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小学教育资源及组卷应用平台
浙教版8年级下册
第四章
(4.1-4.3)
阶段学力测试
总分:160分
考试时间:120分钟
一、单选题(共20题;共60分)
1.(2020八下·萧山期末)小刚为了探究土壤成分,先取一定质量的干燥土壤,放在如图装置的石棉网上,用酒精灯加热,等土壤白烟冒尽后,冷却至室温,称量质量,分析质量变化,你认为小刚是在探究土壤中的(???
)
A.?有机物含量?????????????B.?空气体积分数????????????????????C.?土壤生物数量????????????????????D.?无机盐含量
2.(2020八下·长兴期中)海水稻是耐盐碱水稻的形象化称呼,是在海边滩涂等盐碱地生长的特殊水稻,不惧海水的短期浸泡(海边滩涂是海水经过之地而非海水里)。大多数植物都不能在高盐碱的海边滩涂生长的主要原因是(
???)
A.?海边滩涂水量过高??????????????????????????????????????????????B.?海边沙土中溶液浓度过高
C.?植物获得光照强度不足???????????????????????????????????????D.?海边滩涂无机盐含量较低
3.(2020八下·长兴期中)种植西瓜理想的土壤是通气,透水,同时能保水保肥,水和空气的体积比接近。下列按体积分数构建的土壤组成模型中,符合上述土壤要求的是(???
)
A.???????B.????????????C.?????????????????D.?
4.(2020·杭州模拟)如图所示,两株长势相同的同种幼苗,按图方法处理后,分别放入等量、等浓度的土壤浸出液中,下列有关叙述中,正确的是(???
)
A.?该实验的目的是探究根吸收水分的主要部位????B.?该实验证明了根毛区是吸收水分的主要部位
C.?该实验主要通过比较根生长的长度得出结论????D.?土壤浸出液的溶质质量分数越大,实验现象越明显
5.(2020八下·台州开学考)为验证“镁是植物生活的必需的无机盐”,四位同学分别进行了实验设计(实验过程中都注意为植物提供光照、适宜的温度,并及时浇水),你认为哪位同学的设计更能说明问题?(???
)
A.?甲幼苗种在蒸馏水中,乙幼苗种在溶有适量含镁无机盐的蒸馏水中
B.?甲幼苗种在土壤浸出液中,乙幼苗种在加含镁无机盐的土壤浸出液中
C.?甲幼苗种在完全培养液中,乙幼苗种在不含镁的完全培养液中
D.?甲幼苗种在砂土中,乙幼苗种在加镁的砂土中
6.(2019八上·慈溪期末)如图是植物根尖结构模式图,下列有关叙述不正确的是(
???)
A.?①是吸收水分和无机盐的主要部位??????????????????????B.?②处的细胞细胞壁薄,细胞核小
C.?③处的细胞具有较强的分裂能力?????????????????????????D.?④处的细胞具有保护作用
7.(2019八下·南浔期末)2019年1月4日,“玉兔二号”登录月球背面。月球表面绝大部分月壤颗粒在30微米到1毫米之间,摸上去和面粉一样细腻,但不适合植物生长。科学家设想:人类移民月球的时候,把月壤改造成类似地球上的土壤来栽培植物。改造过程中,不需要提供的是(??
)
A.??空气???????????????????????????????????B.?矿物质???????????????????????????????????C.?腐殖质???????????????????????????????????D.?水
8.(2019八下·诸暨期末)下列关于植物无土栽培的叙述,错误的是(
???)
A.?无土栽培是不依赖于土壤的作物栽培方式
B.?根据植物生活需要的无机盐种类、数量和比例配制营养液,用营养液来栽培植物,这就是无土栽培
C.?无土栽培改变了传统农业离不开土壤的限制,为粮食、蔬菜和花卉的工厂化、自动化生产开辟了广阔的前景
D.?直接用沙或砾石代替土壤,植物便可正常生长
9.(2019八下·嘉兴期末)下面是同学们用显微镜观察根尖纵切装片时所获得的图像,对其判断及主要特征的分析错误的是(???
