8列夫·托尔斯泰 课件(20张ppt,14张ppt+音频)

文档属性

名称 8列夫·托尔斯泰 课件(20张ppt,14张ppt+音频)
格式 zip
文件大小 28.8MB
资源类型 教案
版本资源 统编版
科目 语文
更新时间 2021-06-03 14:36:44

文档简介

(共14张PPT)
8.
列夫·托尔斯泰
第二课时
课文细读品味
1.文章第二段为何用“低矮的陋屋”来比喻外貌?
运用比喻的修辞手法,生动、形象,衬托出“天才灵魂”的魅力,给人留下深刻的印象。
课文细读品味
2.文章第三段为什么提到陀思妥耶夫斯基?
运用对比手法,将托尔斯泰与陀思妥耶夫斯基进行对比,突出了托尔斯泰面容的“丑陋可憎”,给读者留下深刻的印象。
课文细读品味
3.文章第四段第一句的“天才灵魂”已经是第三次出现了。作者为什么再三强调这一点?
多次提到“天才灵魂”,是为了突出托尔斯泰的伟大,表达对他的赞美之情。
课文细读品味
4.“看透事物本质”,却会失去幸福。这似乎不合常理,其中有何深意?
托尔斯泰看透了现实中的暴政、丑恶和虚伪,看清了人世间种种罪恶的原因,但他无法改变这一现实,因而对社会充满失望。这使他成为矛盾综合体,却无法解脱,因此缺少属于自己的幸福
1.[重难点]
作者在课文前半部分极力描写托尔斯泰平庸甚至丑陋的外貌,但联系全文看,读者仍能感受到这位大文豪的不凡之处。这是为什么?
写他相貌平庸既是对他的外貌进行真实刻画,也是为了说明他是俄国普通大众中的一员。写他平庸甚至丑陋的外貌,正是用来反衬他灵魂的高贵,反衬他眼睛的犀利敏锐,如“托尔斯泰面部的其他部件——胡子、眉毛、头发,都不过是用以包装、保护这对闪光的珠宝的甲壳而已”。
课文全篇探究
全文既对托尔斯泰的“形”“神”进行了独到细致的刻画,同时也在字里行间渗透着作者对托尔斯泰的崇敬、赞美之情。这样,前半部分的描写非但没有损害托尔斯泰在读者心目中的形象,反而收到相反的艺术效果,使托尔斯泰的外貌,尤其是眼睛给人留下了强烈、深刻的印象。
课文全篇探究
2.[发散思维]
课文一方面说托尔斯泰“可以任意支配整个世界及其知识财富”,可见他是幸福的;但另一方面又说他得不到“属于自己的那一份幸福”,这是否矛盾?谈谈你的理解。
不矛盾。“能够看清真相的人”常是痛苦的,这就是我们常说的智者的痛苦,如果他既是智者又是仁者,那么痛苦将是双倍的。托尔斯泰正是这样的人,他看透了暴政、丑恶、虚伪和苦难,也看清了造成人间种种罪恶的原因,并尽自己毕生的努力去改变它,但总是事与愿违,这才是最大的痛苦。
课文全篇探究
1.大量运用比喻和夸张的修辞手法来刻画人物形象。
大量运用比喻和夸张的修辞手法,使托尔斯泰的外貌特征给人留下鲜明深刻的印象,让人产生无尽的联想。
归纳总结
特色总结
2.采用欲扬先抑的手法。
文章前半部分极力描写他平庸甚至丑陋的外貌,实际上是用来反衬他的眼睛,为下文写他的眼睛张本。在鲜明的对比下,托尔斯泰的外貌和精神世界都给读者留下了深刻的印象。
归纳总结
3.妙趣横生的语言风格。
文中词汇丰富,语言极具修饰之美,而且描写充满情趣,如“植被多于空地”“部件”等,或大词小用,或贬词褒用,或庄词谐用,很有情趣,极具张力。
归纳总结
描写语言风格的词:
平实、质朴、朴素自然;
含蓄隽永、含蓄委婉;清新明丽、清新雅致;
形象生动;
绚丽飘逸;
委婉细腻;
幽默风趣;等等。
(1)原文:一寸秋波。千斛明珠觉未多。
——晏几道《采桑子》
译文:她的眼睛明亮美丽,用千斛明珠来形容也不觉得夸张。
(2)原文:野有蔓草,零露瀼瀼。有美一人,婉如清扬。
——《诗经·郑风》
译文:郊野蔓草如茵,露珠颗颗晶莹。有位漂亮姑娘,眉目婉美多情。
课文拓展积累
国学经典
北宋著名词人,字叔原,
号小山,晏殊第七子。
“衣冠禽兽”之前世今生
“衣冠禽兽”一词来源于明代官员的服饰。据史料记载,明朝规定,文官官服绣禽,武官官服绘兽。品级不同,所绣的禽和所绘的兽也不同。
明朝文官一品绣仙鹤,二品绣锦鸡,三品绣孔雀,四品绣云雁,五品绣白鹇,六品绣鹭鸶,七品绣?鶒,八品绣黄鹂,九品绣鹌鹑。
传统文化
课文拓展积累

