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共35张PPT)
世界是物质的,物质都是由微粒构成,物质的化学性质由直接构成该物质的微粒保持,构成并保持物质化学性质的微粒:
分子
原子
离子
分
解
得
失
电
子
直接构成
金属,如Fe、Cu等
表示方法:元素符号
稀有气体(He.Ne.Ar)
碳.硅
重组
直接构成
单质:N2.O3.C60
表示方法:化学式
非金属元素组成的化合物:酸.酸性氧化物
直接构成
表示方法:离子符号
金属和非金属元素组成的化合物:盐.碱.碱性氧化物
1.质量和体积极其微小,但真实存在
2.微粒总是不断运动,运动与温度和分子量有关
3.微粒间有空隙间隔大小与温度和压强有关
4.微粒间存在引力和斥力
一. 分子
分子是构成物质且保持物质化学性质的一种微粒
3.同种分子性质相同,不同种分子性质不同
2.物质由什么粒子构成,它的化学性质就什么粒子保持
4.物理性质是大量分子聚集所表现的属性,是宏观的,一个分子不能表现
5.分子不能保持物质的物理性质,如水和冰都是水分子构成,化学性质相同,物理性质不同
1.构成物质并保持物质化学性质的微粒还有原子.离子
取一支针筒.抽取一定量的空气.用手指堵出针筒末端的小孔.将栓塞慢慢推入.观察现象.
在刚才的这支针筒内抽取相同量的水,用手指堵出针筒末端的小孔,将栓塞慢慢推入,观察现象.
思考:哪一支针筒内的物质容易被压缩?你知道其中的原因吗?
1.物质的“三态”变化和热胀冷缩实际上都是分子的间隙发生改变的原因
2.在气体物质中,分子间隔比较大,气体容易被压缩。
物质状态的变化微观三维模拟动画
分子观点解释物理变化
分子不会破裂分解,只是分子间隔变化
气态
液态
固态
分子原子观点解释化学变化
化学变化中分子分解成原子,原子重新组合成新分子,但原子没有再分
通过示意图认识两大变化
物理变化
化学变化
物理变化 化学变化
宏观 没有生成其他物质 生成了其他物质
微观 分子没有改变,分子间隔改变 分子本身改变,变成其他分子或原子
请用分子的观点解释一下水的电解与水的蒸发有什么不同呢?
H2O
通电
H2 + O2
H2O(液态)
H2O(气态)
水蒸发
水电解
分子不变
分子改变
水是由水分子构成。水通电时,水分子分解成氢原子和氧原子,每两个氢原子结合成一个氢分子,每两个氧原子结合成一个氧分子,许多氢分子构成氢气,许多氧分子构成氧气.
水蒸发时,水分子本身没有变,只是水分子间的空隙变大,所以水变成水蒸气。
化学变化中的最小粒子
二.原子
原子也是构成物质并保持
物质化学性质的一种微粒
分子
物质
原子
原子
原子核
质子
正电荷
中子
不带电
负电荷
不显电性
核外电子
决定元素种类
决定同种元素不同原子
决定原子质量,即原子质量集中在原子核上
决定原子体积,说明原子内部存在大量空间
最外层电子数决定了元素的化学性质.化合价.元素分类
4.原子中:核电荷数=质子数=核外电子数=中子数
?
5.离子中:核电荷数=质子数≠核外电子数
3.相对原子质量约=质子数+中子数
2.并不是所有的原子核一定由质子和中子构成,氢有质子,没有中子。
1.由于质子与电子所带的电量相等,电性相反,所以整个原子不显电性。
6.原子内部存在大量的空间,原子核密度很大
知识的延伸
科学家实验证明,质子和中子是由更小的微粒“夸克”构成。
有关夸克的结构和性质仍有探索和研究中……
原子与分子的比较
都具有微观性.运动性.间隔性
同种分子(或原子)性质相同
都是构成物质的一种微粒
都是保持化学性质的一种微粒
根本区别:在化学反应中,分子可以再分,而原子不能再分
联系:分子是由原子构成的
化学变化中分子可以再分,而原子不能再分
原子是化学变化中的最小粒子
化学反应前后,原子的种类、数目、质量都不发生变化
物质发生化学变化时,分子本身发生了变化
化学反应里,分子破裂为原子,原子重新组合成新分子
参加反应的物质质量总和一定等于反应后生成的各物质的质量总和
氧化汞是由汞和氧元素组成……
由氧化汞分解示意图,你能联想起哪些化学知识及原理?
混合物 纯净物
宏观 多种物质组成 一种物质组成
微观 不同种分子构成 同种分子构成
性质 没有固定的成分,各组分保持各自的化学性质 具有固定的成分,具有 固定的化学性质
分子观点解释混合物和纯净物
相对原子质量
以一种碳原子的质量的1/12作为标准,其他原子的质量跟它相比较所得的值,就是这种原子的相对原子质量
2.相对原子质量不是原子的实际质量,它只是一个比值,无单位或单位是1
1.一种碳原子,指的是核内有6个质子和6个中子的这种碳原子,也叫碳12原子
相对原子质量=质子数+中子数
3.可表达为公式:
某原子相对原子质量=
该原子的实际质量
碳原子的实际质量/12
Mx : My == mx : my
1.若碳——12原子的质量为n g,A原子的质量为m g,则
A原子的相对原子质量为 .
