部编版语文2021-2022学年八上第三单元写作《学习描写景物》课件 (共22张PPT)

文档属性

名称 部编版语文2021-2022学年八上第三单元写作《学习描写景物》课件 (共22张PPT)
格式 pptx
文件大小 417.2KB
资源类型 教案
版本资源 统编版
科目 语文
更新时间 2021-06-08 09:31:48

图片预览

文档简介

学会写景
八年级写作训练
教学目标
掌握基本的写景文章行文章法;
学习写景文章基本结构;
学习写景文章的行文顺序;
学会使用“叙述+形容+修辞”的句式写景;
通过写景表达感情,体会“一切景语皆情语”。
教学重难点
学习写景文章的行文顺序;
学会使用“叙述+形容+修辞”的句式写景;
通过写景表达感情,体会“一切景语皆情语”。
一、读文本,填表格,理清行文思路
{5C22544A-7EE6-4342-B048-85BDC9FD1C3A}标题
描写哪些具体景物
相关景物的特点
表达了什么思想感情
《观沧海》
?
?
?
《春》
?
?
?
《雨的四季》
?
?
?
(1)叙事:事由
(2-4)写景:山色、水色、草色、秋色
(5-7)抒情:统一南北的豪迈
1、读《观沧海》,划分写景层次。
《观沧海》
东临碣石,以观沧海。
水何澹澹,山岛竦峙。
树木丛生,百草丰茂。
秋风萧瑟,洪波涌起。
日月之行,若出其中;
星汉灿烂,若出其里。
幸甚至哉,歌以咏志。
2、《春》朱自清
盼望着,盼望着,东风来了,春天的脚步近了。
一切都像刚睡醒的样子,欣欣然张开了眼。山朗润起来了,水涨起来了,太阳的脸红起来了。
小草偷偷地从土里钻出来,嫩嫩的,绿绿的。园子里,田野里,瞧去,一大片一大片满是的。坐着,躺着,打两个滚,踢几脚球,赛几趟跑,捉几回迷藏。风轻悄悄的,草软绵绵的。
桃树、杏树、梨树,你不让我,我不让你,都开满了花赶趟儿。红的像火,粉的像霞,白的像雪。花里带着甜味儿;闭了眼,树上仿佛已经满是桃儿、杏儿、梨儿。花下成千成百的蜜蜂嗡嗡地闹着,大小的蝴蝶飞来飞去。野花遍地是:杂样儿,有名字的,没名字的,散在草丛里,像眼睛,像星星,还眨呀眨的。
“吹面不寒杨柳风”,不错的,像母亲的手抚摸着你。风里带来些新翻的泥土的气息,混着青草味儿,还有各种花的香,都在微微润湿的空气里酝酿。鸟儿将窠巢安在繁花嫩叶当中,高兴起来了,呼朋引伴地卖弄清脆的喉咙,唱出宛转的曲子,与轻风流水应和着。牛背上牧童的短笛,这时候也成天嘹亮地响着。
雨是最寻常的,一下就是三两天。可别恼。看,像牛毛,像花针,像细丝,密密地斜织着,人家屋顶上全笼着一层薄烟。树叶儿却绿得发亮,小草儿也青得逼你的眼。傍晚时候,上灯了,一点点黄晕的光,烘托出一片安静而和平的夜。在乡下,小路上,石桥边,有撑起伞慢慢走着的人,地里还有工作的农民,披着蓑戴着笠。他们的房屋,稀稀疏疏的在雨里静默着。
天上风筝渐渐多了,地上孩子也多了。城里乡下,家家户户,老老小小,也赶趟儿似的,一个个都出来了。舒活舒活筋骨,抖擞抖擞精神,各做各的一份事去。“一年之计在于春”,刚起头儿,有的是工夫,有的是希望。
春天像刚落地的娃娃,从头到脚都是新的,它生长着。
春天像小姑娘,花枝招展的,笑着,走着。
春天像健壮的青年,有铁一般的胳膊和腰脚,领着我们上前去。
读散文《春》,划分文章层次。
盼春(殷切、喜悦)
绘春(清新温暖)
赞春(热烈美好)
