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2年八年级(下)科学第2章空气与生命综合测试卷(提高卷)

文档属性

名称 2012年八年级(下)科学第2章空气与生命综合测试卷(提高卷)
格式 zip
文件大小 957.2KB
资源类型 教案
版本资源 浙教版
科目 科学
更新时间 2012-04-03 21:18:43

图片预览

文档简介

2012年八年级(下)科学第二章综合测试卷(提高卷) 出卷人:沈强
班级   姓名   成绩   
一、我会选(本大题共21小题,每题2 分,共42分)
1. 为了经久耐用,在灯泡中可填充的气体是( )
A.氧气 B.氮气 C.二氧化碳 D.二氧化硫
2. 利用下列反应制取气体,可用如图所示装置的是(  )
A.2H2O22H2O+O2↑ B.2KClO32KCl+3O2↑ C.CaCO3+2HCl═CaCl2+H2O+CO2↑
D.2KMnO4K2MnO4+MnO2+O2↑
3. 二十世纪,科学家希尔曾做过下图这个实验,有关实验的分析不正确的是( )
A.装置b中气泡内的气体是氧气 B.装置c中无气泡产生是因为缺乏二氧化碳
C.实验表明光合作用的场所是叶绿体 D.实验表明光照是光合作用的必要条件
4. 氧气是我们身边常见的物质,以下关于氧气的叙述不正确的是( )
A.物质与氧气发生的反应都是氧化反应 B.鱼、虾能在水中生存是由于氧气易溶于水
C.氧气能使带火星的木条复燃
D.氧气可以供给呼吸,和体内物质反应而释放能量,维持生命活动
5.下列四位同学的观点中正确的是( )
A.小王认为:绿色植物光合作用时无法进行呼吸作用
B.小柯认为:绿色植物呼吸作用时一定不能进行光合作用
C.小明认为:绿色植物呼吸作用,吸入二氧化碳、放出氧气
D.小张认为:绿色植物光合作用为人和动物提供了食物和氧气
6. 右图为模拟膈肌运动的示意图。则下列相关叙述中,正确的是( )
A.甲图演示吸气,膈肌收缩 B.乙图演示吸气,膈肌舒张
C.甲图演示呼气,膈肌舒张 D.乙图演示呼气,膈肌收缩
7. 甲、乙、丙三个集气瓶中,分别盛有空气、氮气和氧气,用一根燃着的木条分别插入瓶中,依次观察到火焰熄灭、继续燃烧、燃烧更旺,瓶中所盛气体分别是( )
A.氧气、氮气、空气 B.氮气、氧气、空气
C.空气、氧气、氮气 D.氮气、空气、氧气
8.某反应的微观示意图如下(一种小球代表一种元素的原子),下列说法错误的是( )
A.该反应中共有三种元素 B.图中反应物都是化合物
C.该反应的本质是原子的重新组合 D.该反应前后分子的种类发生改变
9. 食堆里会产大量的热,这与植物的哪一项生理活动有关?(  )
A.呼吸作用    B.光合作用    C.蒸腾作用    D.生长作用
10. 小强将一株绿色植物在黑暗中放置了24小时,然后选择其中的一片绿叶进行研究。先剪断叶片的主叶脉(如右图所示),再将绿色植物放在阳光下照射2~4小时,最后检测发现B区没有产生淀粉。原因是该部分区域缺少光合作用所需要的( )
A.二氧化碳 B.水 C.叶绿素 D.光
11. 某无毒气体密度约是空气的5/9,且极难溶于水,那么收集该气体所有的方法是( )
