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精】统编版语文八上第三单元写作《学习描写景物》(第2课时)课件(22张PPT)+教案

文档属性

名称 【精】统编版语文八上第三单元写作《学习描写景物》(第2课时)课件(22张PPT)+教案
格式 zip
文件大小 5.0MB
资源类型 试卷
版本资源 统编版
科目 语文
更新时间 2021-06-01 10:53:56

文档简介

中小学教育资源及组卷应用平台
《学习描写景物》教学设计
学习目标:
1.了解什么叫景物描写,了解景物描写对于表现人物、情感等的作用。
2.学习在作文中进行景物描写的方法,掌握景物描写的技巧。
3.进行写作实践,在写作中加深对景物描写的体会。
重难点:写作实践,能依据学习描写景物的要求,写片段、全文。
课时安排:
2课时
教学过程:
第二课时
一、讲评短文
各小组推荐一篇成功的短文,先读文,后讲推荐的理由。
要求:
1.写出了景物的什么特征?
2.联想、想象合理在什么地方?
3.是否运用了“五觉法”?还有没有其他的特色?
二、写作实践
文题一
对同学们来说,最熟悉的地方莫过于校园了。想一想,你所在的校园有什么风景?校园里的风景有什么独特之处?围绕“校园一景”写一个片段。300字以内。
提示:
1.校园一景,意味着不能面面俱到,而是要选取校园的一个局部进行细致具体的描写。
2.还可以写一写师生在其中的活动,展现出校园景色的特点。
3.写作时可按一定顺序,例如由远及近、由高到低等。
【例文导引】
校园桂花
在飘飘忽忽的秋雨中,校园的那株桂花开了!(首句点题)
它亭亭玉立于花坛之上,宛若披着轻柔薄纱的新娘。(从远处写桂花树静止的形态)走近一瞧,银灰色的
树干托起一团绿云般的树冠,密密肥实的叶片中点缀着一簇簇星星点点的米黄色的小花,好像秋天田野沉甸甸的稻穗,又似节日之夜金灿灿的焰火,煞是好看!(从近处写树干、树冠、叶片、花朵的形状、色彩)清风徐来,桂枝瑟瑟,芳香四溢,把整个校园都熏醉了!(从视觉、嗅觉、味觉写桂花的动态)吸一口,甜津津的;掬一把,清爽爽的。(从味觉、感觉写花的香味)只要你从这儿经过,准会给你染上一身浓浓的馨香。古诗赞桂花:“月中有客曾分种,世上无花敢斗香。”可见,桂花的芳香在花的王国里是出了名的。(在嗅觉基础上结合诗句写出总的感受)
文题二
你留意过自家窗外的景色吗?或许是车水马龙的道路,或许是花木茂盛的园圃,或许是小伙伴们玩耍的场地……以“窗外”为题,写一篇作文。不少于500字。
提示:
1.注意描写范围的选择。可以将窗户当作一个“画框”,只描写“画框”内的风景,也可以将视野扩大至窗外能看到的所有景物;可以选取窗外景物的一个局部进行细致描绘,也可以整体勾勒,把握全局。
2.可以根据窗口所处的高度,选取一个主要的观察视角,再辅以其他角度灵活描写。还要注意调动多种感官,使景物描写更加生动。
3.可以围绕窗外景色最主要的特点,给景物描写定一个基调,如美丽、欢乐、忙碌等,注意描写时融入自己的情感。
(一)审题关键
1.首先审清题目的重点——“写景”,而且规定了观察点——窗,透过窗看到的外面的世界,捕捉写作角度及内容。
2.明确写作提示中的要点,观察的角度可以是窗户“画框”内的风景;可以是窗外的近景,还可以是远观;可以是眼前的景色,还可以是由眼前而联想到的景色;写作对象可以是物景,还可以是人景;可以是单纯地抒发对景色的喜爱,还可以是通过景物抒发对时代的赞美……
3.写作手法可以是单纯的状物,也可以是借物抒情,还可以是托物言志;可以选择小的角度抒发自己对一景一物的喜爱,还可以是大而广之讴歌祖国的日益变化……
(二)挖掘立意绝招
1.逐层分析、锁定立意。
看到题目、提示后,在第一反应的基础上,再进一步推进,挖掘出更深层的立意。
2.变换角度。
“窗外”的景致,可以从事物的角度写,可以从自然界的角度写,还可以从别人的角度写,从社会的角度写……
【例文引路】
窗外
窗外的鸟儿叽叽喳喳地叫个不停,好像不怕嗓子坏了似的;大伯家的拖拉机轰隆轰隆地响,一阵阵刺鼻的气味飘了进来;妈妈他们交谈的声音传入耳内,不时还传来一阵犬吠声和鸡鸣声。这会儿窗外的吵闹声、轰隆声、鸣叫声,凡所应有,无所不有,一时齐发。
不一会儿,吵闹声毕绝,只有鸟儿的啼叫声还在空气中回荡。循着窗外和蔼而亲切的交谈声望去——两位老奶奶坐在那棵古槐树下慢慢地细语交谈,只听见一个奶奶说:“下雨了,要下雨了。”确实,天阴沉沉的,不一会儿,传来了雨点落在小草上的声音,雨点越来越气愤,因为它并没有惊吓到柔嫩的小草,小草仍然在随着风儿摆动,好似在挑衅雨点。骄傲的雨点不堪挑衅,来了一阵更为猛烈的攻击,雨点挤着、拥着,闯进窗子,撞在我的脸上。①(用拟人的手法描写了风雨挑衅小草的景象。)我急忙关上了窗,雨淅淅沥沥,不时地撞击着窗子。
