四年级下册数学教案-5.3 垂直与平行 沪教版

文档属性

名称 四年级下册数学教案-5.3 垂直与平行 沪教版
格式 doc
文件大小 461.0KB
资源类型 教案
版本资源 沪教版
科目 数学
更新时间 2021-06-03 09:33:37

图片预览

文档简介

垂直与平行
教学目标:
  1、复习利用直角三角尺检验平面上两条直线是否互相垂直、平行。
  2、复习垂线、平行线的画法。
教学重点:对垂直与平行的判断不能仅靠视觉,要通过工具来验证。
教学难点:复习如何检验两条直线是否互相垂直、平行。
教学用具:三角尺、直尺、实物展台。
学情分析:
学生情况分析:解放路小学的同学基础都较好,能力较高。在上这节课之前,同学们已经学了垂直与平行的相关概念,也学过了怎么画垂线和平行线。作为一节复习课,这节课对孩子而言比较枯燥,所以我设计了数学王国的情境来让孩子更好地进入其中。
教材分析:第4单元几何小实践已经学习了垂直、平行的相关概念以及垂线、平行线的画法,本节课除了要复习整理前面的知识,还要突出通过工具来验证的重要性,体现了数学的严谨性。
教学过程:
一、引入
师:数学王国有许多美丽的图,它们既漂亮有蕴含着数学知识,我们先来看看这一幅,你看到了什么,有什么发现?
师:这些都是我们用眼睛目测的。(板书:用眼目测)
【通过情境引入,给出了两个容易产生视觉欺骗的图形,引发质疑。】
二、探究
1
、运用三角尺验证平行、垂直。
师:大家有各种各样的猜测,请想办法验证一下自己的猜测,完成学习任务
1。(可以把你发现的结果写在旁边空白的地方哦)
生反馈。
说到垂直,复习垂直的概念。(板书:垂直)
说到平行,复习平行的概念
(板书:平行)
小结:看来我们用眼目测的结果不准确,要借助工具来科学验证。
(板书:不准确
借助工具
科学验证)
【通过验证,说明肉眼不一定准确,要用工具来验证。】
 2、画图验证平行
师:刚才我们通过垂直于同一条直线的两条直线互相平行,验证平行。那这个图形该怎么办呢?请同桌合作
完成学习任务2。
3小结:看来我们要验证两条直线是否平行,除了要借助工具三角尺以外,我们有时候还得画一条线。
【鼓励学生动手操作,通过画垂线来验证平行。】
三、复习巩固
题目1
师:你们都学会了吗?接下来毛老师要看看大家到底学得怎么样?这是第三幅图,完成学习任务3同桌合作找一找哪直线互相垂直?哪两条直线互相平行?
生反馈。 
小结:在判断垂直和平行的时候,当肉眼无法直接判断时,我们必须借助工具来科学验证。
【是学习任务1和学习任务2的综合,有直接用三角尺验证的,也有要通过画垂线来验证平行的。】
题目2:数学王国要向大家甄选作品挂在墙上,但是它的作品有一定要求。请大家画两条平行线,使他们的距离为3.5cm。
⑴学生独立操作,教师个别辅导。
 
⑵交流方法。
    ①画直线a,在直线a上取一点A;
    ②过点A画直线a的垂线BA,并使BA=3.5cm;
    ③过点B画直线AB的垂线b。
【复习平行线的画法。】
题目3:学得怎么累,来我们一起来动动手。
师:请大家完成学习任务5用纸折出互相垂直和互相平行的折痕。
学生操作
演示结果。
【在动手操作中,运用垂直与平行的知识。】
四、课堂总结
今天,你学到了什么知识?
五、拓展练习
数学王国的大门隐藏在一个神秘的地方。如图:有一条笔直的河流经过点B和点C,大门在点A的右上方,大门与点A的距离等于点A到河流的距离,而且大门与点A的连线与河流平行。
【将知识与实际情境相结合,运用知识解决实际问题,让学生体会到数学知识与生活的紧密联系。】
板书设计
                垂直与平行
 
相交成直角的两条直线互相垂直。
同一平面内,垂直于同一条直线的两条直线互相平行。
线段
AB与线段BC相交成直角,AB

BC
AD┴
AB
BC
┴AB
 用眼目测  
借助工具
    
 不准确 
科学检测
教学设计说明:
本节课通过数学王国这样一个情境引入,非常生动、自然。第一环节利用三角尺来检验平行、垂直。先让同学们观察一张带有视觉错觉的图,让他们大胆发表自己的感想然后再验证,从而得出依靠工具科学验证的必要性。在这一环节中,还复行、垂直等相关概念,以及如何检验两条直线是否垂直、平行的方法。
第二环节是通过画图来验证平行。这一环节继续验证了肉眼有时候是不准确的,以此说明借用工具的科学性。在这一环节中,复习了通过画垂线来验证平行,难度有所升级。在这个环节中,除了验证平行,我还复习了垂线的画法。
第三环节是复习巩固环节,第一道题是前面两个知识点的综合应用,既有用三角尺验证的,也有通过画图来验证的。第二题画一画,主要是复习平行线的画法。第三题,通过折一折这种动手操作的形式,让同学们应用垂直和平行的相关知识,符合孩子们的年龄特点,动手操作的过程中更能领悟平行和垂直。
最后一题是拓展练习,将画图的知识直接应用于实际问题中,让数学知识与实际生活相结合。这道题本身并不难,但是文字较多,有些孩子看到这么多题目会有点犯怵,可以引导他们好好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