九年级科学(下)第三章人的健康与环境试卷

文档属性

名称 九年级科学(下)第三章人的健康与环境试卷
格式 zip
文件大小 27.3KB
资源类型 教案
版本资源 浙教版
科目 科学
更新时间 2012-03-29 15:15:52

图片预览

文档简介

九年级科学(下)第三章 人的健康与环境试卷
一、选择题(本题20小题,每小题2分,共40分,每小题只有一个正确答案)
1.抗体的化学本质是( )
A.蛋白质 B.维生素 C.无机盐 D.糖类
2.下列属于人体第三道防线的是( )
A.皮肤 B.白细胞 C.淋巴细胞 D.肝脏
3.毒品越来越严重地影响人们的生活方式,国家有关部门加大了反毒力度,特别最近成功查获了全球最大的毒品生产窝点,我们对待毒品的态度正确的是( )
A.坚决拒绝,决不沾染 B.知道有吸毒的也不管
C.能明显提神,可以少吸,只要不上瘾 D.学生不能吸,成年人可以吸
4.艾滋病的全称是“获得性免疫缺陷综合征”,其病毒(HIV)感染人体后,会破坏人体哪个系统的功能而导致各种病症的出现?( )
A.免疫系统 B.内分泌系统 C.消化系统 D.循环系统
5.吸烟对人体健康危害最大的物质是( )
A.烟尘 B.烟蒂 C.烟碱和焦油 D.二氧化碳和一氧化碳
6.下列会引起细菌性食物中毒的是( )
A.误吃“摇头丸” B.吃有农药残留的蔬菜
C.误吃毒蕈 D.吃过期变质的罐装食品
7.受伤的哺乳动物会用舌去舔伤口,对伤口愈合有一定作用,这是因为唾液( )
A.含抗生素,有杀菌作用,属于非特异性免疫
B.含唾液淀粉酶,有消化作用,属于特异性免疫
C.含溶菌酶,有杀菌作用,属于特异性免疫
D.含溶菌酶,有杀菌作用,属于非特异性免疫
8.把百日咳、白喉、破伤风疫苗接种到幼儿体内,使其获得抗感染免疫,这种措施和这种免疫分别是( )
A.控制传染源,人工免疫 B.保护易感人群,自然免疫
C.切断传播途径,非特异性免疫 D.保护易感人群,人工免疫
9.关于狂犬病的预防中,狂犬病传染类型、给人注射的物质、给狗注射的物质、对狗采取的措施,对患者的措施依次是( )
A.体表传染病、抗原、抗体、控制传染源、保护易感人群
B.体表传染病、抗体、抗原、控制传染源、保护易感人群
C.接触传染病、抗体、抗原、切断传播途径、保护易感人群
D.血液传染病、抗体、抗原、切断传播途径、保护易感人群
10.接种脊髓灰质炎疫苗可以预防小儿麻痹症,这种免疫属于 ( )
① 特异性免疫 ②非特异性免疫 ③自然免疫 ④人工免疫
A.①② B.②③ C.③④ D.①④
11.生物媒介传播属于( )
A.传染源 B.传播途径 C.易感人群 D.前三项都是
12.下列现象中,不属于免疫的是( )
A.注射青霉素消灭肺炎双球菌 B.麻疹病毒抗体消灭麻疹病毒
C.白细胞消灭侵入人体内的病菌 D.脾脏中的吞噬细胞吞噬异物
13.诺尔奖获得者Peyton Rous说道:“肿瘤以一种独特可怕的方式毁坏人体,它虽然是人体自身的血肉,却莫名其妙地变得生长旺盛,猖狂掠夺,无法控制。”由此可知肿瘤是一种( )
A.人体自身的细胞突变引起的疾病 B.病原体侵入人体引起的疾病
C.食物中毒引起的后遗症 D.父母遗传引起的一种疾病
14.健康的含义不包括下列哪一方面的内容?(  )
A.身体是否健康            B.心理是否健康
C.社会适应能力            D.是否拥有很多钱财
15.我国是世界上治疗大面积烧伤成果最显著的国家,医生总把重伤员置于无菌室进行保护,其作用是(  )
