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共23张PPT)
为什么有些生物种类会灭绝?
卵用
肉用
观赏
药用
肉卵兼用
新的生物是怎样产生的?
两栖类
哺乳类
被子植物
原始生命
推动生物不断进化的原因是什么?
教学目标
1、知识目标
(1)了解人工选择的过程和条件。
(2)了解英国曼彻斯特地区的两种桦尺蛾的数量 随环境的变化而改变的事例。
(3)概述自然选择学说,形成生物进化的基本观点。
情
景
展
现
18世纪的英国曼彻斯特地区,山清水秀绿树成荫。那的树林里生活着一种桦尺蠖,其成虫是一种飞蛾,它们夜间活动,白天栖息在长满地衣的树干上。
1850年,生物学家来这里考察,发现大多数桦尺蠖成虫的体色是浅色的,只有少数是深色的。深色的桦尺蠖是浅色桦尺蠖在自然条件下的变异类型。
百年后,这里变成了工业城市,工厂林立烟雾弥漫,煤烟杀死了地衣,使树皮裸露,并被熏成黑褐色。这时又有一些生物学家来考察,令他们惊讶的是,这里的深色桦尺蠖变成了常见类型,而浅色桦尺蠖却成了少数。
长满地衣的树干上的桦尺蠖
浅色个体占多数
黑褐色树干上的桦尺蠖
深色个体占多数
1.促使曼彻斯特地区桦尺蠖体色由浅色向深色进化的原因是什么?
3.如果桦尺蠖没有出现深色的变异类型,百年后会出现怎样的结果 深色桦尺蠖的出现对后代的生存有何意义?
2.如果要使浅色桦尺蠖重新恢复为常见类型,你认为有可能吗 应该怎样做?
讨论题:
1.黑色桦尺蛾的出现对于后代的生存有何意义?
2.黑色桦尺蛾的数量由少数逐渐变为多数,而浅色桦尺蛾数量的减少,主要是受什么的影响?
3.请你试着解释桦尺蛾体色变化的原因?你从中受到哪些启发?
《物种起源》
自然选择学说
大象是一种繁殖很慢的动物,但是如果每一头雌象一生(30~90岁)产仔6头,每头活到30岁,而且都能进行繁殖的话,那么到750年以后,一对象的后代就可达到1900万头。
长颈鹿的进化示意图
长颈鹿的进化示意图
长颈鹿的个体有差异
缺乏青草
得不到
足够的食物
被淘汰
保护色:
动物具有与环境色彩非常相似的体色
自然选择:
自然界中的生物,通过激烈的生存斗争,适应者生存下来,不适应者被淘汰掉。
自然选择:
过度繁殖
生存斗争
遗传变异
适者生存
Back
保护色、警戒色、拟态等都是动物适应环境的表现。都是自然环境对动物进行选择(自然选择)的结果。自然选择形成适应的 多样性。
课堂小结
人工选择 自然选择
相同点
不同点 选择者
选择方向
选择结果
选择速度
通过遗传和变异的逐代积累,逐渐成为现在的生物品种 .
列表比较:人工选择与自然选择的异同。
巩固练习
1、蜂鸟细长的喙与其采蜜的花的形状有惊人的适应,其主要原因是 ( )
A、上帝创造的
B、人工选择的结果
C、长期自然选择的结果
D、生存竞争的结果
C
2、在农田中施用某种农药防治害虫,使用年数越长,效果越差。下列对这一现象的解释中正确的是 ( )
A、农药的质量越来越差
B、农药使害虫发生了抵抗农药的变异
C、农药选择了害虫中能抵抗农药的变异
D、害虫会自然发生并巩固抵抗农药的变异
B
3、青霉素是一种抗菌素,几十年来,由于反复使用致使某些细菌对青霉素的抗药性越来越强,其根本原因可能是( )
A.细菌接触了药物后,慢慢地产生了抗药性
B.细菌为了适应环境,产生了抗药性变异
C.抗药性个体的出现是自然选择的结果
D.后来的药量用得少了,产生了抗药性变异
C
4、 1937年,有人把原产于丹麦和德国的三叶草移到瑞典南部栽培,这里气候比较寒冷。最初三叶草茎叶的单位面积产量很低,但经过若干年后,产量显著提高,对这一事实的解释不正确的是( )
A.不耐寒的个体被自然淘汰
B.耐寒的个体得以生存繁衍
C.这是定向的自然选择过程
D.三叶草在生活过程中逐渐适应了新环境
D
3、达尔文在环球考察中发现,远离大陆的克格伦岛上经常刮暴风,岛上的树木花草都很低矮,这里的昆虫有的无翅,有的残翅。请分析:
(1)该岛昆虫的祖先存在个体差异,有的有翅,有的无翅或残翅。刮大风时,____的昆虫会被风刮到海水里淹死而被淘汰。在这里,_______为昆虫的进化提供了选择的材料,____对这个岛上的昆虫起了选择作用。
(2)暴风对昆虫两种翅的形成所起的作用叫_______,是通过昆虫与大风之间的______而实现的。
有翅
能够遗传的变异
大风
自然选择
生存斗争
动动脑:
刚开始使用蚊香的时候,杀蚊子的效果很好,可到后来,效果不明显,请你用达尔文的自然选择学说的观点分析此现象。
蚊子有不抗药的,也有抗药的,刚开始使用蚊香时,把不抗药的蚊子杀死,具有抗药性的蚊子保留下来,继续繁殖,后代有抗药的,也有不抗药的,不抗药的被杀死,抗药的继续保留下来。经过一代代选择,蚊子普遍具有了抗药性,所以到了后来使用蚊香时效果不明显。
动动脑:
1、刚开始使用蚊香的时候,杀蚊子的效果很好,可到后来,效果不明显,请你用达尔文的自然选择学说的观点分析此现象。
2、青霉素刚制造出来时,能杀死多种致病的细菌,是人们治病的良药,但由于人们使用青霉素过多,使得有些细菌不再受青霉素的影响了。请分析这一现象的原因。
再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