课题 增加几倍、增加到几倍
教学内容 上上海市九年义务教育课本四年级第二学期
教材分析 《增加几倍、增加到几倍 》是上海市九年义务教育课本四年级第二学期“解决问题”主题下一个的教学内容,在学习这一内容之前,学生已经有了“增加几、增加到几”和“倍数”相关数学基础知识的认识。
学情分析 四年级学生在学习能力上具有一定的观察、比较、分析能力和自主探究、合作交流的能力。在思维特点上是从直接比较到间接比较的思维过度。
设计思路 本节课以庆祝六一儿童节为契机,以烛光晚会准备苹果的数据为题材,重组教材,设计了学习活动,力求在学生已有生活经验的基础上营造一个有生活气息的课堂氛围。让学生在探究解决生活问题的过程中体验学习知识的功能性。
教学目标 1.通过摆小圆片、画线段图等操作活动,正确理解“增加几倍”与“增加到几倍”的含义,沟通“增加几倍”、“增加到几倍”与“是原数的几倍”的关系。
2.经历“猜测—分析—解决问题”的探究过程,培养观察、比较、归纳等数学能力。
3.在解决问题的过程中,体验数学学习的价值。
教学重点 正确理解“增加几倍”与“增加到几倍”的不同含义。
教学难点 沟通“增加几倍”、“增加到几倍”与“是原数的几倍”的关系。
教学准备 双色片
教
学
习
过
程 教学环节 教师活动 学生活动 评价预设
一、创设情境,激发情趣 一、情境引入
六一儿童节马上就要到了,小伙伴们都在积极的布置教室,我们一起来看一看!
已经准备了6个
1、增加20个气球,现在有( )个气球。
2、增加到20个气球,现在有 ( )个气球。
(1)增加和增加到意思一样吗?
(2)师:增加和增加到虽然只有一字之差,但所表达的意思却完全不同。在日常生活中我们经常会遇到这样的数学用语,今天这节课我们就来研究和它们有关的内容。
2、揭示课题:增加几倍 增加到几倍
1、认真倾听
2、理解故事内容
3、整理故事中的数学信息
4、思考:增加20个与增加到20个一样吗? 发表自己的观点
学习习惯:认真观察,积极参与交流,用数学语言规范表达。
学业成果:能清楚表达对于“增加”和“增加到”的理解
【教学意图】通过创设六一儿童节小伙伴们布置教室情景,对“增加”“增加到”进行复习理解,帮助学生铺设探究新知的道路,激发学生的学习积极性。
二、探索发现,讨论归纳 一、动手操作 分析问题
烛光晚会马上就要开始啦!看一看都有哪些小伙伴参加了?他们带来了很多苹果,我们来看一看......
小巧带的苹果数(3的2倍)
1.(媒体展示)从上面我们知道小胖带了几个苹果?还可以了解到什么信息?谁知道小巧带了几个?
2.师总结:倍数问题的应用题要先找一倍数,这里面我们是把谁带的苹果数看作一倍数?(小胖)求小巧的苹果数,就是求多倍数,要用乘法。
(二)小丁丁带的苹果数(增加2倍)
看来倍数问题的解题思路同学们很清晰,我们来瞧瞧小丁丁带来了几个苹果呢?预备读!(媒体展示)
现在请大家拿出小圆片,动手摆一摆,看一看小丁丁到底带了几个苹果,独立完成,开始!
2.现在请在小组间讨论,说说你的想法。
3.谁愿意起来说一说你的摆法,为什么?
师引导:把谁带的苹果数看作一份,增加2倍是增加了谁的2倍?增加2倍是什么意思?(在原来的基础上,多这样的2份)现在一共有几份?增加2倍就是原来数量的几倍?
板书:增加2倍=原数的3倍
4.画线段图,验证一下小丁丁是不是带了9个苹果?
师引导学生说出画线段图,先画什么?为什么?( 小胖带的苹果数,也就是把3个苹果看作一份) 小丁丁的苹果数应画这样的几段?第一段表示什么?(原有的一份)(画虚线)后面两段表示什么?(增加的两份)现在一共有几份?现在相当于原来的几倍?
5.师:所以增加2倍就是原数的3倍 (指着板书说),那么算式怎么写呢?
3x2+3=9 3x(1+2)=9 3x3=9 (让学生列式并说出算式的含义)
原来小胖有1份,增加2份,一共有3份,哪种算式更合理些呢?(板书修改)
小结:不管你是选择摆圆片,还是画线段图的方法,我们都可以得到增加2倍就是增加原数的2倍,也就是原数的3倍。
(三)小亚带的苹果数(增加到3倍)
(媒体展示)画线段图,然后老师提问,请你们来回答
增加到3倍是增加到谁的3倍?增加到3倍是什么意思?(达到3倍就截止了,就是现在一共的份数)现在一共有几份?增加到3倍就是原数的几倍?