①向上排空气法;②向下排空气法;③排水法。
A.①或② B.①或③ C.②或③ D.①②③均可
12. 在M+RO2===2N的反应中,RO2为氧化物,相对分子质量是44。已知1.2gM完全反应生成5.6gN。下列有关说法中错误的是( )
A.R的相对原子质量为12 B.N的相对分子质量是28
C.参加反应的RO2质量为4.4g D.2.4gM与5g RO2反应生成7.4gN
13.2009年世界环境日主题为“地球需要你:团结起来应对气候变化”。世界自然基金会应对全球气候变化提出了“地球一小时”的倡议,希望个人,社区、企业和政府在每年3月最后一个星期六20:30一21:30熄灯一小时。下列应对气候变化的有关做法,不宜提倡的是( )
A.提高森林覆盖率 B.大量使用煤、石油等化石燃料
C.响应“地球一小时”倡议 D.开发新能源
14. 对下列实验指定容器中的水,其解释没有体现水的主要作用的是( )
A B C D
实验装置 硫在氧气中燃烧 测定空气中氧气含量 铁丝在氧气中燃烧 排水法收集氧气
解释 集气瓶中的水:吸收放出的热量 量筒中的水:通过水体积的变化得出O2体积 集气瓶中的水:冷却溅落融熔物,防止集气瓶炸裂 集气瓶中的水: 水先将集气瓶内的空气排净,后便于观察氧气何时收集满
15. 在过度密植作物茎叶严重遮阴的情况下,会造成减产,其主要原因是  (  )
①光合作用大于呼吸作用     ②呼吸作用大于光合作用
③有机物的积累大于有机物的消耗 ④有机物的消耗大于有机物的积累
A.①③  B.②④  C.①④   D.②③
16. 为了保证长时间潜航,在潜水艇里要配备氧气发生装置,下列反应中最适宜于潜水艇里作供给氧气的反应是( )
A.2KClO3 MnO22KCl+3O2↑ B.2H2O通电2H2↑+O2↑
C.2Na2O2+2CO2=2Na2CO3+O2 D.4HNO3△2H2O+4NO2↑+O2↑
17. 如图所示,在甲、乙两个等体积的塑料瓶中,分别盛有等体积的滴有紫色石蕊试液的水,用图示两种方法收集满二氧化碳后,旋紧瓶盖振荡,则(  )
A.甲瓶没有任何变化,乙瓶紫色石蕊试液变红B.甲乙两瓶紫色石蕊试液均变红
C.甲乙两瓶紫色石蕊试液均变红,甲瓶变瘪,乙瓶外形不变
D.甲瓶变瘪,乙瓶试液变红
18. 温室中的绿色植物受阳光的照射生长,昼夜测定温室内氧气的含量如下图所示,其中正确的是( )
19. 6克镁和6克氧气反应,最多可得到氧化镁( )
A. 12克 B.8克 C.10克 D.18克
20. 如下图所示,若甲代表H2O和CO2,那么,下列各项中正确的是( )
A.乙是呼吸作用,丙是糖类和O2,丁是光合作用
B.乙是光合作用,丙是糖类和O2,丁是呼吸作用
C.乙是呼吸作用,丙是CO2和H2O,丁是光合作用
D.乙是光合作用,丙是CO2和H2O,丁是呼吸作用 
21. 下图所示为一个封闭透明的生态瓶,该瓶放在有光的地方,3天后小鱼仍能正常生活最关键的原因是( )
A.水草能制造氧气 B.水草能制造有机物
C.水草能吸收二氧化碳 D.水草能提供充足的食物
二、我会填(本大题共8小题,每空1分,共38分)
22. 右边为甲、乙两个实验的示意图,回答下列问题:
(1)完成两个实验的化学方程式
实验 化学方程式


