折 线 统 计 图
教学内容:九年义务教育课本四年级第二学期
教学目标:
1.通过比较,知道折线统计图的结构和特点。
2.会正确读折线统计图的数量并会分析这些数据。
3.通过观察、比较、分析等学习活动,体会折线统计图的作用。
教学重点:认识折线统计图
教学难点:体会折线统计图的变化趋势的具体含义和生活意义。
教学过程:
一、复习引入
1.谈话引入
▲同学们,快乐星期三的半日活动你参加了什么兴趣小组?
▲小丁丁、小胖等4个同学参加了学校气象小组。他们每天坚持观察、记录气温情况。
他们收集了2020年上海市月平均气温变化情况,并用统计表的形式整理了数据。
2020年上海市月平均气温变化情况表
月 1 2 3 4 5 6 7 8 9 10 11 12
气温(℃) 5 5 11 17 22 25 30 29 25 20 13 9
回忆:有什么好办法能直观看出每个月的平均气温?(条形统计图)
2.复习条形统计图相关知识。
(1)条形统计图是由哪几个部分组成?
项目线、数量线、标题、单位
传授:项目线叫做横轴,数量线叫做纵轴。
横轴表示什么?纵轴表示什么?单位是什么?标题呢?
(2)纵轴上一格表示几?你是怎么知道的?哪个月平均气温最高?为什么?
小结:在条形统计图中,直条的高低直观地反映出了数量的多少。
二、探究新知
(一)认识折线统计图的结构、组成。
1.认识折线统计图的结构
▲点表示了数量的多少
▲线段表示温度的升降情况
▲折线表示了温度的整体变化趋势
揭示课题:像这样,这些点用线段依次连接起来,依次连接各点的连线折来折去,所以这张统计图叫折线统计图。(板书课题)
2.读折线统计图
(1)纵轴上一格表示多少?为什么?(PPT演示)
(2)观察并说说:4月份的平均气温是多少,你是怎么看的?
(3)同桌互说3月、10月的平均气温。
小结:根据折线统计图中的点所对应的纵轴上的数据,我们可以清晰地读出每月的平均气温。
3.进一步认识“线段”
(1)截取两条上升线段,变化情况有什么不一样?(大幅上升、缓慢上升)
▲通过计算发现变化情况
▲从图中看线段发现上升幅度不同
哪两个月之间平均温度上升最大?说说在图上你是怎么找的?为什么这时的上升幅度最大?
(2)用计算、观察的方法探究下降有哪些变化情况。
小结:同一张折线统计图上,不管是上升还是下降,只要折线越陡越长,气温的变化就越大!(板书:陡——变化大)
4.比较折线统计图与条形统计图的异同点。
相同点:横轴、纵轴、标题、单位
不同点:条形统计图中用直条表示数量;
折线统计图中用点表示数量;从折线看出整体变化趋势。
(二)分析折线统计图
观察折线统计图中的点和折线,你能提一些问题考考大家吗?
(三)应用
观察折线趋势,推测2020年1月的平均气温,说说道理。
追问:1月份的平均气温为什么继续下降?(1月份在冬季;折线的趋势在下降;沿着这个趋势继续下降)
总结:折线统计图不但能够清晰地表示出数量的多少,而且还能够清楚地表示出数量的增减变化趋势,并根据变化的趋势可以合理推测出将要发生的情况。这是折线统计图的优势。
三、巩固练习
1.看折线统计图回答问题。
2.根据折线统计图说说增减变化情况并进行预测。
3.比较条形统计图与折线统计图实际应用。
四、总结。
今天你有什么收获?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