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课时
美丽的颜色
第二单元·第9课
前不久,我们学习了《首届诺贝尔奖颁发》。诺贝尔奖是科学界的最高荣誉。那么,请问谁是世界上第一位两次获得诺贝尔奖的科学家?
新课导入
对,这位伟大的女性就是居里夫人。这节课,就让我们深入了解居里夫人提炼出镭的过程,感受这位划时代科学家的人格魅力。?
新课导入
自我研学
艾芙·居里
居里夫人的小女儿,法国作家,她是优秀的音乐教育家和人物传记作家。1937年出版其母亲的传记《居里夫人传》。
作者简介
《居里夫人传》是艾芙·居里在居里夫人去世三年后写成的。这本传记详细叙述了居里夫人这位影响世界的伟大女性不平凡的一生,着重描写居里夫人的工作精神和崇高品质。
作品简介
自我研学
玛丽?居里,原名玛丽?斯可罗多夫斯卡,波兰著名科学家。1867年出生在波兰一个知识分子家庭,因嫁给法国科学家皮埃尔?居里,故称居里夫人。1898年在和丈夫共同努力下,发现了新元素钋,同年又发现了镭。1903年居里夫妇共同获得了诺贝尔物理学奖。
人物简介
自我研学
简陋( ) 炽热( ) 猝至( ) 窒息( )
吹嘘( ) 沸腾( )? 咽喉( )? 溶液( )
lòu
chì
cù
zhì
xū
fèi
yān
yè
自我研学
订正字音
自我研学
筋疲力尽:
和颜悦色:
小心翼翼:
炽热:?
窒息:?
吹嘘:?
形容非常疲乏,一点力气也没有了。
脸色和蔼喜悦,形容和善可亲。
形容谨慎小心,一点不敢疏忽。
词语释义
温度高,极热。
因缺氧或呼吸系统障碍,导致呼吸困难,甚至停止呼吸。
夸张地宣扬。
整体感知
美丽的颜色
第一部分(1~7) 居里夫妇工作的环境。
第三部分(19~25) “镭”闪射着迷人的光芒。
第二部分(8~18) 研究的艰辛与快乐。
整体感知
本文记述了居里夫妇在棚屋里用四年时间提取镭的过程。?
1.本文记述了一件什么事情?
居里夫妇是在娄蒙路的棚屋里发现镭的。
工作的环境非常艰苦,因为这是一个残破的小屋,棚顶是玻璃的,夏天燥热得像温室;冬天下雨的时候雨会落在地上,工作台上,下霜的时候,把人都冻僵了,同时还要习惯忍受室外的严寒;另外炼制沥青铀矿的设备又极其简陋,没有排有害气体的“通风罩”等。?
2.居里夫妇是在哪儿发现镭的?他们工作的环境怎样?
课堂探究
第一年里,他们共同从事镭和钋的化学离析工作;
之后,他们进行了分工,提炼镭的工作由居里夫人一个人来完成。?
3.居里夫妇提炼镭的过程可以分为两个阶段,这两个阶段他们是怎样分工的??
课堂探究
她做的是壮工的工作,穿着满是尘污和酸渍的旧工作服,在烟的刺激下,用铁条连续几小时搅动沸腾着的材料。长年累月的工作,一个人搬运容器,移注溶液。
4.居里夫人是怎样工作的?
课堂探究
课堂小结
通过这一节课的学习,希望同学们可以体会居里夫妇伟大的人格魅力,学习他们的高尚品质!
仔细阅读文章, 感受语言中蕴藏的情感。思考一下这些语言具有什么特点。
布置作业
板书设计
美丽的颜色
第一部分
第二部分
第三部分
工作环境
艰辛快乐
迷人光芒
美丽的颜色
第2课时
第二单元·第9课
上节课我们一起探讨了居里夫人的“艰苦而快乐”的研究生活,一起感受了居里夫人的人格魅力。这节课,我们继续深入这篇传记文章的内核,看看作者是如何用精准曼妙的语言来描写居里夫人,如何表达自己情感的。
新课导入
新课导入
居里夫人生活照片
1.在介绍作者的时候我们说过,她是居里夫妇的小女儿,这样的身份,影响她所表达的情感吗?
