4.1指南针为什么能指方向

文档属性

名称 4.1指南针为什么能指方向
格式 zip
文件大小 13.4KB
资源类型 教案
版本资源 浙教版
科目 科学
更新时间 2012-03-23 06:53:24

图片预览

文档简介

指南针为什么能指方向
【教材分析】
老教材进行演示实验不利于学生对知识的理解,而新教材中将之改为学生探究实验,更有利于学生掌握知识,加深理解,在实践中培养学生动手能力的同时,也让学生形成“ 不盲从于书本, 一切从实践出发”的习惯,真正体会到磁体性质和磁体间的相互作用。旧教材在处理电磁铁的知识时虽然也采取学生实验的方法,但是,旧教材对室验现象作了说明,容易使学生形成“死读书”“死记硬背”的习惯,而新教材并不给出实验的结果,而是让学生自己通过实验探究,让学生自己归纳总结出来,比较能使学生形成良好的思维习惯,更有利于学生各方面能力的培养。
【学生分析】
本班学生基础较好,性格开朗,敢于大胆实践,大胆发表见解,有一定的自学能力和动手能力,教学过程中,可大胆放手让同学们去探究。
教学知识目标:
1、知道磁体及其性质。
2、知道磁极间的相互作用。
3、了解磁化的概念。
教学技能目标:
1、 继续学习动手设计实验来验证自己的猜测。
2、 继续学习团体内成员的相互配合和合作分工。
3、 继续学习团体间的信息交流和合作。
教学情感目标:
1、 进行爱国主义教育。
2、 加强严谨务实的科学态度的培养。
教学重点:磁极间的相互作用 、磁场的概念、性质
教学难点:磁场的概念;磁化的概念。
教学准备:将学生分成七大组,推选一个组长,多媒体课件,条形磁铁14根,马蹄形磁铁7条,小磁针14个,指南针7个,木块7个,塑料尺(学生自带),纸片7张,大头针7包,铁屑7包, 1元硬币21个,5角硬币21个(旧版7个),1角硬币21个,镍币7个,铁棒7个,分割的磁铁7组,细线7根。
教学内容:(一节课时间45分钟,留机动时间3分钟。)
【引入】课堂引入:平时摆弄磁铁时观察到磁铁能吸引什么物质?(磁铁能吸引铁)(3分钟)
指南针有什么作用?(指南针可以指南北,帮助人们辨别方向,是航海时常备的导航工具。)
【提问】大家知道我国古代的四大发明吗?--造纸、火药、指南针、活字印刷术。
【提问】世界最早的指南工具是什么?请学生介绍世界上最早的指南工具——司南。(社会课学过相关的知识,部分学生也有这样的知识储备。)
出示司南的挂图和幻灯片,说明世界最早的指南针就是我国战国时代的指南针,叫司南。
【探究1】利用指南针请学生帮助老师判断一下教室里的南北方向。(2分钟)
【提问】指南针是根据什么原理制成的呢?
【出示、观察】先用线将条形磁体悬挂起来,使它自由转动,观察它的静止方位。(2分钟)
【探究2】再支起小磁针,让它在水平方向上自由转动,观察它的静止方位。 (与指南针所指的方向对照。)(5分钟)
【汇报实验现象】
【小结实验现象】悬挂的条形磁体、小磁针在静止后的位置总是指向南北方向的。
【命名】小磁针或条形磁体指向北方的一端叫北极;指向南方的一端叫南极。
【结论】指南针是根据磁针静止时总是指南北的原理制成的
【注意】实验时,要把条形磁铁,马蹄形磁铁远离实验的小磁针。有些组没有注意这个问题,实验的小磁针静止后,没有南北指向。老师请同学们汇报各自的实验现象,不否定没有南北指向的实验现象(可以做为后面探究实验的铺垫),通过统计的方法得出实验结论。
进一步提问,磁铁只能吸引铁吗?
一、磁体
【探究3】探究磁体能吸引的物体(学生分组进行)(5分钟)
