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2 《孟子》三章 生于忧患,死于安乐 课件(17张PPT)

文档属性

名称 22 《孟子》三章 生于忧患,死于安乐 课件(17张PPT)
格式 pptx
文件大小 2.5MB
资源类型 教案
版本资源 统编版
科目 语文
更新时间 2021-05-27 16:31:52

图片预览

文档简介

生于忧患
死于安乐




目录
作者介绍
诗词分析
全篇译文
作者情感
作者介绍

孟 子
(前372一前289),战国邹国人,
推行“仁政”和“王道”。
儒家最重要的思想家。
作《孟子》7篇。
诗词分析

诗 词
赏 析
舜发于畎亩之中,傅说
举于版筑之间,胶鬲举
于鱼盐之中,管夷吾举
于士,孙叔敖举于海,
百里奚举于市。
发:起,指任用。
畎亩:田亩,此处意为耕田。
举:选拔。
版筑:用杵捣土,使它坚实。
鱼盐:在海边捕鱼晒盐。
士:狱官。
诗 词
赏 析
故天将降大任于斯人也,
必先苦其心志,劳其筋骨,
饿其体肤,空乏其身,
行拂乱其所为,所以
动心忍性,曾益其所不能。
故:所以。
任:责任,担子。
苦:使动用法,使……苦恼。
所以:用来。
曾益:增加。曾,通“增”。
能:才干。
诗 词
赏 析
人恒过,然后能改,
困于心衡于虑而后作,
征于色发于声而后喻。
恒:常常,总是。
过:过错,过失。
困于心:心中有困苦。
衡于虑:思虑堵塞。
征于色:意为面容憔悴。
而后喻:然后人们才了解他。
诗 词
赏 析
入则无法家拂士,
出则无敌国外患者,
国恒亡,然后知
生于忧患而死于安乐也。
入:名词活用作状语,在国内。
法家:有法度的世臣。
拂士:辅佐君主的贤士。
外患:来自国外的祸患。
生于忧患:忧患使人生存发展。
死于安乐:享受安乐使人萎靡死亡。

quǎn





áo
注释说明:
畎(quǎn)亩: 意为耕田。
拂(bì)士: 辅佐君主的贤士。
胶鬲(gé): 同称贤人。
孙叔敖(áo): 名敖,字孙叔。
全篇译文

原文
译文
舜发于畎亩
之中,傅说
举于版筑之
间,胶鬲举
于鱼盐之中,
管夷吾举于
士,孙叔敖
举于海,百
里奚举于市。
舜从田野耕作之中被起用,傅说从筑墙的劳作之
中被起用,胶鬲从贩鱼卖盐中被起用,管夷吾被
从狱官手里救出来并受到任用,孙叔敖从海滨隐居
的地方被起用,百里奚被从奴隶市场里赎买回来并被起用。
原文
译文
故天将降大任
于斯人也,
必先苦其心志,
劳其筋骨,
饿其体肤,
空乏其身,
行拂乱其所为,
所以动心忍性,
曾益其所不能。
所以上天要把重任降临在某人的身上,一定先要使他心
意苦恼,筋骨劳累,使他忍饥挨饿,身体空虚乏力,使
他的每一行动都不如意,这样来激励他的心志,使他性
情坚忍,增加他所不具备的能力。
原文
译文
人恒过,然后能
改,困于心
衡于虑而后作,
征于色发于声
而后喻。入则无
法家拂士,出则
无敌国外患者,
国恒亡,然后知
生于忧患而
死于安乐也。
一个人,常常出错,然后才能改正;心意困苦,思虑阻塞.
然后才能奋发;别人愤怒表现在脸色上,怨恨吐发在言语中,
然后你就会知道。一个国家,如果在国内没有坚守法度的大臣
和足以辅佐君王的贤士,在国外没有与之匹敌的邻国和来自外
国的祸患,就常常会被消灭。这样,就知道忧愁患害足以使人
生存,安逸享乐足以使人灭亡的道理了。
作者情感

举例论证人才必须在艰苦的环境中
造就的道理。
论述人处于困境才能奋发,国无忧患则往往遭灭亡的道理。点明中心论点:生于忧患,死于安乐。
第一部分
第二部分
谢谢观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