,导致植物因失水而萎蔫,造成“烧苗”现象。因此要合理施肥。(3)上图中,A图细胞壁与细胞膜分离,液泡变小,因此表示细胞处于失水状态。图B细胞壁和细胞膜紧密的贴在一起,液泡大,因此表示细胞吸水。(4)在细胞中,控制细胞内外物质进出的结构是细胞膜
【分析】本题考查的是根吸水的部位,施肥过多植物会出现“烧苗”的原因,植物细胞失水或吸水的原理,细胞膜的功能。
【详解】略
25.根据如图所示的菜豆和小麦植株的根系组成示意图,完成下列填空。
(1)写出图中所示两种植物根的类型名称:[1]

,[2]

,[3]


(2)由[1]和[2]组成的根系称

,由[3]组成的根系称


(3)图中所示植物,属于双子叶植物的是


【答案】(1)主根;侧根;不定根;(2)直根系;须根系;(3)菜豆
【解析】由种子的胚根发育而成的根叫主根,主根向土壤深处生长;从主根上生出的根叫侧根,主根与侧根相连,向土壤四周生长;从茎、叶上生出的根叫不定根;根系是一株植物上所有根的总和。主要由主根和侧根组成的根系叫直根系,直根系主根发达,长而粗,侧根短而细,如大豆、萝卜的根系;主要由不定根组成的根系叫须根系,须根系主根不发达,不定根多而发达,如玉米、小麦的根系。
【分析】解答此类题目的关是熟知直根系和须根系的组成特点。
【详解】(1)图中1是主根,2是侧根,3是不定根.(2)由①主根和②侧根组成,主根发达,长而粗,侧根短而细,叫做直根系。由不定根组成的根系是须根系。(3)菜豆的主根发达,长而粗,侧根短而细,属于直根系。小麦的不定根多而发达,属于须根系。故答案为:(1)主根;侧根;不定根;(2)直根系;须根系;(3)菜豆
26.如图是粮尖的立体结构和平面结构图,识图并填写有关根尖结构和功能的内容,
(1)①是根尖的

区,它的细胞的细胞壁较

(填“厚”或“薄”),液泡很

(填“大”或“小”),所以是根吸收



的主要部分。
(2)②是根尖的

区,能够较快地生长,因此是根

的主要原因,此处的细胞结构特点是


(3)④是根尖的

,细胞排列

(填“不”或“很”)整齐,具有

作用。
【答案】(1)根毛;薄;大;水分;无机盐;(2)伸长区;向下生长;细胞呈长方形,排列紧密(3)根冠;不;保护
【解析】根尖是指从根的顶端到生有根毛的一段,它的结构从顶端依次是④根冠、③分生区、②伸长区、①成熟区。
【分析】分清根尖各部分的名称及功能是解题的关键。
【详解】(1)①成熟区也叫根毛区;在伸长区的上部,细胞停止伸长,并且开始分化,表皮一部分向外突起形成根毛。根吸收水分和无机盐的主要部位。成熟区及其上部,根内部一部分细胞分化形成导管,能输导水分和无机盐。(2)②伸长区在分生区上部,细胞呈长方形,排列紧密,逐渐停止分裂,开始迅速伸长,是根伸长最快的地方,是根深入土层的主要推动力,能够吸收水分和无机盐。它的细胞来自分生区细胞分裂,它的细胞不断生长形成(3)④根冠位于根的顶端,属于保护组织,细胞形状比较大,排列不规则,像一顶帽子似地套在外面,具有保护作用。故答案为:(1)根毛;薄;大;水分;无机盐;(2)伸长区;向下生长;细胞呈长方形,排列紧密(3)根冠;不;保护。
27.如图所示,图一为肉眼看到的幼苗的幼根,图二为显微镜下观察到的四类细胞的形态结构,请据图回答问题。
(1)肉眼可见的白色绒毛是

,它主要是由图二中[]

细胞的表皮向外突出而成,增大了与土壤的接触面积,有利于根对水分的吸收。
(2)图一中[]

主要由分生组织构成,细胞具有分裂能力,在显微镜下观察为图二中的

(填字母)。
【答案】(1)根毛;C;成熟区;(2)②;分生区;D;
【解析】此题考查的知识点是根尖的结构,解答时可以从根尖各部分的名称、细胞特点方面切入。
【分析】解答此类题目的关键是熟记根尖的结构特点。
【详解】根尖是指从根的顶端到生有根毛的一段。由图可知:它的结构从顶端依次是①根冠、②分生区、③伸长区、④成熟区。(1)C图是表皮一部分向外突起形成根毛,肉眼可见的白色绒毛是根毛,成熟区的表皮细胞向外突出形成的根毛,这样可以大大增加根吸收水分和无机盐的面积,使成熟区成为根吸收水分和无机盐的主要部位。(2)左图中②分生区主要由分生组织构或,细胞具有分裂能力,在显微镜下观察为右图中的D图。D图细胞很小,细胞壁薄,细胞核大,细胞质浓,具有很强的分裂能力,是分生区。
故答为:(1)根毛;C;成熟区;(2)②;分生区;D;