chì
武官一品、二品绘狮子,三品、四品绘虎豹,五品绘熊罴,六品、七品绘彪,八品绘犀牛,九品绘海马。
文武官员一品至四品穿红袍,五品至七品穿青袍,八品和九品穿绿袍。所以,当时“衣冠禽兽”一词是赞语,颇有令人羡慕的味道。
到了明朝中晚期,宦官专权,政治腐败,文官爱钱,武将怕死。文官武将欺压百姓,无恶不作,声名狼藉,老百姓视其为匪盗瘟神。后来人们就将为非作歹、道德败坏的文武官员称为“衣冠禽兽”。
课文拓展积累(共20张PPT)
同学们,以累累巨著在俄国文坛驰骋了近六十年的文学大师托尔斯泰,因其真实深刻地再现了俄国社会生活而被列宁誉为“俄国革命的镜子”。《战争与和平》《安娜?卡列尼娜》《复活》则是代表他艺术高峰的三部长篇小说。列夫?托尔斯泰是世界文豪,他长相平平,却有一双锐利异常,能够洞察世事的眼睛。现在,就让我们跟随作者,去凝视托尔斯泰的眼睛,并由此进入他那深邃而丰富的内心世界。
导入
导入
列夫?托尔斯泰的书房
8.
列夫·托尔斯泰
第一课时
学习目标
1
2
把握人物独特的外貌特征,探索其精神世界,理解作者的评价。
阅读目标
难点
整体把握作者的思路,理解文章表达的中心思想。
3
揣摩精彩的语句,品味修辞手法的表达效果,感受课文典雅优美、酣畅淋漓的语言风格。
重点
难点
学习目标
1
2
掌握运用外貌描写刻画人物精神世界的方法。
写作目标
学会运用比喻和夸张的修辞手法描写人物。
3
学会欲扬先抑的写作手法。
品格素养
与大师“对话交心”,感知人物深邃而丰富的精神世界,从中接受人文精神的熏陶。
茨威格(1881—1942),奥地利作家。代表作有短篇小说《一个陌生女人的来信》,回忆录《昨日的世界》,传记《三作家》等。
知识链接:
列夫·
托尔斯泰(1828—1910),俄国作家,出身于贵族家庭。代表作有《战争与和平》《安娜·卡列尼娜》《复活》等。
作者简介
预习资料速查
本文节选自《托尔斯泰》。1928
年茨威格访问俄国,正值列夫·托尔斯泰100
周年诞辰。他怀着无比崇敬的心情参观了托尔斯泰的故居和坟墓,领会到托尔斯泰的出类拔萃及其超越自身、超越人类一切平庸的伟大。回国后,他写成了传记《三作家》,《托尔斯泰》为其中一部。
背景资料
预习资料速查
又名《三个描摹自己生活的诗人》,为列夫·托尔斯泰(俄国作家)、司汤达(法国作家)、卡萨诺瓦(意大利作家)作传。
文体知识
预习资料速查
传记
传记是一种常见的文学形式,主要记述人物的生平事迹,根据各种书面的、口述的回忆,调查等相关资料,加以选择性地编排、描写与说明而成。传记一般不虚构,纪实性是传记的基本要求。
1.
颊(
):脸的两侧从眼到下颌的部分。
2.
黝(
)黑:黑。
3.
粗糙(
):(质料)不精细;不光滑。
4.
崎岖(
):形容山路不平,也形容处境艰难。
5.
平庸(
):寻常而不突出;平凡。
6.
滞(
)留:停留不动。滞,不流通。
jiá
必考字词梳理
读读写写
字音易错,注意声母。
yǒu
cāo


