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小学教育资源及组卷应用平台
浙教版科学八下第二章 第2节 物质的微观粒子模型(中等难度)
一、单选题
1.建立一个适当的模型来反映和代替客观对象,可以帮助我们认识和理解观察不到的化学反应。已知某两种物质在光照条件下能发生反应,其微观模型示意图如下,图中相同小球代表同种原子,原子间的短线代表原子的结合。下列从图示获得的信息中错误的是(?? )
A.?图示中共有4种分子
B.?说明化学反应中分子种类一定改变
C.?该化学反应说明分子可以再分
D.?说明化学反应中原子也可以再分
2.为了探究水电解的微观过程,某同学做了一些如下图所示的分子、原子的模型,若用“ ”表示氢原子,用“ ?? ? ”表示氧原子,其中能保持氢气化学性质的粒子模型是(???? )
A.???????????????????B.???????????????????C.???????????????????D.?
3.分子和原子的主要区别是(?? )
A.?分子大,原子小??????????????????????????????????????????????????B.?分子在化学反应中可以再分,而原子不能
C.?分子能构成物质,而原子不能?????????????????????????????D.?构成物质的分子之间有作用力,而原子没有
4.如图是某个化学反应前后的微观模拟图,请根据图示判断参加反应的和与反应后生成的个数比是(?? ?)
A.?5∶1∶2??????????????????????????????B.?1∶2∶2??????????????????????????????C.?1∶1∶1??????????????????????????????D.?2∶3∶1
5.下列有关分子、原子和离子的说法正确的是(?? )
A.?分子是保持物质性质的一种粒子?????????????????????B.?分子很小,所以没有质量
C.?分子、原子、离子都可以构成物质?????????????????D.?在化学反应中,分子可以再分,原子也可以再分
6.若用“ ”表示氢原子,用“ ”表示氧原子,则保持水的化学性质的粒子可表示为(?? )
A.?????????????????????????????????????B.?????????????????????????????????????C.?????????????????????????????????????D.?
7.十九世纪初,意大利科学家阿伏加德罗在总结前人工作的基础上,提出的分子概念认为:①一切物质都是由分子组成的;②分子由原子构成;③原子不能独立存在;④分子是保持物质化学性质的一种粒子;⑤分子的质量等于构成它的原子的质量之和;⑥分子在不停的运动。通过你的学习,你认为上述观点中存在明显不足的是(?? )
A.?①②⑤??????????????????????????????????B.?①③??????????????????????????????????C.?④⑤⑥??????????????????????????????????D.?③⑤
8.如图是水的微观层次结构,图中右侧“”表示(??? )
A.?氢元素????????????????????????????????B.?氢原子????????????????????????????????C.?氧元素????????????????????????????????D.?氧原子
9.我国科学家成功实现首次单分子自旋态控制。这是世界上首次实现单个分子内部的化学反应。单个分子内部的化学反应中发生变化的是(??? )
A.?原子个数???????????????????????????B.?原子种类???????????????????????????C.?分子种类???????????????????????????D.?元素种类
10.某家庭式空气净化器在工作时会释放出臭氧(O3),利用其强氧化性杀菌消毒并转化为无污染的氧气(O2)。下列分析合理的是(??? )
A.?O3的强氧化性是由O3分子结构决定的
B.?相同质量的O3与O2所含的分子个数相同
C.?相同分子个数的O3与O2中,所含氧原子的个数相同
D.?O3与O2都由氧元素组成,它们的化学性质完全相同
11.为了探究水电解的微观过程,某同学做了一些如下图所示的分子、原子的模型,若用“ ”表示氢原子,用“ ”表示氧原子,其中能保持氢气化学性质的粒子模型是( ???)
A.????????????????????B.????????????????????C.????????????????????D.?
12.关于下列四种分子模型的分析不正确的是(??? )
?
A.?一个水分子和一个二氧化碳分子都由三个原子构成
B.?氮气和氢气分别由两个氮原子和两个氢原子构成
C.?由水分子和二氧化碳分子比较能说明分子可以由不同种类的原子构成
D.?由氮气分子和氢气分子的比较能说明一个分子可以由种类相同的原子构成
13.瓶中CO气体分子的微观示意图为(“ ”表示C原子,“ ”表示O原子)(??? )
A.???????B.????????C.???????D.?
