解决问题——增加几倍、增加到几倍
教学目标:
1、在具体情境中初步感悟“增加几倍”与“增加到几倍”的不同含义。
2、通过画一画苹果的数量和画线段图,在讨论交流中来理解“增加几倍”与“增加到几倍”的含义。
3、经历“猜想——验证——总结归纳”的问题解决过程,培养学生观察、推理、运用知识的能力。
4、使学生感受数学与现实生活的联系,能用所学知识解决实际问题。
教学重点:能正确理解并区分“增加几倍”与”增加到几倍”的不同含义。
教学难点:能正确理解并区分“增加几倍”与”增加到几倍”的不同含义。
教学过程:
课前引入
1、回顾军训事项,激发共鸣
对比两句话:
一连军训内务不达标的有2间宿舍,增加3间,就是内务达到满分的宿舍数量。
一连军训内务不达标的有2间宿舍,增加到5间,就是内务达到满分的宿舍数量。
(1)比较一下,这两句话有何不同之处?“增加、增加到”
(2)根据这两句话,你知道一连内务检查得到满分的共有几个宿舍吗?
(3)同桌讨论:我们怎么来理解增加、增加到?
2、揭题:这节课我们就来解决有关增加几倍、增加到几倍的问题
二、探究新知
1、理解“增加1倍”
九亭三小参与军训的人数是203人,再增加1倍,就是泗泾二小军训的人数
你会画线段图来表示他们的数量关系吗?
投影反馈,学生上台说怎么画的
追问:先画什么?为什么?
增加一倍是增加谁的一倍?怎么画?
现在一共有几份?怎么列式?
想一想,两个学校人数的数量关系还可以怎么说?(同桌讨论)
(3)小结发现:增加1倍=原数的2倍
2、出示情境:烛光晚会
小亚的苹果数和小丁丁的一样多吗?
理解“增加2倍”
小胖带了3个苹果
小丁丁:把小胖带的苹果数增加2倍就是我带的苹果数。
(1)猜一猜:小丁丁带了几个苹果?
(2)验证:
a.画一画,请你用小圆圈代表苹果来画一画(同桌交流怎么画的)
反馈追问:把几个苹果看作1份?增加2倍是什么意思?
b.画线段图。
把 3 个苹果看做一份,增加2倍就是在原来1份的基础上增加这样的2份,也就是3份。
(3)列式计算。
(4)观察小丁丁的苹果数量与小胖的苹果数量之间的关系。
“增加 2 倍”后怎么就变成“原数的3倍”了?这个“3”是怎么来的?
(5)小结发现:增加2倍=原数的3倍
那么增加3倍呢?4倍呢?完成表a
增加20倍呢?100倍呢?观察比较:增加几倍和原数的几倍有什么关系?
理解“增加到2倍”
小亚:把小胖带的苹果数增加到2倍就是我带的苹果数。
(1)猜一猜:小亚带了几个苹果?
(2)选择自己喜欢的方法验证:
a.画一画有几个。
b.画线段图。
(3)列式计算。
(4)反馈:
你选择什么方法?
画线段图。先画什么?
增加到2倍是增加到谁的2倍?增加到2倍什么意思?
(5)观察小亚的苹果数量与小胖的苹果数量之间的关系。
现在一共有几份?是原数的几倍?
(6)小结发现:增加到2倍=原数的2倍
那如果增加到3倍呢?4倍呢?完成表b
增加到20倍呢?100倍呢?观察比较:增加到几倍和原数的几倍有什么关系?
3、探究“增加几倍”与“增加到几倍”的关系
增加1倍就是原数的2倍,增加到2倍也是原数的2倍,
所以增加1倍=增加到2倍=原数的2倍
借助这两张表格,你还能找到类似这样的关系吗?
4、归纳小结
不管是增加几倍还是增加到几倍,我们都可以转化成是原数的几倍
完成表c
三、巩固练习
1.圈一圈,填一填
(1)原来有:
现在有:
把原来的3根香蕉看作1份,现在有这样的( )份,也就是增加到原来的( )倍。
(2)原来有:
现在有:
把原来的( )串葡萄看作一份,现在有这样的( )份,比原来增加了( )倍。
2.判断
(1)小巧原来有3块巧克力,增加2块巧克力,现在的巧克力块数的算式是
3×(1+2)。 ( )
(2)小胖得到糖果 4 粒,小丁丁得到糖果 16 粒,
a.小胖的糖果数增加到 3 倍就和小丁丁一样多。( )
b.小胖的糖果数增加 4 倍就和小丁丁一样多。( )
3、应用
小巧的爸爸平均日工资是 200 元,国家规定,节假日加班的日工资增加到日工资的 3 倍, 小巧爸爸春节期间加班 3 天,他在春节期间的加班费一共是多少元?
4、拓展机动:
同学们制作小灯笼庆祝“六一”儿童节。上午做25个小灯笼,下午做的小灯笼比上午增加1倍多8个,下午做了多少个小灯笼?
四、课堂总结
今天你学到了哪些知识?
你有什么想要提醒大家注意的吗?
五、板书
(主)
解决问题
——增加几倍、增加到几倍
增加1倍= 增加到2倍=原数的2倍
增加2倍=增加到3倍=原数的3倍
(副)
小胖: 1份 增加2份
小丁丁: 1份
小亚:
2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