浙教版科学八年级下册周末一练第七周 第2章空气与生命(§2.4~2.5)

文档属性

名称 浙教版科学八年级下册周末一练第七周 第2章空气与生命(§2.4~2.5)
格式 zip
文件大小 259.3KB
资源类型 试卷
版本资源 浙教版
科目 科学
更新时间 2012-03-31 22:14:09

图片预览

文档简介

浙教版科学八年级下册周末一练
第七周 第2章空气与生命(§2.4~2.5)
一、选择题(每小题2分,共40分)
1.呼吸作用是生物体的一项重要生理活动.其意义是 ( )
A.将无机物合成有机物 B.将有机物分解为无机物
C.为生命活动提供能量 D.吸收氧气放出二氧化碳
2.2011年秋季以来,我国西南地区旱情严重,为缓解旱情可进行人工降雨。下列物质可用于人工降雨的是 ( )
A.食盐 B.干冰 C.蔗糖 D.面粉
3.此时此刻,也许你有点紧张,请务必冷静,做个深呼吸来放松一下。在你深吸气时,你的( )
A.胸腔体积变小 B.横膈肌上升
C.肺内气压小于大气压 D.肺内气压大于大气压
4.假如把绿叶比作“绿色工厂”,那么这座工厂进行光合作用的动力、原料、产物、厂房分别是 ( )
A.光能、水、淀粉、叶绿体 B.光能、二氧化碳和水、淀粉和氧气、叶绿体
C.光能、二氧化碳、氧气、叶绿体 D.光能、二氧化碳、淀粉、叶绿体
5.空气进人肺的正确顺序是 ( )
①鼻腔 ②支气管 ③喉 ④咽 ⑤气管
A.①②③④⑤ B.①③②⑤④ C.①④③⑤②D.①⑤③②④
6.下列有关二氧化碳的实验中,只能证明二氧化碳物理性质的实验是 ( )
7.如图为测量动物呼吸的密闭实验装置,图中a为红墨水柱,b中装有氢氧化钠溶液(氢氧化钠极易吸收二氧化碳)。随动物呼吸的进行,试推测玻璃管中的红墨水柱的移动方向是 ( )
A.向左移动 B.向右移动
C.先向右再向左移动 D.先向左再向右移动
8.下列现象中,不能表明植物进行了呼吸作用的是 ( )
A.走进贮存蔬菜的地窖.手中的烛火火焰变小 B.清晨公园的空气感觉很清新
C.苹果贮藏放久了会变软变皱 D.潮湿的种子堆散发出热气
9.在一支试管中加入2ml的蒸馏水,向其中滴人数滴石蕊试液后,溶液呈X色,向液体中再通入CO2气体,液体呈Y色,把液体加热煮沸后,液体呈Z色,问X、Y、Z的颜色为 ( )
A.紫一红一无 B.紫一红一紫 C.蓝一紫一红 D.紫一红一蓝
10.如右图所示,若甲代表H2O和CO2,那么,下列各项中正确的是( )
A.乙是呼吸作用,丙是糖类和O2,丁是光合作用
B.乙是光合作用,丙是糖类和O2,丁是呼吸作用
C.乙是呼吸作用,丙是CO2和H2O,丁是光合作用
D.乙是光合作用,丙是CO2和H2O,丁是呼吸作用
11.某同学做了这样一个实验:在一个无色透明的塑料袋中装入新鲜的黄豆芽,将袋口密封,置于黑暗处。一天后,将袋中气体通入盛有澄清石灰水的锥形瓶中,石灰水发生的变化是( )
A.变浑浊 B.变红 C.变蓝 D.不变
12.实验室制取二氧化碳和实验室制取氧气相比较.一定相同的是 ( )
A.发生装置 B.收集方法 C.验满方法 D.集满气体后的集气瓶的放置方法
13.如图所示,某同学为验证空气中含有少量二氧化碳,将大针筒内的空气一次性压人新制的澄清石灰水,发现石灰水没有变化。据此,你认为该同学应该 ( )
A.得出空气中没有二氧化碳的结论 B.得出空气中含有少量二氧化碳的结论
C.继续用大针筒向澄清石灰水压入空气 D.撤去大针筒,用嘴向澄清石灰水吹气