3、《雨的四季》
雨的四季
刘湛秋  
我喜欢雨,无论什么季节的雨,我都喜欢。她给我的形象和记忆,永远是美的。
春天,树叶开始闪出黄青,花苞轻轻地在风中摆动,似乎还带着一种冬天的昏黄。可是只要经过一场春雨的洗淋,那种颜色和神态是难以想像的。每一棵树仿佛都睁开特别明亮的眼睛,树枝的手臂也顿时柔软了,而那萌发的叶子,简直就起伏着一层绿茵茵的波浪。水珠子从花苞里滴下来,比少女的眼泪还娇媚。半空中似乎总挂着透明的水雾的丝帘,牵动着阳光的彩棱镜。这时,整个大地是美丽的,小草像复苏的蚯蚓一样翻动,发出一种春天才能听到的沙沙声。呼吸变得畅快,空气里像有无数芳甜的果子,在诱惑着鼻子和嘴唇。真的,只有这一场雨,才完全驱走了冬天,才使世界改变了姿容。
而夏天,就更是别有一番风情了。夏天的雨也有夏天的性格,热烈而又粗犷。天上聚集几朵乌云,有时连一点雷的预告也没有,当你还来不及思索,豆粒的雨点就打来了。可这时雨也并不可怕,因为你浑身的毛孔都热得张开了嘴,巴望着那清凉的甘露。打伞,戴斗笠,固然能保持住身上的干净,可光头浇,洗个雨澡却更有滋味,只是淋湿的头发、额头、睫毛滴着水,挡着眼睛的视线,耳朵也有些痒嗦嗦的。这时,你会更喜欢一切。如果说,春雨给大地披上美丽的衣裳,而经过几场夏天的透雨的浇灌,大地就以自己的丰满而展示它全部的诱惑了。一切都毫不掩饰地敞开了。花朵怒放着,树叶鼓着浆汁,数不清的杂草争先恐后地成长,暑气被一片绿的海绵吸收着。而荷叶铺满了河面,迫不及待地等待着雨点,和远方的蝉声,近处的蛙鼓一起奏起了夏天的雨的交响曲。地上的光亮比天上还亮。这雨的精灵,雨的公主,给南国城市和田野带来异常的蜜情,是它送给人们一年中最后的一份礼物。
当田野上染上一层金黄,各种各样的果实摇着铃铛的时候,雨,似乎也像出嫁生了孩子的母亲,显得端庄而又沉思了。这时候,雨不大出门。田野上几乎总是金黄的太阳。也许,人们都忘记了雨。成熟的庄稼地等待收割,金灿灿的种子需要晒干,甚至红透了的山果也希望最后晒甜。忽然,在一个夜晚,窗玻璃上发出了响声,那是雨,是使人静谧、使人怀想、使人动情的秋雨啊!天空是暗的,但雨却闪着光;田野是静的,但雨在倾诉着。顿时,你会产生一脉悠远的情思。也许,在人们劳累了一个春夏,在收获已经在大门口的时候,多么需要安静和沉思啊!雨变得更轻、也更深情了,水声在屋檐下,水花在窗玻璃上,会陪伴着你的夜梦。如果你怀着那种快乐感的话,那白天的秋雨也不会使人厌烦。你只会感到更高邈、深远,并让凄冷的雨滴,去纯净你的灵魂,而且一定会遥望到在一场秋雨后将出现一个更净美、开阔的大地。
也许,到冬天来临,人们会讨厌雨吧!但这时候,雨已经化妆了,它经常变成美丽的雪花,飘然莅临人间。但在南国,雨仍然偶尔造访大地,但它变得更吝啬了。它既不倾盆瓢泼,又不绵绵如丝,或淅淅沥沥,它显出一种自然、平静。在冬日灰蒙蒙的天空中,雨变得透明,甚至有些干巴,几乎不像春、夏、秋那样富有色彩。但是,在人们受够了冷冽的风的刺激,讨厌那干涩而苦的气息,当雨在头顶上飘落的时候,似乎又降临了一种特殊的温暖,仿佛从那湿润中又漾出花和树叶的气息。那种清冷是柔和的,没有北风那样咄咄逼人。远远地望过去,收割过的田野变得很亮,没有叶的枝干,淋着雨的草垛,对着瓷色的天空,像一幅干净利落的木刻。而近处池畦里的油菜,经这冬雨一洗,甚至忘记了严冬。忽然到了晚间,水银柱降下来,黎明提前敲着窗户,你睁眼一看,屋顶,树枝,街道,都已经盖上柔软的雪被。
