其他版本(中图版)七年级下册第4课:科举制的创立

文档属性

名称 其他版本(中图版)七年级下册第4课:科举制的创立
格式 zip
文件大小 1.1MB
资源类型 教案
版本资源 中图版
科目 历史
更新时间 2012-03-29 12:36:32

图片预览

文档简介

(共17张PPT)
一 科举制的创立
1.目的:
2.过程:
(隋朝)
选拔人才,巩固统治
①隋文帝时:
②隋炀帝时:
开始分科考试选拔官员
正式设置进士科-科举
制正式诞生
二 科举制完善(唐朝)
过程: 唐太宗:
武则天:
唐玄宗:
成为官员的步骤:
科举考试成为固定制度。
创殿试、武举。
诗赋成为进士科考试的
重要内容
读书--科举考试--
释褐试--任官
为什么隋朝皇帝要创立科举制度呢?
科举制诞生前,政府采取什么方式来选拔官员?这种选官制度存在什么样的弊端呢?
隋文帝对科举制作出什么贡献?
唐朝科举制的完善与哪些皇帝有 关?
看书、讨论并归纳:
他们分别为科举制度的完善做了哪些贡献?
想 一 想
科举考试的受益者是谁?
“十年寒窗无人问,一举成名天下知”
“天下英雄,入吾彀中”
想 一 想
什么是殿试和武举?
想 一 想
唐玄宗以诗赋作为科举考试的内容对当时产生了什么影响?
隋唐时期科举制大事表
阶段 皇帝 对科举制的贡献
创立
完善
分科考试
隋炀帝
隋文帝
唐太宗
武则天
唐玄宗
设进士科(创科举制)
科举考试成为固定制度
把诗赋.作为进士科考试内容.
开创殿试、武举
考什么?
(隋唐)进士科:以政论为主,唐玄宗时增加诗赋。
(唐朝)明经科:以儒家五经为主。
明法科:以律令为主。
明书科:以书法为主。
武举科:箭射、马枪、负重、言语、材貌等
分科考试
“五十少进士,三十老明经”
“解名尽处是孙山,贤郎更在孙山外。”
怎么考?
帖经:考官任择经书某一段,用纸条遮盖其中几个字或几句话,令考生默写出来。各科考试,均须帖经。
口试、帖经、墨义、策论、诗赋等
类似今天填空
类似今天简答
类似今天论述
类似今天作文
墨义:从经书中编出若干个问题,要求考生用经书原文回答
策问:考生按策问临场撰文答题
诗赋:考生临场按文题和规定的格律创作诗赋
三、科举制度给隋唐社会和世界带来什么影响?
对隋唐:
1、日本和朝鲜等国都引入中国科举制。
2、对欧洲文官考试制度确立起到了积极作用。
1、提高官员素质,巩固统治。
2、推动文化教育的发展,促进唐诗的繁荣。
对世界:
对后世:
在中国延续了1300多年
1、我国科举制正式诞生于( )
A、唐玄宗时 B、武则天时
C、唐太宗时 D、隋炀帝时
2、科举制被废除是在( )
A、宋朝末年 B、元朝末年
C、明朝末年 D、清朝末年
D
D
3、隋唐以来的历朝统治者都沿袭使用科举制度,其根本原因是科举制度( )
A、有利于选拔人才
B、有利于巩固专制统治
C、以儒家思想为核心
D、科举制度比较完善
B
4、判断题
科举制度是我国古代地方政权通过推举选拔官员的制度。( )
×
中央
(请判断并改正 )
考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