28.如图表示的是根尖部分细胞的结构,请回答下列问题。
(1)图D位于根的最尖端,具有

作用。在根向土壤深处延伸时,不断和土壤颗粒摩擦,有一部分细胞会死亡、脱落,但是这部分结构始终是存在的,并没有因为摩擦而减少或消失,你认为原因是


(2)根的生长是连续的。图A表示的是当前根的某一部位细胞的形态,过一段时间,它的形态将是


(填字母)所示的细胞形态。
(3)图B表示的是

细胞,该部分细胞的最大特点是具有

。移栽植物时,如果该部分被破坏较多,植物将会出现

现象。
【答案】(1)保护;分生区不断分裂产生新细胞来补充;(2)
B;(3)成熟区;根毛脱落内部分化出现导管;萎蔫
【解析】根尖是指从根的顶端到生有根毛的一段。图中A是伸长区的细胞,B是成熟区的细胞,C是分生区的细胞,D是根冠的细胞。
【分析】解答此类题目的关键是熟记根尖的结构特点。
【详解】(1)图中的D根冠,位于根的最尖端,具有保护作用;分生区被根冠包围着,属于分生组织,细胞很小,细胞壁薄,细胞核大,细胞质浓,具有很强的分裂能力,能够不断分裂产生新细胞,使细胞数目增加,向下补充根冠,向上转化为伸长区。根在土壤里生长,根冠的外层细胞常被土壤磨损,但是分生区能不断的分类产生新的根冠细胞,因此根冠仍能保持原来的形状。(2)伸长区在分生区上部,细胞逐渐停止分裂,开始迅速伸长,是根伸长最快的地方。在伸长区的上部,细胞停止伸长,并且开始分化,表皮一部分向外突起形成根毛。;(3)成熟区的细胞具有吸收水分和无机盐的功能,成熟区及其上部,根内部一部分细胞分化形成导管,能输导水分和无机盐。移栽植物时,如果被破坏较多,植物将会因不能吸收足量的水分出现萎蔫现象。故答案为:(1)保护;分生区不断分裂产生新细胞来补充;(2)
B;(3)成熟区;根毛脱落内部分化出现导管;萎蔫
29.某同学为了探究植物细胞的吸水与失水,做了如下实验:
步骤一:分别取20mL的清水和20mL不同浓度(5%、10%)的食盐水依次置于A、B、C三个烧杯中。
步骤二:取三块新鲜小萝卜块,分别置于A、B、C三个烧杯中(萝卜块全部被淹没),都静置浸泡5分钟。
步骤三:取出萝卜块,分别量出三个烧杯中溶液的体积。记录数据于下列表中。
据实验回答问题:
周围溶液浓度(%)
清水
5%的食盐水
10%的食盐水
溶液体积(mL)
19.5
22.6
24.4
(1)步骤二中存在明显不足,请你指出来:


(2)在A中,清水体积略有减小,若不考虑蒸发和读数误差,其原因是


(3)该实验的实验组是


(4)通过A组与B组进行对比得出的结论是


(5)本实验除了通过溶液体积的变化来定量证明植物细胞的吸水和失水之外,还可以通过测量

的变化来定量证明植物细胞的吸水与吸水。
【答案】(1)萝卜块大小应该一样.(2)萝卜块细胞吸水.(3)B和C.(4)当细胞外部溶液的浓度大于细胞内部浓度时,细胞失水;当细胞外部溶液的浓度小于细胞内部浓度时,细胞吸水。(5)萝卜块重量.
【解析】植物细胞吸水和失水的原理:植物细胞吸水还是失水取决于细胞液浓度与周围环境溶液的浓度大小。当细胞外部溶液的浓度大于细胞内部浓度时,细胞失水;当细胞外部溶液的浓度小于细胞内部浓度时,细胞吸水。
【分析】只要掌握了植物吸水和失水的原理以及对照试验的原理,就能做对本题做出正确的解答。
【详解】(1)这是一个对照试验,变量是溶液的浓度,所以不能有其他的变量,因此萝卜块应该一样大。(2)在A中,因为清水的浓度小于萝卜细胞液的浓度,萝卜块细胞在吸水,故清水的体积略变小。
(3)A组用的是清水,B组和C组用了不同浓度(5%、10%)的食盐水,因为食盐水的浓度大于细胞液的浓度,发生了失水现象,溶液的体积增大,且C组的食盐水浓度比B组要高,而溶液的体积也增大的多一些,这就说明了当萝卜块细胞液浓度与周围溶液浓度差别越大时,萝卜块失水越快。故BC都属于实验组,A组属于对照组。(4)在A中,因为清水的浓度小于萝卜细胞液的浓度,萝卜块细胞吸水,故清水的体积略变小;而在B中,食盐水的浓度大于细胞液的浓度,发生了失水现象,溶液的体积增大,故可得出的结论是:当细胞外部溶液的浓度小于细胞内部浓度时,细胞吸水;当细胞外部溶液的浓度大于细胞内部浓度时,细胞失水。(5)细胞的吸水和失水不只通过溶液体积的变化来定量确定,也可以通过测量萝卜块重量的变化来确定,萝卜块变重表示它吸水了,萝卜块变轻表示失水了,失水越多,轻的越多。故答案为:(1)萝卜块大小应该一样.(2)萝卜块细胞吸水.(3)B和C.(4)当细胞外部溶液的浓度大于细胞内部浓度时,细胞失水;当细胞外部溶液的浓度小于细胞内部浓度时,细胞吸水。(5)萝卜块重量.
30.各种植物的根系在土壤中分布的深度和广度是不同的。一般说来,直根系入土较深,须根系入土较浅。根系分布的深浅除决定于植物的种类外,还与根系生长的环境条件有关。农谚道:“淘金难买五月旱,六月连阴吃饱饭”。能说说这句农谚所包含的科学道理吗?


