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小学教育资源及组卷应用平台
《语言要连贯》教学设计
学习目标:
知识与能力
明白什么是语言连贯和怎样做到语言连贯。
过程与方法
1.
学会运用关联词、提示语等,保持句子之间的衔接连贯。
2.
能在段落写作中围绕一个话题展开写作,注意段落内部的语言连贯。
3.
学会围绕中心合理安排写作顺序,保持文章整体的连贯性。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培养认真审题,准确运用语言的习惯。
重难点:写作实践,能依据“过程与方法”的要求,写连贯的片段、全文。
课时安排:
2课时
教学过程:
第二课时
一、写作实践
文题一
下面这段文字不连贯,试着根据提示重写。
爸爸是一个热爱工作的人。爸爸工作出色,经常在单位被评为先进工作者,我们家墙上贴的那些奖状有很多都是爸爸的。爸爸单位里有台机器坏了,大家修了一天都找不出问题。爸爸下班回到家里,吃饭时突然想起了国外有过这方面的材料,就马上查阅了资料,并且连夜赶回单位抢修了,终于把机器修好了。爸爸不仅上班忙工作,下了班都在惦记工作。爸爸花很多时间陪家人。周末,他常会领着全家人去郊游。我们每次郊游,都看到了很美的风景,玩得非常开心。为此,他还专门买了本地郊区旅游攻略的书,研究了好多条路线。
提示:重写时,先浏览文字,看看写的内容是否保持了话题的统一,可以加写一个中心句,或调整句子间不合理的顺序,也可以补充关联词、提示性语句、过渡句等,使句子间衔接自然。
【佳作展示】
爸爸是一个既热爱自己的工作又热爱家庭的人。①(增加中心句,统领全篇,保持话题的统一)在单位,爸爸是一个热爱工作的人。爸爸不仅上班忙工作,而且下了班都在惦记工作②(增加关联词语,使语句更连贯)。记得有一次,爸爸单位里有台机器坏了,大家修了一天都找不出问题。爸爸下班后回到家里,吃饭时突然想起了国外有过这方面的材料,就马上查阅了资料,并且连夜赶回单位抢修,终于把机器修好了。爸爸因为工作出色,所以经常被单位评为先进工作者,我们家墙上贴的那些奖状有很多都是爸爸的③(调整语序,做总结性评价)。在家里,爸爸也是一个深爱着自己家人的人④(“在家里”照应第一句,更连贯)。工作之余,他花很多时间陪家人。周末,他常会领着全家人去郊游。他还专门买了本地郊区旅游攻略的书,研究了好多条路线。所以,我们每次郊游,都看到了很美的风景,玩得非常开心⑤(增加关联词,做总结性评价)。
【师生共评】
片段增添了中心句,统领全篇,保持了话题的统一;其次调整了句子的语序,如先写爸爸具体的工作表现,后写爸爸因工作出色而获奖,符合人们的认知规律;增加了关联词语、提示性语句及过渡句,使句与句之间衔接也更自然了。
文题二
每逢节日来临,人们欢声笑语,处处都洋溢着浓厚的节日气氛,你也一定沉浸在欢乐之中吧。以“节日”为题,写一篇作文。不少于500字。
提示:
1.选一个具体的节日,可以是春节、端午节,也可以是国庆节、劳动节,还可以是其他节日。
2.除了描写节日的场面,还应该写出人们在节日里的心情,并表达你的感受。
3.注意句子间顺序合理,衔接自然,前后连贯。
(一)审题关键
1.明确写作的范围和内容。该作文的核心词汇是“节日”,围绕某个节日来写。
2.明确要求中的重要信息,“话题的统一”“描写节日的场面”“节日里的心情”“表达你的感受”“句子间顺序合理”“衔接自然”“前后连贯”。这些在写作过程中,都要有充分地体现。
3.通过写作要求及提示,我们能判断出文章的体裁应该是以记叙文或散文为主,不能写成说明文和议论文,这样才能很好地表达出自己在节日里的心情和感受。
(二)原稿与升格
【评析】
这篇写中秋的文章,写作顺序合理,条理清楚,前后连贯。作者准确地围绕话题统一,采用时空顺序,句与句、段与段之间讲究内在意义的衔接过渡和呼应,层次感分明,自然流畅。
文章记叙了中秋节将至,我看到节日热闹的场景。中秋之夜家人团聚,我抢吃月饼,奶奶祭月思念亲人,我陪奶奶看老照片的场景。最后从室内写到室外,我和家人坐游船、海河赏月,以及我的节日感怀。文章语言自然、生动、真挚,打动读者。