(2)做甲、乙两个实验时集气瓶底部均预先装有少量水。它们的作用分别是 :
甲中 ;乙中 。
(3)开放思考:在“氧气的性质”实验课中,某同学取一段细铁丝,在自己收集到的氧气中做铁丝燃烧的实验,结果没有观察到“火星四射”的现象,请分析此实验失败的原因。
原因一:
原因二:
原因三:
23. 带火星的术条在氧气中可以复燃.那么,是不是只有纯净的氧气才能使带火星的木条复燃呢?为此,同学们开展了相关探究实验.实验主要步骤如下:先制取一定量的氧气备用,再测得集气瓶实际容积为317毫升,然后采用某种方法得到5瓶含氧量不同的空气,最后用带火星的木条来试验,观察是否复燃.相关的数据见下表:
集气瓶编号 瓶内预装水体积/毫升 充入氧气体积/毫升 瓶内空气体积/毫升 瓶内空气里氧气体积的百分比 木条能否复燃
1 120 120 197 50.9% 能
2 97 97 220  _________ % 能
3 90 90 227 43.4% 能
4 84 84 233 41.9% 能
5 81 81 236 41.2% 不能
(1)请指出得到5瓶含氧量不同的空气的具体方法 _________ ;
(2)试将上表空白处补充完整(保留1位小数); _________  。
(3)由该实验可得到的结论是 _______ __ 。
24. 哥伦比亚号航天飞机曾用金属铝和高氯酸铵(NH4ClO4)的混合物作为固体燃料。加热铝粉使其被氧气氧化,放出大量的热,促使混合物中的高氯酸铵受热分解,同时生成四种气体:两种气体是空气中的主要成分,一种气体是Cl2,还有一种气体是化合物(常温下是液态),因而产生巨大的推动力。试写出其中涉及的化学方程式:
⑴铝粉被氧气氧化成三氧化二铝: ;
⑵高氯酸铵受热分解: ;
25. 对实验进行改进是创新的表现方式之一。某校科学探究小组的同学用实验室三种漏斗(分液漏斗、长颈漏、普通漏斗)装配了ABC三套装置,对固液不加热型气体发生装置进行探究。请认真分析并回答下列问题:
(1)A、B装置均可用作实验室制取H2、02, CO2气体的发生装置。请写出实验室用A、B装置制O2的化学方程式 ;
(2)C装置不能用作制取气体的发生装置,可在C装置中加装一个小试管,把C装置改装成D装置就能实现制取气体的目的。则D装置中小试管的作用是 。
26.如右图所示,在密闭容器内的两只烧杯中,A杯中加有50ml水,有一粒绿豆大的白磷浸没在水中,B烧杯中含有一粒绿豆大的白磷。
⑴当恒温箱的温度由25℃逐渐上升至60℃,A、B烧杯中白磷出现的变化(白磷着火点为40℃):A烧杯_____________;B烧杯_____________。
⑵由上述实验可知,可燃物燃烧的条件是_____________和_____________。
⑶平时实验室应将少量白磷保存在________中。
⑷写出磷燃烧的化学方程式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7. 如图是大豆种子萌发成幼苗过程中干重的变化曲线。0B段干重减少是因为大豆种子在萌发过程中,消耗掉了贮存在 中的有机物。幼苗光合作用强度大于呼吸作用强度始于图中的 点。
28. 空腔果实内由于不发生光合作用,其中的气体可能与空气产生差异。某同学选择了一个熟透的葫芦,按下列方案进行研究。
(1)如图①所示,收集葫芦中气体采用的方法是 。
(2)如图②所示,是用来测定葫芦中 的含量。装置②集气瓶中发生反应的化学方程式是 。
(3)检验葫芦中有无CO2气体,应采用的方法是_____________。
29. 选取生长正常的爬山虎进行如下图所示的光合作用实验:
①实验前应将此装置放在黑暗处一昼夜后,移至光下几小时,再将甲、乙、丙三片叶取下,分别放入盛有酒精的小烧杯中,隔水加热,使叶绿素溶解到酒精中。
②将叶片用清水漂洗后放入培养皿中,分别向这三片叶上滴加碘液,观察三片叶是否变蓝。
(1)将此装置放入黑暗处一昼夜的目的是 。
(2)叶片A、B两部分形成对照实验,变量是 。
(3)将叶片用清水漂洗后放入培养皿中,分别向这三片叶上滴加碘液,其中叶片乙 蓝色。乙和丙两叶片形成对照实验,可以说明 是光合作用的必须原料。如果将叶片丙的叶脉切断叶片丙经过上述①②步处理,其叶片颜色将 。
(4)根据以上实验所得结论,根据叶片甲实验可得出结论,在农业生产上种植大棚蔬菜为了提高产量,应采取的措施是 。
30. 科学探究是奇妙的过程。在一次实验中,小明不小心把硫酸铜溶液滴加到了盛有5%H2O2的溶液的试管中,立即有大量的气泡产生。硫酸铜溶液中含有三种粒子(H2O、SO42-、Cu2+),小明想知道硫酸铜溶液中的哪种粒子能使双氧水分解的速率加快。请你和小明一起通过下图所示的三个实验完成这次探究活动,并填写空白。
(1)你认为最不可能的是哪一种粒子,理由是 。
(2)检验实验①产生的气体的方法是 。
(3)要证明另外两种粒子能否加快双氧水分解的速率,还需要进行实验②和③:
在实验②中加入稀硫酸后,无明显变化,证明 不起催化作用;
在实验③中加入 后,会观察到大量的气泡,证明起催化作用的是 。
(4)小明如果要确定硫酸铜是催化剂,还须通过实验确认它在化学反应前后