【答案】栽培作物(玉米、高梁、棉花等)苗期的土壤干燥(下层水分多)可使根系下扎,后期再灌水,植物因获得壮大的根系而产量高
【解析】【分析】【详解】略
31.植物的根不断地向土壤的深层生长,是因为根尖的(▲)活动的结果。
A.根冠
B.分生区
C.伸长区
D.分生区和伸长区
【答案】D
【解析】根尖是指从根的顶端到生有根毛的一段,它的结构从顶端依次是根冠、分生区、伸长区、成熟区。
【分析】解答此类题目的关键是理解根的生长原因。
【详解】根冠位于根的顶端,属于保护组织,细胞比较大,排列不够整齐,像一顶帽子似地套在外面,保护分生区。分生区被根冠包围着,属于分生组织,细胞很小,细胞壁薄,细胞核大,细胞质浓,具有很强的分裂能力,能够不断分裂产生新细胞,使细胞数目增加,向下补充根冠,向上转化为伸长区。伸长区在分生区上部,细胞逐渐停止分裂,开始迅速伸长,是根伸长最快的地方。成熟区也叫根毛区;在伸长区的上部,细胞停止伸长,并且开始分化,表皮一部分向外突起形成根毛。根吸收水分和无机盐的主要部位。成熟区及其上部,根内部一部分细胞分化形成导管,能输导水分和无机盐。因此植物的根之所以能够不断的生长,主要与根尖的分生区和伸长区有关。故选:D.
32.(2018·浙江舟山、嘉兴)卷柏是种奇特的蕨类植物。在水分不足时,它的根会从土壤里“拔”出来,身体缩卷成一个圆球,随风而动。一旦滚到水分充足的地方,圆球就会迅速打开,根重新钻到土壤里,继续生长。下列分析正确的是(▲)
A.卷柏的生存环境仅限于平原与海滩
B.卷柏的根只有吸收功能,没有固定功能
C.卷柏的这种生存方式体现了它对环境的适应
D.卷柏的根从土壤中不仅吸收水分,还吸收有机营养
【答案】C
【解析】卷柏属于蕨类植物,蕨类植物有了根、茎、叶的分化,且体内有输导组织和机械组织,能为植株输送营养物质,以及支持地上高大的部分,因此,蕨类植物一般长的比较高大。蕨类植物无花,不能结出果实和种子,用孢子繁殖后代,属于孢子植物;蕨类植物的生殖离不开水,适于生活在阴湿处。
【分析】只要熟练掌握了蕨类植物的主要特征,就能轻松答题。这部分内容是重点,注意掌握。
【详解】A.蕨类植物的生殖离不开水,适于生活在阴湿处,A错误;B.蕨类植物有真正的根、茎、叶的分化,卷柏的根有吸收功能,有固定功能,B错误;C.卷柏的这种生存方式体现了它对环境的适应,C正确;D.卷柏的根从土壤中不仅吸收水分,还吸收无机盐,叶通过光合作制造的有机物是通过筛管由上向下运输的,D错误。故选:C.
33.中国是世界最早种植小麦的国家之一。如图是小麦根的示意图。
小麦根的数量多,总面积大(如上图)。幼根的生长一方面要靠根尖分生区细胞的分裂增加细胞数
量;另一方面要靠

细胞的体积的增大。
【答案】伸长区
【解析】根尖是指从根的顶端到生有根毛的一段。根尖的结构从顶端向上,一般可以划分为四个部分:根冠、分生区、伸长区和成熟区
【分析】解答此类题目的关键是牢固掌握基础知识并能灵活运用所学知识解释实际问题
【详解】幼根的生长一方面要靠根尖分生区细胞的分裂增加细胞数量;另一方面要靠伸长区细胞的体积的增大。
34.完成下列实验分析。
(1)如上图所示,分别在A、B两只烧杯中放入两株幼小的植物,几天后,
烧杯中的植物正常生长,而
烧杯中的植物不能正常生长。
(2)分别取A、B烧杯中的液体数滴,滴在透明的玻璃片上,用酒精灯加热烘干,发现A烧杯中的液体蒸发后留下了明显的白色痕迹,而B烧杯中的液体蒸发后基本无痕迹,这些白色痕迹是

(3)通过上述实验可得出结论:

(4)上述实验过程中是否有需要改进的地方?如果有,请说明。
【答案】(1)A
B
(2)无机盐
(3)植物生长需要无机盐(4)有;为了减少其他因素的干扰,B烧杯中的清水最好用蒸馏水,因为清水中也含有少量的无机盐。
【解析】【分析】【详解】略
35.农博园的无土栽培植物给参观者留下了深刻印象。无土栽培是利用营养液栽培作物的一门现代
化技术,营养液中含有作物生长所需的全部的无机盐(这种营养液称为完全营养液)。请回答:
(1)无土栽培配制营养液时,一般要求含氮、磷、钾的无机盐要