14.二氧化碳占空气总体积的0.03%,自然界中二氧化碳的循环如图所示,在A处不参与该循环的是 ( )
A.植物的呼吸作用 B.含碳燃料的燃烧 C.发展利用氢燃料 D.人和动物的呼吸
15.用新鲜大豆绿叶进行如图所示实验。若将该装置放在充足的光照下,分析D处气体成分,最有可能的是 ( )
A.O2的量多于B处 B.O2的量与B处相等C.没有CO2和O2 D.CO2的量多于B处
16.科学家利用中子数不同的两种氧原子和标记水和二氧化碳分子中的氧原子并进行了如图所示的实验。请你判断光合作用产生的O2中的氧元素来自 ( )
A.CO2 B.H2O
C.部分来自CO2,部分来自H2O D.无法判断
17.做“绿叶在光下制造淀粉”的实验。把叶片放在酒精中隔水加热,酒精的作用是 ( )
A.溶解叶绿体 B.溶解叶绿素 C.溶解淀粉 D.溶解脂肪
18.右图表示德国科学家萨克斯的实验,把绿色的叶片放在黑暗处24小时后,再把叶片的一部分遮光,其他部分曝光。一段时间后,经脱色、漂洗再用碘液处理,结果遮光部分不变蓝,曝光部分变蓝。本实验说明:①光合作用需要光照;②光合作用需要CO2;③光合作用合成淀粉;④光合作用放出氧气;⑤光合作用需要叶绿素 ( )
A.①③ B.①⑤ C.②④ D.③⑤
19.科学实验室的铅蓄电池中装有硫酸。如果不慎将硫酸洒到大理石地面上,会发出嘶嘶声并有气体产生。这种气体是 ( )
A.CO2 B.N2 C.H2 D.O2
20.如右图表示不同温度条件下测得的光合作用效率与光照强度的关系曲线,所给出的信息正确的是 ( )
A.当温度一定时,光合速率随光照强度的增加而增加
B.当光照强度一定时,光合速率随温度升高而增加
C.当光照强度大于p时,温度是限制光合作用效率的因素
D.当光照强度小于P时,温度是限制光合作用效率的因素
二、填空题(每空2分,共30分)
气体成分
A
B
氮气
78%
78%
氧气
16%
21%
二氧化碳
4%
0.03%

1.1%
0.07%
其他气体
0.9%
0.9%
21.人在平静吸气时,膈肌 (填“收缩”或“舒张”),肋间外肌收缩,肋骨和胸骨向上、向外移动,胸廓容积扩大,肺内气压 (填“增大”或“减小”),空气从外界进入肺泡。
22.分析右表中的数据,并回答下列问题。
(1)A、B两种气体分别表示吸人和呼出的气体,根据数据分析, 是吸人的气体。(填“A”或“B”)
(2)如果将A、B两种气体分别通入澄清的石灰水中,先使石灰水变浑浊的是 。(填“A”或“B”)
23.如图是某人在1个标准大气压(1.01×l05帕)下的一次平静呼吸中肺内气压的变化曲线图,请回答:
(1)曲线AB段表示 时肺内气压的变化。(填“吸气”或“呼气”)
(2)在曲线BC段的变化中,胸腔的体积 。(填“增大”或“减小”)
(3)本次呼吸中,吸气结束的那一瞬间是坐标系中的 点,此时肺内气压值为 。
24.右图是某同学所做的测定昆虫呼吸作用强度的实验装置。请回答:
(1)此装置可直接测量昆虫在单位时间内 (填“吸收O2的量”或“放出CO2的量”)。
(2)欲测定叶片呼吸作用强度,需对该装置做何种处理? 。
25.如图表示生活状态的植物体在一天24小时内,CO2净吸收量和净释放量,请据图回答问题:
(1)一天中, 时刻植物体的光合作用吸收二氧化碳量与呼吸作用释放二氧化碳量相等;
(2)在黑暗处,植物体呼吸作用释放的二氧化碳每时刻的数量是 ;
(3)假设一天中,植物体呼吸作用的CO2释放量始终相同,则光合作用对CO2的最大吸收量是 。
(4)图中阴影部分面积表示的是 。
(5)由图可知,植物处于 的生长状态。
三、实验探究题(除注明外,每空2分,共18分)
26.根据下列装置图。回答有关问题:
(1)(2分)写出装置中标号仪器的名称:① ;② 。
(2)写出实验室制取二氧化碳的化学方程式 ;
(3)实验室用高锰酸钾制取氧气,可选用的发生装置是 (填字母)。并据此选择上图中 (填字母)组装一套制取氧气的装置。收集氧气时,验满的方法是 。
(4)若实验室中选用E或F来收集某气体,推测该气体具有的性质是 。
27.为验证叶片进行光合作用的条件,某生物兴趣小组利用银边天竺葵(叶片边缘部分呈白色)进行了如下实验:①将银边天竺葵放在暗处一昼夜,并作右图所示的处理。(氢氧化钠能吸收二氧化碳气体);②把天竺葵放在光下照射几小时后,摘下叶片M、N,去掉遮光的黑纸片;③向脱色、漂洗后的叶片M、N上滴加碘液,观察叶片A、B、C、D处颜色的变化。请分析回答:
(1)下列装置中,能够快速、安全地脱去叶片中叶绿素的是 ( )