14.符号能简单明了的表示事物,下列符号中既能表示物质的元素组成,又能表示该物质的一个分子的有(??? ) ①H2②N③H2O2④Cu⑤CO2
A.?①③⑤????????????????????????????????B.?①④⑤????????????????????????????????C.?①②④????????????????????????????????D.?②③⑤
15.根据如图,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 )
A.?①是原子、②是分子???????????????????????????????????????????B.?汞原子可变为水分子
C.?钠原子失去电子变为钠离子????????????????????????????????D.?氯化钠由氯、钠两种元素组成
16.下列关于分子、原子、离子的说法中,正确的是(?? )
A.?分子的质量一定比原子大????????????????????????????????????B.?原子是不能再分的粒子
C.?原子得失电子后形成离子????????????????????????????????????D.?分子、原子能构成物质,离子不能
17.下列有关粒子的说法正确的是( ??)
A.?分子一定比原子大??????????????????????????????????????????????B.?所有原子的原子核都是由质子和中子构成
C.?分子、原子、离子都是构成物质的粒子??????????D.?物质状态发生变化,是因为粒子大小发生了变化
18.知识梳理有助于我们对已学知识的巩固,如图是某同学学习物质结构层次后以氢气为例进行的梳理,下列叙述中不正确的是(????? )
A.?a 为氢分子?????????????????????B.?H+是 b 的同位素?????????????????????C.?c 为电子?????????????????????D.?d 为原子核
19.下列客观事实的微观解释正确的是(?? )
选项 客观事实 微观解释
A 红墨水在热水中扩散比在冷水中快 水分子间有空隙
B H2O在通电条件下产生H2 H2O分子中有H2
C 橡皮容易被压形变 分子间存在斥力
D NaCl溶液能导电 溶液中存在自由移动的Na+、Cl﹣
A.?A???????????????????????????????????????????B.?B???????????????????????????????????????????C.?C???????????????????????????????????????????D.?D
20.能保持氧气化学性质的微粒是(?????? )
A.?氧元素????????????????????????????????B.?氧原子????????????????????????????????C.?氧离子????????????????????????????????D.?氧分子
二、填空题
21.将 3g 碳和 10g 氧气放入一密闭容器中,点火燃烧后,容器中的气体为________(填“纯 净物”或“混合物”);己知同温同压下,气体体积之比等于分子个数之比,当恢复到原温度时,容器内的压强________(填“增大”“减小”或“不变”)。
22.如图所示,“?”、“●”表示两种不同的原子,请回答下列问题:
?
(1)表示混合物的是________(填序号,下同);
(2)表示单质的是________;
(3)表示化合物的是________。
23.建立适当的模型来反映和代替客观对象,可以帮助人们认识和理解一些不能直接观察到的事物。
(1)图甲是水分子电解模型图,根据质量守恒定律可判断该模型图中缺少了________。
(2)图乙是水中各元素质量分数模型,请在图丙中建立甲烷(CH4)的各元素质量分数模型。
24.物质由分子、原子等微粒构成,如石墨由________构成;保持氧气化学性质的最小粒子是________,氧气在化学变化中的最小粒子是________。
25.从分子、原子的角度认识化学反应是化学研究的基本方法。如图是某密闭容器中物质变化过程的微观示意图(“”表示氧原子,“”表示氢原子)。
请回答:???
(1)下列关于变化Ⅱ的说法中,正确的是 ?????(填序号)。???????
