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2年八年级(下)科学第二章综合测试卷 出卷人:沈强
班级 姓名 成绩
一、我会选(本大题共25小题,每题2 分,共50分)
1.空气中含量最多的气体是( )
A.二氧化碳 B.稀有气体 C.氮气 D.氧气
2.右图所示装置是小东正在做的实验操作,他所做的实验是( )
A.验纯 B.验满
C.吸水 D.检验装置的气密性
3.气体从外界进入人体血液中的路线可以表示为 ①鼻腔 ②咽 ③喉 ④支气管 ⑤气管 ⑥肺泡外毛细血管 ⑦肺泡( )
A.①→②→③→④→⑤→⑥→⑦ B.①→②→③→⑤→④→⑦→⑥
C.①→②→③→⑤→④→⑥→⑦ D.①→②→③→④→⑤→⑦→⑥
4.下列四组物质中,均属于氧化物的是( )
A.氧气、氧化钙、四氧化三铁 B.水、二氧化硫、高锰酸钾
C.空气、氧化铜、五氧化二磷 D.干冰、氧化镁、二氧化锰
5.分析人体从鼻孔吸人的空气与呼出的气体成分比较图,得出一些结论,其中不正确的是( )
A.图中各气体的含量为气体的体积分数
B.吸入的空气中的氧气只有部分进入血液
C.人体能产生稀有气体
D.呼出的气体中,二氧化碳所占的比例比水汽大
6.下列关于氧气的说法中,错误的是( )
A.氧气是空气的主要成分之一 B.氧气可用于医疗急救
C.燃料燃烧一般离不开氧气 D.氧气可用于食品保鲜
7.自然界中存在许多循环现象,下列自然界中的三种循环所发生的变化主要为物理变化的是( )
A.碳循环 B.氧循环 C.水循环 D.三种都是
8.下列物质露置在空气中易发生“自燃”的是( )
A.木炭 B.铜 C.白磷 D.硫
9.将放置于黑暗处24小时的银边天竺葵(叶片边缘部分的细胞中无叶绿体),作如图处理后,在阳光下照射一段时间,取下实验叶片脱色、漂洗、滴加碘液、再漂洗。会变蓝的部分是( )
A.甲处 B.乙处
C.丙处 D.丁处
10.除了下列哪一项以外,其余现象都表明植物进行了呼吸作用( )
A.大量潮湿种子周围的空气可使澄清的石灰水变浑浊
B.贮存大量蔬菜的地窖比空地窖要暖和许多
C.地窖内的蔬菜腐烂散发出霉味
D.进入贮存大量水果的地方,点燃蜡烛发现火焰不大,燃烧不旺
11.如右图,证明“在有光条件下,氧气是否由绿色植物释放出来”和“光是植物进行光合作用的条件”的对照实验装置分别是( )
A.甲与乙、甲与丁 B.甲与丙、甲与乙
C.甲与丁、乙与丙 D.甲与乙、乙与丙
12.右图所示装置可用于测定空气中氧气的含量,实验前在集气瓶内加入少量水,并做上记号。下列说法中不正确的是( )
A.该实验证明空气中氧气的含量约占1/5
B.实验时红磷一定要过量
C.实验前一定要检验装置的气密性
D.红磷燃烧产生大量的白雾,火焰熄灭后立刻打开弹簧夹
13.下列哪组气体都属于空气污染物( )
A.CH4、CO2、H2 B.CO2、HCl、N2
C.SO2、CO、NO2 D.HCl、N2、O2
14.下列有关物质燃烧现象的描述正确的是( )
A.铁丝在氧气中燃烧,火星四射 B.木炭在氧气中燃烧,产生大量白烟
C.红磷在空气中燃烧,发生耀眼白光 D.硫粉在空气中燃烧,发出蓝紫色火焰
15.如图是实验室用高锰酸钾制取并收集氧气的实验装置图,
下列关于氧气制取和收集的实验操作错误的是( )
A.往试管里装药品前必须检验装置的气密性
B.给试管里药品加热前要先给试管预热
C.要等到气泡连续均匀放出才能开始收集气体
D.实验结束时,应先熄灭酒精灯然后把导管口移出水面
16.下列不是大自然中氧气的消耗的是( )
A.生物呼吸作用 B.物质燃烧 C.动植物尸体氧化腐烂 D.水蒸发
17.如图是科学家根据相关研究绘制的60万年以来大气中二氧化碳含量变化和全球温度变化的图线,据图分析可得( )
A.大气中二氧化碳的变化引起全球温度的变化
B.全球温度的变化引起大气中二氧化碳的变化
C.全球温度的变化与大气中二氧化碳的变化有一定的关系
D.全球温度的变化与大气中二氧化碳的变化没有关系
18.空气的成分中,能导致温室效应的气体是( )
A.氮气 B.氧气 C.二氧化碳 D.稀有气体
19.电影《赤壁》中有这样的一个场面:吴蜀联军在船上装满枯枝浇足油,借着东南风向曹军驶去,接近曹军时点燃船上枯枝弃船而走。火借风势,火船宛如火龙一样冲向连在一起的 曹军木船。一眨眼,曹军水寨已经烧成一片火海。下列关于火海形成的叙述中,不正确的是( )
A.东南风降低了木船的着火点 B.枯枝和油为燃烧提供了充足的可燃物
C.东南风为木船燃烧提供了充足的氧气 D.相连的曹军木船没有及时隔离
20.下列反应属于化合反应的是( )
A.S+O2点燃SO2 B.2H2O通电2H2↑+O2↑
C.C+2CuO高温CO2↑+2Cu D.Al(OH)3+3HCl=AlCl3+3H2O
21.下列关于绿色植物光合作用和呼吸作用的说法,正确的是( )
A.光合作用是把无机物转化成有机物,并释放能量的过程