(2)利用叶片A、B部分进行实验的目的是验证 。
(3)叶片B、C、D处的实验结果可说明 。
四、分析计算题(每小题6分,共12分)
28.人体注射葡萄糖溶液可以补充能量,葡萄糖(C6H12O6)在体内经缓慢氧化生成二氧化碳和水,释放出能量。若1000克5%葡萄糖注射液中的葡萄糖完全氧化,计算:
(1)理论上至少消耗O2多少克?
(2)多少升空气中含有这些质量的氧气?
(相对原子质量:H:l C:12 O:16 O2密度按1.43克/升计,计算结果取整数)
29.石灰厂为了测定一批石灰石样品中碳酸钙的质量分数,取用4g石灰石样品,把20g稀盐酸分4次加入(每次加入5克)样品中(样品中除碳酸钙外,其余的成分既不与盐酸反应,也不溶于水),充分反应后经过滤、干燥等操作,最后称量,得实验数据如下表:
稀盐酸的用量
第1次
第2次
第3次
第4次
剩余固体的质量
3g
2g
1g
1g
(1)该石灰石样品中碳酸钙的质量分数是 ;
(2)计算该稀盐酸的溶质质量分数(写出计算过程,结果精确到0.1%)。
参考答案
一.选择题(每小题2分,40分)
题号
1
2
3
4
5
6
7
8
9
10
答案
C
B
C
B
C
D
A
B
B
B
题号
11
12
13
14
15
16
17
18
19
20
答案
A
D
C
C
D
B
B
A
A
C
二、填空题(每空2分,共30分)
21.收缩 减小
22.(1) B (2) A
23.(1) 吸气 (2) 减小 (3)B 1.01×105Pa
24.(1)吸收O2的量
(2)把装置放在没有光的地方
25.(1) 18和6 (2) 10 (3)90 (4)植物体在12~18时内二氧化碳净吸收量的总和 (5)旺盛
三、实验探究题(除注明外,每空2分,共18分)
26.(1) ①试管 ②长颈漏斗
(2) CaCO3 + 2HCl=== CaCl2 + H2O + CO2↑
(3)B BD/BF 用带火星的小木条放在集气瓶口,若木条复燃.则说明O2已经收集满了 (4)密度比空气小或难溶于水
27.(1) B
(2)光合作用需要叶绿体
(3)光合作用需要光和CO2
四、分析计算题(每小题6分,共12分)
28.解:m=1000克×5%=50克
设理论上至少消耗O2的质量为x
C6H12 O6 + 6O2点燃6 CO2 + 6H2O
180 192
50克 x


