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2物质的微观粒子模型
一、选择题
1.下面是4位同学对分子、原子、离子的描述,其中正确的是(
)
A.
B.
C.
D.
2.如图所示的示意图反映物质气、液、固三态分子排列的特点,正确的说法是
A.甲是气态
B.乙是气态
C.丙是气态
D.甲是固态
3.“一滴水中约有1.67×1021个水分子”说明了
A.分子很小
B.分子可以再分
C.分子之间有间隔
D.分子在不断地运动
4.下列关于分子的说法正确的(
)
A.一切物质都是由分子构成的
B.分子是化学变化中的最小粒子
C.分子是不能再分的粒子
D.分子是保持物质化学性质的最小粒子
5.有关分子和原子的说法,错误的是(
)
A.分子是保持物质性质的一种微粒
B.分子的质量可能比原子的质量小
C.同种原子可能构成不同分子
D.原子是化学变化中最小的微粒
6.下列关于分子和原子的说法正确的是( )
A.分子可分,原子不可分
B.分子间有间隔,原子间没有间隔
C.分子的质量总比原子的质量大
D.分子、原子都可以直接构成物质
7.下列物质中,含有氧气分子的是(
)
A.氯酸钾
B.空气
C.二氧化碳
D.水
8.如图是教材中用来表示电解水过程的示意图(其中“”“”分别表示H原子和O原子)。分析示意图,可作出的正确判断是(
)
A.水是由氢气和氧气组成的
B.水分子在化学反应中可以再分
C.该变化中氢原子和氧原子可以再分
D.水分子中含有氢分子和氧原子
9.科学家用单个分子制成了“纳米车”(如图),它能在人工操纵下运输药物分子到病源处释放以杀死癌细胞.下列有关“纳米车”的说法正确的是
A.“纳米车”的研制成功说明分子要在人为外力作用下才能运动
B.“纳米车”分子不是由原子构成的
C.“纳米车”运输药物分子的过程是肉眼可以直接看见的
D.“纳米车”研制成功说明在一定条件下人可以控制分子运动
10.“○”表示氧原子,用“●”表示氢原子,能保持水的化学性质的粒子是( )
A.
B.
C.
D.
11.分子和原子的主要区别是( )
A.分子大,原子小
B.分子在化学反应中可以再分,而原子不能
C.分子能构成物质,而原子不能
D.构成物质的分子之间有作用力,而原子没有
12.下列物质是由原子直接构成的是( )
A.铁
B.氧气
C.甲烷
D.水
13.保持二氧化碳化学性质的粒子是(
)
A.二氧化碳分子
B.碳原子和氧原子
C.碳分子和氧原子
D.碳原子和氧分子
14.关于分子运动论有关叙述,下列叙述正确的是( )
A.在不同的状态时,所有物质的分子之间的间隔都是:气体>液体>固体
B.温度越高,分子运动越快,所以当温度为0℃时,分子将停止运动
C.扩散一般发生在液体和气体中,固体不会发生扩散运动
D.只有一部分物质是由分子构成的,有些物质不是由分子直接构成的
15.如图为某化学反应的微观示意图,图中“”表示疏原子,“”表示氧原子。下列说错错误的是( )
A.甲是
B.参加反应的甲、乙两种物质的分子个数比为1:1
C.该反应属于化合反应
D.化学反应前后,原子种类、数目均不变
二、填空题
16.分子、原子等粒子有共同特点:具有_____小、______微、彼此之间有_____、不断______等特点。原子半径一般在________数量级;原子质量在________的数量级。不同种类的分子和原子,质量______。
17._____是构成物质并且保持物质化学性质的一种微粒。分子和原子的根本区别在于化学变化中,_____可以再分,而_____不能再分。
18.小杨看了中央台《舌尖上的中国》之后,向妈妈展示刚学到的厨艺,他点燃燃气灶,开始烹饪,供燃气灶燃烧的石油气是通过_____的方法液化成液态储存在钢瓶中的;石油气可以燃烧放出热量描述的是_____(选填“化学变化”或“化学性质”)。
19.如图是从微观角度认识物质变化的示意图,请认真观察分析对比如图图片。
(1)从微观角度分析,上述两种变化的根本区别是______;
(2)由此分析,在化学变化中分子和原子的区别是_____。
20.在一只透明的玻璃杯里装入半杯水,向其中加入一块水果糖,立即在液面处画上记号,仔细观察。过一会儿你会观察到糖溶解了,液面略微下降。由该实验现象,可推出的结论有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三、简答题
21.电子带负电,原子不带电,说明原子内存在着带正电荷的部分,它们是均匀分布还是集中分布的呢?1910
年英国科学家卢瑟福进行了著名的
α
粒子轰击金箔实验。实验做法如图:
绝大多数
α
粒子穿过金箔后仍沿原来的方向前进,但是有少数
α
粒子却发生了较大的偏转,并且有极少数
α
粒子的偏转超过
90°,有的甚至几乎达到
180°,像是被金箔弹了回来。
(猜想与假设)α
粒子遇到电子后,就像飞行的子弹碰到灰尘一样运动方向不会发生明显的改变,而结果却出乎意料,除非原子的大部分质量集中到了一个很小的结构上,否则大角度的散射是不可能的。
(解释与结论)
(1)大多数
α
粒子不改变原来的运动方向,原因是_____;
(2)若原子质量、正电荷在原子内均匀分布,则极少数
α
粒子就__________(填“会”或“不会”)发生大角度散射。卢瑟福所说的“除非原子的大部分质量集中到了一个很小的结构上”中的“很小的结构”指的是_______________;
(3)科学家对原子结构的探究经历了三个过程,通过α
粒子散射实验,你认为原子结构为以下的_________。
A.