2.X元素的一个原子与Y元素的一个原子质量比为a:b,而Y原子的质量与碳原子的质量比为m:n,则X原子的相对原子质量为 .
4.一个CO分子质量为a千克,一个CO2分子质量为b千克,若以一个氧原子质量的1/16作为标准,则CO2分子的相对质量为 .
3.1克Fe.Cu.Al.Mg.Zn原子中,原子数目由大到小的顺
序为 .而相同数目的H2.O2.H2O.CO2的分子,质量由大到小的顺序为 .
元素分类 最外层电子数 原子结构的稳定性 电子的得失 化学性质
金属
非金属
稀有气体
少于4
易失电子
不稳定
金属性
多于4
不稳定
易得电子
非金属性
2或8
稳定
不易得失
较稳定
三类不同元素的原子结构特点与化学性质的关系
原子与离子
核电荷数=质子数=核外电子数
原子:
原子
失去电子
得到电子
阳离子
阴离子
离子:
核电荷数=质子数≠核外电子数
N a
Cl
N a+
Cl-
失去1个电子
得到1个电子
离子跟原子的比较
微
区别
与 粒
联系 原 子 离 子
阳离子 阴离子
结 构
电 性
性 质
表 示 法
转 化
核内质子数=
核外电子数
核内质子数>
核外电子数
核内质子数<
核外电子数
不带电
带正电
带负电
用元素符号表示 Na,S
用离子符号表示Na+
用离子符号表示 S2-
原子
失电子
阳离子
得电子
阴离子
失电子
得电子
活 泼
稳 定
稳 定
(1)1个甲烷分子由_______个碳原子和________个氢原子构成;
(2)由此可知,分子不同是由于构成分子的原子______或______不同。
一
四
种类
数目
识图填空:
下列叙述是否正确,为什么?
(1)空气是由空气的分子构成的。
(2)空气中的氮气和氧气经混合,它们的化学性质都已改变。
(3)空气里的氮气.氧气等的分子均匀地混合在一起。
(3)正确,空气可看作溶液.
(1)空气是混合物,是由氧分子.氮分子等多种分子构成
(2)它们只是简单混合,没有发生化学反应,因此化学性质没有改变。
实 验 现 象 解 释 答 案
(1)50水mL和50mL酒精混合体积小于100mL A.微粒很小 (1)
(2)水电解分解 B.微粒之间有间隙 (2)
(3)一滴水中含有1.67×1027个水的微粒 C.微粒本身发生了变化 (3)
(4)氧气和液氧都能支持可燃物燃烧 D.微粒能保持物质的化学性质 (4)
选择左栏的“实验现象”和右栏“解释”之间相关的项填在答案栏中。
B
C
A
D
1.1个氢原子由1个质子和1个电子构成,不含中子。
当1个氢原子失去1个电子后,它不会变成( )
A、质子 B、原子核
C、阳离子 D、带负电荷的离子
D
17
3.O2分子在特定条件下可以生成阴离子O2-(叫做二氧
基),在此阴离子中有 个电子
2.证明分子在化学变化中可分的是( )
A.铁矿石磨成粉末 B.碘受热升华
C.加热水有水蒸气生成 D.水通电分解成氢气和氧气
D
4.若用 表示一个氮原子,则下列图示各表示什么意义?并用化学符号和数字表示出来。
3N
N2
2N2
5.我国已启动“嫦娥工程”探月计划,拟于2007年前发射绕月飞行的探测卫星“嫦娥一号”。人类探月的重要目的之一是勘察.获取地球上蕴藏量很小而月球上却极为丰富的核聚变燃料—“He-3”,解决地球能源危机。已知“C-13”是指原子核内含有6个质子.7个中子的碳原子,则“He-3”所指的氦原子核内( )
A.含有3个质子,没有中子 B.含有2个质子,1个中子
B.含有1个质子,2个中子 D.含有3个中子,没有质子
6.下列关于原子.分子和离子的描述中,不正确的是( )
(A)它们都是电中性的粒子
(B)它们都是保持物质化学性质的粒子
(B)它们都能直接构成物质 (D)它们都在不停地运动
3.下列物质中含有氧气分子的是( )
A.KClO3 B.MnO2 C.空气 D.SO2
B
A
C
A、由1个带正电荷的质子和1个带负电荷的电子构成
B、由1个带负电荷的质子和1个带正电荷的电子构成
C、由1个带正电荷的质子和1个带正电荷的电子构成
D、由1个带负电荷的质子和1个带负电荷的电子构成
B
7.科学家设想宇宙中可能存在完全由反粒子构成的物质——反物质;物质与反物质相遇会释放出巨大的能量,在能源研究领域中前景可观。正电子.负质子等都是反粒子,它们跟通常所说的电子.质子相比较,质量相等但电性相反。请你推测,反氢原子的结构可能是( )
8.美国9·11事件发生以后,美国政府扬言要用中子弹攻
击恐怖分子,中子弹爆炸是( )
A、分子分解成原子 B、原子得失电子
C、原子核破裂 D、中子运动或变化
D
9.若用“ ”表示氢原子,用“ ”表示氧原子,保持水化学性质的最小粒子可表示为( )
A. B. C. D.
10.将零散的化学知识整理归纳,得出一般的规律,是学好化学的可取方法之一。物质的组成、结构和性质关系归纳错误的是( )
A.核内质子数决定了元素的种类
B.元素的化学性质与原子最外层电子数目关系密切
C.原子是化学反应中最小的微粒,因此原子不可再分
D.物质是由分子、原子、离子等粒子构成
11.已知R2+核外电子数为N,仍不能确定的是原子的( )
A.质子数 B.中子数 C.核电荷数 D.电子层数
D
C
B
汞原子
二氧化碳分子
钠离子、氯离子
12.科学研究证实,物质是由微粒构成的,例如铁是由铁原子构成的,请你填写构成下列物质的具体微粒的名称.