啊,雨,我爱恋的雨啊,你一年四季常在我的眼前流动,你给我的生命带来活力,你给我的感情带来滋润,你给我的思想带来流动。只有在雨中,我才真正感到这世界是活的,是有欢乐和泪水的。但在北方干燥的城市,我们的相逢是多么稀少!只希望日益增多的绿色,能把你请回我们的生活之中。
啊,总是美丽而使人爱恋的雨啊!
读《雨的四季》,划分文章层次。
开篇点题——四季的雨——总结全文。
总结以上三篇文章我们可以发现,
写景文章的行文思路是:
记叙——描写——议论抒情
{5C22544A-7EE6-4342-B048-85BDC9FD1C3A}标题
描写哪些具体景物
相关景物的特点
表达了什么思想感情
《观沧海》
水、山岛、树木、百草、秋风、洪波
澹澹、竦峙、丛生、丰茂、萧瑟、涌起
借大海的波澜壮阔表达自己博大的胸襟和远大的抱负
《春》
春花、春草、春风、春雨
?
对春的喜爱和赞美
《雨的四季》
春雨、夏雨、秋雨、冬雨
美丽而娇媚;热烈而粗犷;端庄而沉思;自然而平静
对雨的爱恋之情
1、了解行文顺序
1、时间顺序:以时间变化为主
2、空间(方位)顺序:以地点变化为主
3、逻辑顺序:以事物内在的联系为主
《雨的四季》对四季雨的描写是时间顺序
2、了解行文结构
《春》总分结构。
——春没到来时热切盼望
——春回大地尽情描绘
——通过5幅图画,赞美春天的新美力。
写景句式为:叙述+形容+修辞;
叙述:它回答的是“有什么”的问题。
形容:它回答的是“怎么样”的问题。
修辞:它回答的是“像什么”的问题。
见以下几句
三、赏析重点句式,尝写写景句。
1、赏析“桃树、杏树、梨树,你不让我,我不让你,都开满了花赶趟儿。”的句式特点。可同桌讨论。
2、赏析“桃树,杏树,梨树”
“红的像火,粉的像霞,白的像雪。”的修辞手法。
3、“野花遍地是:杂样儿的,有名字的,没名字的,像眼睛,像星星,还眨啊眨的。”
规范式。
“桃树、杏树、梨树,你不让我,我不让你,都开满了花赶趟儿。”
B.对照式。
“桃树,杏树,梨树”
“红的像火,粉的像霞,白的像雪。”
C.互补式。
“野花遍地是:杂样儿的,有名字的,没名字的,像眼睛,像星星,还眨啊眨的。”
总结:好的修辞能改变我门平时认识事物的习惯方式。互补式的修辞能让我们从新的角度去发现从没注意过的侧面和联系。
四、学用写景句式。
(仿写)
看图写话。看背景图,用三个简单的句子:有什么+怎么样+用修辞,写出来。(要求:对象突出、特征鲜明、语言生动)
例:图上是一株狗尾巴草,它一株独秀,根根草叶向上树立,仿佛在对天呐喊:我要自由生长!
展示学生作品
让表达更丰富,尝试充实细节。
(想象,嗅觉)
自由写作,分享
补充: 以《春》为例
总——分
开篇写春天到来的特征“一切都像刚睡醒的样子,欣欣然张开了眼。”
写出了春山朗润、春日融融、春水涣涣。
再由五幅春景图铺开全文重点部分:
春草图、春花图、春风图、春雨图、迎春图。
春没有到来时热切地盼望着春天,当春回大地万物复苏时尽情地描绘春天,通过这5幅图画,赞美了春天给人带来的生机、活力、希望。即新美力。
总结:先总写细目,有了心理基础再演绎逻辑思考。结构严谨、表达深刻,不仅呈现文章主体脉络,也彰显作者感情,突出文章中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