V(O2)=53克/1.43克/升=37.06升
V(空气)=37.06升×5=185.3升(176L~186L之间均可)
答:理论上至少消耗O253克;185.3升空气中含有这些质量的氧气
29.(1)75%
(2)设5克稀盐酸中含HCl的质量为x,与5克稀盐酸反应的CaCO3质量为4克-3克=1克
CaCO3 + 2HCl=== CaCl2 + H2O + CO2↑
100 73
1克 x
答:(1)该石灰石样品中碳酸钙的质量分数是75%;
(2)该稀盐酸的溶质质量分数14.6%。
浙教版科学八年级下册周末一练
第七周 第2章空气与生命(§2.4~2.5)
一、选择题(每小题2分,共40分)
1.呼吸作用是生物体的一项重要生理活动.其意义是 ( )
A.将无机物合成有机物 B.将有机物分解为无机物
C.为生命活动提供能量 D.吸收氧气放出二氧化碳
2.2011年秋季以来,我国西南地区旱情严重,为缓解旱情可进行人工降雨。下列物质可用于人工降雨的是 ( )
A.食盐 B.干冰 C.蔗糖 D.面粉
3.此时此刻,也许你有点紧张,请务必冷静,做个深呼吸来放松一下。在你深吸气时,你的( )
A.胸腔体积变小 B.横膈肌上升
C.肺内气压小于大气压 D.肺内气压大于大气压
4.假如把绿叶比作“绿色工厂”,那么这座工厂进行光合作用的动力、原料、产物、厂房分别是 ( )
A.光能、水、淀粉、叶绿体 B.光能、二氧化碳和水、淀粉和氧气、叶绿体
C.光能、二氧化碳、氧气、叶绿体 D.光能、二氧化碳、淀粉、叶绿体
5.空气进人肺的正确顺序是 ( )
①鼻腔 ②支气管 ③喉 ④咽 ⑤气管
A.①②③④⑤ B.①③②⑤④ C.①④③⑤②D.①⑤③②④
6.下列有关二氧化碳的实验中,只能证明二氧化碳物理性质的实验是 ( )
7.如图为测量动物呼吸的密闭实验装置,图中a为红墨水柱,b中装有氢氧化钠溶液(氢氧化钠极易吸收二氧化碳)。随动物呼吸的进行,试推测玻璃管中的红墨水柱的移动方向是 ( )
A.向左移动 B.向右移动
C.先向右再向左移动 D.先向左再向右移动
8.下列现象中,不能表明植物进行了呼吸作用的是 ( )
A.走进贮存蔬菜的地窖.手中的烛火火焰变小 B.清晨公园的空气感觉很清新
C.苹果贮藏放久了会变软变皱 D.潮湿的种子堆散发出热气
9.在一支试管中加入2ml的蒸馏水,向其中滴人数滴石蕊试液后,溶液呈X色,向液体中再通入CO2气体,液体呈Y色,把液体加热煮沸后,液体呈Z色,问X、Y、Z的颜色为 ( )
A.紫一红一无 B.紫一红一紫 C.蓝一紫一红 D.紫一红一蓝
10.如右图所示,若甲代表H2O和CO2,那么,下列各项中正确的是( )
A.乙是呼吸作用,丙是糖类和O2,丁是光合作用
B.乙是光合作用,丙是糖类和O2,丁是呼吸作用
C.乙是呼吸作用,丙是CO2和H2O,丁是光合作用
D.乙是光合作用,丙是CO2和H2O,丁是呼吸作用
11.某同学做了这样一个实验:在一个无色透明的塑料袋中装入新鲜的黄豆芽,将袋口密封,置于黑暗处。一天后,将袋中气体通入盛有澄清石灰水的锥形瓶中,石灰水发生的变化是( )
A.变浑浊 B.变红 C.变蓝 D.不变
12.实验室制取二氧化碳和实验室制取氧气相比较.一定相同的是 ( )
A.发生装置 B.收集方法 C.验满方法 D.集满气体后的集气瓶的放置方法
13.如图所示,某同学为验证空气中含有少量二氧化碳,将大针筒内的空气一次性压人新制的澄清石灰水,发现石灰水没有变化。据此,你认为该同学应该 ( )
A.得出空气中没有二氧化碳的结论 B.得出空气中含有少量二氧化碳的结论
C.继续用大针筒向澄清石灰水压入空气 D.撤去大针筒,用嘴向澄清石灰水吹气