⑴体温计中的汞是由 构成的;
⑵人工降雨用的干冰是由 构成的;
⑶食盐中的氯化钠是由 构成的。
8
14.18O(质子数为8,相对原子量为18)是一种与普通氧原子有相同的核内质子数的原子,它与普通氧原子的化学性质相同,在有机化学反应中被用作示踪原子。18O与普通氧原子属于( )
A.相同分子 B.相同原子 C.相同元素 D.相同单质
8
13.俄罗斯科学家最近合成了核电荷数为114元素的原子,经测定该原子的相对原子质量为289,则其中子数与电子数的差是___________。
175
C
15.把充满红棕色NO2气体和无色H2的集气瓶中间玻璃片抽走,使两瓶口密合在一起(不要振荡),可观察到左边的两瓶气体的颜色很快趋于一致(两瓶气体不反应),右边两瓶气体需要很长时间才能达到同样的效果
NO2
NO2
H2
H2
观察.对比实验现象,你能得出的结论有:
(1)
(2)
NO2的密度比H2大
分子在不断运动(或分子间有空隙)
17.下列现象中不能用分子运动论解释的是( )
A.把两块表面平滑干净的铅压紧,就不容易将它们拉开
B.在室内,同样表面积的热水比冷水蒸发得快
C.氧化汞受热分解生成汞和氧气
D.医院里充满了酒精味和药味
16.能够保持氢气化学性质的微粒是( )
A.H B.H+ C.H2 D. H2O
C
C
细胞膜
正电荷
细胞膜
水通道
18.科学家发现,细胞膜中存在着某种只允许水分子出入通道——水通道。右图是彼得·阿格雷公布的世界上第一张水通道蛋白的示意图.
⑴右图水通道中的每个“ ”表示:
① ;② .
⑵根据示意图,由于水通道中间的正
电荷对H+离子有 作用,所以
H+离子不能通过水通道。
19.某同学在家做如图所示实验:在一个玻璃容器中加入100ml水,向水中放入一块糖,在容器外壁沿液面画一条水平线,过一会儿发现糖块溶解,液面比原来水平线降低了.通过这一现象请你推测分子具有哪些性质 选择其中一点性质,重新设计一个实验进行探究 请写出实验
步骤.现象和结论
20.在一次控究成果汇报课上,小张同学展示了她的探究实验:
取一瓶无色的硫化氢气体和一瓶无色的二氧化硫气体,然后瓶口对瓶口抽去玻璃片放置(如图),一段时间后,两瓶的内壁上均出现水珠,并且有淡黄色的细微颗粒物附在瓶内壁上(已知是硫单质).试分析该同学的探究活动取得了哪些成果。
分子在不断运动
分子间有间隔
化学反应中分子可分而原子不能再分
21.400多年前,古希腊哲学家德谟克利特在一首诗中表达了物质不灭的观点:“无中不能生有,任何存在的东西也不会消灭。看起来万物是死了,但是实则犹生:正如一场春雨落地,霎时失去踪影;可是草木把它吸收,长成花叶果实——依然欣欣向荣”.请你从分子和原子的观点,说明物质不灭的原因。
物质是由原子、分子等粒子构成的,分子是由原子构成的。在物理变化中,构成物质的原子、分子本身不变。在化学变化中,反应物的原子重新组合生成新物质,原子的种类、数目和质量都不改变。所以物质不灭
(1)有一小部分粒子改变了原来的运动路径。原因是粒子途径金原子核附近时,受到斥力而稍微改变了运动方向。
(2)大多数粒子不改变原来的运动方向。
原因是 。
(3)极少数粒子被弹了回来,原因是
原子是空心的球体,原子间有空隙
粒子轰击了金原子核而被弹回
22.原子是由原子核和电子构成的.原子核在原子中所占体积极小,其半径约为原子半径的十万分之一,因此,相对而言,原子里有很大的空间。粒子是带两个单位正电荷的氦原子。1911年,科学家用一束平行高速运动的粒子轰击金箔时(金原子的核电荷数为79,相对原子质量为197),发现三种实验现象:
23.1999年度诺贝尔化学奖获得者艾哈迈德·泽维尔,开创了“飞秒(10-15)化学”的新领域,使运用激光光谱技术观测化学反应时分子中原子的运动成为可能,你认为该技术不能观察到的是( )
A.化学变化中反应物分子的分解 B.反应中原子的运动
C.化学变化中生成物分子的形成 D.原子核的内部结构
D(共36张PPT)
复习四 分子 原子和离子
分子
原子
离子
(如:H2O,CO2,N2,Cl2等)
(如:Fe,Cu,C,P,He,Ne等)
(如:NaCl,CaSO4,KOH等)
物质都是由极其细小的、肉眼看不见的微粒构成的,构成物质的微粒:
一、分子
1.分子的涵义:
保持物质化学性质的一种微粒,也是构成物质的一种微粒。
2.分子运动论的基本观点:
(1)分子总是在不断地运动的;
(2)分子之间存在空隙;
(3)分子之间既有引力,又有斥力。
3、分子的特征(性质):
(1)、分子很小,但有一定的体积和质量,
(2)、分子总是在不停地运动
(3)、分子间有一定的间隔
(4)、同种物质的分子性质相同,不同种物质的分子性质不同,
(5)、分子在化学变化中可以分为原子。
你能解释下列实验中的现象吗?