B.呼吸作用是把有机物转化成无机物,并贮存能量的过程
C.进行呼吸作用时,一定进行光合作用
D.进行光合作用时,一定进行呼吸作用
22.“尾气催化转换器”将汽车尾气中的有毒气体转变为无毒气体。其微观过程如下图所示,其中不同的圆球代表不同的原子。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 )
A.生成物全部是化合物
B.参加反应的两种分子个数比为3∶2
C.反应后分子个数变少了
D.反应后原子个数变少了
23.据探测卫星发回的数据分析,火星大气中95%是二氧化碳,其余为少量的氮气.氢气,还找到了有液态水存在的证据。根据以上信息,某同学作出如下推断:①火星大气是混合物②火星大气与地球大气成分相似③火星上钢铁不容易生锈 ④火星环境适宜人类生存⑤火星上温室效应显著。你认为正确的是( )
A.①③⑤ B.②③⑤ C.②③④ D.①④⑤
24.某学校科学兴趣小组用打孔器从叶片中获得许多叶圆片,抽取其中空气,将等量的叶圆片和水倒入3个烧杯中,按下表所示的条件进行实验:
烧杯号 光照(勒克司) 温度(0C) CO2(%)
1 6000 15 0.2
2 6000 25 0.2
3 6000 25 0.01
(说明:O2在水中的溶解度小,叶圆片光合作用放出的O2在细胞间隙积累,能使叶圆片上浮,叶圆片平均上浮所需要的时间可作为光合作用强弱的比较依据)该实验在研究何种因素对光合作用强度的影响?( )
A.CO2和温度 B.温度 C.CO2 D.光照
25.将一定量的苯(C6H6)和氧气置于一个完全封闭的容器中引燃,反应生成二氧化碳、水和一种未知物X。测得反应前后物质的质量如下表:
物质 苯 氧气 二氧化碳 水 X
反应前质量/g 3.9 9.6 0 0 0
反应后质量/g 0 0 6.6 2.7 m
下列判断正确的是( )
A.表中m的值为13.5 B.该反应属于分解反应
C.物质X能在氧气中燃烧 D.物质X中一定含有氢元素
二、我会填(本大题共4小题,每空1分,共17分)
26.呼吸作用是指生物体细胞内的 与氧气反应,最终生成 、 或其他产物,同时把 释放出来,供生命活动的需要的过程。
27.图(一)为呼吸系统的组成示意图。图(二)为肺泡与毛细血管之间的气体交换示意图,请据图回答下列问题:
(1)人体进行呼吸的主要器官是图(一)中的[ ] ,[ ] 不仅是气体的通道,而且还能使到达肺部的气体温暖、湿润和清洁。
(2)图(二)所示的肺泡壁和毛细血管壁都是由 层扁平上皮细胞构成,这有利于进行 。
(3)图(二)中a代表的物质是 ,血液从毛细血管的[4]端流到[5]端后,其成分变化是 气体含量增加。
(4)图(二)所示的外界气体按照c方向进入肺泡时,图(一)中[3] 应处于 状态。
28.能源问题是人类在新世纪能否快速发展的关键问题。生物能在新世纪必将得到更多的开发利用。而获得生物能的反应——光合作用将成为科学研究最耀眼的明星之一。请你运用所学的光合作用知识回答下列问题:
(1)如果把光合作用比喻成一个工厂,那么,它的“厂房”是 。
(2)光合作用的过程概括起来只有两个方面的变化:一个是物质转化;另一个是 转化。
29.小红为了探究“光合作用的条件和产物”,进行了如下图所示的实验操作(次序已打乱),请你结合所学知识回答下列有关问题:
(1)该实验正确的操作步骤是 。(用上图中的数字序号排列)
(2)小红的操作步骤完全正确,那么在上图5中可观察到的实验现象是 。
三、我会探究(每格2分,共22分)
30.某课外活动小组在学习了书本“空气中氧气含量的测定”实验,知道P2O5不能随便排放在空气中,否则会对空气造成污染,所以对该实验进行了改进:
在由两个注射器组成的密闭系统内共有50mL空气,如图。然后给装有红磷的玻璃管加热。同时交替推动两个注射器的活塞,至玻璃管内的红磷变成白烟,且较长时间内无进一步变化时停止。停止加热后,待冷却至室温将气体全部推至一个注射器内。请根据你对上述实验的理解,回答下列问题:
(1)实验结束后,注射器内的气体体积理论上应该减少约 mL。
(2)在实验的加热过程中,交替缓慢推动两个注射器的目的是 。
(3)上述实验只是粗略测定空气中氧气含量的一种方法,你认为造成该实验不够精确的可能原因是(写出其中一种)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1.某同学按图所示装置进行实验,已知过量的C0:通人饱和NaOH溶液中产生白色沉淀(C02+NaOH═NaHC03↓).回答下列问题:
(1)写出图中标号仪器的名称① 、② 。
(2)写出装置A中反应的化学方程 式: 。
(3)通过 (填写操作名称)能把NaHCO3晶体从溶液中分离出来。
(4)进行装置D实验时.观察到下层蜡烛比上层蜡烛先熄灭,由此不能得出的实验结论是 A.二氧化碳不能燃烧 B.二氧化碳不能支持燃烧
C.二氧化碳的密度比空气的大 D.二氧化碳能溶于水.