雨点收回了它的骄横,渐渐退去。推开窗子,小草们一个个挺直了腰板,目送着雨点的离开。离别之际,雨点带走了它的好哥们儿——风。窗外一阵阵凉意,鸟儿的细语仍在继续,它们好似在嘲讽着风雨的无能,好似在夸赞着小草们的坚韧不拔。以前是我小看了小草,无意地践踏了它们许多次,却不知它们是如此地坚强!
②(直接抒发对小草坚韧不拔精神的赞美。)
我本以为风雨就此走远了,谁知它们又回来了,不过这次来得悄无声息,好像在抚摸着、滋润着小草,以及大地上其他的一切生物。它们好似认识到了自己的错误,在悄悄地改变着。③(通过风雨前后的变化对比突出大自然的神奇美妙,表达对生命的赞叹和歌颂。)慢慢地它们又走远了,渐渐地它们又回来了。一切都好像平静了许多,这个世界也安静了许多。
窗外的声音很美妙,只要你愿意留一只耳朵去聆听,你会发现,小草的坚韧不拔,风和雨的改变,鸟儿永不停息的鸣叫,以及欣欣向荣的大地。
世界就是这么美好,只要你用一只耳朵去聆听!
【师生共评】
本文语言轻松自然、清新流畅,选材典型,意境优美。
文章以窗户边为立足点,通过自己的聆听,描写了窗外的几幅美景——群鸟啾唧、老奶奶古树下闲聊、风雨挑衅小草。在作者笔下,自然界的一切声响都是生命的象征,都是美好的。
文章营造了优美的意境,具有很强的感染力。
文题三
“春有百花秋有月,夏有凉风冬有雪。”一年四季,每个季节都有独特的景致。选择你喜欢的一个季节,以《我爱_______季》为题,写一篇作文。不少于500字。
提示:
1.要抓住四个季节的特点,尤其是鲜明的景色特点进行描写。
2.还可以写某个景物在某一季节的特点。
3.要倾注情感,做到寓情于景,情景交融。
【例文引路】
我爱秋季
秋天悄悄地来了,来到了田野上,来到了小溪边,来到了小山上,也来到了我们的校园里。
【巧用修辞】运用拟人和排比的修辞,生动形象地写出了秋的来临。
校园的秋到了,是从校园大门旁边的那棵柿子树开始的。柿子树的叶子如同青色的岩石一般。到了秋天,它们显出绿中带红的颜色,而那累累的柿子,正在由青变黄,渐渐显露出一些红色来。那黄中带红的柿子像小灯笼一般挂在树上,像小装饰品,又像小星星,把树点缀得更加美丽。而且,它们还开始散发出芳香,使校园里充满了秋天成熟的气息。【选取典型】选取最能代表校园秋景的柿子树作详细的描写,展现了成熟的秋景。
早晨,小草上透明的露水闪耀着,仿佛天上的白云变成颗粒状撒了下来,清新而明净。太阳出来了,阳光渐渐漫了过来,露水消逝了,树上闪烁着阳光,把绿叶染成金色。同学们都飞快地跑到操场上,随着喇叭里的口令做起操来。校园中满是一片秋天的明丽。
中午,校园披上金甲,阳光在学校的池塘上跳跃,走廊也变得热烈了,像一条金鳞巨龙横卧在墙壁之间。走廊上来来往往的同学们走着,跑着,跳着,像小鱼儿一样你追我赶,活泼又欢乐。整个学校充满了秋天热烈的气息。
下午,太阳还没有落,校园里早起了一层青色的雾,使得校园里的黄昏来得特别早,去得特别迟。于是,在青色透明的黄昏中,四周的山影一齐拥向校园,使校园暗了起来,如同一座城堡。
夜,终于来了。走廊上的灯接连亮起,连同它们在地面映出的红色光晕,使走廊不停地眨着眼睛,昏昏欲睡。晚自习下课了,同学们在走廊上或行色匆匆,或追逐嬉戏……
【时间顺序】选取一天中不同的景色表现秋的不同魅力,脉络清晰,生动形象。
不知什么时候,月亮忽然出现在天空的正中央,像一块巨大、平整、发亮的云母石,把学校照亮。山是墨一般的黑,而月亮从天空中把它那清明的光辉一直倾泻到地面上,把校园照亮……
原来校园的秋色是如此的迷人,我怎么才感觉到呢!
【结尾点题】以简洁的语言点明对校园之秋的喜爱之情。
【师生共评】
小作者用诗一般的语言和细腻的笔触描绘了秋天校园的令人神往的景色。文章按早晨、中午、黄昏、夜晚的时间顺序写出了校园景色的变化,在不同的时间里,抓住了校园不同景物的特征进行描摹。文章运用比喻、拟人等修辞手法,使景物描写更加形象,更具感染力。
三、微作文
春夏秋冬,皆有美景。请同学们选一个你喜欢的季节,发挥想象力,调动你的所有感官,抓住景物的特征,从多个角度去描写美丽的景色。写一个200字左右的片段。(5分钟)
作品展示,相互评价:
抽生读自己写的作品,其他同学点评,有没有从多个角度写景,有没有抓住景物的特征。
21世纪教育网
www.21cnjy.com
精品试卷·第
2