取一支针筒,抽取一定量的空气,用手指堵出针筒末端的小孔,将栓塞慢慢推入,观察现象;
在刚才的这支针筒内抽取相同量的水,用手指堵出针筒末端的小孔,将栓塞慢慢推入,观察现象;
思考:哪一支针筒内的物质容易被压缩?你知道其中的原因吗?
思考:油压千斤顶或摩托车油压避震中的介质可否换成某种气体?
1、构成物质的微粒之间都有一定的空隙;
2、物质的“三态”变化实际上就是微粒之间的间隙发生改变的过程;
3、在气体物质中,微粒之间的距离比较大;气体容易被压缩。
固态
固态 液态
液态 气态
物质状态的变化微观三维模拟动画
分子和物质变化——物理变化
分子不会破裂,只是相互的间隔变化
分子和物质变化——化学变化
化学变化过程中分子必然再分成更小
的粒子(原子)
+
氧原子
氢原子
+
氧原子
氢原子
+
氧分子
氧原子
氧原子
+
氢分子
分离
分离
重新组合
氢原子
氢原子
水分子
2、人们把化学变化中产生的最小微粒叫原子。因此原子是化学变化中的最小粒子。
1、化学变化过程中分子必然再分成更小
的粒子(原子)因此分子的种类发生改变
,产生新的分子。
而物理变化分子不会破裂,只是相互的
间隔变化,因此分子种类不变。
结论:
注意
1、分子不能保持物质的物理性质,如水和冰都是水分子构成,化学性质相同,物理性质不同
2、物理性质是大量分子聚集所表现的属性,是宏观的,一个分子不能表现
3、从微观角度看,物质可分别由分子、原子或离子直接构成,因此,保持物质化学性质的微粒不仅有分子,还可能是原子或离子。分子是保持物质化学性质的一种微粒。
1、混合物:由两种或多种物质混合而成的,这些物质相互没有发生反应,各物质都保持原来的性质。2、纯净物:由一种物质组成的。
混合物 纯净物
宏观 多种物质组成 一种物质组成
微观 不同种分子构成 同种分子构成
性质 没有固定的成分,各组分保持各自的化学性质 具有固定的成分,具有固定的化学性质
分子观点的运用
2、用分子的观点重新认识物理变化和化学变化
物理变化 化学变化
宏观 没有生成其他物质 生成了其他物质
微观 分子没有改变,分子间隔改变 分子本身改变,变成其他分子或原子
化学变化的实质
分子分解成原子,原子只是重新组合成新的分子
二、原子
原子是化学变化中最小粒子
(1)、原子的体积和质量都小,
(2)、原子总是在不停地运动,
(3)、原子间有一定的间隔,
(4)、同种物质的原子性质相同,不同种物质的原子性质不同,
(5)、原子在化学变化中不能再分。
1、原子的特征
2、原子的结构
原子
原子核
核外电子(-)
质子(+)
中子(不带电)
1、由于质子与电子所带的电量相等,电性相反,所以整个原子不显电性。
2、质子数=核电荷数=核外电子数
3、相对原子质量=质子数+中子数
4、并不是所有的原子核一定由质子和中子构成,氢有质子,没有中子。
一种碳原子,指的是核内有6个质子和6个中子的这种碳原子。也叫碳12原子
1个碳原子的质量:1.993×10-26 千克
所求原子的相对原子质量=
所求原子的实际质量
相对原子质量(原子量) :以一种碳原子的质量的1/12
作为标准,其它原子的质量跟它比较所得的数值,就是这
种原子的相对原子质量。
3、相对原子质量
1/12
1.993×10-26 千克
×
一个氢原子的质量是1.674×10-27 千克,一个碳原子的质量是1.993×10-26 千克,计算氢、碳的相对原子质量。
1.008 12.011
①相对原子质量不是原子的真实质量,而是相对质量;
原子质量主要集中在原子核上
相对原子质量=质子数+中子数
②相对原子质量是一个比值,它的SI单位
是一,符号是1(单位1一般不写出)。
分 子 原 子
概念
构成
相同点
不同点
关系
分子和原子的比较
分 子 原 子
概念 是保持物质化学性质的最小粒子 是化学变化中的最小粒子
构成 由同种原子或不同种原子构成 由质子、中子、电子构成
相同点
质量小、体积小,有间隔,在运动,同种分子(原子)性质相同,不同种分子(原子)性质不同,分子原子直接构成物质。
不同点 分子在化学变化中可以分成原子,原子重新组合形成新的分子。 在化学变化中原子不可再分,没有变成其他原子。
关系
分子和原子的比较
分子
原子
构成
在化学变化中分成
物质
构成
构成
分子和原子的关系
识图填空:
(1)1个氢分子由 两个______原子构成;
(2)1个甲烷分子由_______个碳原子和________个氢原子构成;
(3)由此可知,分子不同是由于构成分子的原子_______或______不同。
氢
一
两
种类
数目
1.离子的涵义
带电的原子或原子团,离子也是构成物质的一种微粒
阳离子
阴离子
2.离子的分类
如:H+、Ca2+、NH4+…
如:Cl-、S2-、NO3-…
三、离子
如氯化钠是由钠离子和氯离子构成的物质
(2)、在一定温度下,一定量的气体受压时体积缩小, 为什么?