32.小岳同学在复习气体的性质时,阅读到以下资料:制取气体的发生装置取决于反应前的药品状态和反应条件,收集气体的装置取决于气体能否与水反应、在水中的溶解性以及该气体相对于空气的密度大小。现有甲、乙、丙三种气体的反应前的物品状态、反应条件以及有关性质如下表,有关装置如下图。
气体 反应前的药品状态 反应条件 气体性质
甲 固体+液体 常温 不与水反应,不易溶于水,密度比空气大
乙 固体+固体 加热 能与水发生反应,极易溶于水,密度比空气小
丙 固体+液体 加热 能与水发生反应,能溶于水,密度比空气大
请你回答下列问题:
(1)能用发生装置A 制取的气体是 (填“甲”、“乙”或“丙”);
(2)收集丙气体应选择的装置是 (填字母序号);
(3)实验室要制取和收集甲气体,请写出一个符合要求的化学方程式 。
四、我会计算(第37、38题每格1分,第39题3分,共9分)
33.过氧化氢溶液长期保存会自然分解,使得溶质质量分数减小。小军从家中拿来一瓶久置的医用过氧化氢溶液,和同学们一起测定溶质质量分数。他们取出该溶液51g,加入适量二氧化锰,生成气的质量与反应时间的关系如图所示。
(1)完全反应后生成氧气的质量为 。
(2)计算该过氧化氢溶液中溶质的质量分数。
34.小明通过查阅资料得知,增大蔬菜大棚里空气中的CO2浓度,可以有效地提高蔬菜的产量。他计划用稀盐酸和石灰石(主要成分是CaCO3,杂质不参与反应)反应,向自家的蔬菜大棚补充CO2。经测算,小明准备向大棚中输入88gCO2,他至少需要10﹪的稀盐酸多少克?
一、我会选(本大题共25小题,每题2 分,共50分)
1.C 2.D 3.C 4.D 5.C 6.D 7.C 8.C 9.B 10.C 11.B 12.D 13.C 14.A 15.D 16.D 17.C 18.C 19.A 20.A 21.D 22.D 23.A 24.A 25.C
二、我会填(本大题共4小题,每空1分,共17分)
26.有机物 二氧化碳 水 能量
27.(1)【1】肺 【2】呼吸道(2)一 气体交换 (3)二氧化碳 氧气(4)膈肌(或膈) 收缩
28.叶绿体 能量
29.1→3→2→7→4→6→5 遮光处变蓝,不遮光不变蓝
三、我会探究(每格2分,共22分)
30.(1)10 (2)使注射器内的氧气充分与红磷反应 (3)装置漏气等合理即可
31.(1)锥形瓶;导管(2)CaCO3+2HCl═CaCl2+H20+CO2↑ (3)过滤 (4)D
32.(1)乙(2)C 向收集有丙气体的集气瓶中滴入澄清石灰水,若变浑浊,则是二氧化碳
(3)2H2O2MnO22H2O+O2↑
四、我会计算(第37、38题每格1分,第39题3分,共9分)
33.(1)0.48g
(2)解:设5 1g过氧化氢溶液中含过氧化氢的质量为x。
2H2O2 2H2O + O2↑
68 32
x 0.48g
过氧化氢溶液中溶质的质量分数为
答:该溶液中溶质的质量分数为2%。
34.解:设至少需要10%的盐酸质量为x。
CaCO3+2HCl═CaCl2+H2O+CO2↑
44
10%x 88g
73/10%x=44/88g
X=1460g
答:至少需要10%的盐酸质量为1460g