A.进行隔离防止对其他人员造成感染 B.增强伤员身体的非特异性免疫功能
C.加强伤员身体的第一道防线 D.置病人于无病原菌环境,弥补第一道防线
16.狂犬病是由狂犬病毒所致的人畜共患急性传染病,病死率极高。预防狂犬病的措施之一是注射狂犬疫苗。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狂犬病毒具有细胞膜、细胞质、细胞核等细胞的基本结构
B.注射到人体的狂犬疫苗属于抗体
C.狂犬病毒是狂犬病的传染源
D.注射狂犬疫苗让人获得免疫属于特异性免疫
17.要及时终止传染病的流行,必须切断传染病流行的( )
A.任何一个环节 B.传播途径
C.任何两个环节 D.全部三个环节
18.小林在海边游泳,遇到有人溺水,生命垂危。小林急忙回忆学过的急救知识,以图救治。下列小林回忆到的知识,不正确的是( )
A.应该同时进行人工呼吸和人工胸外心脏挤压
B.做人工呼吸前要清除口鼻内的污物
C.人工胸外心脏挤压的频率大约为30-50次/分
D.人工呼吸的频率大约为15-20次/分
19.下列关于免疫功能的叙述,不正确的是( )
A.清除体内衰老、死亡和损伤的细胞 B.抵抗抗原的侵入,防止疾病的产生
C.监视、识别和清除体内产生的异常细胞   D.免疫总是对人体有益的
20.传染病中的易感人群是指( )
A.对某种传染病缺乏免疫力而易感染该病的人 B.没有接种过的人
C.经常感染传染病的人群 D.未曾感染过某种传染病的人群
二、简答题(本题共6题,每空1分,共30分)
21.细菌是一种 的 生物,病毒是比细菌还小的一类生物,它们不能
生活,只能寄生在其他生物的 内。
22.在红细胞膜上存在着不同的抗原性物质,统称为 ,而血清中含有相应的特异性抗体,统称为 。血型是由 的种类决定的。甲、乙、丙、丁四人均为不同的血型,甲与乙的血清中都有抗A凝集素,而且在紧急情况下,甲的血只能输给丁,由此可推测四人的血型分别是:甲为__________型,乙为__________型,丙为___________型,丁为___________型。
23.冠状动脉是为心肌提供血液的血管,如果冠状动脉硬化,会使人得 病。冠状动脉硬化加重,心肌会出现暂时性缺血,就会引起 ,严重的会发生 ,危及生命。
24.传染病是由 引起能传播给其他人的疾病,它是有传染性、 和
的特点,传染病的流行必须具备 、 和 三个环节。
25.某人感觉身体不舒服,到医院看病,经多个医生确诊患了乙肝。于是医生马上做了一些相应的预防措施:①将患者立即隔离治疗;②为他家庭中的其他成员打预防针;③对患者的房间和用具进行消毒;④在患者住院期间,不让家属去探望。分析上述情况,回答下列问题:
(1)乙肝是一种 病。
(2)医生所做的措施中:①是为了 ;②④是为了 ;③是为了 。
(3)甲、乙、丙是同事,由于甲得了乙肝而乙被感染,丙安然无恙(乙、丙身体素质一样),那么,乙在得乙肝前后的身份在传染病学上分别属于_________________
和_____________。
26.某校组织学生进行流感的调查,什么时候流感的发病率最高,小明根据调查的情况统计数据成下表:
调查人数 患病人数 发病季节
春季 夏季 秋季 冬季
男生 52 16 8 1 2 5
女生 48 14 5 2 1 6
总人数 100 30 1 3 3 3 11
则该校初中生流感的发病率为 ,男生的发病率 ,女生的发病率
(填“高于”、“低于”或“等于”)男生,说明流感发病的高峰期在哪一季