一些,这其中的道理是


(2)无土栽培的植物主要通过

(部位)吸收无机盐,该部位适于吸收无机盐的主要特点是


(3)有人将番茄苗培养在完全培养液中,一段时间后,测定营养液中钙离子、镁离子和硅离子的浓度,结果如图所示。由该实验可得出的结论是


【答案】(1)多;植物生长发育需要量较多的无机盐是氮、磷、钾的无机盐;(2)成熟区;生有大量的根毛;(3)一种植物对不同离子的吸收量是不同的
【解析】无土栽培指的是不用土壤,而是依据植物生活所需无机盐的种类和数量的多少,将无机盐按照一定的比例配成营养液,用营养液来培养植物。由于根所吸收的水分和无机盐来自于土壤,而土壤颗粒只是对植物起着固定作用。所以植物可以采取无土栽培的方式即用营养液来培育植物。无土栽培可以更合理的满足植物对各类无机盐的需要,具有产量高、不受季节限制、节约水肥、清洁无污染等优点。
【分析】理解掌握植物的生长需要多种无机盐的相关实验。
【详解】(1)无机盐对植物的生长发育起着重要的作用,其中植物生长发育需要量较多的无机盐是氮、磷、钾。所以在无土栽培的植物中需要培养液含量最多的无机盐是氮、磷、钾的无机盐。(2)根尖是指从根的顶端到生有根毛的一段。它的结构从顶端依次是根冠、分生区、伸长区、成熟区。成熟区也叫根毛区;在伸长区的上部,细胞停止伸长,并且开始分化,表皮一部分向外突起形成根毛。根毛扩大了根的吸收面积,成熟区根吸收水分和无机盐的主要部位。因此吸收水分和无机盐的主要部位是成熟区。其适于吸收的特点是生有大量的根毛。(3)据图可见:实验结论是一种植物对不同离子的吸收量是不同的。故答案为:(1)多;植物生长发育需要量较多的无机盐是氮、磷、钾的无机盐;(2)成熟区;生有大量的根毛;(3)一种植物对不同离子的吸收量是不同的;
36.阅读材料后回答问题。
近几十年来,太湖水污染状况日趋严重,生态系统失调。
据统计,太湖地区每年排放工业废水和生活污水总量达到31.88亿吨,约有80%左右排入太湖,其污染程度和发展速度令人震惊。结果是太湖周围的大中城市,自来水厂取水困难,水质腥臭,部分工厂减产停产,水产养殖力急剧下降。为此,1998年,国务院做出了太湖流域全面治理污染,构建生态平衡的战略总决策。第一战役:1999年1月1日零点之前,太湖流域内所有水污染源限期治理,达标排放,被称为“零点行动”。第二战役:至2000年,重点水域水质明显改善。第三战仅:从根本上解决太湖富营养化、生态被破坏和有机物污染继续发展之基础。而今,太湖的生态已明显改观,太湖源已成为一个著名的风景名胜区,受广大旅游观光者的青睐。
(1)导致太湖水质恶化的主要原因是

,导致湖水中



等营养的增加,使水质出现富营养化。
(2)太湖水产养殖能力急剧下降的直接原因是

过度生长,水中的

缺少所致。
(3)在平时的生活中,我们可以从哪些方面减少引起水体富营养化的物质排放?


【答案】(1)工业废水和生活污水排放;N

P;(2)藻类
;溶解氧;(3)不使用含磷洗衣粉
【解析】【分析】【详解】略
37.过量使用化肥会引起水体富营养化污染。为了研究水生植物在治理水体富营养化中的作用,某科学学习小组进行了以下课题研究。
课题名称:比较金鱼藻和水葫芦对富营养化水体中氮元素的吸收作用。
实验材料:大小合适的相同水箱、金鱼藻、水葫芦、富营养化河水、蒸馏水、检测水中氮元素含量的相关仪器和其他必需设备。
研究过程:取三个水箱,编号A、B、C,分别注入相同体积的富营养化河水,并在A、B中分别放入相同质量的金鱼藻和水葫芦,均置于适宜的环境中,定期测量各水箱中的氮元素含量。
(1)在实验过程中为防止水分蒸发引起的误差,他们应该定期在每个水箱中添加一定量的
(填“蒸馏水”或“富营养化河水”)。
(2)在收集事实证据时,该小组获得了以下氮元素含量的实验数据(单位为mg/L)。
水箱号
0天
10天
20天
30天
40天
A:放金鱼藻
2.91
2.87
2.65
2.04
1.86
B:放水葫芦
2.91
2.48
2.10
1.50
1.32
C:对照组
2.91
2.90
2.90
2.89
2.90
处理数据:在下图的坐标系中画出A、B两个水箱水中的氮元素含量随时间变化的关系折线图。
根据以上实验结果,该学习小组可以得出的结论是水葫芦和金鱼藻均能吸收水中的氮元素,


的吸收能力更强。
(4)近年来,由于富营养化污染,该市的很多河道出现了水葫芦疯长,给河道环境及功能造成很大危害。如果任水葫芦在河道里自生自灭,你认为能否降低河道水体的富营养化污染?