(3)、湿衣服晾在日光下容易干,为什么?
(4)、以下生活、学习经验,不能说明微粒之间有空隙的是( )A 打气筒能将气体压缩 B 酒精和水混合,总体积变小 C 物体有热胀冷缩的现象 D 海绵能吸水
(5)、为什么“墙内开花墙外香”?
1、用分子的观点解释一些现象
(1)、盛酒精、汽油的瓶子为什么要塞紧瓶塞
2、下列叙述是否正确,为什么?
(1)、空气是由空气的分子构成的。
(2)、空气中的氮气和氧气经混合,它们的化学性质都已改变。
(3)、空气里的氮气、氧气等的分子均匀地混合在一起。
(3)、正确。
(1)、空气是混合物,是由氧分子、氮分子等多种分
子构成。
(2)、它们只是简单混合,没有发生化学反应,因此化学性质没有改变。
4、下列是氧化汞分子受热分解的示意图
(1)由图示分析,我们得出的结论是:
(2)上述结论的成立,揭示了化学变化中的宏观规律和微观实质
在化学反应里,分子可以分成原子,原子不能再分,
原子能重新组合构成新物质的分子。
从宏观上看参加反应的物质质量总和一定等于反应后生成的各物质的质量总和。从微观上看,反应前后原子种类,原子数目,原子质量没有改变。
实 验 现 象 解 释 答 案
(1)50水mL和50mL酒精混合体积小于100mL A.微粒很小 (1)( )
(2)水电解分解 B.微粒之间有间隙 (2)( )
(3)一滴水中含有1.67×1027个水的微粒 C.微粒本身发生了变化 (3)( )
(4)氧气和液氧都能支持可燃物燃烧 D.微粒能保持物质的化学性质 (4)( )
5、选择左栏的“实验现象”和右栏“解释”之间相关的项填在答案栏中。
B
C
A
D
6、 、 和 是构成物质的三种基本微粒。
7、一种元素的原子变成离子。 ( )
A、一定失去电子 B、一定得到电子
C、有可能得到电子,也有可能失去电子
D、既不得到电子,也不失去电子。
8、下列关于离子与原子关系说法错误的是: ( )
A、从结构上看原子中核内质子数等于核外电子数,而在离子中这两个数不等;
B、从电性上看,原子不显电性,而离子显电性;
C、钠离子与钠原子的质子数相同,但他们不属于同种元素。
D、原子和离子通过得失电子而相互转化。
分 子 原 子 离 子
C
C
9、下列说法中,错误的是( )
A、分子大、原子小 B、分子运动,而原子不会运动
C、分子可构成物质、而原子则不能 D、在化学变化中,分子可分,而原子不可分
10、金秋十月,人们站在桂花树旁能闻到怡人的桂花香,这一现象说明( )
A、分子很大 B、分子分裂成原子
C、分子在不断运动 D、分子之间有间隔
11、证明分子在化学变化中可分的是( )
A、铁矿石磨成粉末 B、碘受热升华
C、加热水有水蒸气生成 D、水通电分解成氢气和氧气
12、电解水实验不能得出的结论是( )
A、分子是由原子构成的 B、l个水分子中含有两个氢原子和1个氧原子
C、原子是化学变化中的最小微粒 D、分子之间存在间隔
13、液氧和氧气状态不同,但具有相同的化学性质,其主要原因是( )
A、它们都由氧原子直接构成 B、它们都由氧分子构成
C、它们属同一种物质 D、液氧由氧气制造而来
14、在一次控究成果汇报课上,小张同学展示了她的探究实验:
取一瓶无色的硫化氢气体和一瓶无色的二氧化硫气体,然后瓶口
对瓶口抽去玻璃片放置(如图),一段时间后,两瓶的内壁上均
出现水珠,并且有淡黄色的细微颗粒物附在瓶内壁上(已知是硫
单质)。试分析该同学的探究活动取得了哪些成果。
分子在不断运动
分子间有间隔
化学反应中分子可分而原子不能再分
15、2400多年前,古希腊哲学家德谟克利特在一首诗中表达了物质
不灭的观点:“无中不能生有,任何存在的东西也不会消灭。看起
来万物是死了,但是实则犹生:正如一场春雨落地,霎时失去踪影;可是草木把它吸收,长成花叶果实——依然欣欣向荣。”请你从分子和原子的观点,说明物质不灭的原因。
物质是由原子、分子等粒子构成的,分子是由原子构成的。在物理
变化中,构成物质的原子、分子本身不变。在化学变化中,反应物
的原子重新组合生成新物质,原子的种类、数目和质量都不改变。
所以物质不灭
A、由1个带正电荷的质子和1个带负电荷的电子构成
B、由1个带负电荷的质子和1个带正电荷的电子构成
C、由1个带正电荷的质子和1个带正电荷的电子构成
D、由1个带负电荷的质子和1个带负电荷的电子构成
B
16、科学家设想宇宙中可能存在完全由反粒子构成的物质——反物质;物质与反物质相遇会释放出巨大的能量,在能源研究领域中前景可观。正电子、负质子等都是反粒子,它们跟通常所说的电子、质子相比较,质量相等但电性相反。请你推测,反氢原子的结构可能是( )
(1)有一小部分粒子改变了原来的运动路径。原因