14.二氧化碳占空气总体积的0.03%,自然界中二氧化碳的循环如图所示,在A处不参与该循环的是 ( )
A.植物的呼吸作用 B.含碳燃料的燃烧 C.发展利用氢燃料 D.人和动物的呼吸
15.用新鲜大豆绿叶进行如图所示实验。若将该装置放在充足的光照下,分析D处气体成分,最有可能的是 ( )
A.O2的量多于B处 B.O2的量与B处相等C.没有CO2和O2 D.CO2的量多于B处
16.科学家利用中子数不同的两种氧原子和标记水和二氧化碳分子中的氧原子并进行了如图所示的实验。请你判断光合作用产生的O2中的氧元素来自 ( )
A.CO2 B.H2O
C.部分来自CO2,部分来自H2O D.无法判断
17.做“绿叶在光下制造淀粉”的实验。把叶片放在酒精中隔水加热,酒精的作用是 ( )
A.溶解叶绿体 B.溶解叶绿素 C.溶解淀粉 D.溶解脂肪
18.右图表示德国科学家萨克斯的实验,把绿色的叶片放在黑暗处24小时后,再把叶片的一部分遮光,其他部分曝光。一段时间后,经脱色、漂洗再用碘液处理,结果遮光部分不变蓝,曝光部分变蓝。本实验说明:①光合作用需要光照;②光合作用需要CO2;③光合作用合成淀粉;④光合作用放出氧气;⑤光合作用需要叶绿素 ( )
A.①③ B.①⑤ C.②④ D.③⑤
19.科学实验室的铅蓄电池中装有硫酸。如果不慎将硫酸洒到大理石地面上,会发出嘶嘶声并有气体产生。这种气体是 ( )
A.CO2 B.N2 C.H2 D.O2
20.如右图表示不同温度条件下测得的光合作用效率与光照强度的关系曲线,所给出的信息正确的是 ( )
A.当温度一定时,光合速率随光照强度的增加而增加
B.当光照强度一定时,光合速率随温度升高而增加
C.当光照强度大于p时,温度是限制光合作用效率的因素
D.当光照强度小于P时,温度是限制光合作用效率的因素
二、填空题(每空2分,共30分)
气体成分
A
B
氮气
78%
78%
氧气
16%
21%
二氧化碳
4%
0.03%

1.1%
0.07%
其他气体
0.9%
0.9%
21.人在平静吸气时,膈肌 (填“收缩”或“舒张”),肋间外肌收缩,肋骨和胸骨向上、向外移动,胸廓容积扩大,肺内气压 (填“增大”或“减小”),空气从外界进入肺泡。
22.分析右表中的数据,并回答下列问题。
(1)A、B两种气体分别表示吸人和呼出的气体,根据数据分析, 是吸人的气体。(填“A”或“B”)
(2)如果将A、B两种气体分别通入澄清的石灰水中,先使石灰水变浑浊的是 。(填“A”或“B”)
23.如图是某人在1个标准大气压(1.01×l05帕)下的一次平静呼吸中肺内气压的变化曲线图,请回答:
(1)曲线AB段表示 时肺内气压的变化。(填“吸气”或“呼气”)
(2)在曲线BC段的变化中,胸腔的体积 。(填“增大”或“减小”)
(3)本次呼吸中,吸气结束的那一瞬间是坐标系中的 点,此时肺内气压值为 。
24.右图是某同学所做的测定昆虫呼吸作用强度的实验装置。请回答:
(1)此装置可直接测量昆虫在单位时间内 (填“吸收O2的量”或“放出CO2的量”)。
(2)欲测定叶片呼吸作用强度,需对该装置做何种处理? 。
25.如图表示生活状态的植物体在一天24小时内,CO2净吸收量和净释放量,请据图回答问题:
(1)一天中, 时刻植物体的光合作用吸收二氧化碳量与呼吸作用释放二氧化碳量相等;
(2)在黑暗处,植物体呼吸作用释放的二氧化碳每时刻的数量是 ;
(3)假设一天中,植物体呼吸作用的CO2释放量始终相同,则光合作用对CO2的最大吸收量是 。
(4)图中阴影部分面积表示的是 。
(5)由图可知,植物处于 的生长状态。
三、实验探究题(除注明外,每空2分,共18分)
26.根据下列装置图。回答有关问题:
(1)(2分)写出装置中标号仪器的名称:① ;② 。
(2)写出实验室制取二氧化碳的化学方程式 ;
(3)实验室用高锰酸钾制取氧气,可选用的发生装置是 (填字母)。并据此选择上图中 (填字母)组装一套制取氧气的装置。收集氧气时,验满的方法是 。
(4)若实验室中选用E或F来收集某气体,推测该气体具有的性质是 。
27.为验证叶片进行光合作用的条件,某生物兴趣小组利用银边天竺葵(叶片边缘部分呈白色)进行了如下实验:①将银边天竺葵放在暗处一昼夜,并作右图所示的处理。(氢氧化钠能吸收二氧化碳气体);②把天竺葵放在光下照射几小时后,摘下叶片M、N,去掉遮光的黑纸片;③向脱色、漂洗后的叶片M、N上滴加碘液,观察叶片A、B、C、D处颜色的变化。请分析回答:
(1)下列装置中,能够快速、安全地脱去叶片中叶绿素的是 ( )