(共
2
页)
HYPERLINK
"http://www.21cnjy.com/"
21世纪教育网(www.21cnjy.com)(共22张PPT)
写作
学习描写景物
1.了解什么叫景物描写,了解景物描写对于表现人物、情感等的作用。
2.学习在作文中进行景物描写的方法,掌握景物描写的技巧。
3.进行写作实践,在写作中加深对景物描写的体会。
学习目标
学习描写景物
第二课时
讲评短文
各小组推荐一篇成功的短文,先读文,后讲推荐的理由。要求:
1.写出了景物的什么特征?
2.联想、想象合理在什么地方?
3.是否运用了“五觉法”?还有没有其他的特色?

对同学们来说,最熟悉的地方莫过于校园了。想一想,你所在的校园有什么风景?校园里的风景有什么独特之处?围绕“校园一景”写一个片段。300字以内。
写作实践
提示:
1.校园一景,意味着不能面面俱到,而是要选取校园的一个局部进行细致具体的描写。
2.还可以写一写师生在其中的活动,展现出校园景色的特点。
3.写作时可按一定顺序,例如由远及近、由高到低等。
校园桂花
在飘飘忽忽的秋雨中,校园的那株桂花开了!(首句点题)
它亭亭玉立于花坛之上,宛若披着轻柔薄纱的新娘。(从远处
写桂花树静止的形态)走近一瞧,银灰色的
树干托起一团绿云般的树冠,密密肥实的叶片中点缀着一簇簇星星点点的米黄色的小花,好像秋天田野沉甸甸的稻穗,又似节日之夜金灿灿的焰火,煞是好看!(从近处写树干、树冠、叶片、花朵的形状、色彩)
例文引路
清风徐来,桂枝瑟瑟,芳香四溢,把整个校园都熏醉了!
(从视觉、嗅觉、味觉写桂花的动态)吸一口,甜津津的;
掬一把,清爽爽的。(从味觉、感觉写花的香味)只要你
从这儿经过,准会给你染上一身浓浓的馨香。古诗赞桂花:
“月中有客曾分种,世上无花敢斗香。”可见,桂花的芳
香在花的王国里是出了名的。(在嗅觉基础上结合诗句写
出总的感受)

