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共19张PPT)
导入
居里夫人在实验室
导入
居里夫人作为一位伟大的科学家,在世界科学史上,熠熠闪光,她的一生是伟大的,也是美丽的,正如她发现的镭一样,放射出略带蓝色的荧光。这光芒照射了百年,并且越来越光彩夺
目。今天我们就走过居里夫人的世界,感受她那伟大的灵魂。
9.
美丽的颜色
第一课时
学习目标
1
2
了解文中记述的居里夫妇提炼镭的过程,感受科学家在艰苦条件下表现出的坚韧、忘我、淡泊的人格魅力。
阅读目标
重点
把握本文作为传记的主要特点。
3
感受本文的语言风格,品味语言中的情味。
重点
重点
学习目标
1
2
掌握人物描写的方法,学会细致刻画人物。
写作目标
学习运用引用的修辞手法增强文章感染力。
写人作文中常用的方法!
品格素养
学习居里夫妇刻苦钻研、专注、献身科学的精神和淡泊名利的崇高境界。
艾芙·居里(1904—2007),居里夫人的次女,优秀的音乐教育家和人物传记作家。艾芙·居里自幼在充满浓郁学术气氛的家庭中长大,母亲居里夫人对她影响很大。但她的兴趣与姐姐伊雷娜·居里不同,她没有跟随母亲学习物理,而是在巴黎赛维尼埃中学毕业后,潜心攻读音乐。1937
年,在母亲居里夫人去世三周年之际,她出版了《居里夫人传》一书,在法国国内外引起了很大反响。
作者简介
预习资料速查
1896
年,法国的亨利·柏克勒尔发现了铀的放射性。居里夫人怀着极大兴趣阅读了柏克勒尔的报告,开始系统地探索除铀以外是否还有别的化学元素具有类似的放射性。后来她发现了两个比铀的放射性更强的新元素,并将其命名为钋和镭。为了进一步的研究工作,居里夫妇在巴黎工业物理化学学校内找到一间上漏下潮的破旧棚子,略加修整后就当成他们的“实验室”。课文记述了他们经过四年的辛勤劳动,进行了无数次的溶解、蒸发、分离和提纯,终于提炼出了十分之一克多一点的氯化镭的过程。
背景资料
预习资料速查
文体知识
预习资料速查
传记的写作特点
1.
记言记行并重。记述人物一生的重要行为,即决定性的关键性的行动,记述其与此种行动相辅相成的语言。
2.
大节细节并重。记述人物的成败两方面的大节及日常生活的细节。
3.
优点缺点并重。注重真实,而真实是从全面、整体中提炼出来的。因此,所表现的人物,很少是神化的完人。
4.
客观主观并重。历史是客观存在。人物的言行看来是主观的,但必然受历史的制约。
1.
微妙:深奥玄妙,难以捉摸。
2.
燥热:(天气)干燥炎热。
3.
沥青(
):有机化合物的混合物,黑色或棕黑色,呈胶状,有天然产的,也有分馏石油或煤焦油得到的。用来铺路面,也用作防水材料、防腐材料等。
4.
骤(
)雨:暴雨,急雨。
必考字词梳理
读读写写
字形易错,注意部首。
lì
qīng
zhòu
5.
窒(
)息:因缺氧或呼吸系统障碍,导致呼吸困难,甚至停止呼吸。
6.
吹嘘(
):夸张地宣扬。
7.
荧(
)光:某些物质受光或其他射线照射时所发出的可见光。
8.
筋疲力尽:形容非常疲劳,一点儿力气也没有了。
9.
和颜悦色:形容态度和蔼可亲。
zhì
必考字词梳理
字形易错,注意部首。
xū
yíng
注释中的生难字词
必考字词梳理
1.
炽(
)热:温度高,极热。炽,(火)旺。
2.
猝(
):突然。
3.
景况(
):情况。
chì
字音易错
cù
jǐng
kuàng
(
)度过
(
)忖度
多音字
必考字词梳理
度
(
)创伤
(
)创造
创
(
)投降
(
)降落
降
(
)咽喉
(
)吞咽(
)呜咽
咽
dù
duó
chuāng
chuàng
xiáng
jiàng
咽:以义辨音法。表示人体的器官时读yān,表示吞咽的动作时读yàn,表示声音受阻而低沉时读yè。
·
·
·
·
yān
yàn
yè
形近字
必考字词梳理
猝(
)猝死
啐(
)啐口水
粹(
)国粹
cù
cuì
cuì
踱(
)踱步
镀(
)镀金
渡(
)渡河
duó
dù
dù
稚(
)稚嫩
锥(
)锥子
椎(
)腰椎
zhì
zhuī
zhuī
蒙(
)蒙古族
朦(
)朦胧
檬(
)柠檬
měng
méng
méng
词
简
陋
简
易
同
两个词都有简单的意思,都可用于形容设备、设施。
异
还可用来形容房屋,与“豪华”相对。
还可用来形容办法等。
例
①
这个房间太简陋,得添新家具了。
②
他十一岁时,已经会组装简易电报机了。
近义词辨析
必考字词梳理
居里夫妇是在怎样的条件下展开工作的?这样的条件对表现人物起什么作用?
文章表现了居里夫妇的哪些精神品质?
工作条件
精神品质
引用材料
预习思考问题
文中引用了居里夫人大量的记录有什么作用?
