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5表示元素的符号
一、选择题
1.如图所示,该图为碘元素在元素周期表中的部分信息及碘原子的结构示意图,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碘元素属于金属元素
B.碘原子核内中子数为53
C.碘原子在化学反应中易得到电子
D.碘原子的相对原子质量为
2.2019年,化学元素周期表将迎来它的150周岁生日,为了给它“庆生”联合国宣布2019年为“国际化学元素周期表年”。现在较为通行的元素周期表为7行(周期)18列(族)共118种元素,元素周期表第17列元素的原子序数、元素符号和中文名称依次为:
行(周期)数
2
3
4
5
6
7
8
9
原子序数
9
17
35
53
85
117
…
…
元素符号
F
Cl
Br
I
At
Ts
…
…
中文名称
氟
氯
溴
碘
砹
则推测117号元素Ts常温下形态可能为
,若将来发现了第8周期的第17列元素原子序数可能为
。( )
A.固体、167
B.固体、149
C.液体、167
D.气体、149
3.如图为元素周期表的一部分(X元素信息不全)。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碳的化学性质活泼
B.X表示N2
C.氧原子的质子数是8
D.三种元素原子的核外电子数相同
4.X、Y、Z均为短周期元素,X、Y处于同一周期,X、Z的的最低价离子分别为和,Y+和具有相同的电子层结构。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原子序数:X>Y>Z
B.单质沸点:X>Y>Z
C.离子半径:X2->Y+>Z-
D.原子的最外层电子数:X>Y>Z
5.据日本《产经新闻》2016年6月8日报道,由日本理化学研究所团队发现并获得命名权的113号新元素,将命名为“Nihonium”,符号为“Nh”。(如图所示)下列有关它的说法中正确的是(
)
A.原子核内中子数为113
B.原子核内质子数为113
C.相对原子质量为286g
D.元素符号为NH
6.某同学对一些科学符号中数字的含义有如下的理解,其中错误的是(
)
A.:可表示一个氧气分子中有2个氧原子
B.2C:可表示两个碳原子
C.:可表示一个硫离子带2个单位负电荷
D.:可判断出该物质中N、H元素的个数比为1:3
7.下列书写的元素符号正确的是(
)
A.钠—
B.氢—
C.氧—S
D.钙—
8.根据下图提供的信息,下列说法错误的是
A.钠离子最外层有1个电子
B.钠的相对原子质量是22.99
C.钠属于金属元素
D.钠的质子数为11
9.如图为元素周期表的一部分,X、Y、Z代表三种不同元素,以下判断正确的是(
)
He
X
Y
Z
A.原子序数:ZB.核外电子数:X=Y
C.Y和Z处于同一周期
D.X和Y核外电子层数相同
10.如图是金元素在元素周期表中的信息示意图,从中可获取的信息是( )
A.金元素属于非金属元素
B.一个金原子的中子数为197
C.一个金原子的核外电子数为79
D.一个金原子中粒子总数为197
11.正在生产中的国产大型客机C919部分机身采用了新型的铝锂合金,这种材料具有较高的强度和适宜的延展性。铝锂合金中的铝(Al)元素与锂(Li)元素的本质区别是
A.元素符号不同
B.原子质量不同
C.原子的质子数不同
D.原子的电子数不同
12.根据如图的信息判断,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硫属于金属元素
B.硫离子的核外电子数为16
C.硫元素的相对原子质量为16
D.在化学反应中,硫原子容易得到电子
13.下图是门捷列夫1869年研究元素周期规律时的一页手稿照片,照片中的数据如图。根据图中的数据,你认为当时门捷列夫将元素依次排列的依据是( )
A.字母顺序
B.质子数由大到小
C.相对原子质量由大到小
D.化合价由大到小
14.国际互联网上报道:“目前世界上有近20亿人患有缺铁性贫血”,这里的铁是指( )
A.铁分子
B.铁原子
C.铁元素
D.铁块
15.我国的北斗导航卫星系统采用铷原子钟,提供精确时间。如图是铷元素在元素周期表中的相关信息,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铷元素属于金属元素
B.铷原子的核内中子数是37
C.铷原子的质子数等于中子数
D.铷原子的相对原子质量为85.47g