是粒子途径金原子核附近时,受到斥力而稍微改变了
运动方向。
(2)大多数粒子不改变原来的运动方向。
原因是 。
(3)极少数粒子被弹了回来,原因是
原子是实心的球体,原子间有空隙
粒子轰击了金原子核而被弹回
17、原子是由原子核和电子构成的。原子核在原子中所占体积极小,其半径约为原子半径的十万分之一,因此,相对而言,原子里有很大的空间。粒子是带两个单位正电荷的氦原子。1911年,科学家用一束平行高速运动的粒子轰击金箔时(金原子的核电荷数为79,相对原子质量为197),发现三种实验现象:
19、美国9·11事件发生以后,美国政府扬言要用中子弹攻
击恐怖分子,中子弹爆炸是( )
A、分子分解成原子 B、原子得失电子
C、原子核破裂 D、中子运动或变化
D
20、1个氢原子由1个质子和1个电子构成,不含中子。
当1个氢原子失去1个电子后,它不会变成( )
A、质子 B、原子核
C、阳离子 D、带负电荷的离子
D
21、O2分子在特定条件下可以生成阴离子O2-(叫做二氧
基),在此阴离子中有 个电子
17(共31张PPT)
世界是物质的,物质都是由微粒构成,物质的化学性质由直接构成该物质的微粒保持,构成并保持物质化学性质的微粒:
分子
原子
离子
分
解
得
失
电
子
直接构成
金属,如Fe、Cu等
表示方法:元素符号
稀有气体(He.Ne.Ar)
碳.硅
重组
直接构成
单质:N2.O3.C60
表示方法:化学式
非金属元素组成的化合物
直接构成
表示方法:离子符号
金属和非金属元素组成的化合物
1.质量和体积极其微小,但真实存在
2.微粒总是不断运动,运动与温度和分子量有关
3.微粒间有空隙间隔大小与温度和压强有关
4.微粒间存在引力和斥力
分子模型的建立
一. 分子
分子是构成物质且保持物质化学性质的一种微粒
3.同种分子性质相同,不同种分子性质不同
2.物质由什么粒子构成,它的化学性质就什么粒子保持
4.物理性质是大量分子聚集所表现的属性,是宏观的,一个分子不能表现
5.分子不能保持物质的物理性质,如水和冰都是水分子构成,化学性质相同,物理性质不同
1.构成物质并保持物质化学性质的微粒还有原子.离子
请设计实验证明分子能保持物质的化学性质,而不能保持物质的物理性质
取一支针筒.抽取一定量的空气.用手指堵出针筒末端的小孔.将栓塞慢慢推入.观察现象.
在刚才的这支针筒内抽取相同量的水,用手指堵出针筒末端的小孔,将栓塞慢慢推入,观察现象.
思考:哪一支针筒内的物质容易被压缩?你知道其中的原因吗?
1.物质的“三态”变化和热胀冷缩实际上都是分子的间隙发生改变的原因
2.在气体物质中,分子间隔比较大,气体容易被压缩。
通过示意图认识两大变化
物理变化
化学变化
物理变化 化学变化
宏观 没有生成其他物质 生成了其他物质
微观 分子没有改变,分子间隔改变 分子本身改变,变成其他分子或原子
提出了原子概念, 发现了原子内有带负电的电子, 提出了原子的核式结构模型, 改进了原子的核式结构模型,认为电子只能在原子内的一些特定的稳定轨道上运行.
A 波尔 B道尔顿 C卢瑟福 D汤姆生
原子结构的模型的建立
B
D
C
A
化学变化中的最小粒子
二.原子
原子也是构成物质并保持
物质化学性质的一种微粒
分子
物质
原子
原子
原子核
质子
正电荷
中子
不带电
负电荷
不显电性
核外电子
决定元素种类
决定同种元素不同原子
决定原子质量,即原子质量集中在原子核上
决定原子体积,说明原子内部存在大量空间
最外层电子数决定了元素的化学性质.化合价.元素分类
4.原子中:核电荷数=质子数=核外电子数=中子数
?
5.离子中:核电荷数=质子数≠核外电子数
3.相对原子质量约=质子数+中子数
2.并不是所有的原子核一定由质子和中子构成,氢有质子,没有中子。
1.由于质子与电子所带的电量相等,电性相反,所以整个原子不显电性。
知识的延伸
科学家实验证明,质子和中子是由更小的微粒“夸克”构成。
有关夸克的结构和性质仍有探索和研究中……
原子与分子的比较
都具有微观性.运动性.间隔性
同种分子(或原子)性质相同
都是构成物质的一种微粒
都是保持化学性质的一种微粒
根本区别:在化学反应中,分子可以再分,而原子不能再分
联系:分子是由原子构成的
化学变化中分子可以再分,而原子不能再分
原子是化学变化中的最小粒子
化学反应前后,原子的种类、数目、质量都不发生变化
物质发生化学变化时,分子本身发生了变化
化学反应里,分子破裂为原子,原子重新组合成新分子
参加反应的物质质量总和一定等于反应后生成的各物质的质量总和
氧化汞是由汞和氧元素组成……
由氧化汞分解示意图,你能联想起哪些化学知识及原理?