2
导思
1
导思
3
关键词:执着追求
带着问题读课文
导思
课文初读感知
文章脉络
第一部分(1—6):集中描述娄蒙路的棚屋,记述居里夫妇在艰苦的条件下努力工作,引出下文。
第二部分(7—19):紧承上文,记述居里夫妇在棚屋里的科研工作。
第三部分(20—26):描写玛丽·居里和丈夫终于提炼出镭时的愉快与幸福情景。
课文整体感知
简要概括课文主旨。
全文以“极端的艰苦”和“极大的快乐”贯穿始终,记述了居里夫妇提炼镭元素的工作情景,形象地表现了居里夫妇对镭元素的迷恋,以及他们刻苦钻研、百折不挠、献身科学的精神。
板书设计
工作环境
美丽的颜色
工作条件
工作强度
收获
夏天:燥热
冬天:漏雨、寒冷
设备极其简陋
没有排出有害气体的“通风罩”
“男子的职务”
“一个人就是一家工厂”
“工作月”“工作年”“反自然”
“神妙世界的奇观”
恶劣
执着追求
坚定信念(共12张PPT)
9.
美丽的颜色
第二课时
课文细读品味
1.文章标题“美丽的颜色”有什么含义和作用?
双重含义:1.
指镭发出的荧光色彩美丽;2.
指居里夫妇对科学的坚守及乐观的精神让人觉得美丽。
作用:新颖,激发读者的阅读兴趣。
课文细读品味
2.请对文章第11段中“搬运容器,移注溶液,连续几小时搅动熔化锅里沸腾着的材料,这真是一种极累人的工作。”一句进行赏析。
运用一系列动词,写出了工序的烦琐,工作的艰辛、劳累,表现了她为了科学研究不怕苦、不怕累的崇高精神。
课文细读品味
3.第13段中“反自然”一词有什么深刻含义?
“反自然”一词既指工作强度大,时间长,远远超出人的身体所能承受的极限,又指放射性元素对人体有害,但因条件艰苦,缺乏必要的保护措施。突出了居里夫妇在科研事业方面的志同道合与不畏艰辛的献身精神。
课文细读品味
4.第26段运用了哪种修辞手法?有什么作用?
第26段表达了居里夫人对此时此景的难忘和喜悦,反复的修辞手法的运用进一步强调了这个场景给她留下难以磨灭的印象,更让她难以忘怀他们的艰辛付出,深化了主题,增强了文章的感染力。
[重点]
结合文章内容,谈谈作者是怎样使居里夫人的形象更加丰满的。
文章在叙述过程中不断插入居里夫人的记录,使叙述更真实、更深刻,人物形象更丰满。“现在这个时期是我丈夫和我的共同生活中的英勇时期”“然而我们生活中最美好而且最快乐的几年,还是在这个简陋的旧棚屋中度过的”“有时候我整天用差不多和我一般高的铁条,搅动一大堆沸腾着的东西。到了晚上,简直是筋疲力尽”,这些记录充分体现了居里夫人刻苦钻研、以苦为乐,对科学热爱、痴迷,对工作充满热情,献身科学的精神。
课文全篇探究
1.鲜明的对比。
鲜明的对比有力地揭示了人物的内心世界,突出了文章的中心:
①棚屋的极其简陋与主人公的极大快乐形成对比,突出人物献身科学、乐于追求的崇高精神。②提炼镭的极其艰苦的过程和成功的幸福形成对比,充分展示出主人公认为在科学的道路上历尽艰辛获取成功是人生最大的快乐的伟大情怀。
归纳总结
特色总结
2.大量引用记录。
引用恰当、得体,增强了文章记事的可信性、真实性,展示了居里夫人的内心世界,增强了感染力。
归纳总结
原文:古之立大事者,不惟有超世之才,亦必有坚忍不拔之志。
——苏轼《晁错论》
译文:自古以来凡是做大事的人,不仅有出类拔萃的才能,也一定有坚忍不拔的意志。
课文拓展积累
国学经典
葡萄花鸟纹银香囊
“肌肤已坏,而香囊犹在。”当年安禄山反叛,唐玄宗带人逃离长安,途经马嵬坡时赐死杨贵妃。后来重返京都,唐玄宗念及旧情,密令改葬,挖开旧冢时大部分陪葬品都已面目全非,只有他赐给贵妃的香囊还完好无损。
葡萄花鸟纹银香囊见证了唐玄宗与杨贵妃的爱恨情仇,也见证了唐代金银器的盛世景象。
传统文化
课文拓展积累
此香囊出土于陕西西安南郊何家村,外形葡萄缠枝,花鸟相依,直径不到五厘米,厚度不足两毫米,花纹最细处不足一毫米,由镂空银质球形外壳、内外两层同心圆环和中心半球形炉组成。炉体、内环、外环和外壳内壁的支撑轴依次
垂直安装,由于重力作用及内中轴承的垂
直设计,不论球壳如何滚动,炉口总朝上
方,炉中的香料也不会撒到炉外,制作工
艺简直是鬼斧神工。现收藏于陕西历史博物馆。
课文拓展积累
它的结构设计和今天船舶中的陀螺罗经仪大体一致。无论船体在风浪中如何摆动,陀螺罗经仪总能使罗盘保持在一定水平面上,从而确保罗盘准确、正常工作。
课文拓展积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