三、分析探究题(本题4小题,每空2分,共30分)
27.材料一:美国自“9.11”恐怖事件后,在华盛顿、新泽西等地相继发生“炭疽邮件”事件,使有些人感染炭疽病,恐慌的美国民众纷纷注射炭疽疫苗来预防炭疽病。
材料二:炭疽病由炭疽杆菌感染造成的,能引起皮肤溃疡、焦痂和周围组织的广泛水肿。这种细菌易导致动物发病,尤其是食草反刍动物(如牛、羊等)。当动物死亡后,炭疽杆菌形成芽孢,一旦炭疽杆菌芽孢进入健康的生物体,将会以惊人的速度激增。
材料三:据反恐专家说,对付炭疽孢子时,隔一层湿布用蒸汽进行熨烫,其消毒效果比用微波炉消毒好。另外,对室内的炭疽孢子消毒可用福尔马林、碘进行熏蒸。
(1)从上述材料我们可以推断,引起炭疽病的病原体是____ ___。
(2)按照传播途径,此炭疽病属于_________传染病。
(3)在“9.11”事件过后,恐慌的美国民众纷纷注射炭疽疫苗来预防炭疽病,从预防传染病的角度来看这属于______________,从免疫角度来看属于__________免疫,注入的炭疽疫苗进入人体作为__________________起作用。
28.阅读下面有关禽流感的资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禽流感的传染源主要是鸡、鸭,特别是感染了H1N1病毒的鸡,目前已有证据显示病人也可以成为传染源;在自然条件下,存在于口腔和粪便的禽流感病毒由于受到有机物的保护具有极大的抵抗力,特别是在凉爽和潮湿温和的条件下可存活很长时间,人类直接接触受H1N1病毒感染的家禽及其粪便或直接接触H1N1病毒都会受到感染。此外,通过飞沫及接触呼吸道分泌物也是传播途径。
材料二:②由于没有相应疫苗,而冬春季节又是急性呼吸道疾病的高发期,专家提醒市民,健康的生活方式对预防疾病非常重要。市民平时应加强体育锻炼,多休息,避免过度劳累,不吸烟;发现疫情时,应尽量避免与禽类接触,对鸡肉等食物应彻底煮熟;保持室内空气流通,尽量少去空气不流通场所;注意个人卫生,打喷嚏或咳嗽时掩住口鼻。
(1)根据传染病的传播途径,你认为禽流感最可能属于 传染病。
(2)从预防传染病的一般措施来看,材料二提供的主要预防措施是______ __。
(3)开发和研制禽流感疫苗,用它接种到人体内,使人体获得对禽流感的免疫,从免疫性质来看,这种免疫属于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用禽流感病人的血清可以治疗禽流感危重病人获得成功,这主要是利用了禽流感康复病人体内产生的_____________来阻止病原体对人体的侵染。
29.流行性乙型脑炎(简称乙脑)是我国夏秋季常见的由乙型脑炎病毒引起的中枢神经系统急性传染病,其病原体主要通过蚊虫叮咬在人和动物间传播。请你根据以上信息并回答下列问题:(括号内填备选答案的代号)
(1)乙脑的病原体属于哪一类微生物? ( )
A.细菌 B.真菌 C.病毒 D.放线菌
(2)乙脑的传播途径是( )
A. 蚊虫叮咬传播 B.接触传播 C.飞沫传播 D.食物和水传播
(3)请你根据上述信息及所学生命科学知识,说说有哪些措施可以控制乙脑传播?(答出一点即可) 。
30.1980年,世界卫生组织宣布已消灭天花,所以许多国家停止接种天花疫苗。天花是一种由天花病毒引起的高传染性疾病。
(1)从预防传染病流行的措施来看,接种天花疫苗属于 。
(2)通过接种疫苗获得的免疫,称为 。
(3)资料表明,美国和俄罗斯的几个实验室仍保存着天花病毒。对于继续保存还是消灭这些天花病毒,存在争论。下列属于反对保存天花病毒的理由有 。
A.目前,科学家已研究清楚天花病毒的DNA序列,必要时可通过相关技术研制所需的天花病毒
B.保存天花病毒,有利于保护生物多样性
C.假如实验室中的天花病毒被泄漏出去,将会造成严重的后果
D.一旦天花重新流行,可以利用实验室保存的天花病毒快速研制疫苗
E.天花病毒可能还有新的用途,只是现在还没有被发现
九年级科学(下)第三章试卷答案
一、选择题(本题20小题,每小题2分,共40分,每小题只有一个正确答案)
1.A 2.C 3.A 4.A 5.C 6.D 7.D 8.D 9.A 10.D 11.B 12.A 13.A
14.D 15.D 16.D 17.A 18.C 19.D 20.A
二、简答题(本题共6题,每空1分,共30分)
21.单细胞 原核 独立 活细胞 22.凝集原 凝集素 凝集原 B O A AB 23.冠心 心绞痛
心肌梗塞 24.病原体 流行性 免疫性 传染源 传播途径 易感人群 25.(1)传染 控制传染源 保护易感人群 切断传播途径 (3)易感人群 传染源 26.30% 16% 低于 春季
三、分析探究题(本题4小题,每空2分,共30分)
27.(1)炭疽杆菌(2)体表(3)保护易感人群 特异性 抗原 28.呼吸道(2)保护易感人群(3)特异性免疫(4)抗体 29.(1)C(2)A(3)对乙脑病人隔离治疗(从控制传染源、切断传播途径、保护易感人群的角度) 30.(1)保护易感人群(2)人工免疫(或特异性免疫)(3)AC