四年级下册数学教案-3.1 折线统计图的认识 沪教版

文档属性

名称 四年级下册数学教案-3.1 折线统计图的认识 沪教版
格式 doc
文件大小 145.0KB
资源类型 教案
版本资源 沪教版
科目 数学
更新时间 2021-05-28 10:06:24

图片预览

文档简介

折线统计图的认识
教学内容:沪教版数学四年级第二学期P48-49。
教材分析:
《折线统计图》是沪教版四年级第二学期第三单元统计中的内容,它是安排在认识条形统计图之后再进一步学习的。对于统计这块内容:国家《课程标准》中明确要求让学生经历简单的收集、整理、描述和分析数据的过程;通过实例,进一步认识并且能读懂单式折线统计图;能根据折线统计图的变化趋势作出简单的判断和预测,为今后进一步学习复式折线统计图打下基础。
学情分析:
学生是在学习了条形统计图的基础上进一步学习单式折线统计图。在条形统计图学习时,学生已经经历了数据的收集、整理、描述和分析的过程,对条形统计图上横轴、纵轴、及纵轴上一格表示多少已经有了一定的认识经验,而折线统计图的学习正是在上述这些知识储备的基础上进行。基于这样的情况,本课的学习起点就是从激活原有的条形统计图知识入手,再过渡到认识折线统计图,并探究折线统计图的数据变化特点。
教学目标:
1.初步认识单式折线统计图,知道折线统计图的特点。
2.会看单式折线统计图,分析数量的增减变化情况,并回答问题。
3.适时渗透思想教育,激发学生学习数学的兴趣,形成良好的学习态度。
教学重点:会看单式折线统计图,能正确分析数量的增减变化情况。
教学难点:条形统计图和折线统计图它们之间各有什么特点。
教学准备:多媒体课件
教学过程:
一、情境引入
1.教师出示情境图。
师:一年有春、夏、秋、冬四个季节,每个季节的温度各有不同。小胖他们是有心的孩子,组成了一个气象小组收集了2000年上海市月平均气温情况。
提问:从表格中你们可以了解哪些信息?
2、师:用什么方法可以迅速看出哪个月的气温最高?
(条形统计图)
复习条形统计图。
4、小结:从条形统计图中可以清晰地看出数量的多少。
二、探究新知
(一)初步感知,揭示课题
1、课件展示折线统计图的绘制过程,引出点和线。
2、揭题:折线统计图。
3、比较两种统计图的异同点。
(二)数据分析,解决问题
1、认识折线统计图的结构(出示问题1和问题2)
(1)横轴表示( ),纵轴表示( )。
(2)纵轴上1小格表示( )℃。(请说说理由)
2、探究点的作用(出示问题3和问题4)
(1)2000年3月上海市的平均气温是( )℃。(反馈重点:如何找出?)
(2)2000年( )月上海市的平均气温最高,是( )℃。
(3)小结:折线统计图中的点表示数量的多少。
3、探究线的作用(出示问题5和问题6)
(1)整体感知折线统计图中的上升区域和下降区域。
(2)平均气温上升幅度最大的是( )月和( )月之间。(你是怎么知道的?方法:纵轴刻度之差)
(3)平均气温下降幅度最大的是( )月和( )月之间。
(4)区分折线升降的5种情况:大幅上升、缓慢上升、不变、缓慢下降、大幅下降。
(5)小结:折线统计图中的线表示变化的情况,折线越陡,变化越大。
4、总结:通过前面的学习,我们知道条形统计图能看出数量的多少,而折线统计图既能通过点看出数量的多少,还能通过折线反映出数量的变化情况。
三、练习巩固
1、练习册P64第1题:看折线统计图回答问题。
2、下面的统计情况,选哪种统计图更合理?请说说理由。
折线统计图适用于统计随着时间或次序逐渐变化的统计量,而条形统计图更适用于不同类别中统计量大小的比较。
四、总结交流
今天我们学习了什么新知识?你有什么收获?
五、知识拓展
生活中的许多信息都可以制成统计图,出示生活中比较常见的折线统计图,如股票分析图、心电图等,加强数学与生活的联系。
板书设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