你留意过自家窗外的景色吗?或许是车水马龙的道路,或许是花木茂盛的园圃,或许是小伙伴们玩耍的场地……以“窗外”为题,写一篇作文。
不少于500字。
1.注意描写范围的选择。可以将窗户当作一个“画框”,只描写“画框”内的风景,也可以将视野扩大至窗外能看到的所有景物;可以选取窗外景物的一个局部进行细致描绘,也可以整体勾勒,把握全局。
提示:
2.可以根据窗口所处的高度,选取一个主要的观察视角,再辅以其他角度灵活描写。还要注意调动多种感官,使景物描写更加生动。
3.可以围绕窗外景色最主要的特点,给景物描写定一个基调,如美丽、欢乐、忙碌等,注意描写时融入自己的情感。
审题关键
1.首先审清题目的重点——“写景”,而且规定了观察点——窗,透过窗看到的外面的世界,捕捉写作角度及内容。
2.明确写作提示中的要点,观察的角度可以是窗户“画框”内的风景;可以是窗外的近景,还可以是远观;可以是眼前的景色,还可以是由眼前而联想到的景色;写作对象可以是物景,还可以是人景;可以是单纯地抒发对景色的喜爱,还可以是通过景物抒发对时代的赞美……
3.写作手法可以是单纯的状物,也可以是借物抒情,还可以是托物言志;可以选择小的角度抒发自己对一景一物的喜爱,还可以是大而广之讴歌祖国的日益变化……
挖掘立意绝招
1.逐层分析、锁定立意。
看到题目、提示后,在第一反应的基础上,再进一步推进,挖掘出更深层的立意。
2.变换角度。
“窗外”的景致,可以从事物的角度写,可以从自然界的角度写,还可以从别人的角度写,从社会的角度写……
窗外
窗外的鸟儿叽叽喳喳地叫个不停,好像不怕嗓子坏了似的;大伯家的拖拉机轰隆轰隆地响,一阵阵刺鼻的气味飘了进来;妈妈他们交谈的声音传入耳内,不时还传来一阵犬吠声和鸡鸣声。这会儿窗外的吵闹声、轰隆声、鸣叫声,凡所应有,无所不有,一时齐发。
例文引路
不一会儿,吵闹声毕绝,只有鸟儿的啼叫声还在空气中回荡。循着窗外和蔼而亲切的交谈声望去——两位老奶奶坐在那棵古槐树下慢慢地细语交谈,只听见一个奶奶说:“下雨了,要下雨了。”确实,天阴沉沉的,不一会儿,传来了雨点落在小草上的声音,雨点越来越气愤,因为它并没有惊吓到柔嫩的小草,小草仍然在随着风
儿摆动,好似在挑衅雨点。骄傲的雨点不堪挑衅,来了一阵更为猛烈的攻击,雨点挤着、拥着,闯进窗子,撞在我的脸上。①我急忙关上了窗,雨淅淅沥沥,不时地撞击着窗子。

用拟人的手法描写了风雨挑衅小草的景象。
雨点收回了它的骄横,渐渐退去。推开窗子,小草们一个个挺直了腰板,目送着雨点的离开。离别之际,雨点带走了它的好哥们儿——风。窗外一阵阵凉意,鸟儿的细语仍在继续,它们好似在嘲讽着风雨的无能,好似在夸赞着小草们的坚韧不拔。以前是我小看了小草,无意地践踏了它们许多次,却不知它们是如此地坚强!