文题三
你做过饭吗?或者制作过模型、修过自行车吗?试就你某次动手做事的经历写一篇作文。题目自拟。不少于500字。
要求:
(1)除了题目中提到的事情,还可以写组装玩具、洗涤衣服、打扫屋子等。
(2)要把做事的过程写出来,让人了解你是怎么做的。
(3)写清楚做事的顺序,保持前后叙述的连贯性。
【例文引路】
第一次做饭
一个周六的下午,我去晓萌家玩,阿姨正好要出门,临行时说:“晚饭你们俩自己做着吃吧,我可能回来晚些。”①(交代了第一次做饭的原因)自己做饭,我们俩可都是第一次,但一想到终于有机会自食其力了,心中有着说不出的兴奋。我们俩都爱吃西红柿炒鸡蛋,这下可以大显一下身手了。②(做饭前的兴奋,跃跃欲试)
阿姨一出门,我就开始忙活了。晓萌拿出了两个西红柿和几个鸡蛋,怎么做呢?我们可犯愁了,平时都是大人做出那香喷喷的饭菜我们来享受,但饭菜是如何做出来的,我们可真的是一无所知。③(材料虽然准备好了,但不知如何下手)
有了,看菜谱,这可真是聪明之举。我们找到菜谱,认认真真地看了一遍又一遍,做到心中有数,这下终于可以开始了。说干就干,晓萌洗菜,我切葱段姜丁,一切准备妥当。打火热锅,放入少许菜油,一会儿锅里就冒出了烟,“快放葱段……”“快放姜丁……”“快放鸡蛋……”④(这命令式的语言,表现了第一次炒菜的手忙脚乱)晓萌一边看着菜谱,一边“声色俱厉”地喊着,俨然像个正在指挥一场战斗的将军,我嘛,就是那手忙脚乱的工兵,被指挥得晕头转向。⑤(晓萌像将军,“我”像工兵,“战斗”激烈)“啪啪……”我用力地磕鸡蛋,“唰……”得一下子,鸡蛋全淌在了锅外。“你真笨呀,看我的!”晓萌看不下去了,把菜谱一扔,拿起鸡蛋在锅边摔打,“啪……呼……”好家伙,蛋清蛋黄连同鸡蛋皮一起滑进了锅里。“哈哈……你也比我好不了哪里去!”我们俩赶紧将蛋皮从锅里向外挑。“滋啦啦……”一阵阵香味从锅里散发出来,我们激动极了,仿佛一盘色香味俱全的西红柿炒鸡蛋就要诞生了。⑥(此处运用“啪啪”“唰”“啪……呼……”“滋啦啦……”等象声词,生动形象,给人以身临其境的感觉)看看火候,我将西红柿倒入,翻炒,出锅……我们的“杰作”完成了。晓萌早已馋得流口水了,迫不及待地就要去吃。“大小姐,我是主厨,让我先尝尝好吗?”“好好好,你的功劳大,你先来!”晓萌有些不情愿地把筷子递给我。⑦(对自己的劳动成果好像很满意,所以迫不及待地想尝一尝)“哇,真难吃!坏了,是忘了放盐和调料了!”我在心里嘀咕着,嘴上却说:“哇,真是人间美味呀!”“真的吗?快让我尝尝……啊!这么难吃呀!你骗我……”晓萌把筷子一扔就追打我。⑧(这里的心理描写和语言描写表现了“我”爱面子的特点,同时充满了欢乐)
一阵嬉闹过后,我们对西红柿炒鸡蛋又进行了一次深加工,把中午的米饭一热,一顿美味的晚餐就开始了……⑨(“深加工”一词很形象,看来,“我们”吸取了教训,这次做成了真正的美味饭菜了)这顿晚餐我们都吃得特别香特别饱,毕竟这是我们第一次亲手做出的饭菜。
【你来评评】
整篇文章围绕“西红柿炒鸡蛋”的话题,把这个过程按照炒菜的顺序,叙述得清清楚楚,连贯性强。另外,小作者的语言轻松幽默,特别是象声词的运用,增强了文章的形象性。
课后作文
题目:我们的节日
【写作提示】
这是一道全命题作文。“我们的节日”中“我们”表明是群体形象,不是某个人,可以指全班同学、所有女生、全体家人、整个社团成员、所有中国人等;“节日”则可以对应法定节日、民俗节日、东西方节日,也可以提炼为盛大、热闹、影响力广、印象深刻的特殊日子,譬如周末、郊游日、中考日、排球夺冠日等。
写作中只要阐明这是一个怎样的日子,这个日子有什么特殊之处,“我们”在这一日有怎样的经历,感受如何即可。
注意围绕中心,做到话题统一,语言连贯,表达出自己在那一日的独特感受和体验。
三、本课结束
“语言要连贯”的写作口诀:
话题统一主题明,衔接过渡关系紧。
理好顺序层次清,语言连贯一定行。
老舍先生说:“思想内容与语言是血与肉,是分不开的。没有高度的语言艺术,表达不出高深的思想。”希望大家能在写作中,妙语连珠,衔接通达!