1) 让磁铁与木块,塑料尺(学生自带),纸片,大头针,铁屑, 1元硬币,5角硬币(新版、旧版),1角硬币,镍币,铁棒等接近。
【汇报实验现象】
【小结实验现象】能被磁铁吸引的物体有:铁棒,镍币,大头针,铁屑,1元硬币,5角硬币(新版)
【结论】5角硬币新版和旧版的材料不同。
【定义】1、磁体:具有磁性的物体--能吸引含铁质的物体(铁、钴、镍)
二、磁极
2)设计实验探究磁铁不同部位的磁性强弱是否相同。
【探究4】学生分组进行(5分钟)
【汇报实验现象】
【小结实验现象】发现原来均匀分布的铁屑不再均匀,磁铁的两端吸附的铁屑特别多。
【结论】说明磁体各部分的磁性强弱不同,磁铁的两端磁性最强,中间最弱。
【定义】2、磁体上磁性最强的部分叫做磁极。
磁体有两个磁性最强的磁极--南极(S极)和北极(N极)
三、设计实验探究磁体间的相互作用
【探究5】磁体间有相互作用吗?(对实验2出现的个别同学小磁针不能南北指向的现象进行解释。)(5分钟)
【汇报实验现象】
【小结实验现象】用磁铁的一极靠近小磁针,N极N极相互排斥,S极S极相互排斥,N极S极相互吸引,S极N极相互吸引。
【结论】同名磁极相互排斥,异名磁极相互吸引。
【定义】磁体间有相互作用:同名磁极相互排斥,异名磁极相互吸引。
【讨论】如果磁体被分割成两段或几段后,每一段磁体上是否仍然有南北极呢?
【探究6】学生分组进行(4分钟)
【汇报实验现象】
【小结实验现象】在水平面上有南北指向性。
【结论】磁体被分割成两段或几段后,每一段磁体上仍然有南北极。
【探究7】你有办法让没有磁性的物体带上磁性吗?(3分钟)
铁棒的下方放铁屑,让条形磁铁靠近铁棒。然后把条形磁铁拿开。
【汇报实验现象】
【小结实验现象】靠近时,铁棒能吸引铁屑。说明铁棒有了磁性。拿开后,铁屑又都落下。
【结论】铁棒能够被磁化,但铁棒的磁性容易消失。
【定义】4、使原来没有磁性的物体得到磁性的过程叫做磁化。
【实验】用一根磁铁在钢棒上沿同一方向摩擦几次。(3分钟)
--钢棒有了磁性,而且能永久保持,就成了永磁体。人造磁体就是根据这一原理制成的。
【补充】铁棒被磁化后,磁性容易消失,称为软磁体。钢被磁化后,磁性能够长期保持,称为硬磁体或永磁体,钢是制造永磁体的好材料。
【讲述】我们已经认识了磁体的许多磁现象,磁体可分为天然磁体和人造磁体,通常我们看到和使用的磁体都是人造磁体,它们都能长期保持磁性,通称为永磁体。
【讨论】有一条形磁体的N、S极的标记模糊不清了,怎样用实验的方法将它的两极判别出来?被磁化的铁棒你知道他的哪一端是N极哪一端是S极。
小结:(2钟)
1、磁体:具有磁性的物体--能吸引含铁质的物体(铁、钴、镍)
2、磁体有两个磁性最强的磁极--南极(S极)和北极(N极)
3、磁体间有相互作用:同名磁极相互排斥,异名磁极相互吸引。
4、使原来没有磁性的物体得到磁性的过程叫做磁化。
作业布置: 课堂作业:作业本, 家庭作业:新同步
课后反思:
这节课主要通过学生自己动手做实验来得出结论,学生有很多种方法来证明自己的观点。象证明磁性强弱他们喜欢用大头针,一元硬币等效果也很好,而且比用铁屑方便。磁化的实验有的学生只磨了一次,因为磁性太弱,他们用能不能吸引铁屑来证明,是很好的方法。
磁化的实验做的不是很理想:第一,铁棒被磁化后拿开磁铁磁性消失的没有那么快,看不到铁屑都落下来的现象。第二,主要是因为学生在做的时候来回移动磁铁,没有按一个方向摩擦。为什么要按一个方向摩擦才能使铁棒磁化,解释起来比较抽象,不容易理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