二、填空题
16.元素周期表将已知元素科学有序地排列起来,便于我们研究它们的性质和用途,如图表示元素周期表的一部分,请回答下列问题:
(1)元素在周期表中的分布是有规律的,表中①②③所代表的三种元素中,属于非金属元素的是____;
(2)a粒子是带两个单位正电荷的氦原子核,则可用符号表示为____;
(3)随着新元素的不断发现,元素周期表还将逐渐完善,最近,科学家用大量高速钙原子轰击铕原子,形成了117号元素的原子,该元素原子核中一定含有117个____。
17.元素周期表是学习科学的重要工具。下图是元素周期表中的一部分,请回答下列问题:
(1)①所示元素的名称是______,保持其单质化学性质的最小微粒是______;
(2)X原子的质子数比Ar的质子数少2,则X的元素符号是______,它位于元素周期表的第______周期;
(3)同族元素具有相似的化学性质的原因是______相同。
18.请用合适的化学用语表示:
(1)保持氧气化学性质的最小粒子__________。
(2)5个氢氧根离子___________。
(3)Cu2+中数字“2”表示____________。
19.元素周期表是我们学习和研究科学的重要工具,请根据如图所示部分周期表回答问题。
(1)每一周期结尾的是稀有气体元素,它们的化学性质______(填“活泼”或“稳定”);
(2)根据周期表的元素排列规律,锂与钠、碳与硅的化学性质相似,则氟与______化学性质相似。
20.如图所示为元素周期表的一部分,已知B元素的原子核内有8个质子,请回答下列问题:
(1)写出A元素原子的核外电子数_______。
(2)写出由B、C两种元素组成常见的化合物的化学式_______。
(3)AC两种元素在元素周期表中处于同一纵列,每一个纵列叫做一个_______
三、简答题
21.1932年,美国化学大师Linus?Pauling提出电负性(用希腊字母x表示)的概念,用来确定化合物中原子某种能力的相对大小.Linus?Pauling假定F的电负性为4,井通过热化学方法建立了其它元素的电负性.LhlusPauhg建立的有关元素的电负性如下:?
回答下列问题:?
(1)写出元素电负性在上表中同一横行和同一纵行中的递变规律:?__________?
(2)预测Te元素x的取值范围_____________
(3)观察上表可得出如下结论:一般情况下,金属元素的电负性越小,它的金属活动性就越弱,该元素的原子__________(选填“失电子”或“得电子”)的能力越大。
(4)大量事实表明,当两种元素的x值相差大于或等于1.7时,形成的化合物一般是离子化合物.根据此经验规律,物质___________(选填“是”或“不是”)离子化合物.
22.光合作用释放的氧气来自原料CO2还是H2O呢?科学家鲁宾和卡门曾对这个问题进行了研究,在实验中他们利用18O作为标记物,制备了三份相同浓度的碳酸氢盐溶液,三份溶液的碳酸氢盐和水都含有不同的18O百分比,将小球藻放入这三种溶液并光照,然后分析产生的氧,得出结论:光合作用产生的氧来自水。
资料:
Ⅰ.中子数为8的氧原子可用16O来表示,18O是表示中子数为10的氧原子;自然界的氧气在标准状况下的密度为1.43千克/米3
,
其中16O占99.76%(可视为100%),
Ⅱ.碳酸氢盐给小球藻的光合作用提供全部的CO2
,
而且不产生水。
Ⅲ.在相同的温度和压强下,相同体积的气体具有相同的分子数。
(1)16O、标记物18O都属于氧元素,其位置大致在元素周期表的________方。
(2)如图是三个实验中,在水、碳酸氢盐、氧气各物质中18O所占氧元素的比例,请根据实验过程和结论,在答题纸的虚线框内完成第三个实验的碳酸氢盐和氧气中18O百分比的条形图____。
(3)鲁宾和卡门通过测生成氧气的密度来确定氧气中18O含量。若有一瓶氧气,只含18O和16O,且个数比为1:1。结合资料,计算在标准状况下该瓶氧气的密度为____千克/米3。
参考答案
1.C
【解析】
【详解】
A、碘元素属于非金属元素;故选项错误。
B、碘原子核内中子数=相对原子质量-质子数=126.9-53≈74;故选项错误。
C、碘原子最外层7个电子,容易得到1个电子形成8电子稳定结构;故选项正确。
D、碘原子的相对原子质量为126.9,单位不是“g”;故选项错误。
故选C。
2.A
【详解】
(石田)(tián)是原子序数为117的化学元素的名称。它是一种人工合成的放射性化学元素,化学符号是Ts,原子序数是117,属于卤素之一。其熔点、沸点和第一电离能则预计遵从周期表的规律,故可推测117号元素Ts常温下形态可能与碘、砹相同为固体。第8周期新出现的能级有8s、7d、6f、5g、8p,它们共能容纳