混合物 纯净物
宏观 多种物质组成 一种物质组成
微观 不同种分子构成 同种分子构成
性质 没有固定的成分,各组分保持各自的化学性质 具有固定的成分,具有 固定的化学性质
分子观点解释混合物和纯净物
相对原子质量
以一种碳原子的质量的1/12作为标准,其他原子的质量跟它相比较所得的值,就是这种原子的相对原子质量
2.相对原子质量不是原子的实际质量,它只是一个比值,无单位或单位是1
1.一种碳原子,指的是核内有6个质子和6个中子的这种碳原子,也叫碳12原子
相对原子质量=质子数+中子数
3.可表达为公式:
某原子相对原子质量=
该原子的实际质量
碳原子的实际质量/12
Mx : My == mx : my
1.若碳——12原子的质量为n g,A原子的质量为m g,则
A原子的相对原子质量为 .
2.X元素的一个原子与Y元素的一个原子质量比为a:b,而Y原子的质量与碳原子的质量比为m:n,则X原子的相对原子质量为 .
4.一个CO分子质量为a千克,一个CO2分子质量为b千克,若以一个氧原子质量的1/16作为标准,则CO2分子的相对质量为 .
3.1克Fe.Cu.Al.Mg.Zn原子中,原子数目由大到小的顺
序为 .而相同数目的H2.O2.H2O.CO2的分子,质量由大到小的顺序为 .
原子与离子
核电荷数=质子数=核外电子数
原子:
原子
失去电子
得到电子
阳离子
阴离子
离子:
核电荷数=质子数≠核外电子数
N a
Cl
N a+
Cl-
失去1个电子
得到1个电子
离子跟原子的比较
微
区别
与 粒
联系 原 子 离 子
阳离子 阴离子
结 构
电 性
表 示 法
转 化
核内质子数=
核外电子数
核内质子数>
核外电子数
核内质子数<
核外电子数
不带电
带正电
带负电
用元素符号表示 Na,S
用离子符号表示Na+
用离子符号表示 S2-
原子
失电子
阳离子
得电子
阴离子
失电子
得电子
(1)1个甲烷分子由_______个碳原子和________个氢原子构成;
(2)由此可知,分子不同是由于构成分子的原子______或______不同。
一
四
种类
数目
识图填空:
下列叙述是否正确,为什么?
(1)空气是由空气的分子构成的。
(2)空气中的氮气和氧气经混合,它们的化学性质都已改变。
(3)空气里的氮气.氧气等的分子均匀地混合在一起。
(3)正确,空气可看作溶液.
(1)空气是混合物,是由氧分子.氮分子等多种分子构成
(2)它们只是简单混合,没有发生化学反应,因此化学性质没有改变。
实 验 现 象 解 释 答 案
(1)50水mL和50mL酒精混合体积小于100mL A.微粒很小 (1)
(2)水电解分解 B.微粒之间有间隙 (2)
(3)一滴水中含有1.67×1027个水的微粒 C.微粒本身发生了变化 (3)
(4)氧气和液氧都能支持可燃物燃烧 D.微粒能保持物质的化学性质 (4)
选择左栏的“实验现象”和右栏“解释”之间相关的项填在答案栏中。
B
C
A
D
1.1个氢原子由1个质子和1个电子构成,不含中子。
当1个氢原子失去1个电子后,它不会变成( )
A、质子 B、原子核
C、阳离子 D、带负电荷的离子
D
17
3.O2分子在特定条件下可以生成阴离子O2-(叫做二氧
基),在此阴离子中有 个电子
2.证明分子在化学变化中可分的是( )
A.铁矿石磨成粉末 B.碘受热升华
C.加热水有水蒸气生成 D.水通电分解成氢气和氧气
D
4.若用 表示一个氮原子,则下列图示各表示什么意义?并用化学符号和数字表示出来。
3N
N2
2N2
5.我国已启动“嫦娥工程”探月计划,拟于2007年前发射绕月飞行的探测卫星“嫦娥一号”。人类探月的重要目的之一是勘察.获取地球上蕴藏量很小而月球上却极为丰富的核聚变燃料—“He-3”,解决地球能源危机。已知“C-13”是指原子核内含有6个质子.7个中子的碳原子,则“He-3”所指的氦原子核内( )
A.含有3个质子,没有中子 B.含有2个质子,1个中子
B.含有1个质子,2个中子 D.含有3个中子,没有质子
6.下列关于原子.分子和离子的描述中,不正确的是( )
(A)它们都是电中性的粒子
(B)它们都是保持物质化学性质的粒子
(B)它们都能直接构成物质 (D)它们都在不停地运动
7.下列物质中含有氧气分子的是( )
A.KClO3 B.MnO2 C.空气 D.SO2
B
A
C
A、由1个带正电荷的质子和1个带负电荷的电子构成
B、由1个带负电荷的质子和1个带正电荷的电子构成
C、由1个带正电荷的质子和1个带正电荷的电子构成
D、由1个带负电荷的质子和1个带负电荷的电子构成
B
8.科学家设想宇宙中可能存在完全由反粒子构成的物质——反物质;物质与反物质相遇会释放出巨大的能量,在能源研究领域中前景可观。正电子.负质子等都是反粒子,它们跟通常所说的电子.质子相比较,质量相等但电性相反。请你推测,反氢原子的结构可能是( )
9.1999年度诺贝尔化学奖获得者艾哈迈德·泽维尔,开创了“飞秒(10-15)化学”的新领域,使运用激光光谱技术观测化学反应时分子中原子的运动成为可能,你认为该技术不能观察到的是( )
A.化学变化中反应物分子的分解 B.反应中原子的运动
C.化学变化中生成物分子的形成 D.原子核的内部结构
D
9.若用“ ”表示氢原子,用“ ”表示氧原子,保持水化学性质的最小粒子可表示为( )