【答案】(1)蒸馏水;(2)如图
(3)水葫芦;(4)不能
【解析】水体富营养化会造成水生植物生长繁殖速度的加快,据此答题。
【分析】如果任水葫芦自由生长,水葫芦将会阻塞河道,造成水体缺氧,鱼虾等水生动物无法生长。
【详解】(1)测定水中氮元素的含量,能折射出水生植物吸收氮元素的量;如果水蒸发后加入富营养化的河水,水中氮元素的含量又会增多,不能正确反映水生植物对氮元素的吸收量;因而,要注入蒸馏水。(2)在直角坐标系中,按照表中的数值标出各个点,再顺次连接各点即可。(3)一段时间后,B水箱内水中氮元素的含量低于A水箱内水中氮元素的含量,说明水葫芦对氮元素的吸收量多于金鱼藻。(4)如果任水葫芦在河道里自生自灭,水葫芦的遗体在腐生微生物的作用下,又能转化成含氮的无机盐,河水富营养化的现象得不到解决。故答案为:(1)蒸馏水;(2)如图
(3)水葫芦;(4)不能
38.农技人员采用“测土配方”技术对一片果园进行了土壤检测,结果显示该果园需要补充一定量的氮元素和钾元素。
图1
图2
丰收牌钾肥主要成分:K2SO4(K2SO4含量≥85%)净重:50kg惠农化工厂
(1)氮是植物生长的重要元素,果园土壤中缺少氮元素,需要用氮肥来补充,下列属于氮肥的是
(填序号)
①KCl;
②NH4HCO3;
③Ca3(PO4)2;
④NH4NO3
(2)“测土配方”可以实现“缺什么、补什么”,使用该技术的好处是

(3)小柯同学取丰收牌钾肥(如图1)样品2.0g,溶于足量的水中,滴加过量氯化钡溶液,产生沉淀质量与所加氯化钡溶液质量的关系如图2。试通过计算判断该钾肥中硫酸钾的质量分数是否符合产品外包装说明。(反应方程式为K2SO4+BaCl2=BaSO4↓+2KCl,杂质不参加反应)
【答案】(1)②④;
(2)能够合理使用化肥;(3)设2.0g钾肥样品中含有硫酸钾的质量为x,
K2SO4+BaCl2
=BaSO4↓+2KCl
174
233
X
2.33g
=1.74g,该钾肥中硫酸钾的质量分数为:1.74g×100%=87%,通过计算可知,该钾肥中硫酸钾的质量分数符合产品外包装说明。
【解析】含有氮元素的化肥属于氮肥;滥用化肥会污染环境;根据反应的化学方程式和提供的数据可以进行相关方面的计算和判断。
【分析】本题主要考查学生运用假设法和化学方程式进行计算和推断的能力,同时考查了分析数据的能力,计算时要注意规范性和准确性。
【详解】(1)碳酸氢铵和硝酸铵中都含有氮元素,都属于氮肥。故填:②④;(2)使用该技术的好处是能够合理使用化肥.故填:合理使用化肥;(3)设2.0g钾肥样品中含有硫酸钾的质量为x,
K2SO4+BaCl2
=BaSO4↓+2KCl
174
233
X
2.33g
=1.74g,该钾肥中硫酸钾的质量分数为:1.74g×100%=87%,通过计算可知,该钾肥中硫酸钾的质量分数符合产品外包装说明。
21世纪教育网
www.21cnjy.com
精品试卷·第
2

(共
2
页)
HYPERLINK
"http://21世纪教育网(www.21cnjy.com)
"
21世纪教育网(www.21cnjy.com)中小学教育资源及组卷应用平台
浙教版科学八年级下册第四章《土壤的根与物质吸收》培优训练
1.某同学按如图所示方法进行了无土栽培的尝试,下列有关叙述不正确的是(

A.甲乙两装置应放在相同的适宜环境中
B.甲植株生长的好的原因是土壤浸出液中含有植物生长所需的无机盐
C.土壤浸出液的浓度越高,甲植株生长越好
D.向土壤浸出液中通入空气有利于甲植株的生长
2.将两株生长情况基本相同的玉米苗,分别放在盛有等量土壤浸出液和蒸馏水的玻璃器皿中进行培养,结果如图所示(1号为土壤浸出液,2号为蒸馏水)。对此分析正确的是(

A.此实验的变量是水
B.该实验需在暗处进行
C.实验说明植物生长需要含氮、含磷、含钾的无机盐
D.土壤浸出液为植株生长提供了无机盐
3.某同学设计的实验装置及实验结果如图所示,下列关于该实验的分析最合理的是(
)
A.该实验证明了根的生长具有向地性
B.该实验结果应观察并记录幼苗根的总数量
C.该实验的目的是探究幼苗生长是否需要水
D.该实验中起对照作用的变量是幼苗左右两侧土壤含水量不同
4.如图是根尖四部分细胞的形态结构示意图,在根尖的四个部分中,细胞分裂最快的、生长最快的、吸收能力最强的、具有保护作用的分别是(
)
A.②③①④
B.③②①④
C.②③④①
D.③②④①
5.果树缺少含氮的无机盐时,会表现出(

A.黄叶病
B.小叶病
C.果实成熟晚
D.只开花不结果
6.若探究镁元素是否为植物生长的必需元素,最可行的方法是(

A.测量正常叶片中镁元素的含量
B.检测根系对镁元素的吸收过程
C.分析影响镁元素吸收的环境条件
D.比较正常植株在完全营养液和缺镁的完全营养液中的生长状况
7.如图是探究“溶液浓度大小对植物吸水的影响”实验。取两个大小相同的萝卜,各从其顶端向下挖一个大小一样的洞。在图1中萝卜的洞内装上浓盐水,在图2中萝卜的洞内装上等量的清水。过一段时间后,观察现象。下列有关叙述错误的是(
)
A.图1中萝卜变软
B.图2中萝卜洞里的水会变多
C.细胞内溶液浓度大于外界溶液浓度时,细胞吸水
D.对栽培作物施肥时,要注意“薄肥勤施”
8.一位农民种植的小麦产量总是比邻近地块的低,他怀疑是农田缺乏某种肥料,于是便进行了田间试验。他将农田分为等面积的四块,除施肥不同外,其他管理措施均相同,实验结果如下表,从表中可以看出,该农田最可能缺乏的是(
)
地块