(作文升格)节日
①“一年月色最明夜,千里人心共赏时。”每当中秋夜色渐沉,月光清亮之时,人们抬头望月,举杯对影,团圆欢聚,共贺中秋。这是相聚的节日,也是牵挂的节日。
节日(学生作文原稿)
①“一年月色最明夜,千里人心共赏时。”每当中秋夜色渐沉,月光清亮之时,人们抬头望月,举杯对影,团圆欢聚,共贺中秋。这是相聚的节日,也是牵挂的节日。
(作文升格)节日
②中秋将至,大街小巷的显眼处就挂上了中秋快乐的展板。各大百货商店也分秒必争使出浑身解数展开各类中秋节促销。各家店铺门前少不了那一轮淡黄满月的宣传图样,更少不了节日祝福的佳句,让这节日的氛围浓厚起来。(承上启下,为下文做铺垫)再瞧!(句与句衔接自然)店内是各式各样的节日商品,有专门为中秋节探亲访友准备的月饼礼盒,也有包装讲究、浓郁色彩的小食品。真是种类繁多,琳琅满目。它们静静地等候迎接中秋、欢聚佳节的人们将它们带回家,争做节日的新宠。
②中秋将至,大街小巷的显眼处就挂上了中秋快乐的展板。各大百货商店也分秒必争使出浑身解数展开各类中秋节促销。各家店铺门前少不了那一轮淡黄满月的宣传图样。店内是各式各样的节日商品,有专门为中秋节探亲访友准备的月饼礼盒,也有包装讲究、浓郁色彩的小食品。真是种类繁多,琳琅满目。它们静静地等候迎接中秋、欢聚佳节的人们将它们带回家,争做节日的新宠。
(作文升格)节日
③外面的节日气氛那么浓厚热烈,家里就更不用说了。(段与段衔接过渡,采用空间顺序)在中秋这天,我们家十几口人会聚在一起吃一顿团圆饭。大家围坐在奶奶的周围,热闹说笑、尽情吃喝,一会拉几句家常,一会说说近况,言语间是满满的喜悦和幸福。席间最温暖的一部分就是我们一家人一起分吃月饼了。奶奶总是提早备好一个特大号月饼,先给去世的爷爷分出一块,再给每人分出一块。这时,我眼疾手快拿起一块月饼,就往我嘴里送,妈妈见状更是反应灵敏,一把将要夺过,说时急那时快,我灵巧躲过,将月饼顺势竟成功放在奶奶嘴里。(采用提示性词语、关联词语,时间顺序,使语言连贯。)这时,顿时屋里哄堂大笑。妈妈惊奇地嗔怪道:“这个小馋嘴!”奶奶可是意外得到惊喜似的,贴着我的脸笑开了花。她拿出最先留出的一块月饼,很有仪式感地看着明月,手举月饼,说是祭月亮,更是怀想着去世多年的爷爷。我们会陪着奶奶看曾经的老照片,尽享天伦之乐。我想中秋节的情思莫过于此了吧。(围绕一个话题,前后照应。)
(学生作文原稿)
③在中秋这天,我们家十几口人会聚在一起吃一顿团圆饭。大家围坐在奶奶的周围,热闹说笑、尽情吃喝,一会拉几句家常,一会说说近况,言语间是满满的喜悦和幸福。席间温暖的一部分就是我们一家人一起分吃月饼了。奶奶提早备好一个特大号月饼,先给去世的爷爷分出一块,再给每人分出一块。我眼疾手快拿起一块月饼,往我嘴里送,妈妈见状更是反应灵敏,一把夺过,我灵巧躲过,将月饼顺势成功放在奶奶嘴里。这时,顿时屋里哄堂大笑。妈妈惊奇地嗔怪道:“这个小馋嘴!”奶奶可是意外得到惊喜似的,贴着我的脸笑开了花。我们会陪着奶奶看曾经的老照片,尽享天伦之乐。我想中秋节的情思莫过于此了吧。
(学生作文原稿)④吃过团圆饭,我们一家人来到海河坐游船赏月色。我来到甲板上,这里有很多外地游客和外国友人,他们或谈论甚欢或驻足摄影。游轮随着荡漾的水波前行,两侧是火树银花的高楼大厦,还有夜空中那一轮皎洁的月亮。月光洒落在彩光斑驳的江面上,泛起了星星点点的光亮,照亮了周身的每一处存在。我静静地站在栏杆前,耳边是轻柔的风,看着桥上人潮涌动,我突然百感交集,眼眶湿润。唯有这一轮明月,将这天地人间连接在一起;唯有这一轮明月,让华夏大地的每一个人都驻足凝望,惺惺相惜;唯有这一轮明月,载着每一份厚重地情思,沉甸甸的祝福,洒向这片神州大地。
