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历史】6.4《主权在民的政治启蒙》课件(人民版必修3)

文档属性

名称 【历史】6.4《主权在民的政治启蒙》课件(人民版必修3)
格式 zip
文件大小 515.4KB
资源类型 教案
版本资源 人民版
科目 历史
更新时间 2012-04-05 19:05:54

图片预览

文档简介

(共38张PPT)
*
*
四、主权在民的政治启蒙
*
*
[课标要求]
简述孟德斯鸠、伏尔泰、卢梭、康德等启蒙思想家的观点,概括启蒙运动对人文主义思想的发展。
*
*
[重点难点]
[重点]
孟德斯鸠、伏尔泰、卢梭、康德等启蒙思想家的观点;启蒙运动的影响。
[难点]
启蒙运动的影响。
*
*
导入新课:
启蒙运动的思想体系有哪些?
人文主义、进步的社会思想和历史观
上节课我们主要讲了启蒙思想的真谛:理性和自由,还介绍理性与浪漫主义的关系——互为对立、互为补充。今天这节课我们要讲启蒙思想家们的政治主张:自然权利学说、社会契约论、天赋人权说、主权在民说、三权分立学说等.
*
*
1.产生
2.内容
3.代表人物及主张
4.意义:
(一)自然法论中的人文主义
18世纪一些启蒙思想家用自然科学的方法审视自然、人类与上帝的关系,形成了自然法论中具有新精神的人文主义。
*
*
2.内容
(1)从自然法出发,崇尚理性,肯定客观世界的规律性;
(2)提倡科学,重视知识,反对愚昧;
(3)向往自由平等的理想社会,提倡“天赋人权”和“自由、平等、博爱”。
*
*
3.代表人物及主张
国别 人物及著作 主张 评价
英国 霍布斯
法国 ★伏尔泰
法国 孟德斯鸠
《论法的精神》
法国 狄德罗为代表的百科全书派
*
*
霍布斯1588-1679
主张 评价
天赋自然权利;
成立契约国家,保护公共权利。
对推翻君权神授说,摧毁封建专制制度产生深远影响。
*
*
伏尔泰
1694-1778
主张 评价
提倡自然权利学说;法律面前人人平等;反对君主专制,赞成“开明专制”。
观点中的矛盾因素,反映了他思想的局限性。
我不能同意你说的每一个字,但是我誓死捍卫你说话的权力。 ----伏尔泰
*
*
孟德斯鸠
1689-1755
主张 评价
主张君主立宪;三权分立学说:主张立法权、行政权、司法权相互独立又相互监督。
是古代希腊罗马政治理论的发展,为近代资本主义国家政治体制的建立奠定了理论基础。
*
*
三权分立 权力制衡
立法
权力的制约与平衡
行政
司法
孟德斯鸠(1689—1755), 法国著名启蒙思想家、哲学家。 1716年继承伯父的波尔多议会议长职位。后来,他卖掉官职,游历欧洲。认真考察了英国的政治制度,经过长期的辛勤研究,终于写出了《论法的精神》这部资产阶级的早期法学经典著作。
*
*
狄德罗
1713-1784
主张 评价
人人享有与生俱来的自然权利;用《百科全书》宣扬民主与科学的精神。
成为法国启蒙运动的中坚力量,为法国大革命做了有力的思想准备。
*
*
为启蒙运动批判封建专制制度提供了有力的思想武器,为法国大革命做了有力的思想准备,为近代资本主义国家政治体制的建立奠定了理论基础。
4.意义
*
*
材料一 启蒙思想家把欧洲的封建制度比作漫长的黑夜,呼唤用理性的阳光驱散现实的黑暗。
材料二 难道农民的儿子生来颈上带着圈,而贵族的儿子生来在腿上带着踢马刺吗 ……一切享有各种天然能力的人,显然是平等的。……除了法律之外,不依赖任何别的东西,这就是自由人。----《伏尔泰语录》
材料三 政治上的自由是公共自由,要保障公共自由,就应该避免把权力委托给一个人、几个人,因为一切有权力的人都容易滥用权力,这是万古不易的一条经验。为此,提出一条原则,要防止滥用权力,就必须用权力来约束权力,形成一种能联合各种权力的政体,其各种权力既调节配合,又相互制约,即权力要分开掌握和使用。---盂德斯鸠《罗马盛衰原因论》
*
*
(1)材料一中启蒙思想家为什么把封建制度比作漫长的黑夜 “理性的阳光”指的是什么
因为欧洲是神权与王权相结合的封建统治,没有民主和自由,压制了思想。
(2)材料二体现了什么思想 如何评价
“理性的阳光”指文艺复兴和启蒙运动。
自由、平等、天赋人权。
对反对封建专制主义起了进步作用。
*
*
(3)归纳材料三所体现的思想,并指出这一思想的历史影响
权力的相互“制约与平衡”。
为资本主义确立了一套政治构想,对资产阶级的立法规范与了积极作用。
*
*
(二)洛克限制“公权”的设想
1.地位:
2.主张
3.影响
英国资产阶级民主主义政治理论的奠基人之一。
洛克
1632-1704