A.分子的数目增多了
B.分子变小了
C.分子间的距离变小了
D.分子的种类发生了改变
(2)从变化Ⅰ的微观过程可分析出,该变化的实质是________。
26.已知在一密闭容器中某两种物质在光照条件下能发生化学反应,其微观示意图如图所示:
(说明:一种小球代表一种原子)
(1)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填序号);
A.图示中共有3种原子 B.图示中共有4种分子
(2)该化学反应中,不发生变化的是 ????(填序号)。
A.原子种类B.原子个数C.分子种类
27.在同温同压的条件下,气体分子的运动速度与分子的质量大小有关,分子的质量越大,运动速度越慢。在如图容器中(器壁允许气体分子通过),里面充满了空气,当烧杯中连续不断地通入氢气(氢分子是质量最小的分子)时,导管乙处将会出现的现象是________,产生这种现象的原因是________。
28.如图所示是液态水与气态水的状态模型。
(1)改变水的________,可以使水在固态、液态、气态三种状态间相互转变;
(2)在这三种状态的变化中,水分子之间的________发生了变化,构成水这种物质的分子________(填“会”或“不会”)变成其他分子。
29.看图回答:
(1)过氧化氢分子中有________种原子,甲醛分子中有________个原子;
(2)比较氢分子(或氧分子)与水分子,可得出什么结论?________。
(3)比较过氧化氢和水分子或乙炔分子与甲烷分子,可得出什么结论?________。
30.物质由分子、原子等微粒构成,如氧气由________?构成;保持氧气化学性质的最小粒子是 ________?,氧气在化学变化中的最小粒子是________?。
三、解答题
31.读图回答下列问题。
(1).比较氢分子(或氧分子)与水分子,可得出什么结论?________。
(2).比较过氧化氢和水分子、乙炔分子和甲烷分子,可得出什么结论?________。
32.“o”代表氢原子,“○”代表氧原子。由氢、氧两种原子构成的分子如下:
(1)比较A、B、D可知:________;
(2)比较C、E可知:________;
(3)比较B、D可知:________。
33.读图回答下列问题。
(1)过氧化氢分子中有________种原子;甲醛分子中有________种原子;1个甲烷分子中有________个原子,1个甲醛分子中有________个原子;1个水分子中有________个原子。
(2)比较氢分子(或氧分子)与水分子,可得出什么结论?
(3)比较过氧化氢和水分子、乙炔分子和甲烷分子,可得出什么结论?
四、实验探究题
34.如图是水分子分解的示意图,其中“ ”表示氧原子,“●”表示氢原子。
根据图可以获得的化学信息有:
(1)在水电解的过程中,发生改变的微粒是________,不变的微粒是________,生成新物质的微粒是________;(请说出具体分子、原子的名称)
(2)分子和原子的本质区别是________;
35.碘是一种由碘分子构成的非金属单质,某同学利用碘进行了如下的实验:
①把少量的固体碘放在湿润的馒头上,发现馒头会变蓝色(提示:碘分子能使馒头中的淀粉变蓝色);
②再取少量的碘溶解在水中,用馒头去蘸取碘液,发现馒头也会变蓝色。则:
(1)取少量的碘放入烧杯中,用酒精灯加热,碘升华变成碘蒸气,把湿润的馒头放在碘蒸气中,馒头________?(填会或不会)变蓝色。
(2)由上述三个实验可知,分子是________。
(3)现在市场上买来的食盐都是加碘盐(含有KIO,),用馒头沾取少量的食盐水________(填会或不会)变蓝色。
36.碘是一种由碘分子构成的非金属,某同学利用碘进行了如下的实验:(1)把少量的固体碘放在湿润的馒头上,发现馒头会变蓝色;(2)再取少量的碘溶解在水中,用馒头去沾取碘液,发现馒头也会变蓝色。则:
(1)取少量的碘放入烧杯中,用酒精灯加热,碘升华变成碘蒸气,把湿润的馒头放在碘蒸气中,馒头________变蓝色(填“会”或“不会”)。
(2)把碘溶解在酒精中,可以得到消毒用的碘酒,用馒头去沾取少量的碘酒,馒头________?(填“会”或“不会”)变蓝色。
(3)请用分子的观点来解释实验中的现象________。
答案解析部分
一、单选题
1. D
解析:根据图片,对各个选项的内容进行分析判断。
A.根据图片可知,图中共有、、和四种分子,故A正确不合题意;
B.根据图片可知,反应前后分子的种类发生了改变,故B正确不合题意;
C.根据图片可知,该化学反应就是分子分解为原子,原子再重新组合成新分子的过程,故C正确不合题意;
D.在反应前后,原子的种类和个数保持不变,即原子不能再分,故D错误符合题意,
故选D。
2. A
解析:分子是保持物质化学性质的最小微粒,据此分析解答。
能够保持氢气化学性质的最小微粒是氢分子,每个氢分子由两个氢原子构成,故A正确,而B、C、D错误。
故选A。
3. B
解析:根据对分子和原子的认识分析判断。
A.分子由原子构成,但是不同原子的大小不同,因此分子不一定比原子大,故A错误;
B.分子在化学反应中可以再分,而原子不能,故B正确;
C.分子和原子都是构成物质的基本微粒,故C错误;
D.分子之间存在作用力,原子之间也存在作用力,故D错误。
故选B。
4. B
解析:根据反应前后相同的分子没有参与反应,反应后减少的分子为参加反应的分子,增加的分子为生成的分子分析。
由微观图可知,反应前有5个分子,反应后剩余3个,说明参加反应了2个,参加反应1个分子,生成2个分子,所以 参加反应的和与反应后生成的个数比是1: 2:2;
故选B。
5. C
解析:根据对分子、原子和离子的认识分析判断。
A.分子是保持物质化学性质的最小微粒,故A错误;
B.分子很小,但是却有质量,故B错误;
C.分子、原子、离子都是构成物质的基本微粒,故C正确;
D.在化学反应中,分子可以再分,原子不能再分,因此原子是化学变化中的最小微粒,故D错误。
故选C。
6. C
解析:分子是保持物质化学性质的最小微粒,据此确定水分子的组成即可。
保持水的化学性质的最小微粒是水分子,化学式为H2O,由两个氢原子和一个氧原子构成,故C正确,而A、B、D错误。
故选C。
7. B
解析:根据物质组成的知识分析即可。
①分子、原子和离子都是构成物质的基本微粒,故①错误;
②分子由原子构成,故②正确;
③金属单质、固态非金属单质和稀有气体都是由原子直接构成的,故③错误;
④分子是保持物质化学性质的一种粒子,故④正确;
⑤分子的质量等于构成它的原子的质量之和,故⑤正确;
⑥分子在不停的运动,故⑥正确。
因此上述观点中存在明显不足的是①③。
故选B。
8. B
解析:物质由分子构成,分子由原子构成,根据水分子的化学式确定符号代表的微粒。
水分子的化学式为H2O,一个水分子由1个氧原子和2个氢原子构成,因此 ? 表示氢原子,故B正确,而A、C、D错误。
故选B。
9. C
解析:根据化学变化中分子种类一定发生改变分析。
单个分子内部的化学反应分子种类发生改变,C正确;
故选:C。
10. A
解析:根据O3与O2都由氧元素组成,但分子构成不同,化学性质不同及二者相同分子时原子个数不同分析。
A、分子决定物质的化学性质, O3的强氧化性是由O3分子结构决定的 ,符合题意;
B、 相同质量的O3与O2所含的原子个数相同 ,所含分子个数不同,不符合题意;
C、 相同分子个数的O3与O2中,O3含氧原子的个数多,不符合题意;
D、 O3与O2都由氧元素组成,但分子构成不同,所以它们的化学性质不完全相同,不符合题意;
故答案为:A。
11. A
解析:分子是保持物质化学性质的最小微粒,据此分析解答。
能够保持氢气化学性质的最小微粒是氢分子,每个氢分子由两个氢原子构成,故A正确,而B、C、D错误。