⑤随着游轮激荡起海河的水流,潺潺的水声,皎皎的月光,和乐的家人,中秋的情与景,融合在一起,印在我的心间。
(作文升格)节日
④吃过团圆饭,我们一家人来到海河坐游船赏月色。(段与段衔接,采用时空顺序)我来到甲板上,这里有很多外地游客和外国友人,他们或谈论甚欢或驻足摄影。……我静静地站在栏杆前,耳边是轻柔的风,看着桥上人潮涌动,我突然百感交集,眼眶湿润。唯有这一轮明月,将这天地人间连接在一起;唯有这一轮明月,让华夏大地的每一个人都驻足凝望,惺惺相惜;唯有这一轮明月,载着每一份厚重地情思,沉甸甸的祝福,洒向这片神州大地。(与前文衔接呼应,敏锐的语感,严密的思维。)
21世纪教育网
www.21cnjy.com
精品试卷·第
2
页
(共
2
页)
HYPERLINK
"http://www.21cnjy.com/"
21世纪教育网(www.21cnjy.com)(共24张PPT)
语言要连贯
知识与能力
明白什么是语言连贯和怎样做到语言连贯。
过程与方法
1.
学会运用关联词、提示语等,保持句子之间的衔接连贯。
2.
能在段落写作中围绕一个话题展开写作,注意段落内部的语言连贯。
3.
学会围绕中心合理安排写作顺序,保持文章整体的连贯性。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培养认真审题,准确运用语言的习惯。
学习目标
第二课时
写作实践
提示:重写时,先浏览文字,看看写的内容是否保持了话题的统一,可以加写一个中心句,或调整句子间不合理的顺序,也可以补充关联词、提示性语句、过渡句等,使句子间衔接自然。
一、下面这段文字不连贯,试着根据提示重写。
爸爸是一个热爱工作的人。爸爸工作出色,经常在单位被评为先进工作者,我们家墙上贴的那些奖状有很多都是爸爸的。爸爸单位里有台机器坏了,大家修了一天都找不出问题。爸爸下班回到家里,吃饭时突然想起了国外有过这方面的材料,就马上查阅了资料,并且连夜赶回单位抢修了,终于把机器修好了。爸爸不仅上班忙工作,下了班都在惦记工作。爸爸花很多时间陪家人。周末,他常会领着全家人去郊游。我们每次郊游,都看到了很美的风景,玩得非常开心。为此,他还专门买了本地郊区旅游攻略的书,研究了好多条路线。
爸爸是一个既热爱自己的工作又热爱家庭的人。①在单位,爸爸是一个热爱工作的人。爸爸不仅上班忙工作,而且下了班都在惦记工作②。记得有一次,爸爸单位里有台机器坏了,大家修了一天都找不出问题。爸爸下班后回到家里,吃饭时突然想起了国外有过这方面的材料,就马上查阅了资料,并且连夜赶回单位抢修,终于把机器修好了。爸爸因为工作出色,所以经常被单位评为先进工作者,我们家墙上贴的那
①增加中心句,统领全篇,保持话题的统一。
②增加关联词语,使语句更连贯。
佳作展示
些奖状有很多都是爸爸的③。在家里,爸爸也是一个深爱着自己家人的人④。工作之余,他花很多时间陪家人。周末,他常会领着全家人去郊游。他还专门买了本地郊区旅游攻略的书,研究了好多条路线。所以,我们每次郊游,都看到了很美的风景,玩得非常开心⑤。
③调整语序,做总结性评价。