)
A.?根毛细胞,表皮细胞向外突起
???????????B.?伸长区细胞,细胞核很大
C.?分生区细胞,细胞排列紧密
??????????????D.?根冠细胞,细胞壁较薄
10.(2019八下·滨江期末)某同学与父母去旅游时对青山绿树底下的“红土”很好奇,“红土”与家乡的“黑土”相比,除颜色不一样外,其它性状还有什么不一样呢?于是他采样后带了一块回家,并做了如下实验。从图中的对照实验看,他在探究两种土壤中的(
???)
A.?有机物含量????????????????B.?空气体积分数????????????????????C.?土壤生物数量????????????????????D.?无机盐含量
11.(2019八下·温州期末)根是陆生植物吸水的主要器官,它从土壤中吸收大量的水,满足植物体生长发育的需要。“如图为根尖结构示意图,其中根吸水的主要部位在(???
)
A.?①?????????????????????????????????????????B.?②?????????????????????????????????????????C.?③?????????????????????????????????????????D.?④
12.(延边高级中学提前招生)下列使用盐水情况和盐水所起的主要作用不能对应的是(??
)
选项
使用盐水情况
盐水主要作用
A
在制泡菜时,用盐水浸泡蔬菜
维持细胞正常形态
B
受伤时,用0.9%的盐水清洗伤口
消毒
C
人在高温作业后,要喝地淡盐水
维持无机盐代谢平衡
D
患急性肠胃炎时,要及时注射生理盐水
维持水分代谢平衡
A.?A???????????????????????????????????????????B.?B???????????????????????????????????????????C.?C???????????????????????????????????????????D.?D
13.对图中的茎和根系描述正确的是(??
)
A.?直立茎、直根系?????????B.?缠绕茎、直根系????????????C.?攀缘茎、须根系?????????????D.?缠绕茎、须根系
14.俗话说:“树有多高,根有多深。”树大根深是自然界普遍存在的现象,下列对这种现象看法有错误的是(??
)
A.?植物的根能牢牢把植物固定在土壤中??????????????????B.?深扎在土壤中的根有利于吸收到水分
C.?根所获得的有机物来自更深的土壤??????????????????????D.?树大根深的根有利于吸收到无机盐
15.如图是探究“溶液浓度大小对植物吸水的影响”实验。取两个大小相同的萝卜,各从其顶端向下挖一个大小一样的洞。在图1中萝卜的洞内装上浓盐水,在图2中萝卜的洞内装上等量的清水。过一段时间后,观察现象。下列有关叙述
错误的是(??
)
??
?图1 ??
图2
A.?图1中萝卜会变软????????????????????????????????????????????????????B.?图2中萝卜洞里的水会变多
C.?细胞内溶液浓度大于外界溶液浓度时,细胞吸水?????D.?对栽培作物施肥时,要注意“薄肥勤施”
16.一位农民种植的某块农田小麦产量总是比邻近地的低。他怀疑该农田可能是缺少无机盐,为此将该块肥力均匀的农田分成面积相等的四小块,进行田间实验。除施肥不同外,其他田间处理措施均相同。实验结果如下表:
地块
甲
乙
丙
丁
施肥情况
含氮的无机盐
含钾的无机盐
含磷的无机盐
不施肥
小麦收获量/千克
55.66
65.68
56.25
55.12
从表中可判断,该农田最可能缺少的无机盐是(??
)
A.?含钾的无机盐???????????????B.?含氮的无机盐????????????????????C.?含磷的无机盐????????????????????D.?无法确定
17.将甲、乙、丙三块等体积并去皮的萝卜条分别放入0.3%、11%和25%的蔗糖溶液中。甲变得硬挺,乙基本无变化,丙变小变软。这说明萝卜细胞液的浓度为(??
)
A.?低于0.3%???????????????????????????B.?约为0.3%???????????????????????????C.?约为25%???????????????????????????D.?约为11%
18.小科同学在探究植物根系的分布与哪些因素有关时,提出了下列假设,你认为哪个假设最不适宜(??