yōng
zhì
字音易错,注意声母。
7.
愚钝(
):愚笨;不伶俐。
8.
器宇(
):气概,风度。
9.
蒙昧(
):未开化,没有文化;不懂事理,愚昧。
10.
酒肆(
):酒馆。肆,铺子。
11.
缰绳(
):牵牲口的绳子。
12.
轩昂(
):精神饱满,气度不凡。
13.
胆怯(
):胆小;缺少勇气。

dùn
必考字词梳理
字形易错,注意部件。


méng
mèi

jiāng
shéng
xuān
áng
qiè
字音易错,注意韵母。
14.
藏污纳垢(
):比喻包容坏人坏事,文中指皮肤不干净。
15.
鹤立鸡群:比喻一个人的才能或仪表在一群人里显得很突出。
16.
正襟危坐:整理好衣襟端端正正坐着,形容严肃或拘谨的样子。
17.
诚惶诚恐:形容小心谨慎以至于害怕不安的样子。
18.
入木三分:形容书法刚劲有力,也用来形容议论、见解深刻,文中形容眼神犀利。
必考字词梳理
gòu
字音易错,注意声母。
注释中的生难字词
必考字词梳理
1.
髭(
):嘴上边的胡子。
2.
鬈(
):(头发)弯曲。
3.
髯(
):两腮的胡子。
4.
禁锢(
):束缚,限制。
5.
侏儒(
):身材异常矮小的人。
6.
锃(
)亮:形容闪亮耀眼。

字形易错,注意部首。
quán
rán

zhū

zèng

)姓肖

)肖像
xiào
xiāo







扎实
挣扎
包扎
zhā

zhá
多音字
必考字词梳理

形近字
必考字词梳理
敦(
)敦厚
郭(
)城郭
谆(
)谆谆教诲
dūn
guō
zhūn
蔼(
)和蔼
谒(
)拜谒
霭(
)雾霭
ǎi

ǎi
胄(
)甲胄
胃(
)肠胃
zhòu
wèi

诚惶诚恐
惊慌失措

两个词都有内心不安的意思。

侧重于内心因恐惧而不安,指的是心态,也可以表示因敬畏而惶恐不安。
侧重于慌乱中不知所措,指的是行为。


犯罪嫌疑人面对目光犀利的警官,诚惶诚恐地回答着问题。

诸葛亮、周瑜用妙计火烧曹军战船,大火一起,曹军惊慌失措,溃不成军。
近义词辨析
必考字词梳理
词义适用对象不同。
托尔斯泰有着怎样的外貌?重点刻画他的外貌有什么作用?
文章为什么抓住托尔斯泰的眼睛来写?
外貌描写
表现手法
天才灵魂
文章表达了作者对托尔斯泰怎样的感情?
感情
预习思考问题
文章在安排内容时采用了怎样的表现手法?有何作用?
2
导思
1
导思
3
导思
4
关键词:眼睛、伟大
带着问题读课文
导思
课文初读感知
文章脉络
第一部分(①—⑤):刻画托尔斯泰的外貌特征。
须发:多、浓密
面部:失调、崎岖、平庸、粗鄙
表情:忧郁、愚钝、压抑
外貌特征
长相平平
让人失望
(抑)
第二部分(⑥—⑨):描写托尔斯泰非同寻常的眼睛,揭示其不凡的精神世界。
眼光犀利
情感丰富
威力巨大
眼睛
非同寻常
(扬)
课文整体感知
简要概括课文主旨。
本文作者通过对列夫·托尔斯泰外貌的刻画,不仅为我们展现了列夫·托尔斯泰独特的外貌特征,更为我们揭示了列夫·托尔斯泰深邃而卓越的精神世界,表达了作者对列夫·托尔斯泰的无限崇敬与赞美之情。
板书设计
外貌
列夫·托尔斯泰
(反
衬)
眼睛
面部特征
须发特点
令人失望
长相平平
丰富的情感
犀利的目光
人生的不幸
巨大的威力


深邃的精神世界
(崇敬、赞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