⑤增加关联词,做总结性评价。
④“在家里”照应第一句,更连贯。
片段增添了中心句,统领全篇,保持了话题的统一;其次调整了句子的语序,如先写爸爸具体的工作表现,后写爸爸因工作出色而获奖,符合人们的认知规律;增加了关联词语、提示性语句及过渡句,使句与句之间衔接也更自然了。
师生共评
二
每逢节日来临,人们欢声笑语,处处都洋溢着浓厚的节日气氛,你也一定沉浸在欢乐之中吧。以“节日”为题,写一篇作文。不少于500字。
提示:
1.选一个具体的节日,可以是春节、端午节,也可以是国庆节、劳动节,还可以是其他节日。
2.除了描写节日的场面,还应该写出人们在节日里的心情,并表达你的感受。
3.注意句子间顺序合理,衔接自然,前后连贯。
审题
1.明确写作的范围和内容。该作文的核心词汇是“节日”,围绕某个
节日来写。
2.明确要求中的重要信息,“话题的统一”“描写节日的
场面”“节日里的心情”“表达你的感受”“句子间顺序合
理”“衔接自然”“前后连贯”。这些在写作过程中,都要有充分的体现。
3.通过写作要求及提示,我们能判断出文章的体裁应该是以记叙文或散文为主,不能写成说明文和议论文,这样才能很好地表达出自己在节日里的心情和感受。
节日(学生作文原稿)
①“一年月色最明夜,千里人心共赏时。”每当中秋夜色渐沉,月光清亮之时,人们抬头望月,举杯对影,团圆欢聚,共贺中秋。这是相聚的节日,也是牵挂的节日。
(作文升格)节日
①“一年月色最明夜,千里人心共赏时。”每当中秋夜色渐沉,月光清亮之时,人们抬头望月,举杯对影,团圆欢聚,共贺中秋。这是相聚的节日,也是牵挂的节日。
②中秋将至,大街小巷的显眼处就挂上了中秋快乐的展板。各大百货商店也分秒必争使出浑身解数展开各类中秋节促销。各家店铺门前少不了那一轮淡黄满月的宣传图样。店内是各式各样的节日商品,有专门为中秋节探亲访友准备的月饼礼盒,也有包装讲究、浓郁色彩的小食品。真是种类繁多,琳琅满目。它们静静地等候迎接中秋、欢聚佳节的人们将它们带回家,争做节日的新宠。
(作文升格)节日
②中秋将至,大街小巷的显眼处就挂上了中秋快乐的展板。各大百货商店也分秒必争使出浑身解数展开各类中秋节促销。各家店铺门前少不了那一轮淡黄满月的宣传图样,更少不了节日祝福的佳句,让这节日的氛围浓厚起来。(承上启下,为下文做铺垫)再瞧!(句与句衔接自然)店内是各式各样的节日商品,有专门为中秋节探亲访友准备的月饼礼盒,也有包装讲究、浓郁色彩的小食品。真是种类繁多,琳琅满目。它们静静地等候迎接中秋、欢聚佳节的人们将它们带回家,争做节日的新宠。
(学生作文原稿)
③在中秋这天,我们家十几口人会聚在一起吃一顿团圆饭。大家围坐在奶奶的周围,热闹说笑、尽情吃喝,一会拉几句家常,一会说说近况,言语间是满满的喜悦和幸福。席间温暖的一部分就是我们一家人一起分吃月饼了。奶奶提早备好一个特大号月饼,先给去世的爷爷分出一块,再给每人分出一块。我眼疾手快拿起一块月饼,往我嘴里送,妈妈见状更是反应灵敏,一把夺过,我灵巧躲过,将月饼顺势成功放在奶奶嘴里。这时,顿时屋里哄堂大笑。妈妈惊奇地嗔怪道:“这个小馋嘴!”奶奶可是意外得到惊喜似的,贴着我的脸笑开了花。我们会陪着奶奶看曾经的老照片,尽享天伦之乐。我想中秋节的情思莫过于此了吧。
(作文升格)
节日
