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科组 理综合 年级 八年级 学科 生物 备课人 使用人
课题:复习第一章生态系统 第 2 周 3 教时 授课日期: 2012 年 2 月 17 日
教学目标 知 识 领 域 技 能 领 域 情 感 领 域
1.复习生态系统中的能量流动、物质循环对生物界的重要性。2.生态系统的主要功能和名词概念以及能量流动与物质循环的特点。3. 复习不同生态系统的特点和作用。4.复习生态系统的调节方式。阐明生态系统自我调节的能力是有限的。 培养学生运用科学知识解决和分析实际问题等思维能力,从而培养理论联系实际的能力。 通过生态系统功能的学习,使学生热爱大自然、保护生态环境,热爱祖国的美好山河,培养高尚的爱国主义情操。
重难点 重 点 难 点
生态系统的能量流动过程及特点 生态系统的能量流动具有单向性和逐级递减的原因
课型 复习课 教法 小组合作复习、经典习题辅助
教具 小黑板
教 学 过 程
环节 教 师 活 动 知识点 学 生 活 动 时 间 个性补充
一,复习导入二,出示复习目标 为什么“一山容不下二虎”呢?由这一个问题引入这节课的内容:能量流动和物质循环出示学习目标 本节课复习内容:第三节能量流动和物质循环 第四节生态系统的类型第五节生态系统的自我调节能力1.复习生态系统中的能量流动、物质循环对生物界的重要性。2.生态系统的主要功能和名词概念以及能量流动与物质循环的特点。3. 复习不同生态系统的特点和作用。4.复习生态系统的调节方式。阐明生态系统自我调节的能力是有限的。 知道本节课的复习内容大声读出本节课的复习目标,了解复习的重点和难点。 5′10′ 复习过程中适当补充一些典型习题,帮助学生更好的理解知识点。特别是一些去年的学业水平考试的试题。
环节 教 师 活 动 知识点 学 生 活 动 时 间 个性补充
三,出示复习提纲 让学生根据复习提纲,复习第三节能量流动和物质循环 的自我调节能力的有关知识,并以组为单位给出复习提纲的答案。巡视学生的复习情况,检测学生复习状况。 生态系统的能量流动1.生态系统中能量是通过食物链依次传递的。 食物链上的每一个环节叫做一个营养级2.生态系统中能量的源头是太阳能生产者通过光合作用把太阳能固定在它们所制造的有机物中,太阳能就转变成化学能,输入生态系统的第一营养级。3、生态系统的能量流动:生态系统中能量的输入、传递和散失的过程。4、能量在沿着食物链流动的过程中是逐级递减的,只有10﹪--20﹪的能量能够流入下一个营养级。5、能量流动特点:①沿链传递。②源头太阳能。③逐级递减10﹪--20﹪。④单向传递不循环。生态系统的物质循环1.概念2.物质循环类型水循环、碳循环、氮循环3.物质循环特点三、物质循环与能量流动的关系 学生根据复习提纲,复习第三节能量流动和物质循环的有关知识,并以组为单位给出复习提纲的答案。 10′10′ 以典型的习题为例引导学生复习生态系统中的能量流动的特点比单纯的记忆效果好。物质循环应补充典型图解。
环节 教 师 活 动 知识点 学 生 活 动 时 间 个性补充
四,合作复习五,自我感知 让学生根据复习提纲,复习第四节生态系统的类型的有关知识,并以组为单位给出复习提纲的答案。巡视学生的复习情况,检测学生复习状况 一、生态系统的类型 (一)自然生态系统:1、陆地生态系统①森林生态系统②草原生态系统 ③荒漠生态系统 2、水域生态系统①海洋生态系统②淡水生态系统(二)人工生态系统①农田生态系统②城市生态系统 学生根据复习提纲,复习第四节生态系统的类型的有关知识,并以组为单位给出复习提纲的答案。提出疑问 5′5′ 有关生态系统的类型和自我调节的内容结合起来复习,更好一些。补充练习题。
板书设计 第一章生态系统复习(2)能量流动定义能量流动的特点①沿链传递。②源头太阳能。③逐级递减10﹪--20﹪。④单向传递不循环。物质循环定义类型类型:水循环、碳循环、氮循环特点周而复始,重复利用三.生态系统的类型 (一)自然生态系统:(二)人工生态系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