故选A。
12. B
解析:分析分子模型确定分子的构成即可。
A.一个水分子和一个二氧化碳分子都由三个原子构成,故A正确不合题意;
B.氮气和氢气分别由氮分子和氢分子构成,而一个氮分子由两个氮原子构成,一个氢分子由两个氢原子构成,故B错误符合题意;
C.水分子由氢原子和氧原子构成,二氧化碳分子由碳原子和氧原子构成,那么能说明分子可以由不同种类的原子构成,故C正确不合题意;
D.氮气分子只由氮原子构成,而氢气分子只由氢原子构成,那么能说明一个分子可以由种类相同的原子构成,故D正确不合题意。
故选B。
13. C
解析:根据CO确定一氧化碳分子的构成,并确定分子组成示意图即可。
根据化学式CO可知,一个一氧化碳分子由1个C原子核1个O原子构成,示意图应该是, 故C正确,而A、B、D错误。
故选C。
14. A
解析:金属单质、稀有气体和少数非金属单质直接由原子构成,而大多数非金属单质、共价化合物都有分子构成,离子化合物都有离子构成。
H2 、 H2O 和 CO2 是分子,而 N 和 Cu 都表示原子,因此既能表示物体的元素组成,又能表示该物质的一个分子的有①③⑤,A正确,而B、C、D错误。
故选A。
15. B
解析:分子、原子核离子是构成物质的三种微粒。原子失去或得到电子可以变成离子,而原子组合成分子,分子也能分解为原子,根据它们之间的相互关系分析判断即可。
A.汞由原子构成,则①为原子,原子可以构成分子,②为分子,故A正确不合题意;
B.化学反应前后原子的种类不变,因此汞原子不能变为水分子,故B错误符合题意;
C.钠原子的最外层电子数是1,如果失掉这一个电子,从而变成带1个单位正电荷的钠离子,故C正确不合题意;
D.氯化钠由氯、钠两种元素组成,故D正确不合题意。
故选B。
16. C
解析:(1)分子的质量等于构成它的原子的质量与个数的乘积之和;如果构成它的原子个数太少,原子质量很小,分子的质量不一定大;
(2)原子由原子核和核外电子构成;
(3)原子的正电荷数和负电荷数相等,当它得到电子时,负电荷数多,变成带负电荷的离子;当它失去电子时,正电荷多,变成带正电荷的离子;
(4)分子,原子和离子都是构成物质的基本微粒。
A.H2分子的分子量是2,而O原子的原子量是16,因此分子质量不一定比原子质量大,故A错误;
B.原子由原子核和核外电子构成,因此原子可以再分,故B错误;
C.原子得失电子后形成离子,故C正确;
D.分子、原子和离子都能构成物质,故D错误。
故选C。
17. C
解析:(1)同种物质的分子比原子大,不同种分子和原子的大小无法比较;
(2)氢原子的原子核只有1个质子,没有中子;
(3)根据构成物质的基本微粒解答;
(4)物质状态变化时,分子没有变化,变化的是分子之间的距离。
不是所有的分子一定比原子大或者小,两者是不能比较大小的,A不符合题意;
不是所有原子的原子核都由质子和中子构成,如氢原子只有质子,没有中子,B不符合题意;
构成物质的基本微粒是分子、原子、离子,C符合题意;
物质状态发生变化属于物理变化,粒子大小不变,变化的是粒子之间的间隔,D不符合题意。
故答案为:C
18. B
解析:根据分子、原子的构成分析,分子是由原子构成的,原子是由原子核和电子构成,原子核是由质子和中子构成的回答。
?由题意可知氢气是由氢分子(a)组成,氢分子是由氢原子(b)组成,氢原子是由原子核(d)和和外电子(c)组成,原子核由质子和中子组成。
同位素是质子数相同,中子数不同的同一类原子的总称,H+和b都是由氢元素组成,中子数不确定,所以不能说是同位素,故B不符合题意。
故答案为:B
19. D
解析:A、根据分子的热运动分析;
B、根据水的组成分析;
C、根据分子间力的作用分析;
D、根据溶液导电的原因分析。
A、 红墨水在热水中扩散比在冷水中快是因为热水中分子运动快,不符合题意;
B、水通电产生氢气,说明水中含有氢元素,而不含氢分子,不符合题意;