三、我会计算(第31、32题每题10分,共20分)
31. 电石是灰色块状固体,化学式为CaC2。焊接金属(水焊)时使用的乙炔(C2H2)气体,就是由电石发生如下反应生成的:CaC2 + 2H2O = Ca(OH)2 + C2H2↑,通常使用如图甲所示简易装置。
标准状况下乙炔、空气和氧气的密度为:
物质名称 乙炔 空气 氧气
密度(克/升) 1.16 1.29 1.429
(1)根据上述内容推断乙炔具有的化学性质是 。
(2)在实验室用电石制乙炔时,可采用图乙所示的
收集装置。
(3)实验室若制取6.5克的乙炔气体,理论上需要电石多少克?
32. 三明市民新水泥厂化验室,为了测定某矿山石灰石中碳酸钙的质量分数,取石灰石样品与足量稀盐酸在烧杯中反应(假设石灰石样品中杂质不与稀盐酸反应也不溶于水。)有关实验数据如下表:
反应前 反应后
实验数据 烧杯和稀盐酸的质量 石灰石样品的质量 烧杯和其中混合物的质量
150 g 12 g 157.6 g
⑴ 根据质量守恒定律可知,反应中生成二氧化碳的质量为 g。
⑵ 求该石灰石中碳酸钙的质量分数。
答案
一、我会选(本大题共21小题,每题2 分,共42分)
1.B 2.A 3. B 4. B 5.D 6.C 7.D 8.B 9. A 10. B 11.C 12.D 13.B 14.A 15.B
16.C 17. C 18. C 19.C 20. B 21.A
二、我会填(本大题共8小题,每空1分,共38分)
22.(1) S+O2 点燃 SO2 3Fe+2O2 点燃 Fe3O4 (2) 吸收生成的二氧化硫 防止高温熔融物溅落把集气瓶炸裂(3)收集的氧气量太少或纯度太低 铁丝生锈 给铁丝预热的温度不够
23. (1)在集气瓶里预先加入一定体积的水,再用排水法收集氧气 (2) 45.2 
(3)当空气中氧气所占体积比达到 41.9%( 或 42%) 以上时,能使带火星的木条复燃
24.(1) 4Al+3O2 △2Al2O3 (2) 2NH4ClO4△N2↑+2O2↑+Cl2↑+4H2O↑
25.(1) 2H2O2MnO2O2↑+2H2O(2) 保证装置的气密性(或“防止生成气体从漏斗逸出”)
26. (1)无明显现象(或白磷不燃烧) 白磷燃烧(2)温度达到着火点,有充足的氧气
(3)水(4)4P+5O2点燃2P2O5.
27.子叶 B
28. (1)排水法 (2)O2 4P+5O2 点燃 2P2O5 (3)往葫芦中加入澄清石灰水,振荡,观察石灰水是否变浑浊
29.(1)运走耗尽叶片内的有机物(2)光照 (3)不变 二氧化碳 变蓝(4)适当增加二氧化碳的含量
30. (1)双氧水是水溶液,所以水不是催化剂
(2)用带火星的木条伸入到试管①中,木条复燃,证明是氧气
(3)SO42-或硫酸根离子; CuCl2(或氯化铜)或Cu(NO3)2(或硝酸铜);
Cu2+或铜离子
(4)化学性质和质量都没有改变
三、我会计算(第31、32题每题10分,共20分)
31. (1)可燃性(2)B
解:设理论上需要电石质量x克
CaC2 + 2H2O = Ca(OH)2 + C2H2↑
64 26
x 6.5
列方程:64/x=26/6.5
x=16
答:理论上需要电石质量16克。
32.⑴ 根据质量守恒定律,二氧化碳的质量为:150 g+12 g-157.6 g = 4.4 g
⑵ 解:设该石灰石样品中碳酸钙的质量为x。
CaCO3+2HCl==CaCl2+H2O+CO2↑
100 44
x 198 g
此石灰石中碳酸钙的质量分数为:
a.绿叶 b.叶绿体滤液 c.叶绿体滤液
(叶绿体有气泡产生) (叶绿体无气泡产生)
研磨过滤
遮光
乙→丙
↑ ↓
甲← 丁
B
A