折线统计图的认识
教学内容:九年义务教育课本小学数学第八册
教材分析:
《折线统计图的认识》是四年级第二学期第三章《统计》的第一课时。折线统计图的教学非常重视让学生经历收集、整理、描述、分析数据的过程,体验它在现实生活中的作用。本单元主要学习单式折线统计图,通过从单式折线统计图上获取信息,获得分析数据和进行合理推测的初步经验。在三年级第二学期《条形统计图的认识》这一基础上,本课时重在将条形统计图和折线统计图的结构进行迁移,揭示折线统计图能更加清晰的表示数量增减变化的特点。
学情分析:
通过之前的学习,学生已经掌握了收集、整理、描述、分析数据的基本方法,会用统计表和条形统计图来表示统计结果,并能根据统计图表解决简单的实际问题;了解了统计在现实生活中的意义和作用,建立了统计的观念。因此学生对于折线统计图的结构认识是有基础的,可以通过条形统计图的结构经验进行自主的迁移,获得两种统计形式上相同点的沟通,关键在于对折线统计图能清晰的表示变化情况优势的体验,分清变化类型和变化幅度。所以教学创设了与学生生活密切相关的情景,让学生通过语言陈述与手势变化的过程,得到直观深刻的感悟,从点和折线两个知识点上拓延开来,引导学生认识折线统计图。
教学目标:
1、初步认识单式折线统计图,知道折线统计图的特点。
2、会看单式折线统计图,分析数量的增减变化情况,并回答问题。
3、通过观察、比较和分析,初步学会统计的方法,体会折线统计图的作用。
4、让学生感受折线统计图在现实生活中应用的广泛性和重要性, 培养学生结合生活实际运用统计知识的能力。
教学重点:
会看单式折线统计图,知道折线统计图的特点,分析数量的增减变化情况,并回答问题。
教学难点:
分析数量的增减变化情况,并能准确找到“上升幅度最大”与“下降幅度最大”的折线。
教学准备:教学课件、学习单。
教学过程:
复习引入,迁移感知:
(一) 出示统计表
月份 1 2 3 4 5 6 7 8 9 10 11 12
气温℃ 5 5 11 17 22 25 30 29 25 20 13 9
1、 师:从表中获得哪些数学信息?
2、 师:还有什么方法能更清晰地呈现每个月的平均气温呢?
(二) 出示条形统计图
1、 条形统计图的组成。
2、 小结:在条形统计图中我们可以通过观察直条的长短来判断数量的多少。
【设计说明:尊重学生对折线统计图的已有知识经验,以“2000年上海市月平均气温情况”的统计表引入,让学生以数学的眼光观察分析数据信息,然后再通过复习条形统计图的旧知,达到从脑海中提取与本节课相关的认知信息,为新知的学习做好准备。】
自主探究、认识特征:
(一)认识折线统计图
1、 揭题:《折线统计图的认识》(板书)
2、 认识基本结构:标题、横轴、纵轴、单位、点、折线。(板书)
3、 填一填其他月份的平均气温
小结:在折线统计图中,点表示数量的多少。(板书)
4、 用手势体验折线的变化:不变、上升、下降。
板书:陡——变化大
5、 认识“大幅上升”与 “缓慢上升”。
6、 独立完成关于“下降”的练习。
7、 小结:在折线统计图中,折线表示数量的增减变化。(板书)
8、 看书p48-49
小结:在折线统计图里,可以通过折线的升降来看变化的情况,折线越陡,变化越大。
(二)比较条形统计图和折线统计图
师:通过刚才的学习你觉得折线统计图与条形统计图相比,它的特点是什么呢?
小组讨论——全班交流
生活中的折线统计图
媒体演示——生描述统计图的变化
【设计说明:在观察与分析折线统计图时,给学生自主观察、自学与思考的空间,让学生合作讨论,观察点的位置以及折线的升降变化情况。通过与已有知识的比较分析,深刻体悟出折线统计图的特点,完善认知结构。最后结合生活实际,使学生感受到生活中处处有数学,处处有统计,体验折线统计图在现实生活中的作用。】
三、问题解决,巩固新知:
1、 出示上海某日气温变化情况统计图。
2、 观察折线统计图,独立完成练习。
3、 交流反馈
【设计说明:通过练习,让学生分析出数量的增减变化情况,进一步感知折线统计图的特点。作为巩固练习,学生先尝试独立思考,然后在小组内交流,最后再集体交流小结,对学生在练习过程中出现的错误及时纠正。】
四、全课总结:
师:今天这节课你学会了哪些新本领?
【设计说明 :引导学生在学习的基础上总结学习过程中的收获。】
五、结合生活,巩固拓展(机动)
对比2016年和2015年除夕的空气质量指数。
师提问,生思考完成。
【设计说明 :在与2016年除夕空气质量指数变化情况的对比中认识到禁放令对空气质量的影响,激发学生爱护环境,争当环保卫士的决心,同时介绍初中将学习的复式折线统计图,做到知识的承上启下。变传统的“书本中学数学”为“生活中学数学”使数学课富有浓浓的生活气息。】
六、作业设计
练习部分p38
板书设计: 折线统计图的认识
标题、横轴、纵轴、单位
点表示数量的多少。
折线表示数量的增减变化。
“陡”——变化大。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