C、分子间存在斥力和引力,橡皮容易被压形变是因为斥力大于引力,不符合题意;
D、 NaCl溶液能导电,是因为溶液中存在自由移动的钠离子和氯离子,符合题意;
故答案为:D。
20. D
解析:在化学反应中,能够保持物质化学性质的最小微粒是分子,而参与化学反应的最小微粒是原子,据此选择。
能保持氧气化学性质的微粒是氧分子,故D正确,而A、B、C错误。
故选D。
二、填空题
21. 混合物;不变
解析:根据碳充分燃烧时物质质量比及氧气和生成二氧化碳的分子个数比分析。
由方程式C+O2=CO2和2C+O2=CO可知,碳和氧气质量比为3:8时生成二氧化碳,3:4时生成一氧化碳,将 3g 碳和 10g 氧气放入一密闭容器中,点火燃烧后,因氧气过量,容器中的气体为 二氧化碳和氧气,属于混合物, 同温同压下,气体体积之比等于分子个数之比,因氧气和产生二氧化碳分子个数比为1:1,说明气体体积没有变化,容器内压强不变;
故答案为:混合物;不变。
22. (1)BD
(2)A
(3)C
解析:微观模型图中,一个圆圈表示一个原子,原子连在一起表示一个分子。
A由三个同种原子构成的一种分子,表示纯净物,表示单质;B有两种分子,表示混合物;C有不同种原子构成的一种分子,表示纯净物,表示混合物;D虽是同种原子,但含有不同种分子,表示混合物。
故答案为:(1)BD;(2)A;(3)C
23. (1)B
(2)
解析:质量守恒定律在微观模型图中的应用,物质中元素质量分数的计算。
(1) 根据质量守恒定律可判断该模型图中缺少了?一个氢分子,选B;
(2)水中氢氧元素质量比:2/16=1/8,甲烷中碳氢元素质量比为:12/4=3/1,故模型为
24. 碳原子;氧分子;氧原子
解析:(1)物质由分子或原子构成;
(2)分子是保持化学性质的最小微粒,而化学变化中的最小微粒是原子。
物质由分子、原子等微粒构成,如石墨由碳原子构成;保持氧气化学性质的最小粒子是氧分子,氧气在化学变化中的最小粒子是氧原子。
25. (1)C
(2)分子分解成原子,原子重新组合成新的分子
解析:分子的种类可以发生变化,而原子的种类不会发生变化,原子是化学变化中最小粒子,分子分解原子,原子可以组合成新的分子。
A、由图中可以非常明显的发现从第二幅图到最后一幅图当中的分子数目并没有发生变化,A不符合题意。
? B、由图中可以非常明显的发现从第二幅图到最后一幅图当中的分子的大小没有发生改变,B不符合题意。
? C、由图中可以非常明显的发现从第二幅图到最后一幅图当中的分子间隔变小了,C符合题意。
? D、由图中可以非常明显的发现从第二幅图到最后一幅图当中的分子的种类没有增加或者减小,D不符合题意。
?(2)分子的种类可以发生变化,而原子的种类不会发生变化,原子是化学变化中最小粒子,分子分解原子,原子可以组合成新的分子。
? 故答案为:(1)C;(2) 分子分解成原子,原子重新组合成新的分子
26. (1)A,B
(2)A,B
解析:(1)一种小球代表一种原子,那么有几种小球就有几种原子;分子由原子构成,图中有几种不同的原子的组合,就有几种分子;
(2)在化学变化中,反应前后原子的种类和数量保持不变。
(1)A.图示中共有、、3种原子,故A正确;
B.图示中共有、、、4种分子,故B正确。
故选AB;
(2)该化学反应中,不发生变化的是原子种类和个数,故AB正确,而C错误。
故选AB。
27. 水会从乙管中喷出(或溢出);分子质量小,运动速度快,会通过甲器壁进入瓶内,使瓶内的气压增大,将水从乙管中压出
解析:可以根据氢气分子的相对分子质量较小,运动速率较快,空气中含有的分子的相对分子质量较大,运动速率较慢,气体分子越多,压强越大等方面进行综合分析解答.
不断通入氢气时,单位时间内进入瓶中的氢分子比从瓶中进入烧杯中的分子多.这样就导致瓶中的分子越来越多,压强越来越大,使试剂瓶中的气体压强越来越大,直至有水喷出.