2+10+14+18+6=50个电子,故若将来发现了第8周期的第17列元素原子序数可能为167,故答案选A。
3.C
【详解】
A、碳是6号元素,其原子核外电子排布为2、4结构,最外层有4个电子,既不易得电子,也不易失电子,化学性质比较稳定,故错误;
B、7号元素是氮元素,其元素符号为N,故错误;
C、由元素周期表的信息可知,氧的原子序数为8,原子序数=质子数,所以氧原子的质子数为8,故正确;
D、三种元素的原子序数不同,即质子数不同,所以核外电子数也不相同,故错误。
故选:C。
4.A
【详解】
A、X、Y、Z分别为S、Na、F,原子序数分别为16、11、9,故A正确;
B、常温下Na、S为固体,F2为气体,Na的熔点较低,但钠的沸点高于硫,顺序应为Na>S>F2,故B错误;
C、Na+、F具有相同的核外电子排布,离子的核电荷数越大,半径越小,应为F>Na+,故C错误;
D、
X、Y、Z分别为S、Na、F,原子最外层电子数分别为6、1、7,故D错误。
故选A。
5.B
【解析】
【详解】
A、原子核内中子数为:286-113=173,该选项说法不正确;
B、原子核内质子数为113,该选项说法正确;
C、相对原子质量为286,单位不是g,该选项说法不正确;
D、元素符号为Nh,该选项说法不正确。
故选:B。
6.D
【详解】
A、化学式O2:可表示一个氧气分子中有2个氧原子,故A正确;
B、2C:表示原子的个数,只表示两个碳原子,故B正确;
C、S2-:可表示一个硫离子带2个单位负电荷,故C正确;
D、NH3:可判断出该物质中N、H原子的个数比1:3,故D不正确。故选D。
7.D
【解析】
【详解】
A、钠的元素符号为Na,故选项元素符号书写错误。
B、氢的元素符号为H,He为氦的元素符号,故选项元素符号书写错误。
C、氧的元素符号为O,故选项元素符号书写错误。
D、该元素符号书写完全正确。
故选:D。
8.A
【详解】
A、根据图示可知钠原子最外层有1个电子,钠离子是钠原子失去一个电子形成的,则钠离子最外层有8个电子;故错误;
B、根据图示可知钠的相对原子质量是22.99,正确;
C、由汉字结构可知,钠字带有大钅旁,属于金属元素,故正确;
D、钠是11号元素,钠的质子数为11,正确。
故选A。
9.C
【详解】
A、根据元素周期表规律:同一周期原子的原子序数从左到右逐渐增加。所以原子序数:Z>Y,故A错误;
B、根据不同种元素之间的本质区别是质子数不同,X,Y不是同种元素,所以质子数不相等,即电子数不相等,故B错误;
C、根据元素周期表规律:同一横行的元素属于同一周期,所以Y和Z处于同一周期,故C正确;
D、根据元素周期表规律:同一横行的元素属于同一周期,同一个周期的电子层数相同,故D错误。
故选C。
10.C
【详解】
A.
由汉语名称可知其元素种类,可知其为金属元素。故A不符合题意;
B.
根据“相对原子质量≈质子数+中子数(近似整数值)”,则中子数=197﹣79=118。故B不符合题意;
C.
根据“原子序数=核内质子数=核外电子数=核电荷数”,则一个金原子的核外电子数为79。故C符合题意;
D.
因为“相对原子质量≈质子数+中子数(近似整数值)”,而“核内质子数=核外电子数”,故一个金原子中粒子总数为:197+79=276。故D不符合题意。
故选C。
11.C
【详解】
元素是质子数(即核电荷数)相同的一类原子的总称,不同种元素最本质的区别是质子数(即核电荷数)不同,所以铝(Al)元素和锂(Li)元素的本质区别是质子数(即核电荷数)不同。
故选C。
12.D
【详解】
A、硫元素的名称带“石”字旁,属于非金属元素,选项错误;
B、由硫原子的结构示意图可知,其原子的核外电子数是16,硫离子的核外电子数为18,选项错误;
C、根据元素周期表中的一格可知,汉字下面的数字表示相对原子质量,该元素的相对原子质量为32.07,选项错误;
D、硫原子的最外层电子数是6,大于4,在化学反应中易得到2个电子而形成带2个单位负电荷的硫离子,选项正确,故选D。
13.C
【详解】
根据照片可知,“C=12”、“N=14”、“O=16”……,其中的数字都是该种元素的相对原子质量,因此当时门捷列夫将元素依次排列的依据是相对原子质量,故C正确,而A、B、D错误。
故选C。
14.C
【详解】
“目前世界上有近20亿人患有缺铁性贫血”,这里的“铁”等不是以单质、分子、原子等形式存在,这里所指的“铁”是强调存在的元素,与具体形态无关,故选C。
15.A
【详解】