施肥情况
氮肥
磷肥、钾肥
磷肥、氮肥
不施肥
小麦产量(kg)
56.62
67.26
57.80
55.71
A.氮肥
B.磷肥
C.钾肥
D.无法确定
9.(2019·浙江台州)叶绿素的化学式为C55
H72O5N4Mg,推测叶绿素中的(

A.镁元素可能是植物通过呼吸作用产生的
B.氮元素可能是植物通过光合作用产生的
C.氧元素可能是植物通过根从土壤中吸收的
D.氢元素可能是植物通过蒸腾作用从空气中吸收的
10.如图所示,将丝瓜茎靠近基部处切断,可发现“水”会从切面处缓缓地向外冒,并可持续一段时间。这段时间内(

A.植物的根细胞已经丧失呼吸作用
B.根细胞液的浓度大于土壤溶液的浓度
C.“水”主要从切面的筛管处冒出
D.根系吸水对植物体内水往高处流动没有影响
11.在下图实验中,可以证明植物根吸水主要在根尖的是(

12.富营养化造成水体发黑发臭、水质恶化的过程是(
)
①过量使用含氮、磷元素的化肥
②藻类死亡
③水中藻类大量繁殖
④水中细菌分解有机物
⑤水中需氧生物大量死亡
⑥水中溶解氧含量急剧下降
A.①⑥②③⑤④
B.①③②④⑥⑤
C.①③⑤②⑥④
D.①②③④⑤⑥
13.无土栽培技术是指根据植物生活需要的无机盐来配制营养液,用营养液来栽培植物的技术,在配制营养液的过程中需要考虑以下哪些因素(

①无机盐的种类
②无机盐的数量
③无机盐的比例
④不用考虑以上因素
A.①②
B.②③
C.①②③
D.

14.现如今牛粪、羊粪等农家肥,成了种植户们的“抢手货”。与化肥相比,农家肥料具有的特点是(
)
A.肥效高,见效快
B.来源广、肥效长、成本低
C.养分单一,宜做基肥
D.长期使用易使土壤板结
15.有一位科学家在一只大木箱里栽种一棵黑麦。他尽量创造良好的条件,让黑麦的根能够充分地生长。到了黑麦长出麦穗的时候,他统计出了这棵黑麦的根系是由1400万条根组成的。这些根一共有150亿条根毛,精确的计算表明:这棵黑麦根系的总面积是茎和叶总面积的130倍。这种现象对黑麦的生活的主要意义是(
)
A.固定植株
B吸收水分和无机盐
C.制造营养
D.散失水分
16.将大小相同的4棵白菜苗分别移栽在四个盆子里,其他条件相同,只是所施肥料不同,过一段时间后,菜苗的茎、叶生长最旺盛的是(

A.施磷肥
B.施氮肥
C.施钾肥
D.施石灰
17.若要证明植物生活需要某一种无机盐,应该将长势相似的同种植物分别培养(
)
A.蒸馏水和缺少无机盐的土壤浸出液中
B.只含该种无机盐的培养液和蒸馏水中
C.土壤浸出液和缺少该无机盐的土壤浸出液中
D.只含该种无机盐的培养液和土壤浸出液中
18.海滩的盐碱地一般不适宜种植庄稼。据报道,有关部门已利用海滩大面积发展海水浇灌种植绿色蔬菜工程,并且海水浇灌种植的蔬菜产量高,病虫害少。据此可推测这类海水蔬菜植株应具有的特
点是(

A.植株较高大
B.根系较发达
C.根细胞的细胞液的溶质的质量分数较高
D.叶片较多
19.红树林被称为“海岸卫士”,是因为红树有非常发达的根系,它的根不仅支持植物本身,也保护了海岸免受风浪侵蚀。下列有关植物根的叙述中错误的是(
)
A.伸长区细胞的迅速伸长是根伸长的唯一途径
B.植物吸收水分和无机盐的主要部位是根尖成熟区
C.植物体的根系对地面土壤有很好的固定和保护作用
D.中耕松土的目的之一是利于根的呼吸作用
20.小明家的苹果树枝繁叶茂,却在形成花蕾以后出现落蕾现象。小明根据所学知识及时给苹果树施加了适量的某种化肥以后,就不再出现落蕾现象,并且不久就开花了。小明施加的化肥是(
)
A.氮肥
B.磷肥
C.钾肥
D.氮肥和钾肥
21.俗话说:“树有多高,根有多深。”树大根深是自然界普遍存在的现象,下列对这种现象的看法错误的是(
)
A.植物的根能牢牢把植物固定在土壤中
B.深扎在土壤中的根有利于吸收水分
C.根所获得的有机物来自更深的土壤
D.树大根深,蒸腾作用能力就更强
22.如图A为水分从土壤中进入根内部的示意图,图B为根细胞处于某种状态。据图回答:
(1)1是根尖某处表皮细胞的一部分向外突出形成的,叫做