*
*
2.主张
①君主和政府的权力来源于人民,国王及其政府应在立法权控制下行使行政权。
②人民有权更换和推翻国王及其政府。
③人民是最高的裁判官。
3.影响
①为17世纪英国资产阶级革命提供了理论基础。
②对其他国家反对封建专制暴政的斗争产生了广泛的影响。
*
*
1.卢梭的生平
2.主张
3.影响
(三)人民主权的捍卫者——卢梭
法国激进的启蒙思想家,著有《论人类不平等的起源和基础》、《社会契约论》等。
*
*
卢梭 语录
“要寻求一种结合的形式,使它能够以全部共同的力量来防御和保护每个结合者的人身和财富;而同时又使每一个与全体相联合的个人只不过是在服从自己本人,并且仍然像以往一样地自由。”这就是社会契约所要解决的根本问题。
至于平等,这个名词绝不是指权力与财富的程度应当绝对相等;而是说:就权力而言,则它应该不能成为任何暴力并且只有凭职位与法律才能加以行使;就财富而言,则没有一个公民可以富得足购买另一人,也没有一个公民穷得不得不出卖自身。这就要求大人物这一方必须节制财富与权势,而小人物这一方必须节制贪得与婪求。 -----卢梭《社会契约论》 (节录)
*
*
卢梭 语录
   人生下来就是自由的,人可以说是自由的动物。那么,人民的自由虽可用法律加以保障,但它原是天所赐予的,为任何人所必不可少。如果有人不取这天所赐予的自由,那就是对天犯了大罪,对自己又是莫大的耻辱。
——卢梭                               
主权在民。
         ——《社会契约论》
*
*
2.主张
①天赋人权:人生而自由、平等。
②社会契约论。
③主权在民:一切权力属于人民。
④最好的国家组织形式是民主共和制。
莫罗:卢梭在乐园里受到哲学家的欢迎(法国明信片)
图中,卢梭在乐园里受到苏格拉底、柏拉图、蒙田、普鲁塔哥拉等哲学家们的欢迎。1782年镌版。
*
*
3.影响
①否定了封建王权;
②描绘了资产阶级共和政体的蓝图;
③成为法国大革命的思想先导,直接影响了美国政治制度的建立。
卢梭
1712-1778
*
*
英法启蒙运动的主要思想原则
天赋人权
自由平等
主权在民
否定特权
否定等级
否定王权
人权
社会契约
三权分立
法治
否定君权神授
否定和防止专制
公民取代臣民
法治取代人治
需要法律保障
*
*
(四)康德的自由与平等
1.生平
2.思想主张
3.认识
德国哲学家,手工业者家庭出身。著《纯粹理性批判》。
哥尼斯堡的康德(1724-1804)雕像
康德于1724年4月22日出生在东普鲁士的首府哥尼斯堡(现属俄罗斯,更名为加里宁格勒)。他一生中几乎没有离开过这里,他的活动范围最远不超过100公里。1804年2月12日,康德在家乡哥尼斯堡去世。
*
*
《纯粹理性批判》
《判断力批判》
《实践理性批判》
康德“三大批判”中译本封面
在《纯粹理性批判》中,康德论证了自然界的因果必然性,在《实践理性批判》中,他阐述了主体的先验的自由。
*
*
康德 语录
启蒙运动就是人类脱离自己所加之于自己的不成熟状态。不成熟状态就是不经别人的引导,就对运用自己的理智无能为力。当其原因不在于缺乏理智,而在于不经别人的引导就缺乏勇气与决心去加以运用时,那么这种不成熟状态就是自己所加之于自己的了。Sapere aude!(要敢于认识!)要有勇气运用你自己的理智!这就是启蒙运动的口号。        
——康德《答复这个问题:“什么是启蒙运动?”》( 1784年)
*
*
康德 语录
人,实际上一切有理性者。所以存在,是由于自身是个目的,并不是只供这个或那个意志任意利用的工具。因此,无论人的行为是对自己的或是对其他有理性者的,在他的一切行为上,总要把人当作目的。
——康德:《伦理学的形而上学的基本原理》
*
*
2.思想主张
(1)思想自由:人是自由、平等的;
(2)国家学说:
①国家应代表公民的公意;
②国家应遵循公民自由、平等和独立的原则,公民应当服从国家权力,履行义务。
③不赞同公民用革命手段推翻现存的统治者。
④把公民划分为积极公民和消极公民。
⑤主张建立资产阶级共和政体的国家。
(3)永久和平思想:人类最终会走向永久的世界和平。
*
*
3.认识
康德把手工业者、雇工等视为消极公民,代表了资产阶级的利益;但他不赞同公民用革命手段推翻现存的统治者,这又自相矛盾。
*
*
启蒙运动的影响有哪些
(1)对资产阶级:
描绘未来蓝图,为掌权做了思想和理论上的准备;
(2)对法国:
为大革命作了充分的思想准备;
(3)对世界:
动摇了封建统治的思想基础,推动了资本主义的发展,促进了社会进步;
(4)对亚洲:
推动了中日等国改造旧社会的斗争.
*
*