直接抒发对小草坚韧不拔精神的赞美。
我本以为风雨就此走远了,谁知它们又回来了,不过这次来得悄无声息,好像在抚摸着、滋润着小草,以及大地上其他的一切生物。它们好似认识到了自己的错误,在悄悄地改变着。③慢慢地它们又走远了,渐渐地它们又回来了。一切都好像平静了许多,这个世界也安静了许多。
③通过风雨前后的变化对比突出大自然的神奇美妙,表达对生命的赞叹和歌颂。
窗外的声音很美妙,只要你愿意留一只耳朵去聆听,你会发现,小草的坚韧不拔,风和雨的改变,鸟儿永不停息的鸣叫,以及欣欣向荣的大地。
世界就是这么美好,只要你用一只耳朵去聆听!
【师生共评】
本文语言轻松自然、清新流畅,选材典型,意境优美。
文章以窗户边为立足点,通过自己的聆听,描写了窗外的几幅美景——群鸟啾唧、老奶奶古树下闲聊、风雨挑衅小草。在作者笔下,自然界的一切声响都是生命的象征,都是美好的。
文章营造了优美的意境,具有很强的感染力。

“春有百花秋有月,夏有凉风冬有雪。”一年四季,每个季节都有独特的景致。选择你喜欢的一个季节,以《我爱_______季》为题,写一篇作文。不少于500字。
提示:
1.要抓住四个季节的特点,尤其是
鲜明的景色特点进行描写。
2.还可以写某个景物在某一季节的特点。
3.要倾注情感,做到寓情于景,情景交融。
我爱秋季
秋天悄悄地来了,来到了田野上,来到了小溪边,来到了小山上,也来到了我们的校园里。
【巧用修辞】运用拟人和排比的修辞,生动形象地写出了秋的来临。
例文引路
校园的秋到了,是从校园大门旁边的那棵柿子树开始的。柿子树的叶子如同青色的岩石一般。到了秋天,它们显出绿中带红的颜色,而那累累的柿子,正在由青变黄,渐渐显露出一些红色来。那黄中带红的柿子像小灯笼一般挂在树上,像小装饰品,又像小星星,把树点缀得更加美丽。而且,它们还开始散发出芳香,使校园里充满了秋天成熟的气息。【选取典型】选取最能代表校园秋景的柿子树作详细的描写,展现了成熟的秋景。
早晨,小草上透明的露水闪耀着,仿佛天上的白云变成颗粒状撒了下来,清新而明净。太阳出来了,阳光渐渐漫了过来,露水消逝了,树上闪烁着阳光,把绿叶染成金色。同学们都飞快地跑到操场上,随着喇叭里的口令做起操来。校园中满是一片秋天的明丽。
中午,校园披上金甲,阳光在学校的池塘上跳跃,走廊也变得热烈了,像一条金鳞巨龙横卧在墙壁之间。走廊上来来往往的同学们走着,跑着,跳着,像小鱼儿一样你追我赶,活泼又欢乐。整个学校充满了秋天热烈的气息。
下午,太阳还没有落,校园里早起了一层青色的雾,使得校园里的黄昏来得特别早,去得特别迟。于是,在青色透明的黄昏中,四周的山影一齐拥向校园,使校园暗了起来,如同一座城堡。
夜,终于来了。走廊上的灯接连亮起,连同它们在地面映出的红色光晕,使走廊不停地眨着眼睛,昏昏欲睡。晚自习下课了,同学们在走廊上或行色匆匆,或追逐嬉戏……
【时间顺序】选取一天中不同的景色表现秋的不同魅力,脉络清晰,生动形象。
不知什么时候,月亮忽然出现在天空的正中央,像一块巨大、平整、发亮的云母石,把学校照亮。山是墨一般的黑,而月亮从天空中把它那清明的光辉一直倾泻到地面上,把校园照亮……
原来校园的秋色是如此的迷人,我怎么才感觉到呢!
【结尾点题】以简洁的语言点明对校园之秋的喜爱之情。
【师生共评】
小作者用诗一般的语言和细腻的笔触描绘了秋天校园的令人神往的景色。文章按早晨、中午、黄昏、夜晚的时间顺序写出了校园景色的变化,在不同的时间里,抓住了校园不同景物的特征进行描摹。文章运用比喻、拟人等修辞手法,使景物描写更加形象,更具感染力。
春夏秋冬,皆有美景。请同学们选一个你喜欢的季节,发挥想象力,调动你的所有感官,抓住景物的特征,从多个角度去描写美丽的景色。写一个200字左右的片段。(5分钟)
作品展示,相互评价:
抽生读自己写的作品,其他同学点评,有没有从多个角度写景,有没有抓住景物的特征。
微作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