故填:有水喷出,氢气的分子质量小,运动速度较快,进入瓶内的气体增多,使瓶内压强增大.
28. (1)温度
(2)间隔;不会
解析:物质的状态与温度有关,发生物理变化时,分子本身不变。
(1)物质的状态与温度有关,改变水的温度,可以使水在固态、液态、气态三种状态间相互转变;(2)水由固态变成液态,再由液态变成气态,水的状态发生变化时,发生的是物理变化,此变化过程中,分子的数目和大小不变,只是水分子间隔和排列方式发生了改变.
29. (1)2;4
(2)构成分子的原子可以是同种原子,也可以是不同种原子
(3)相同的原子、不同的原子个数可组成不同物质的分子
解析:(1)结合过氧化氢分子、甲醛分子模型图分析回答。
(2)结合氢分子(或氧分子)与水分子的模型图分析回答。
(3)结合过氧化氢和水分子及乙炔分子与甲烷分子的模型图分析回答。
(1)由模型图可以看出过氧化氢分子是由氢、氧两种原子构成的,甲醛分子是由1个碳原子、1个氧原子、2个氢原子共4个原子构成。
(2)氢分子(或氧分子)是由同种原子构成的,而水分子是由两种(氢原子和氧原子)构成的,所以可以归纳出:构成分子的原子可以是同种原子,也可以是不同种原子。
(3)过氧化氢和水分子都是由氢原子和氧原子构成的,但每个过氧化氢分子中有2个氢原子和2个氧原子,而水分子中是2个氢原子和1个氧原子,即构成它们的原子相同但个数不同。同样,乙炔分子与甲烷分子都是由氢原子和碳原子构成的,但每个乙炔分子中有2个氢原子和2个碳原子,而甲烷分子中是4个氢原子和1个碳原子。所以可以得出结论:相同的原子、不同的原子个数可组成不同物质的分子。
故答案为:(1)2;4
(2)构成分子的原子可以是同种原子,也可以是不同种原子
(3)相同的原子、不同的原子个数可组成不同物质的分子
30. 氧分子;氧分子;氧原子
解析:根据金属、大多数固态非金属单质、稀有气体等由原子构成;有些物质是由分子构成的,气态的非金属单质和由非金属元素组成的化合物,如氢气、水等;有些物质是由离子构成的,一般是含有金属元素和非金属元素的化合物,如氯化钠;对于分子构成的物质,其化学性质由构成的分子保持;原子是化学变化中的最小粒子,进行分析解答即可。
氧气属于气态非金属单质,是由氧分子构成的;氧气是由氧分子构成的,保持氧气化学性质的最小粒子是氧分子;原子是化学变化中的最小粒子,氧气在化学变化中的最小粒子是氧原子。
故答案为:氧分子???? 氧分子???? 氧原子
三、解答题
31. (1)构成分子的原子可以是同种原子,也可以是不同种原子。
(2)同种原子、不同的个数可以构成不同的分子。
解析:(1)根据分子的结构来分析;
(2)根据不同分子的结构来分析。
(1)氢分子只由氢原子构成,水分子由氢原子和氧原子构成,可以得到结论:构成分子的原子可以是同种原子,也可以是不同种原子;
(2)过氧化氢分子由2个氧原子和2个氢原子构成,而水分子由1个氢原子和2个氢原子构成,发现它们原子种类相同,但原子个数不同,得到结论:同种原子、不同的个数可以构成不同的分子。
32. (1)分子可以由同种原子构成
(2)分子可以由不同种原子构成
(3)数量不相同的原子可以构成不同的分子
解析:根据图示中各分子的构成情况分析。
(1)、A、B、D都是同种原子构成的分子,所以由此可知分子可以由同种原子构成;
(2)C和E中分子都是由不同种原子构成,所以由此可知分子可以由不同种原子构成;
(3)B和D是同种原子构成的不同种分子,由此可知 数量不相同的原子可以构成不同的分子 。
33. (1)2;3;5;4;3
(2)构成分子的原子可以是同种原子,也可以是不同种原子。