(2)利用叶片A、B部分进行实验的目的是验证 。
(3)叶片B、C、D处的实验结果可说明 。
四、分析计算题(每小题6分,共12分)
28.人体注射葡萄糖溶液可以补充能量,葡萄糖(C6H12O6)在体内经缓慢氧化生成二氧化碳和水,释放出能量。若1000克5%葡萄糖注射液中的葡萄糖完全氧化,计算:
(1)理论上至少消耗O2多少克?
(2)多少升空气中含有这些质量的氧气?
(相对原子质量:H:l C:12 O:16 O2密度按1.43克/升计,计算结果取整数)
29.石灰厂为了测定一批石灰石样品中碳酸钙的质量分数,取用4g石灰石样品,把20g稀盐酸分4次加入(每次加入5克)样品中(样品中除碳酸钙外,其余的成分既不与盐酸反应,也不溶于水),充分反应后经过滤、干燥等操作,最后称量,得实验数据如下表:
稀盐酸的用量
第1次
第2次
第3次
第4次
剩余固体的质量
3g
2g
1g
1g
(1)该石灰石样品中碳酸钙的质量分数是 ;
(2)计算该稀盐酸的溶质质量分数(写出计算过程,结果精确到0.1%)。
参考答案
一.选择题(每小题2分,40分)
题号
1
2
3
4
5
6
7
8
9
10
答案
C
B
C
B
C
D
A
B
B
B
题号
11
12
13
14
15
16
17
18
19
20
答案
A
D
C
C
D
B
B
A
A
C
二、填空题(每空2分,共30分)
21.收缩 减小
22.(1) B (2) A
23.(1) 吸气 (2) 减小 (3)B 1.01×105Pa
24.(1)吸收O2的量
(2)把装置放在没有光的地方
25.(1) 18和6 (2) 10 (3)90 (4)植物体在12~18时内二氧化碳净吸收量的总和 (5)旺盛
三、实验探究题(除注明外,每空2分,共18分)
26.(1) ①试管 ②长颈漏斗
(2) CaCO3 + 2HCl=== CaCl2 + H2O + CO2↑
(3)B BD/BF 用带火星的小木条放在集气瓶口,若木条复燃.则说明O2已经收集满了 (4)密度比空气小或难溶于水
27.(1) B
(2)光合作用需要叶绿体
(3)光合作用需要光和CO2
四、分析计算题(每小题6分,共12分)
28.解:m=1000克×5%=50克
设理论上至少消耗O2的质量为x
C6H12 O6 + 6O2点燃6 CO2 + 6H2O
180 192
50克 x


V(O2)=53克/1.43克/升=37.06升
V(空气)=37.06升×5=185.3升(176L~186L之间均可)
答:理论上至少消耗O253克;185.3升空气中含有这些质量的氧气
29.(1)75%
(2)设5克稀盐酸中含HCl的质量为x,与5克稀盐酸反应的CaCO3质量为4克-3克=1克
CaCO3 + 2HCl=== CaCl2 + H2O + CO2↑
100 73
1克 x
答:(1)该石灰石样品中碳酸钙的质量分数是75%;
(2)该稀盐酸的溶质质量分数14.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