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1 空气与氧气 同步练习(含答案)

文档属性

名称 3.1 空气与氧气 同步练习(含答案)
格式 docx
文件大小 214.6KB
资源类型 教案
版本资源 浙教版
科目 科学
更新时间 2021-05-13 20:34:51

图片预览

文档简介

第一节 空气与氧气
一、单选题
1.科学实验要规范操作。下列用高锰酸钾制取氧气的实验操作正确的是( ???)
A.?装高锰酸钾 ?B.?点燃酒精灯
C.?加热高锰酸钾 D.?收集氧气
2.工业上可用K2CO3溶液吸收二氧化碳,化学方程式为:K2CO3+CO2+H2O=2KHCO3 , 该反应属于( ???)
A.?复分解反应 B.?化合反应 C.?分解反应 D.?置换反应
3.物质的性质决定用途。下列关于物质的性质和用途叙述不正确的是( ??)
A.?氮气化学性质稳定,可用作食品保护气
B.?铝具有延展性,可以制成饮料罐
C.?活性炭具有吸附性,可用于除冰箱异味
D.?氧气有助燃性,可用作火箭燃料
4.如图a是法国化学家拉瓦锡加热汞研究空气成分所用的装置,他测出氧气约占空气总体积的1/5;如图b是我们用来测定空气中氧气含量的实验装置,实验中吸入的水的体积往往小于集气瓶原有空气体积的1/5。下列关于出现这样的现象的解释合理的是(???? )
A.?汞与氧气反应生成物是固体,而红磷燃烧产生大量烟雾
B.?曲颈瓶整体成形,不需要连接,气密性更好,避免漏气
C.?红磷点燃后再放入瓶中,会使集气瓶中原有的空气逸出
D.?现在空气中氧气含量与拉瓦锡所处的时代相比降低了
5.下列不能完成固氮的是(? ?)
A.?氮肥厂?????????????????????????????????B.?生物固氮?????????????????????????????????C.?氮肥?????????????????????????????????D.?闪电
6.如图是小凡用手势OK表示初中化学反应中生成水的不同方法,要求手指上的物质分别通过某种基本类型的反应能直接生成H2O,则物质X一定不是下列物质中的( ??)
A.?H2????????????????????????????????????B.?H2CO3????????????????????????????????????C.?KOH????????????????????????????????????D.?CH4
7.已知 分别表示X、Y、Z三种不同的气体分子,在一定条件下的变化如图所示,由图示可知该反应类型属于(??? )

A.?化合反应??????????????????????????B.?复分解反应??????????????????????????C.?置换反应??????????????????????????D.?分解反应
8.根据下列实验方案进行实验,不能达到相应实验目的的是( ??)
A.?甲:测定空气中氧气的含量????????????????????????????????B.?乙:检验氧气是否收集满
C.?丙:验证物质燃烧需要氧气????????????????????????????????D.?丁:探究影响物质溶解性的因素
9.水在人类生产、生活以及科学实验中都有很重要的作用。下列实验中,水起隔绝氧气作用的是( ??)
A.?测空气中氧气含量 ??????????????????B.?硫在氧气中燃烧
C.?燃烧条件的实验 ??????????????????????D.?试管的洗涤
10.依据如图进行实验(夹持仪器略去),实验过程:
①通入氮气,点燃酒精灯,一段时间后,a、b中均无明显现象;
②熄灭酒精灯,立即改通氧气,b中红磷燃烧。
下列说法错误的是( ??)
A.?对比①②两个实验过程b中的实验现象,可知可燃物燃烧需要氧气?????B.?实验过程②的a中无明显现象
C.?实验过程①要先通入氮气一段时间,再点燃酒精灯????????????????????????????D.?红磷燃烧,产生大量白雾
二、填空题
11.过氧化氢溶液分解反应的催化剂很多。化学兴趣小组的同学设计如上图方案一和方案二实验,比较两种物质的催化效果,其中观察效果较差的是________?,(选填“方案一”或“方案二”)为什么?________。
??
12.如图为某化学反应的微观模拟图,“○”和“●”分别表示两种不同的原子:由“ ”聚集成的物质________(选填“可能”或“不可能”)是氧化物,参加反应的两种反应物的分子个数比为________,此反应属于________反应。
13.如图是实验室常用的气体收集装置,据图回答下列问题。
(1)图甲装置收集氧气,操作的正确顺序为________(填编号)
①当气泡连续均匀地冒出时,将导管伸入集气瓶口
②将装满水的集气瓶倒置在水槽中
③当气体收集满时,用毛玻璃片盖上瓶口,将集气瓶移出水面放置
④熄灭酒精灯
⑤导管移出水面
(2)若用乙装置进行排空气法收集氧气,气体应从________(填“a”或“b”)端通入。
三、实验探究题
14.为了探究不同质量二氧化锰对双氧水分解快慢的影响,小科利用如图1装置,以及实验室提供的实验所需药品(3%的双氧水溶液、二氧化锰粉末)和器材在恒温装置中进行实验,在相同温度下得容器内压强的变化曲线如图2所示,实验步骤如下:
①组装实验仪器并进行气密性检查。
②??????????????????? , 塞紧橡皮塞,接上压强测量仪(如图1)。
③倾斜装置,使双氧水溶液和二氧化锰粉末充分混合,用压强测量仪测量容器内的气压。
④分别称取0.06克、0.09克、0.12克和0.15克二氧化锰粉末和8毫升3%的双氧水溶液重复上述实验,记录数据并绘制图像。
(1)补充完整实验步骤②________。
(2)通过观察________比较双氧水分解快慢。
(3)本实验的结论是________。
15.某同学在学习了“用过氧化氢制取氧气”的知识后,进行如下实验:
(1)在检查图甲装置气密性时,由于当天气温较高,他将锥形瓶浸入盛有冰水的水槽中,根据________现象,确认该装置气密性良好。
(2)写出过氧化氢制氧气的化学方程式:________。
(3)取10毫升溶质质量分数为5%的过氧化氢溶液和0.03克二氧化锰装入容器,塞紧橡皮塞,接上压强测量仪(如图丙)。倾斜装置,使过氧化氢溶液和二氧化锰充分混合,用压强测量仪测量容器内的气压值。再分别改用0.06克、0.09克和0.12克二氧化锰重复上述实验,整理相关数据如图丁。实验中,他用________来反映产生氧气的多少。
(4)本实验除了研究“二氧化锰质量对过氧化氢分解产生氧气质量的影响”外,还可以研究的问题是:二氧化锰质量对________。
答案
一、单选题
1. A
2. B
3. D
4. B
5. C
6. D
7. A
8. A
9. C
10. D
二、填空题
11. 方案一;方案一是通过观察木条是否能复燃判断催化效果,木条复燃受到外界条件(水蒸气)影响较多,现象不明显,就无法判断哪一种物质催化效果好或者方案二通过比较收集一定体积气体所需的时间比较催化效果(比较反应一定的时间内收集气体体积的多少),现象直观明显。
12. 可能;2:1或1:2;化合
13. (1)②①③⑤④
(2)b
三、实验探究题
14. (1)量取8mL3%的双氧水溶液倒于试管中,称取0.03克二氧化锰粉末置于瓶中
(2)相同时间容器内压强变化值的多少或相同时间容器内氧气产生的多少
(3)不同质量二氧化锰对双氧水分解快慢的影响不同,在双氧水浓度和体积等条件相同下, 二氧化锰质量越大,双氧水分解越快。反之,则相反。
15. (1)导管口内水面上升
(2)2H?O?2H?O+O?↑
(3)容器内压强的大小
(4)反应速率的影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