)
A.?植物的根系的分布可能与土壤的结构有关???????B.?植物的根系的分布可能与通气状况有关
C.?植物的根系的分布可能与光照强度有关????????????D.?植物的根系的分布可能与地下水位高低有关
19.分别从生长在干旱地区和潮湿地方挖一棵大小差不多的白菜,比较它们的根系,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生长在潮湿地区的比生长在干旱地区的根系更发达
B.?生长在干旱地区的比生长在潮湿地区的根系更发达
C.?生长在干旱地区的是须根系,生长在潮湿地区的是直根系
D.?生长在潮湿地区的是须根系,生长在干旱地区的是直根系
20.(2018·嘉兴)卷柏是一种奇特的蕨类植物。在水分不足时,它的根会从土壤里“拔”出来,身体缩卷成一个圆球,随风而动,一旦滚到水分充足的地方,圆球就会迅速打开,根重新钻到土壤里,继续生长。下列分析正确的是(???
)
A.?卷柏的生存环境仅限于平原与海滩??????????????????????B.?卷柏的根只有吸收功能,没有固定功能
C.?卷柏的这种生存方式体现了它对环境的适应????D.?卷柏的根从土壤中不仅吸收水分,还吸收有机营养
二、填空题(共8题;共42分)
21.(2020·湖州)小明观察了海带、睡莲、银杏和蕨四种植物,设计了右侧的检索表。
(1)2a和2b的空格中应分别填上________。
(2)海带在检索表中的位置是________(选填“P”“Q”“R”或“S”)。
(3)银杏是湖州市的市树。长兴小浦镇生长着许多树龄千年以上的银杏。银杏在生长过程中,必须从土壤中吸收水分和无机盐,其吸收的主要部位是根尖的
________。
22.(2020八下·吴兴期中)如图所示,利用放置在阳台上的装置进行蔬菜的无土栽培。在培育过程中,需要适时添加培养液、向培养液中通入空气并适时补水。
(1)培养液中含多种无机盐,其中含氮的无机盐(如硝酸铵)主要作用是??
?????。
A.促进蔬菜细胞分裂和生长,使枝叶长得繁茂
B.促进蔬菜的生长发育和开花,使果实、种子的成熟提早
C.使蔬菜茎秆健壮,促进淀粉的形成
(2)若培养液的浓度________蔬菜的根细胞液浓度,会导致蔬菜细胞内水分含量下降而发生萎蔫。因此,需要适时补水。
23.(2020八下·长兴月考)图A为水分从土壤中进入到根内部的示意图,图B为根细胞处于某种状态。据图回答:
(1)④所示部分为根尖的________区。
(2)当根毛细胞液浓度大于土壤溶液浓度时,水分依次通过的结构是?????
。
A.①→②--③
B.②→③→①
C.①→③→②
D.③→②→①
(3)某同学给一株植物施肥后,该植物生长不正常。若他在显微镜下观察该植物根细胞的状态如图B所示,则根细胞液浓度________土壤溶液浓度。(填“大于”或“小于”)
24.(2020八下·天台月考)将质量均为6克的新鲜萝卜条(形状大小相同)6块,分别放入装有等量清水和不同质量分数盐水的6个试管中。
30分钟后取出,用吸水纸吸干表面的水,用天平称其质量,数据如下表:
(1)该实验中使用盐水和清水相当于控制________不同。(选填“土壤溶液浓度”或“细胞液浓度”)
(2)分析表中数据信息可知,细胞液浓度最接近________。
25.旱地作物玉米等适宜在较干燥的旱地上生长,如果种植在潮湿的土壤中,因水分比例过多,会导致植物根不能正常呼吸而腐烂。在下列土壤中种植玉米,最有可能因缺水干旱枯死的是________,最有可能导致霉根而死亡的是________。
A.壤土类土壤
B.黏土类土壤
C.砂土类土壤
26.某省农科院在某市选取下列三块土壤栽培引进的美国提子:
A.砂粒比例较多的坡地
B.土壤质地比较均匀的平地
C.河湾淤泥堆积而成黏粒较多的河套地
在天气状况相同的情况下,浇一样的水,施相同的有机肥,进行完全相同的田间管理,收获时的产
量A地最高,C地最低,连续两年都得到相同的结果。试回答下列问题:
(1)适宜美国提子生长的土壤性状是(从土壤颗粒、水、空气含量角度分析)________。
(2)在我国南方多雨水地区种植美国提子,应特别注意的田间管理是(??