(2)4所示部分为根尖的
区。
(3)当根毛细胞液浓度大于土壤溶液浓度时,水分依次通过的结构是

A.1→2→3
B.2→3→1
C.3→2→1
D.
1→3→2
(4)某同学给一株植物施肥后,该植物生长不正常,若他在显微镜下观察发现该植物根细胞的
状态如图B所示,则根细胞浓度
(填“大”或“小”)于土壤溶液浓度。
23.观察下图,回答下列问题。
A图根系的主要特点是
,由根系的特点得名,此种根系叫做
;B图根系的主要特点是
,由根系的特点得名,此种根系叫做
。根系是由
发育而成的。
(2)图A根系的生长有不均匀现象,原因可能是
;这种现象说明,根系的生长具有
的特性。
24.根是陆生植物吸水的主要器官,它从土壤中吸收大量的水,满足植物体生长发育的需要。如图是细胞吸水和失水模式图。请回答以下问题:
(1)根吸收水的主要部位是根尖的
区。
(2)施肥过多植物会出现“烧苗”现象,其原因是土壤溶液浓度
根细胞细胞液浓度。
(3)上图中,
图表示细胞处于失水状态。
(4)在细胞中,控制细胞内外物质进出的结构是
.
25.根据如图所示的菜豆和小麦植株的根系组成示意图,完成下列填空。
(1)写出图中所示两种植物根的类型名称:[1]
,[2]
,[3]

(2)由[1]和[2]组成的根系称
,由[3]组成的根系称

(3)图中所示植物,属于双子叶植物的是

26.如图是粮尖的立体结构和平面结构图,识图并填写有关根尖结构和功能的内容,
(1)①是根尖的
区,它的细胞的细胞壁较
(填“厚”或“薄”),液泡很
(填“大”或“小”),所以是根吸收

的主要部分。
(2)②是根尖的
区,能够较快地生长,因此是根
的主要原因,此处的细胞结构特点是

(3)④是根尖的
,细胞排列
(填“不”或“很”)整齐,具有
作用。
27.如图所示,图一为肉眼看到的幼苗的幼根,图二为显微镜下观察到的四类细胞的形态结构,请据图回答问题。
(1)肉眼可见的白色绒毛是
,它主要是由图二中[]
细胞的表皮向外突出而成,增大了与土壤的接触面积,有利于根对水分的吸收。
(2)图一中[]
主要由分生组织构成,细胞具有分裂能力,在显微镜下观察为图二中的
(填字母)。
28.如图表示的是根尖部分细胞的结构,请回答下列问题。
(1)图D位于根的最尖端,具有
作用。在根向土壤深处延伸时,不断和土壤颗粒摩擦,有一部分细胞会死亡、脱落,但是这部分结构始终是存在的,并没有因为摩擦而减少或消失,你认为原因是

(2)根的生长是连续的。图A表示的是当前根的某一部位细胞的形态,过一段时间,它的形态将是

(填字母)所示的细胞形态。
(3)图B表示的是
细胞,该部分细胞的最大特点是具有
。移栽植物时,如果该部分被破坏较多,植物将会出现
现象。
29.某同学为了探究植物细胞的吸水与失水,做了如下实验:
步骤一:分别取20mL的清水和20mL不同浓度(5%、10%)的食盐水依次置于A、B、C三个烧杯中。
步骤二:取三块新鲜小萝卜块,分别置于A、B、C三个烧杯中(萝卜块全部被淹没),都静置浸泡5分钟。
步骤三:取出萝卜块,分别量出三个烧杯中溶液的体积。记录数据于下列表中。
据实验回答问题:
周围溶液浓度(%)
清水
5%的食盐水
10%的食盐水
溶液体积(mL)
19.5
22.6
24.4
(1)步骤二中存在明显不足,请你指出来:

(2)在A中,清水体积略有减小,若不考虑蒸发和读数误差,其原因是

(3)该实验的实验组是

(4)通过A组与B组进行对比得出的结论是

(5)本实验除了通过溶液体积的变化来定量证明植物细胞的吸水和失水之外,还可以通过测量
的变化来定量证明植物细胞的吸水与吸水。
30.各种植物的根系在土壤中分布的深度和广度是不同的。一般说来,直根系入土较深,须根系入土较浅。根系分布的深浅除决定于植物的种类外,还与根系生长的环境条件有关。农谚道:“淘金难买五月旱,六月连阴吃饱饭”。能说说这句农谚所包含的科学道理吗?

31.植物的根不断地向土壤的深层生长,是因为根尖的(
)活动的结果。
A.根冠
B.分生区
C.伸长区
D.分生区和伸长区
32.(2018·浙江舟山、嘉兴)卷柏是种奇特的蕨类植物。在水分不足时,它的根会从土壤里“拔”出来,身体缩卷成一个圆球,随风而动。一旦滚到水分充足的地方,圆球就会迅速打开,根重新钻到土壤里,继续生长。下列分析正确的是(