A、根据元素周期表中的一格可知,中间的汉字表示元素名称,该元素的名称是铷,带“钅”字旁,属于金属元素,故选项说法正确;
B、根据元素周期表中的一格可知,左上角的数字为37,表示原子序数为37;根据原子中原子序数=核电荷数=质子数,铷原子的质子数为37;相对原子质量≈85,相对原子质量=质子数+中子数,则中子数=85-37=48,故选项说法错误;
C、根据元素周期表中的一格可知,左上角的数字为37,表示原子序数为37;根据原子中原子序数=核电荷数=质子数,铷原子的质子数为37;相对原子质量≈85,相对原子质量=质子数+中子数,则中子数=85-37=48,铷原子的质子数不等于中子数,故选项说法错误;
D、根据元素周期表中的一格可知,汉字下面的数字表示相对原子质量,该元素的相对原子质量为85.47,相对原子质量单位是“1”,不是“克”,故选项说法错误。
故选A。
16.②
a2+
质子
【详解】
(1)元素在周期表中的分布是有规律的,表中①②③所代表的三种元素中,①是锂元素,②是氟元素,③是镁元素,故属于非金属元素的是②。
(2)a粒子是带两个单位正电荷的氦原子核,则可用符号表示为a2+。
(3)在原子中,质子数=原子序数,科学家用大量高速钙原子轰击铕原子,形成了117号元素的原子,该元素原子核中一定含有117个质子。
17.氮元素
N2
S
三
最外层电子数
【详解】
(1)表中①所示元素的名词是氮元素,保持其单质化学性质的最小微粒是氮分子,化学式为N2。
(2)Ar的质子数为18,X原子的质子数比Ar的质子数少2,则X原子的质子数为16,16号元素是硫元素,元素符号是:S,它位于元素周期表的第三周期。
(3)最外层电子数决定元素的化学性质,元素周期表中同族元素具有相似的化学性质的原因是:最外层电子数相同。
18.O2
5OH-
一个铜离子带两个单位的正电荷
【详解】
(1)氧分子是保持氧气化学性质的最小微粒,氧分子为双原子分子,其化学式可表示为:O2;
(2)根据离子的表示方法:在表示该离子的元素符号右上角,标出该离子所带的正负电荷数,数字在前,正负符号在后,带1个电荷时,1要省略.若表示多个该离子,就在其元素符号前加上相应的数字;因此5个氢氧根离子
表示为:5OH-;
(3)标在元素符号右上角的数字表示离子所带电荷数,Cu2+中的“2”表示一个铜离子带有两个单位的正电荷;
19.稳定
氯
【详解】
(1)每一周期结尾的是稀有气体元素,其最外层是最稳定的2个或者8个电子结构所以它们的化学性质稳定,答案:稳定;
(2)根据周期表的元素排列规律,锂与钠、碳与硅的化学性质相似,是因为它们的最外层电子个数相同,那么与氟化学性质相似的元素其最外层电子个数要与其一样,从图中可以看出,该元素为氯(Cl),答案:氯。
【点睛】
化学元素周期表的规律特点。
20.7
P2O5
族
【详解】
(1)素周期表是按原子的原子序数递增的顺序排列的,则A元素的原子序数为7,原子中原子序数=核电荷数=质子数=核外电子数,则A元素的原子核外有7个电子;
(2)B和D在同一族,最外层电子数相同,则D为硫元素,C为磷元素,所以由B、C两种元素组成常化合物是五氧化二磷,其化学式为P2O5;
(3)元素周期表中每一个纵列叫做一个族。
21.同周期中从左到右逐渐增大
2.0<x<2.4
失电子
不是
【解析】
【详解】
(1)由表格内的数据可知,同周期中从左到右逐渐增大(或同主族中从上到下逐渐减小);故填:同周期中从左到右逐渐增大(或同主族中从上到下逐渐减小);
?(2)Te元素x的取值范围介于Se和Po之间,在同一周期内,由左到右电负性变大,失去电子的能力减弱;??故填:2.0<x<2.4,失电子;
(3)Cl的电负性为3.0,Al的电负性为1.5,二者的电负性差值为1.5,小于1.7,所以AlCl3不是离子化合物;故填不是。
22.右上
1.52
【详解】
(1)氧原子中含有8个质子,是8号元素,是第二周期,第六主族元素,位于元素周期右上方;
(2)由实验结论可知,产生的氧气均来自水,所以实验三中氧气中含有的
18O
百分比与水中的
18O
百分比相同;
三份溶液的碳酸氢盐和水都含有不同的18O百分比,所以碳酸氢盐的18O与实验1、2都不相同;
(3)
氧气在标准状况下的密度为1.43千克/米3
,所以,含有18O
的氧气密度为:
1.43kg/m3≈1.61kg/m3,设一瓶氧气的的体积为V,由于这瓶氧气只
含18O和16O,且个数比为1:1,所以其密度为1.52千克/米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