(3)相同原子、不同的原子个数可组合成不同物质的分子。
解析:根据题目所给的每种分子的结构模型分析回答。
(1)由分子结构模型可以看出:每个过氧化氢分子中有氢、氧2种原子;甲醛分子中有碳、氢、氧3种原子; 1个甲烷分子中有1个碳原子,4个氢原子,共5个原子;1个甲醛分子中有1个碳原子,1个氧原子,2个氢原子,共4 个原子;1个水分子中有2个氢原子,1个氧原子,共3个原子。
(2)由分子结构模型可以知:氢分子是由同种原子构成的(氧分子是由同种原子构成的),水分子是由2种不同的原子构成的,所以可以得出分子的原子可以是同种原子,也可以是不同种原子构成的结论
(3)由分子结构模型可以知:过氧化氢和水分子都是由氢原子和氧原子构成的,但过氧化氢分子是由2个氢原子和2个氧原子构成的,而水分子是由2个氢原子和1个氧原子构成的;乙炔分子和甲烷分子都是由氢原子和碳原子构成的,但乙炔分子是由2个氢原子和2个碳原子构成的,而甲烷分子是由4个氢原子和1个碳原子构成的,所以可以得出相同原子、不同的原子个数可组合成不同物质的分子的结论。
故答案为:(1)2;3;5;4;3
(2)构成分子的原子可以是同种原子,也可以是不同种原子。
(3)相同原子、不同的原子个数可组合成不同物质的分子。
四、实验探究题
34. (1)水分子;氢原子、氧原子;氢分子、氧分子
(2)在化学变化中,分子可分,原子不可分
解析:(1)在化学变化中,分子分解为原子,原子再重新组合成分子,因此变化的是分子,而保持不变的是原子,据此分析解答;
(2)从分子和原子在化学变化中是否可以再分的角度分析二者的区别。
(1)在水电解的过程中,发生改变的微粒是水分子, 不变的微粒是氢原子、氧原子, 生成新物质的微粒是氢分子、氧分子;
(2)分子和原子的本质区别是:在化学变化中,分子可分,原子不可分。
35. (1)会
(2)保持物质化学性质的一种微粒
(3)不会
解析:(1)碘由固态变成液体发生升华现象时,只是物态发生改变,它的分子没有发生改变,因此它的化学性质保持不变;
(2)根据分子和物质化学性质的关系分析;
(3)分析碘和碘盐的分子组成是否相同。
(1)取少量的碘放入烧杯中,用酒精灯加热,碘升华变成碘蒸气,把湿润的馒头放在碘蒸气中,馒头会变蓝色。
(2)由上述三个实验可知,分子是保持物质化学性质的一种微粒。
(3)碘单质的化学式为I2 , 而碘盐的化学式为:KIO,可以二者的分子结构不同,因此用馒头蘸取少量的食盐水不会变蓝色。
36. (1)会
(2)会
(3)碘是由碘分子构成的,分子是保持物质的化学性质的一种微粒。在上述实验中碘分子都没有发生改变,所以都能使淀粉变蓝色
解析:碘是一种非金属由分子构成的,从题目中可以得到碘分子是保持它化学性质的粒子,如果结构没有发生变化,功能一般是不会改变的。所以当变成气态的时候只是空间的距离发生了变化,化学性质没变化,还是能让馒头变蓝色的,溶解在酒精中也是一样的,没有发生化学变化。
(1)碘分子能使淀粉变蓝,馒头中含有大量淀粉,碘加热升华变成碘蒸气,仍然是碘分子,只是空间的距离发生了变化 , 化学性质没变化 , 因此能使馒头变蓝;
(2)把碘溶解在酒精中,碘分子的化学性质没有改变,故能使馒头变蓝;
(3)碘是由碘分子构成的,分子是保持物质的化学性质的一种微粒。在上述实验中碘分子都没有发生改变,所以都能使淀粉变蓝色。
故答案为:(1)会;(2)会;(3)碘是由碘分子构成的,分子是保持物质的化学性质的一种微粒。在上述实验中碘分子都没有发生改变,所以都能使淀粉变蓝色。
_21?????????è?????(www.21cnjy.com)_