B.
C.
参考答案
1.B
【详解】
A、分子、原子均不显电性,故选项说法错误。
B、分子、原子、离子都是构成物质的基本粒子,故选项说法正确。
C、由原子的概念可知,原子是化学变化中的最小粒子,故选项说法错误。
D、都是保持物质化学性质的最小粒子,故选项说法错误。
故选B。
2.C
【详解】
甲图中分子间的距离略大,约束力很小,分子的位置不固定,和液态分子的特点相似;
乙图中分子间的距离很小,约束力很大,分子的位置固定,和固态分子的特点相似;
丙图中分子间的距离很大,约束力几乎没有,分子的位置极度散乱,和气态分子特点相似。
故选C。
3.A
【详解】
“一滴水中约有1.67×1021个水分子”说明分子体积很小。
故选A。
4.D
【详解】
A.
构成物质的微粒有分子、原子还有离子,故错误;
B.
原子是化学变化中的最小粒子,故错误;
C.
分子可以分为原子,故错误;
D.
分子是保持物质化学性质的最小离子,正确;
故选D。
5.A
【详解】
A、分子是保持物质化学性质的一种微粒,不能保持物理性质,选项错误;
B、分子和原子不能比较大小,只能说分子一定比构成它的原子质量大,如水分子的相对原子质量为18,氢原子的相对原子质量为1,硫原子的相对原子质量为32,所以分子的质量可能比原子的质量小,也可能比原子的质量大,选项正确;
C、同种原子可能构成不同分子,如氧原子可以构成氧分子,也可以构成臭氧分子,选项正确;
D、原子是化学变化中最小的微粒,选项正确,故选A。
6.D
【详解】
A、在化学变化中,分子可分而原子不可分,而利用化学变化以外的方法,原子可分为原子核和核外电子,选项错误;
B、分子间和原子间都有间隔,选项错误;
C、分子的质量不一定比原子质量大,如氢分子质量小于氧原子质量,选项错误;
D、分子、原子都可以直接构成物质,如氧气由氧分子构成,铁由铁原子构成,选项说法正确;
故选D。
7.B
【详解】
A、氯酸钾是一种纯净物,只含有氯酸钾分子,不含氧分子,故A错误;
B、空气属于混合物,含有氧气、氮气、二氧化碳等多种物质,所以含有氧气分子;故B正确;
C、二氧化碳中只含有含二氧化碳一种分子,不含有氧分子,故C错误;
D、水中只含有水一种分子,不含有氧气分子,故D错误。
故选B。
【点睛】
了解物质的组成和成分,由分子构成的物质中,纯净物只含有一种分子,混合物中含有多种分子.
8.B
【详解】
A.水是一种纯净物,水是由氢元素和氧元素组成的,选项错误;
B.
水分子在化学反应中可以再分,选项正确;
C.
在化学变化中,分子能分成原子,原子不再分,即该变化中氢原子和氧原子不再分,选项错误;
D.
