四年级下册数学教案-5.7 数学广场-位置的表示方法 沪教版

文档属性

名称 四年级下册数学教案-5.7 数学广场-位置的表示方法 沪教版
格式 doc
文件大小 1.3MB
资源类型 教案
版本资源 沪教版
科目 数学
更新时间 2021-06-05 07:48:16

图片预览

文档简介

位置的表示方法
基本信息
上海市中小学数字教材阅读软件是一款集教材阅读、笔记、练习于一体的数字化应用程序。本数字教材阅读软件产品具有数字教材文件解析、呈现、笔记、练习等辅助阅读功能,是上海市中小学数字教材实验项目的重要成果之一,它不是单纯的一种教学资源,它所代表的是一种新型课程形态的诞生,对数字教材在课堂教学中的研究将有利于数学课堂教学的优化和转型。我就以“位置的表示方法”的教学实践为例,研究数字教材在小学数学学科中的应用,以及它与flash、png和e-learning交互平台等进行整合应用,充分展现了技术的叠加效应,帮助学生逐步建立基本的数学知识和概念模型,化抽象为具体,化繁琐为简约,使课堂教学从“教师主控型”逐步走向“多维交互型”。
学校 学科 班级 执教老师 课题
宝虹小学 数学 四(4) 季露露 《位置的表示方法》
课堂环境 (请打“√”) 教师电脑 学生电脑
(手提) 学生电脑
(台式) 网络 学校平台
(请注明)

√ √ e-learning电子教室
数字教材 功能
(请打“√”) 阅读 做笔记 完成练习 使用资源 其他
(请注明)
√ √ √ √

二、教学设计
教学目标 1、初步理解有序数对的含义,会用有序数对在方格纸上表示点的位置。
2、理解有序数对与方格纸上的点的“一一对应”关系。
3、通过观察比较,了解数对中的数与平面中点的位置关系,渗透“数形结合”的数学思想,建立平面上的二维空间感。
4、感受体验“位置表示”的丰富现实意义,体会数学的价值,主动运用所学的知识解决生活中的实际问题。
5、能较熟练的使用数字教材中的各项功能,并能使用这些功能解决数学问题。
教学重难点 教学重点:初步理解数对的含义,会用数对在方格纸上表示点的位置。
教学难点:通过观察比较,了解数对中的数与平面中点的位置关系,渗透“数形结合”的数学思想,建立平面上的二维空间感。
过程设计
教学环节 活动过程 教学设计意图
一.创设情境,引出新知 1、出示学生班级座位图
2、用自己的语言描述自己在班级中的位置。
(学生:第几排的第几个、第几组的第几个……)
3、揭示课题:位置的表示方法
结合学生熟悉的座位,初步建立“位置”的概念,引出新知。
二.借助想象,建构概念
(一)
1、给定横向:第1组、第2组、第3组……,请你再来用数学语言描述一下某位同学的位置。
得到:他在第X组,从前往后数第X个;他在第X组,从后往前数第X个。
师:根据大家的习惯,我们就规定从前往后为第1个、第2个、第3个……
2、根据我们的规定,用数学语言描述这位同学在班级中的位置。
3、师:这样的表示方法还能更简洁一点吗?(学生写一写)
师:大家用了很多不同的方法,但有共同点。你能说一说吗?
(让学生们在数字教材上用云笔记功能写出自己的想法。)
4、师:大家很聪明,与大数学家的想法不谋而合,其实数学上我们的确就是这样来表示位置的。
介绍数对表示位置的方法。
介绍数对的读法。
5、跟进练习
请你用数对表示出沈一晨同学的位置。
请学生从自己的角度说说某一学生的位置,出现了不同的描述方法; 再请学生把他所描述的位置用记录到数字教材云笔记中,出现了各种不同的表示方法,由此来“约定”,要想让每个人都知道你所指的同学的位置,就需要有个特定的位置表示方法,那就是“先看第几组,再看第几个”这样的有序整数对来表示。这样处理,可以让学生由被动接受,转为因 为产生认知冲突而主动接受新知。
数字教材应用:云笔记功能的使用
设计意图:学生用云笔记记录自己的想法,一方面让学生熟练数字教材笔记功能的操作,另一方面可以最大化地激发学生的想象力,促进学生思维能力的提高。
附件形式插入并使用(png,flash)
设计意图:练习通过媒体形式呈现便于操作和反馈。(模仿性应用)
(二) 1、介绍笛卡尔
2、观察思考:
一组数对中几个数?
观察A点,数对(3,4)中的“3”表示_____,“4”表示_____。
观察B点,如何在平面上确定数对(4,3)所表示的点的位置?
得到:先横后纵(在数字教材上用高亮标出。)
3、巩固练习
(1)写出图中的点所对应的数对。(5,6)
(2)找出数对(9,8)所对应的点的位置。(学生描述)
本环节我引导学生从平面座位图逐步抽象到平面图上表示数对的方法,引导学生先看横向对应的刻度,再看纵向对应的刻度,也就是先横后纵,也就称为有序数对。目的让学生初步感知坐标图的形成过程,帮助学生建构新知系统。
数字教材应用:阅读数字教材相关内容,进行圈画与高亮。
设计意图:根据前期的学习经验自学如何确定数对的位置。掌握确定数对位置的方法。引导学生深入理解“数对”的含义,突破教学重难点。(深层次应用)
三.巩固练习 (一)海岛游 1、用数对来表示图中的这些景点的位置。(在数字教材上完成)
2、辨析横轴上的点与纵轴上的点所对应的数对中数据的特点。(11,11)、(7,0)、(0,0)
得出:横轴上的点的特点
3、用△标出数对所对应的位置。
得出:纵轴上的点的特点
4、讨论(0,0)的特点
这个环节,我先设计了一般数对的表示的练习,最好重点解决了几个特殊位置(如(0,0);(11,11)的表示,让学生明白了数对中每一个数在描述一个物体在平面中的位置实际意义,突破了本节课的教学难点,从而提升了学生的思维水平。
数字教材应用:完成数字教材相关练习,用文本框完成教材中的练习。
设计意图:数字教材练习使用,通过数字教材反馈汇总,进行交流。(中层次应用)
附件形式插入并使用(png,flash)
设计意图:练习通过媒体形式呈现便于操作和反馈。(模仿性应用),同时让学生自主发现特殊数对。
(二)五子棋游戏 用数对表示下一步棋该下的位置。
通过下五子棋这样实际活动,利用儿童的认知规律,让学生在游戏的过程运用新知解决问题,从而加深对知识的理解。
数字教材应用:附件形式插入并使用(flash)
设计意图:练习通过媒体形式呈现便于操作和反馈。同时,结合生活中的五子棋游戏,能够进一步激发学生的想象能力。(联系性应用)
(三)找位置 根据所给的点,说出其它点的位置
本环节将进一步让学生在没有平面坐标系的情况下,通过今天所学新知判断出其他点的位置,发散学生思维,深化学生对新知的应用。
数字教材应用:附件形式插入并使用(PPT)
设计意图:将PPT内容以附件的形式插入数字教材中,更加便于学生的观察和讨论。(中层次应用)
(四)闯关游戏 寻找宝藏
练习学生生活实际,激发学生解决问题积极性,延伸学生对新知的认识和理解。
数字教材应用:附件形式插入并使用(flash)
设计意图:练习通过媒体形式呈现便于操作和反馈。同时,结合学生熟悉的寻找宝藏游戏,能够进一步激发学生的学习积极性。(深层次应用)
四.全课总结 全课总结
让学生们谈谈本节课的收获。
板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