A. B. C. D.
10.将零散的化学知识整理归纳,得出一般的规律,是学好化学的可取方法之一。物质的组成、结构和性质关系归纳错误的是( )
A.核内质子数决定了元素的种类
B.元素的化学性质与原子最外层电子数目关系密切
C.原子是化学反应中最小的微粒,因此原子不可再分
D.物质是由分子、原子、离子等粒子构成
11.已知R2+核外电子数为N,仍不能确定的是原子的( )
A.质子数 B.中子数 C.核电荷数
D
B
汞原子
二氧化碳分子
钠离子、氯离子
12.科学研究证实,物质是由微粒构成的,例如铁是由铁原子构成的,请你填写构成下列物质的具体微粒的名称.
⑴体温计中的汞是由 构成的;
⑵人工降雨用的干冰是由 构成的;
⑶食盐中的氯化钠是由 构成的。
14.18O(质子数为8,相对原子量为18)是一种与普通氧原子有相同的核内质子数的原子,它与普通氧原子的化学性质相同,在有机化学反应中被用作示踪原子,18O与普通氧原子属于( )
A.相同分子 B.相同原子 C.相同元素 D.相同单质
8
8
13.俄罗斯科学家最近合成了核电荷数为114元素的原子,经测定该原子的相对原子质量为289,则其中子数与电子数的差是___________。
15.把充满红棕色NO2气体和无色H2的集气瓶中间玻璃片抽走,使两瓶口密合在一起(不要振荡),可观察到左边的两瓶气体的颜色很快趋于一致(两瓶气体不反应),右边两瓶气体需要很长时间才能达到同样的效果
NO2
NO2
H2
H2
观察.对比实验现象,你能得出的结论有:
(1)
(2)
NO2的密度比H2大
分子在不断运动(或分子间有空隙)
17.下列现象中不能用分子运动论解释的是( )
A.把两块表面平滑干净的铅压紧,就不容易将它们拉开
B.在室内,同样表面积的热水比冷水蒸发得快
C.氧化汞受热分解生成汞和氧气
D.医院里充满了酒精味和药味
16.能够保持氢气化学性质的微粒是( )
A.H B.H+ C.H2 D. H2O
细胞膜
正电荷
细胞膜
水通道
18.科学家发现,细胞膜中存在着某种只允许水分子出入通道——水通道。右图是彼得·阿格雷公布的世界上第一张水通道蛋白的示意图.
⑴右图水通道中的每个“ ”表示:
① ;② .
⑵根据示意图,由于水通道中间的正
电荷对H+离子有 作用,所以
H+离子不能通过水通道。
19.某同学在家做如图所示实验:在一个玻璃容器中加入100ml水,向水中放入一块糖,在容器外壁沿液面画一条水平线,过一会儿发现糖块溶解,液面比原来水平线降低了.通过这一现象请你推测分子具有哪些性质 选择其中一点性质,重新设计一个实验进行探究 请写出实验
步骤.现象和结论
20.在一次控究成果汇报课上,小张同学展示了她的探究实验:
取一瓶无色的硫化氢气体和一瓶无色的二氧化硫气体,然后瓶口对瓶口抽去玻璃片放置(如图),一段时间后,两瓶的内壁上均出现水珠,并且有淡黄色的细微颗粒物附在瓶内壁上(已知是硫单质).试分析该同学的探究活动取得了哪些成果。
分子在不断运动
分子间有间隔
化学反应中分子可分而原子不能再分
21.400多年前,古希腊哲学家德谟克利特在一首诗中表达了物质不灭的观点:“无中不能生有,任何存在的东西也不会消灭。看起来万物是死了,但是实则犹生:正如一场春雨落地,霎时失去踪影;可是草木把它吸收,长成花叶果实——依然欣欣向荣”.请你从分子和原子的观点,说明物质不灭的原因。
物质是由原子、分子等粒子构成的,分子是由原子构成的。在物理变化中,构成物质的原子、分子本身不变。在化学变化中,反应物的原子重新组合生成新物质,原子的种类、数目和质量都不改变。所以物质不灭
(1)有一小部分粒子改变了原来的运动路径。原因是 .
(2)大多数粒子不改变原来的运动方向。
原因是 。
(3)极少数粒子被弹了回来,原因是 .
原子是实心的球体,原子间有空隙
粒子轰击了金原子核而被弹回
22.原子是由原子核和电子构成的.原子核在原子中所占体积极小,其半径约为原子半径的十万分之一,因此,相对而言,原子里有很大的空间。粒子是带两个单位正电荷的氦原子。1911年,科学家用一束平行高速运动的粒子轰击金箔时(金原子的核电荷数为79,相对原子质量为197),发现三种实验现象:
粒子途径金原子核附近时,受到斥力而稍微改变了运动方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