水分子是由氢原子和氧原子构成的,即水分子中不含有氢分子,选项错误,故选B。
9.D
【解析】
本题考查的是分子的定义与分子的特性,分子和原子的区别和联系。解答本题要根据分子的性质、分子和原子的联系、以及题目给的信息,结合起来考虑、回答本题。
A、“纳米车”的研制成功说明分子要在人为外力作用下能按照人规定的线路运动,并不是说必须在外力作用下才能运动,故A错误;
B、分子和原子的联系是分子都是由原子构成的,故B错误;
C、分子的质量和体积都很小,用肉眼是看不到的,故C错误;
D、“纳米车”的研制成功说明分子在外力作用下能按照人规定的线路运动,说明了人可以控制分子运动,故D正确。故选D
点评:本题属于利用典型信息解决新情境下的问题,解题时可以依据已有的知识,结合题目提供的信息进行分析、判断,从而得出正确的结论。
10.C
【详解】
水由水分子构成,能保持水的化学性质的粒子是水分子。一个水分子由两个氢原子和一个氧原子构成,故C正确。故选C。
11.B
【详解】
A、有的分子比有的原子大,有的原子比有的分子大,所以分子和原子不能比较大小,故A错;
B、在化学反应中分子分成原子,原子再重新组合成新的分子,所以分子在化学反应中可以再分,而原子不能再分,这是二者的主要区别,故B正确;
C、分子与原子都是构成物质的微粒,但这不是二者的区别,故C错;
D、构成物质的分子、原子间都存在作用力,故D错;
故选:B。
12.A
【详解】
A、铁是由铁原子直接构成的,选项正确;
B、氧气是由氧分子构成的,选项错误;
C、甲烷是由甲烷分子构成的,选项错误;
D、水是由水分子构成的,选项错误,故选A。
13.A
【详解】
分子是保持物质化学性质的最小粒子,所以保持二氧化碳化学性质的最小粒子应该是二氧化碳分子,故选A。
14.D
【详解】
A、在不同的状态时,大部分物质的分子之间的间隔都是气体>液体>固体,但水是个例外,一定质量的水结冰后体积增大,即其分子间距增大,故A错误。
B、理论上,当温度为绝对0度即-273.15℃时分子运动才停止,0℃的绝对温度为273.15K,故B错误。
C、液体、气体、固体都会发生扩散运动,如将铅块和铜块长期紧密压在一起后,铅块中会有铜原子,铜块中会有铅原子,故C错误。
D、分子、原子和离子都能构成物质,故D正确。
故选D。
15.B
【详解】
A、由图可知,1个甲分子中含有1个硫原子与2个氧原子,即甲为二氧化硫,选项正确;
B、由图可知,参加反应的甲分子的数目是2,参加反应的乙分子的数目为1,即参加反应的甲、乙两种物质的分子个数比为2:1,选项错误;
C、由图可知,该反应中参加反应的分子有两种,反应后生成一种新分子,即两种物质生成一种新物质,符合化合反应的特点,属于化合反应,选项正确;
D、在化学反应中,分子分成原子,原子不再分,即化学反应前后,原子种类、数目均不变,选项正确,故选B。
16.体积
质量
间隙
运动
10-10米
10-26千克
不同
【详解】
第一空、第二空、第三空、第四空.分子、原子等粒子的质量和体积都很小,彼此之间有间隙,且不断运动等特点,
第五空、第六空、第七空.原子半径一般在10-10米数量级;原子质量在10-26千克的数量级。不同种类的分子和原子质量不同。
。
17.分子
分子
原子
【详解】
分子是保持物质化学性质的一种最小微粒,而原子是化学变化中的最小微粒;分子可以再分,在化学变化原子不能再分,离开了化学变化的前提原子能再分。故填:分子;分子;原子
18.压缩体积
化学性质
【详解】
(1)钢瓶中的液化气储存在钢瓶中,温度没有改变还是常温,使气体液化的方式是压缩体积;
(2)在描述物质的性质是通常含有“可以”“能”“是”等字眼,变化通常是指物质的状态和种类发生了改变,其中在判断一种变化是物理变化还是变化的标准是看是否生成了新的物质,所以石油气可以燃烧放出热量描写的是化学性质。
19.反应前后分子种类是否有变化
在化学变化中分子可以再分,原子不可以再分
【详解】
(1)据图可知,水分解是化学变化,水气化是物理变化,二者的本质区别是否有新物质生成,从微观的角度讲就是分子种类是否发生变化,故填:反应前后分子种类是否有变化;
(2)根据水分解的示意图可以看出,水分子在化学变化中可以再分,而氢原子和氧原子在化学变化中不能再分,故填:在化学变化中分子可以再分,原子不可以再分。
20.分子不断运动
分子间有间隔
【详解】
糖和水都是由相应的分子构成,把糖放入水中,糖分子会不断运动,运动到水分子的间隔中,所以糖块会逐渐消失,而液面也会略有下降.可推出的结论是:分子不断运动,分子间有间隔。
21.原子核在原子中所占体积极小,大多数α粒子穿过原子内与原子间的空隙
不会
原子核
C
【分析】
根据原子结构和α粒子散射实验的现象进行分析解答;原子的质量主要集中在原子核上,核外有一个非常大的空间,原子不是个实心球体。
【详解】
(1)绝大多数α粒子穿过后方向不变,这是由于它们穿过了原子内部的空间,这也说明原子内部绝大部分空间是空的;
(2)若原子质量、正电荷在原子内均匀分布,则极少数α粒子就不会发生大角度散射。原子中“很小的结构”指的是原子核;
(3)由α粒子散射实验可推断,原子是由具有原子中心带正电的原子核和核外带负电的电子构成,与C模型最相符。
故答案为(1)原子内部绝大部分空间是空的;(2)不会;原子核;(3)C。