板书:增加到3倍=原数的3倍
小结:把小胖带的3个苹果看作1份,增加到3倍就是增加到原来的3份,现在有这样的3份,也就是原数的3倍。
2.列式:3x3=9(个)
通过刚才计算小丁丁和小亚带的苹果数,你们有什么发现吗?
发现:增加2倍=原数的3倍=增加到3倍
1.学生汇报思路、算式:把小胖带的苹果看作一份,小巧就有这样的2份。3x2=6(个)
利用小圆片或线段图进行验证
完成的同学四人小组内交流一下自己的想法。
反馈交流
利用学具解决问题的学生交流想法
画线段图解决问题的学生交流想法
预设:预设1:利用学具
①把4个人参果看成一份,增加2倍就是加上这样的2份,所以我又摆了这样的2份,现在一共有3份;
②增加2倍就是在原来的基础上再加上2份,所以一共有这样的3份,也就是原来的3倍。
师:你觉得她说的对不对?谁还想来说一说,或者有什么要补充的?
师:刚才几位同学利用摆小圆片的方法得出增加2倍后是12个人参果,还有没有其它的解决方法吗?上来和大家分享一下。
预设2:利用线段图
①我是利用线段图来解决问题的,我把原来的4个作为一倍数,增加2倍就是加上这样的2倍,所以我画了这样的3段。
②增加2倍就是在原来的基础上加上这样的2倍,所以我在原来一段的基础上又画了2段,所以一共有3段,表示有这样的3份。
师:谁还想来说一说。
师:对呀,我们用线段图也能解决这样的问题。把4个人参果看成一份,(贴线段图)增加2倍就是在原来的基础上加上这样的2份,(补充完整线段图)所以增加2倍以后一共有…(3份),也就是原来的…(3倍)。
1.同桌讨论小亚带的苹果数,并在全班交流,师对线段图进行提问。
2.列式:3x3=9(个)
学习习惯:在合作中积极发言,参与讨论发表意见
学业成果:能借助小圆片、线段图正确分析数量关系。流利表达说理过程
学业成果:能正确表述算式的含义
二、比较归纳,沟通关系
1、观察比较,讨论交流?
提出问题:通过刚才的摆小圆片、画线段图,你是怎样理解“增加2倍”和“增加到3倍”的?先独立思考一下,再和同桌交流一下。
增加2倍:在原来的基础上增加2倍,结果是原来的3倍。
增加到3倍:结果也是原来的3倍。
2、你说我说
规则:规则:说法不一样但是意思一样。
3、集体反馈,沟通关系。
4、归纳小结:增加的倍数+1=增加到的倍数=原来的倍数
1、同桌交流:对“增加2倍”和“增加到3倍”的理解
2、师生互动、生生互动
如增加到8倍=增加7倍=原数的8倍……
学业成果:能类推并理解增加几倍、增加到几倍和是原来的几倍之间的关系
【教学意图】通过摆一摆,画一画,对增加几倍、增加到几倍有更深的认识,让学生从不同角度理解增加与增加到的含义,沟通两者之间的关系。
三、巩固练习,实际运用 一、选择题
(1)生梨有2个,增加4倍后有(??????? )个。????????????
A.2×4?????? B.2×4+1????????? C.2×(4+1)
(2)生梨有2个,增加到5倍后有(????? )个
A.2×5?????? B.2×(5+1)????? C.2×6
(3)生梨有3个,增加5倍还多2个后有( )个
A.3×5+2 B. 3×(5+1)+2
C. 3×5+1+2
二、解决问题:
我国劳动法规定:
休息日安排劳动者工作,日工资报酬增加到2倍,
法定休假日安排劳动者工作,日工资报酬增加2倍
五一假期期间小丁丁的爸爸从五月一日到三日一直在加班,你能帮忙算算他爸爸的加班费吗?
(小丁丁爸爸平均日工资200元,其中5月1日是法定节假日,5月2日和3日是休息日)
1、手势表示
2、为什么选这个
3、第3题生梨个数不变,红色还可以怎么说?
用所学知识解决问题
获取信息、分析整理、解决问题 学习习惯:大胆发言,声音响亮
学业成果:能用增加几倍、增加到几倍和是原来的几倍表达图意,沟通三者之间的联系。
【教学意图】通过小游戏和练习加深对增加几倍、增加到几倍和是原来的几倍的理解,沟通三者之间的联系。
五、回顾总结 今天我们解决了什么问题?你们是如何解决的呢?你觉得有什么收获? 1.梳理知识。
思考交流。
会总结
板书设计 增加几倍 增加到几倍
原来: 3个 1倍
现在: 增加2倍 =增加到3倍= 原来的3倍 3×(1+2)=9(个)
增加3倍 =增加到4倍= 原来的4倍 3×3=9(个)
增加5倍 =增加到6倍= 原来的6倍
增加7倍 =增加到8倍= 原来的8倍
……
增加的倍数+1=增加到的倍数=原来的倍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