思想体系:人文主义、进步的
社会思想和历史观
核心:
理性
性质:是资产阶级一次思想解放运动
发展
兴起:英国 (霍布斯、洛克)
高峰:法国
伏尔泰
概 况
孟德斯鸠
卢梭
百科全书派
扩展:欧洲大陆:
康德
意义
时间 兴起和扩展的地区
*
*
1.与文艺复兴相比,启蒙运动在反封建方面的突出特点是( )
A、要求摆脱天主教神学的束缚
B、具有强烈的人文主义的色彩
C、矛头直指封建专制制度
D、与封建势力妥协
2.孟德斯鸠主张三权分立的目的是( )
A、实行天赋人权 B、避免暴君政体 C、实行司法独立 D、建立平等社会
*
*
3.孟德斯鸠的代表作是《论法的精神》,第一个将其思想付诸与实践的是( )
A、英国 B、法国 C、美国 D、德国
4.18世纪中后期,狄德罗编的《百科全书》( )
A、宣扬科学和民主
B、倡导“人民主权”
C、提出“三权分立”
D、主张废除私有制
*
*
5.18世纪的法国启蒙思想( )
A、被美国首先成功地运用
B、以反对天主教的神权为主要内容
C、在19世纪初传播到全世界
D、反映了资产阶级在经济上的要求
6.下列历史文献中,体现了“人民主权”学说的是( )
A、《资政新篇》
B、《新学伪经考》
C、《中华民国临时约法》
D、《中华民国约法》
*
*
7.资产阶级启蒙思想的核心是( )
A、消灭专制王权
B、反对贵族特权和等级制度
C、打倒天主教会的世俗权威
D、追求政治民主、权利平等和个人自由
8.卢梭的“社会契约论”事实上( )
①否定了专制特权 ②论证了革命的合理性 ③揭示了人类不平等的根源 ④否定了宗教的权威
A、①②③④ B、②③④
C、②③ D、①②
*
*
9.启蒙运动的思想体系不包括( )
A、人文主义 B、进步的社会思想
C、历史观 D、物理学
10.文艺复兴、启蒙运动、新文化运动是三次思想解放运动,其共同之处是( )
A、推动了自然科学的发展
B、揭开了资产阶级革命的序幕
C、肃清了封建残余思想的影响
D、确立了资产阶级思想的统治地位
*
*
时期 国家 代表人物 主要观点
兴起 英国 成立契约国家
分权、限制公权
高潮 法国 伏尔泰
孟德斯鸠
卢梭
狄德罗
扩展 德国 康德
霍布斯
洛克
自然权利学说、法律面前人人平等、开明专制
发展了洛克的分权学说,提出三权分立学说
社会契约论、人民主权说、民主共和制
宣扬理性、科学、民主
思想自由、国家学说、永久和平思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