)
A.浇水B.施肥C.松土通气D.排水防涝
27.(2018八下·滨江期末)某同学表演了一个小“魔术”,取两块等大的萝卜条,各放入等体积的透明液体中,20分钟后,该同学取出萝卜条,发现:A烧杯中的萝卜条变硬挺了,B烧杯中的萝卜条变软了。请你帮助他分析其中的原因:
A.
?
B.
?C.
?
D.
?
E.
(1)“魔术”的奥秘在于A,B烧杯中的液体,它们分别是???????????
。
A.清水,清水
B.10%盐水,10%盐水
C.清水,10%盐水?
(2)萝卜条软硬变化的根本原因,在于细胞吸水和失水。C、D两幅图中哪一幅图能说明B图中的现象?________。
(3)根是陆生植物吸水的主要器官,在根尖结构(E图)中,________?是根吸收水分的主要部位。(在①②③④中选填)
(4)根细胞吸水的根本原因是土壤溶液浓度________根细胞液浓度。(选填“大于”、“等于”或“小于”)
28.如图为植物根尖结构示意图。
(1)吸收水分的主要部位是________。(填序号,下同)
(2)促使根不断伸长的结构是________。
(3)如图四个部位的细胞中含有较大液泡的是________。
三、实验探究题(共6题;共42分)
29.(2020八上·余姚期中)某校生物研究性学习小组开展了一系列植物栽培和科学探究活动,他们选取了健康且长势和重量相同的小麦苗
15
株,平均分为三等份,分别放置在温室内甲、乙、丙三组装置中进行无土栽培(具体培养条件如表)。
在光照、温度等其他条件都完全相同的情况下,
培养一段时间后,小麦苗的长势和重量都发生了一定的变化。请回答下列问题:
组别
温室内二氧化碳浓度
培养液
甲
0.03
%
土壤浸出液
乙
0.06
%
土壤浸出液
丙
0.06
%
类馏水
(1)甲、丙两组不能形成对照的原因是________。
(2)每组选择多株小麦苗进行实验的目的是________。
(3)乙、丙两组中,若丙组小麦苗的长势明显较弱,说明玉米苗的生长还需要________。
(4)甲、乙两组中,若小麦苗的生长需要较高浓度的二氧化碳,则________组玉米苗长势较好。
30.一个学生用如下实验来证明泥土中有微生物,请回答下列问题。
(1)实验刚开始时,广口瓶A和广口瓶B之间唯一的区别是________,其中________是实验组。
(2)经过一段时间后,预计可观察到的现象是什么?
(3)该实验证明泥土中有微生物的理由是什么?
31.(2018七上·秀洲月考)为了探究植物的生长受到哪些因素的影响,进行了如下的实验:选取相同的花盆和同样的植物,按下表给定的条件进行。
号码
选用的土壤
浇水量
光照时间
施肥量
说?
明
1
壤土
+++
+++
+++
+号的个数代表浇水量的多少或光照时间的长短或施同种肥料的多少
2
粘土
+++
+++
+++
3
壤土
+++
++++
++
4
粘土
+++
++++
++
5
壤土
+++
++++
+++
6
(1)1、2号盆中的植物在实验中其他因素的设定都是相同的,唯一不同的因素是________,因此对比这两盆植物的生长情况,我们要研究的课题应是《________对植物生长会造成什影响》。
(2)为了研究施肥多少对植物生长的影响,应对________盆植物生长情况作比较。
(3)比较2号和4号植物的生长情况,能不能得出比较科学的结论?为什么?