③外面的节日气氛那么浓厚热烈,家里就更不用说了。(段与段衔接过渡,采用空间顺序)在中秋这天,我们家十几口人会聚在一起吃一顿团圆饭。大家围坐在奶奶的周围,热闹说笑、尽情吃喝,一会拉几句家常,一会说说近况,言语间是满满的喜悦和幸福。席间最温暖的一部分就是我们一家人一起分吃月饼了。奶奶总是提早备好一个特大号月饼,先给去世的爷爷分出一块,再给每人分出一块。这时,我眼疾手快拿起一块月饼,就往我嘴里送,妈妈见状更是反应灵敏,一把将要夺过,说时急那时快,我灵巧躲过,将月饼顺势竟成功放在奶奶嘴里。(采用提示性词语、关联词语,时间顺序,使语言连贯。)
这时,顿时屋里哄堂大笑。妈妈惊奇地嗔怪道:“这个小馋嘴!”奶奶可是意外得到惊喜似的,贴着我的脸笑开了花。她拿出最先留出的一块月饼,很有仪式感地看着明月,手举月饼,说是祭月亮,更是怀想着去世多年的爷爷。我们会陪着奶奶看曾经的老照片,尽享天伦之乐。我想中秋节的情思莫过于此了吧。(围绕一个话题,前后照应。)
(学生作文原稿)④吃过团圆饭,我们一家人来到海河坐游船赏月色。我来到甲板上,这里有很多外地游客和外国友人,他们或谈论甚欢或驻足摄影。游轮随着荡漾的水波前行,两侧是火树银花的高楼大厦,还有夜空中那一轮皎洁的月亮。
(学生作文原稿)月光洒落在彩光斑驳的江面上,泛起了星星点点的光亮,照亮了周身的每一处存在。我静静地站在栏杆前,耳边是轻柔的风,看着桥上人潮涌动,我突然百感交集,眼眶湿润。唯有这一轮明月,将这天地人间连接在一起;唯有这一轮明月,让华夏大地的每一个人都驻足凝望,惺惺相惜;唯有这一轮明月,载着每一份厚重地情思,沉甸甸的祝福,洒向这片神州大地。
⑤随着游轮激荡起海河的水流,潺潺的水声,皎皎的月光,和乐的家人,中秋的情与景,融合在一起,印在我的心间。
(作文升格)节日
④吃过团圆饭,我们一家人来到海河坐游船赏月色。(段与段衔接,采用时空顺序)我来到甲板上,这里有很多外地游客和外国友人,他们或谈论甚欢或驻足摄影。……我静静地站在栏杆前,耳边是轻柔的风,看着桥上人潮涌动,我突然百感交集,眼眶湿润。唯有这一轮明月,将这天地人间连接在一起;唯有这一轮明月,让华夏大地的每一个人都驻足凝望,惺惺相惜;唯有这一轮明月,载着每一份厚重地情思,沉甸甸的祝福,洒向这片神州大地。(与前文衔接呼应,敏锐的语感,严密的思维。)
【评析】
这篇写中秋的文章,写作顺序合理,条理清楚,前后连贯。作者准确地围绕话题统一,采用时空顺序,句与句、段与段之间讲究内在意义的衔接过渡和呼应,层次感分明,自然流畅。
文章记叙了中秋节将至,我看到节日热闹的场景。中秋之夜家人团聚,我抢吃月饼,奶奶祭月思念亲人,我陪奶奶看老照片的场景。最后从室内写到室外,我和家人坐游船、海河赏月,以及我的节日感怀。文章语言自然、生动、真挚,打动读者。
要求:
(1)除了题目中提到的事情,还可以写组装玩具、洗涤衣服、打扫屋子等。
(2)要把做事的过程写出来,让人了解
你是怎么做的。
(3)写清楚做事的顺序,保持前后叙述的连贯性。
三、你做过饭吗?或者制作过模型、修过自行车吗?试就你某次动手做事的经历写一篇作文。题目自拟。不少于500字。
第一次做饭
一个周六的下午,我去晓萌家玩,阿姨正好要出门,临行时说:“晚饭你们俩自己做着吃吧,我可能回来晚些。”①自己做饭,我们俩可都是第一次,但一想到终于有机会自食其力了,心中有着说不出的兴奋。我们俩都爱吃西红柿炒鸡蛋,这下可以大显一下身手了。②
阿姨一出门,我就开始忙活了。晓萌拿出了两个西红柿和几个鸡蛋,怎么做呢?我们可犯愁了,平时都是大人做出那香喷喷的饭菜我们来享受,但饭菜是如何做出来的,我们可真的是一无所知。③