A.卷柏的生存环境仅限于平原与海滩
B.卷柏的根只有吸收功能,没有固定功能
C.卷柏的这种生存方式体现了它对环境的适应
D.卷柏的根从土壤中不仅吸收水分,还吸收有机营养
33.中国是世界最早种植小麦的国家之一。如图是小麦根的示意图。
小麦根的数量多,总面积大(如上图)。幼根的生长一方面要靠根尖分生区细胞的分裂增加细胞数
量;另一方面要靠
细胞的体积的增大。
34.完成下列实验分析。
(1)如上图所示,分别在A、B两只烧杯中放入两株幼小的植物,几天后,
烧杯中的植物正常生长,而
烧杯中的植物不能正常生长。
(2)分别取A、B烧杯中的液体数滴,滴在透明的玻璃片上,用酒精灯加热烘干,发现A烧杯中的液体蒸发后留下了明显的白色痕迹,而B烧杯中的液体蒸发后基本无痕迹,这些白色痕迹是

(3)通过上述实验可得出结论:

(4)上述实验过程中是否有需要改进的地方?如果有,请说明。
35.农博园的无土栽培植物给参观者留下了深刻印象。无土栽培是利用营养液栽培作物的一门现代
化技术,营养液中含有作物生长所需的全部的无机盐(这种营养液称为完全营养液)。请回答:
(1)无土栽培配制营养液时,一般要求含氮、磷、钾的无机盐要
一些,这其中的道理是

(2)无土栽培的植物主要通过
(部位)吸收无机盐,该部位适于吸收无机盐的主要特点是

(3)有人将番茄苗培养在完全培养液中,一段时间后,测定营养液中钙离子、镁离子和硅离子的浓度,结果如图所示。由该实验可得出的结论是

36.阅读材料后回答问题。
近几十年来,太湖水污染状况日趋严重,生态系统失调。
据统计,太湖地区每年排放工业废水和生活污水总量达到31.88亿吨,约有80%左右排入太湖,其污染程度和发展速度令人震惊。结果是太湖周围的大中城市,自来水厂取水困难,水质腥臭,部分工厂减产停产,水产养殖力急剧下降。为此,1998年,国务院做出了太湖流域全面治理污染,构建生态平衡的战略总决策。第一战役:1999年1月1日零点之前,太湖流域内所有水污染源限期治理,达标排放,被称为“零点行动”。第二战役:至2000年,重点水域水质明显改善。第三战仅:从根本上解决太湖富营养化、生态被破坏和有机物污染继续发展之基础。而今,太湖的生态已明显改观,太湖源已成为一个著名的风景名胜区,受广大旅游观光者的青睐。
(1)导致太湖水质恶化的主要原因是
,导致湖水中

等营养的增加,使水质出现富营养化。
(2)太湖水产养殖能力急剧下降的直接原因是
过度生长,水中的
缺少所致。
(3)在平时的生活中,我们可以从哪些方面减少引起水体富营养化的物质排放?

37.过量使用化肥会引起水体富营养化污染。为了研究水生植物在治理水体富营养化中的作用,某科学学习小组进行了以下课题研究。
课题名称:比较金鱼藻和水葫芦对富营养化水体中氮元素的吸收作用。
实验材料:大小合适的相同水箱、金鱼藻、水葫芦、富营养化河水、蒸馏水、检测水中氮元素含量的相关仪器和其他必需设备。
研究过程:取三个水箱,编号A、B、C,分别注入相同体积的富营养化河水,并在A、B中分别放入相同质量的金鱼藻和水葫芦,均置于适宜的环境中,定期测量各水箱中的氮元素含量。
(1)在实验过程中为防止水分蒸发引起的误差,他们应该定期在每个水箱中添加一定量的
(填“蒸馏水”或“富营养化河水”)。
(2)在收集事实证据时,该小组获得了以下氮元素含量的实验数据(单位为mg/L)。
水箱号
0天
10天
20天
30天
40天
A:放金鱼藻
2.91
2.87
2.65
2.04
1.86
B:放水葫芦
2.91
2.48
2.10
1.50
1.32
C:对照组
2.91
2.90
2.90
2.89
2.90
处理数据:在下图的坐标系中画出A、B两个水箱水中的氮元素含量随时间变化的关系折线图。
根据以上实验结果,该学习小组可以得出的结论是水葫芦和金鱼藻均能吸收水中的氮元素,

的吸收能力更强。
(4)近年来,由于富营养化污染,该市的很多河道出现了水葫芦疯长,给河道环境及功能造成很大危害。如果任水葫芦在河道里自生自灭,你认为能否降低河道水体的富营养化污染?

38.农技人员采用“测土配方”技术对一片果园进行了土壤检测,结果显示该果园需要补充一定量的氮元素和钾元素。
图1
图2
丰收牌钾肥主要成分:K2SO4(K2SO4含量≥85%)净重:50kg惠农化工厂
(1)氮是植物生长的重要元素,果园土壤中缺少氮元素,需要用氮肥来补充,下列属于氮肥的是
(填序号)
①KCl;
②NH4HCO3;
③Ca3(PO4)2;
④NH4NO3
(2)“测土配方”可以实现“缺什么、补什么”,使用该技术的好处是

(3)小柯同学取丰收牌钾肥(如图1)样品2.0g,溶于足量的水中,滴加过量氯化钡溶液,产生沉淀质量与所加氯化钡溶液质量的关系如图2。试通过计算判断该钾肥中硫酸钾的质量分数是否符合产品外包装说明。(反应方程式为K2SO4+BaCl2=BaSO4↓+2KCl,杂质不参加反应)
21世纪教育网
www.21cnjy.com
精品试卷·第
2

(共
2
页)
HYPERLINK
"http://21世纪教育网(www.21cnjy.com)
"
21世纪教育网(www.21cnjy.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