32.(2018·浙江模拟)某课外兴趣小组在某地的一块新开辟的荒地种植西红柿,发现许多幼苗与附近的土壤上长势良好的幼苗不一样,出现矮小、叶片上有许多褐斑的症状。兴趣小组认为可能是土壤中缺钾。于是取土壤样本带到环保部检测。检测结果认为,导致幼苗长势不良的主因是pH过低,次因是缺钾,新开辟荒地的土壤和附近的土壤样本的其他指标非常接近。小组在环保部门指导下进行的实验探究,部分过程如下。回答下列问题:
材料:酸碱调节剂、钾肥、附近的土壤、新开辟荒地的土壤、大花盆3只、长势良好且株高相近的西瓜苗若干。
过程:①将3只大花盆分为如下三组:
A组:附近的土壤+幼苗10株
B组:新开辟荒地的土壤+幼苗10株+钾肥
C组:新开辟荒地的土壤+细苗10株+酸碱调节剂
②各组在相同且适宜条件下培养一段时间,测量和记录每株幼苗的株高,并对数据进行处理。
(1)“兴趣小组认为可能是土壤中缺钾”属于科学探究环节中的??????
。
A.提出问题
B.建立假设
C.得出结论
(2)为比较三组幼苗的生长情况,应对数据应如何处理?________。
(3)请在下图中用柱形表示B、C组的预期实验结果。
33.为探究细菌对植物遗体有何影响,某活动组的同学们分别提出了三种实验方案。三种方案的共同点是:将同一种树的落叶分成甲、乙两组。实验过程中滴加蒸馏水,使树叶保持潮湿。
方案一:将甲组放在无菌条件下,乙组放在自然条件下。
方案二:将甲组灭菌后放在无菌条件下,乙组放在自然条件下。
方案三:将甲、乙两组都进行灭菌处理,甲组放在无菌条件下,乙组接种细菌后放在无菌条件下。
请回答问题,再评价实验方案:
(1)甲、乙两组要用相同树叶的原因是________。
(2)树叶要保持潮湿的原因是________。
(3)请评价以上哪个实验方案更能说明问题,并说出理由:________?
34.现今枯枝落叶已成为城市的常见垃圾。小科同学设计了一个关于落叶分解的实验。他选用悬铃木落叶为实验样本,将落叶剪成3厘米×3厘米大小,均匀分装在四个编号为1、2、3、4的2.5升无盖的可乐瓶中。实验所用的土壤都是校园绿化用土,实验过程中保持10~15
℃的温度,每隔10天往1~3号瓶中各加水100毫升。2个月后将瓶中样本倒出,拣出所有直径大于0.5厘米的枯叶,洗净阴干后称重,结果如表:
编号
样本内容物称重/克
2个月后落叶
落叶外观
1
1500克土壤+80克落叶+300克鸽粪
21.5
大部分黑色,叶片薄,易碎
2
1500克土壤+80克落叶+300克豆渣
27.2
大部分黑色,叶片薄,易碎
3
1500克土壤+80克落叶
41.2
大部分枯黄色,有一定韧性
4
80克落叶
63.8
枯黄色,坚韧
(1)根据实验结果,________号瓶分解落叶的速度最快。
(2)你认为鸽粪、豆渣在实验中起什么作用?请用所学的科学知识予以解释。________。
(3)请你简单分析4号瓶落叶质量减少的主要原因是________。
四、综合说理题(共2题;共16分)
35.(2019八下·天台期末)某高山缺乏平地、土壤贫瘠,导致农作物产量低下。在农业部门的扶持下,当地农民因地制宜利用立体气雾栽培技术种植高山蔬菜,具体栽培方法如下:
①将蔬菜幼苗插入有孔的泡沫板(该种植孔的向内方向是朝下呈45°),再把泡沫板围成立柱(如图);
②在立柱中间设置多个营养液喷雾装置,保证立面上植物的根都能喷到营养液;
③1.5㎡的面积可以种390棵蔬菜,约为农田种植的三倍,立柱高3m,间距也为3m。
查阅资料如下:
①植物的根在土壤中生长会受到泥土的阻力作用,根的生长较慢。
②普通种植蔬菜生长周期为2个月左右,立柱气雾种植仅需25天左右。
③营养液中包含各种无机盐。
④高山地区昼夜温差比较大。
结合上述信息,请运用所学知识,对立体气雾栽培技术能加快蔬菜生长,提高蔬菜产量的原因做出解释。