①交代了第一次做饭的原因。
②做饭前的兴奋,跃跃欲试。
③材料虽然准备好了,但不知如何下手。
有了,看菜谱,这可真是聪明之举。我们找到菜谱,认认真真地看了一遍又一遍,做到心中有数,这下终于可以开始了。说干就干,晓萌洗菜,我切
葱段姜丁,一切准备妥当。打火热锅,放入少许菜油,一会儿锅里就冒出了烟,“快放葱段……”“快放姜丁……”“快放鸡蛋……”④晓萌一边看着菜谱,一边“声色俱厉”地喊着,俨然像个正在指挥一场战斗的将军,我嘛,就是那手忙脚乱的工兵,被指挥得晕头转向。⑤“啪啪……”我用力地磕鸡蛋,“唰……”得一下子,鸡蛋全淌在了锅外。“你真笨呀,看我的!”晓萌看不下去了,把菜谱一扔,拿起鸡蛋在锅边摔
④这命令式的语言,表现了第一次炒菜的手忙脚乱。
⑤晓萌像将军,“我”像工兵,“战斗”激烈。
打,“啪……呼……”好家伙,蛋清蛋黄连同鸡蛋皮一起滑进了锅里。“哈哈……你也比我好不了哪里去!”我们俩赶紧将蛋皮从锅里向外挑。“滋啦啦……”一阵阵香味从锅里散发出来,我们激动极了,仿佛一盘色香味俱全的西红柿炒鸡蛋就要诞生了。⑥看看火候,我将西红柿倒入,翻炒,出锅……我们的“杰作”完成了。晓萌早已馋得流口水了,迫不及待地就要去吃。“大小姐,我是主厨,让我先尝尝好吗?”“好好好,你的功劳大,你先来!”晓萌有些不情愿地把筷子递给我。⑦
⑥此处运用“啪啪”“唰”“啪……呼……”“滋啦啦……”等象声词,生动形象,给人以身临其境的感觉。
⑦对自己的劳动成果好像很满意,所以迫不及待地想尝一尝。
“哇,真难吃!坏了,是忘了放盐和调料了!”我在心里嘀咕着,嘴上却说:“哇,真是人间美味呀!”“真的吗?快让我尝尝……啊!这么难吃呀!你骗我……”晓萌把筷子一扔就追打我。⑧
一阵嬉闹过后,我们对西红柿炒鸡蛋又进行了一次深加工,把中午的米饭一热,一顿美味的晚餐就开始了……⑨这顿晚餐我们都吃得特别香特别饱,毕竟这是我们第一次亲手做出的饭菜。
⑧这里的心理描写和语言描写表现了“我”爱面子的特点,同时充满了欢乐。
⑨“深加工”一词很形象,看来,“我们”吸取了教训,这次做成了真正的美味饭菜了。
整篇文章围绕“西红柿炒鸡蛋”的话题,把这个过程按照炒菜的顺序,叙述得清清楚楚,连贯性强。
另外,小作者的语言轻松幽默,特别是象声词的运用,增强了文章的形象性。
你来评评
这是一道全命题作文。“我们的节日”中“我们”表明是群体形象,不是某个人,可以指全班同学、所有女生、全体家人、整个社团成员、所有中国人等;“节日”则可以对应法定节日、民俗节日、东西方节日,也可以提炼为盛大、热闹、影响力广、印象深刻的特殊日子,譬如周末、郊游日、中考日、排球夺冠日等。
写作中只要阐明这是一个怎样的日子,这个日子有什么特殊之处,“我们”在这一日有怎样的经历,感受如何即可。
注意围绕中心,做到话题统一,语言连贯,表达出自己在那一日的独特感受和体验。
题目:我们的节日
课后作文
【写作提示】
本课结束
“语言要连贯”的写作口诀:
话题统一主题明,衔接过渡关系紧。
理好顺序层次清,语言连贯一定行。
老舍先生说:“思想内容与语言是血与肉,是分不开的。没有高度的语言艺术,表达不出高深的思想。”希望大家能在写作中,妙语连珠,衔接通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