合作探究
不是,作者写居里夫人,既是写一位充满人格魅力的女性科学家,也是写一位自己崇拜、敬重的母亲。所以作者在文章的字里行间除了蕴含着崇拜、敬仰的感情,还渗透着浓浓的爱意和柔情。
明确
2.文章的哪些地方可以读出来这种情感,或者说哪些语句能够体现出这种情感?
明确:
作者对居里夫人工作的一些细节了解得非常清楚,运用富有诗意的语言进行描写,真挚动人。比如:
合作探究
(1)在写居里夫人艰苦的工作环境时,作者没有用一种同情或者悲哀的语调、语言来描写,反而用一些富有幽默感的语言进行描绘,如,“极其特殊的治疗结核症的方法”等。
合作探究
(2)第10段“她独自一个人就是一家工厂”除了写出了居里夫人坚韧的品质之外,还表达了作者的敬仰和崇拜之情,另外还隐含了女儿对母亲的心疼和体贴。
合作探究
(3)17段、18段“玛丽像热切期盼别人已经答应给的玩具的小孩一样”“这个物理学家和颜悦色地回答”这些细节是只有关系极为亲密的人才能够得知的,流露出浓浓的爱意的温暖的情意。
居里夫人和她的女儿们
合作探究
(4)第24段“在黑暗中,在寂静中,两个人的脸都转向这些微光,转向这射线的神秘来源,转向镭,转向他们的镭!玛丽的身体前倾,热切地望着,她此时的姿势,就像她一个小时前在她睡着了的孩子床头看着孩子一样。”
明确:这四个“转向”和她的姿势,都表现了女性科学家对科学发现的母爱一般的珍爱,这种爱,这种感情也是只有身为女儿的作者才能感受得到,能够表达的出来。
合作探究
1.同学们现在看看文章的最后一个部分,这一部分是对居里夫妇发现镭的场景的描写,有什么特点吗?作用是什么?
技巧探究
在文章的后半部分,作者对居里夫妇发现镭的场景有很多细节描写,如居里夫人的语言、动作等,都将女性科学对待科学就像对待自已无比珍爱的孩子一样的母爱一般的情怀淋漓尽致的表现了出来。而且这些描写可以让文章更加的生动,更能让读者具体地感受到居里夫妇的喜悦、激动、幸福的心情。
2.同学们有没有发现,文章还有一个特点,就是它大量的引用了居里夫人自己的话,作者为什么这样做,是为了偷懒吗?对,不是,那是为了什么呢,这样做的作用是什么呢?
技巧探究
这些部分补充了历史细节,展示出传主的心理感受,增强了文章的真实性。同时变换了文章的叙事节奏,使行文更加生动。
3.前面一篇文章《列夫·托尔斯泰》它作为传记的特点是传神的肖像描写、比喻夸张的运用、先抑后扬的手法,那本文作为传记,它具有什么样的特点呢?
真实性 生动性
细节描写
技巧探究
课堂小结
“美丽颜色”不仅仅是在说镭有“美丽的颜色”,还有居里夫人的光辉人格。这种光辉的人格是最美的色彩。镭的美丽,更是人格精神的美丽,这种美将是永恒的!
体会,给同桌写篇小传。
要求:
1.真实;
2.可以发挥一点想象,使文章更加生动传神;
3.适当进行细节描写。
布置作业
板书设计
美丽的颜色
工作环境
简陋棚屋
工作成果
夏天燥热
冬天寒冷
工作情况
辛苦劳累
经年累月
不知疲倦
颜色美丽
自动发光
热爱科学
不畏艰难
持之以恒
再 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