36.(2019·浙江模拟)民以食为天,如何提高粮食作物的产量与品质,是科研工作者长期思考与解决的问题。
材料一:水稻是我国主要的粮食作物之一,喜高温、多湿环境。
材料二:质量相同的不同物质升高(或降低)相同温度,吸收(或放出)热量较多的,比热较大。水的比热比沙土大。
材料三:西北某地农民因地制宜,综合应用多种“稻田怪招”,不施农药与化肥,还能大大提高水稻的产量与品质(富含多种人体需要的元素)。其主要“怪招”有:
①针对种植地土壤是颗粒细小、透气性差的黏土这一状况,种植水稻之前在土壤中掺入一定量的沙子。
②水稻种植一段时间后,将灌溉后通常保持20厘米的稻田水位改为2.5厘米。
③每隔7~10天,给稻田断水一段时间,形成缺水环境,以杀死稻田中的小动物及寄生
虫(对水稻及土壤微生物的生存没有明显影响),而后对稻田进行补水。
结合上述信息,综合运用所学知识,对多种“稻田怪招”能提高水稻的产量与品质作出解释。
答案解析部分
一、单选题
1.【答案】
A
2.【答案】
B
3.【答案】
A
4.【答案】
A
5.【答案】
C
6.【答案】
B
7.【答案】
B
8.【答案】
D
9.【答案】
B
10.【答案】
B
11.【答案】
A
12.【答案】
A
13.【答案】
B
14.【答案】
C
15.【答案】
B
16.【答案】
A
17.【答案】
D
18.【答案】
C
19.【答案】
B
20.【答案】
C
二、填空题
21.【答案】
(1)无种子、有种子(2)P(3)根毛区
22.【答案】
(1)A(2)大于
23.【答案】
(1)根毛(2)A(3)小于
24.【答案】
(1)土壤溶液浓度(2)0.5%盐水
25.【答案】
C;B
26.【答案】
(1)矿物质颗粒比较多的沙地,水分相对较少而空气比较充足的旱地(2)D
27.【答案】
(1)C(2)C(3)①(4)小于
28.【答案】
(1)A(2)B(3)AB
三、实验探究题
29.【答案】
(1)变量不唯一(2)避免偶然因素的影响(3)无机盐(4)乙
30.【答案】
(1)A瓶中的泥土经过强热,B瓶中的泥土未经过强热;A
(2)A瓶中无变化,B瓶中澄清的石灰水变浑浊
(3)若泥土中有微生物存在,微生物呼吸作用会产生二氧化碳,能使澄清的石灰水变浑浊
31.【答案】
(1)土壤种类;土壤种类(2)3、5(3)不能,因为变量较多,不唯一
32.【答案】
(1)B(2)对每组内的幼苗株高求平均值
(3)解:如图所示:
33.【答案】
(1)避免不同树叶对实验的干扰
(2)有利于细菌的生存和繁殖
(3)方案三。因方案三中甲、乙两组除需探究的变量外,其他条件都相同,更有说服力
34.【答案】
(1)1
(2)提供土壤微生物所需的营养物质,加快微生物的繁殖,从而加快落叶的分解
(3)失去了水分
四、综合说理题
35.【答案】
⑴根部悬空与空气接触面积大,有利于根部进行充分的呼吸作用
⑵根部悬空也减少了土壤阻力,加快根部的生长
⑶营养液中包含各种无机盐,根部吸收的营养全面
⑷立体种植增大种植面积,合理密植,有利于增产
⑸昼夜温差大,白天光合作用强,晚上呼吸作用弱,有机物积累多
36.【答案】
解:沙子能提高土壤的透气性,有利于水稻根的呼吸作用,提高根的吸收能力。降低水位既可快速提高白天稻田温度,促进水稻的光合作用,又可快速降低夜晚稻田水温,减弱水稻的呼吸作用,有利于有机物的积累,提高产量。短暂的缺水期,能杀死稻田寄生虫及其它小动物,其尸体被分解者分解后被根吸收,为水稻提供丰富的元素,避免农药和化肥的使用,提高了水稻的品质。
21世纪教育网
www.21cnjy.com
精品试卷·第
2
页
(共
2
页)
HYPERLINK
"http://21世纪教育网(www.21cnjy.com)
"
21世纪教育网(www.21cnjy.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