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阶段学力检测】浙教版8年级下册 第4章 植物与土壤 阶段综合测试(含答案)

文档属性

名称 【阶段学力检测】浙教版8年级下册 第4章 植物与土壤 阶段综合测试(含答案)
格式 zip
文件大小 1.6MB
资源类型 试卷
版本资源 浙教版
科目 科学
更新时间 2021-06-09 10:18:39

图片预览

文档简介

中小学教育资源及组卷应用平台
浙教版8年级下册
第四章
阶段综合测试
总分:160分
考试时间:120分钟
一、单选题(共20题;共60分)
1.关于植物对无机盐的需要的叙述正确的是(???
)
A.?每种植物生长只需要一种无机盐??????????????????B.?植物生长只需含氮、磷、钾三种元素的无机盐
C.?植物生长需要多种无机盐????????????????????????????????????D.?植物需要的无机盐越多越好
2.(2020八下·丽水期末)在“测定土壤空气体积分数”时,某同学取一块干燥的正方体土壤和一块正方体铁块,分别放入两只烧杯中,再往烧杯中加入一定量的水,如图所示。下列说法错误的是(
???)
A.?土壤和铁块的体积要相等????????????????????????????????????B.?两只烧杯规格要相同
C.?加入烧杯中水的体积要相同????????????????????????????????D.?土壤和铁块都要刚好浸没
3.(2020八下·丽水期末)园林树木移栽时,通常会剪叶、带土、遮阴,甚至打针输液。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
???)
A.?给植物输入无机盐溶液时,应将针头插入韧皮部
B.?剪去部分枝叶是为了减弱光合作用,减少水分的消耗
C.?带土移栽主要是为了减少根毛的损伤,保证植物对水分的吸收
D.?遮阴是为了使叶片上的气孔完全张开,增强蒸腾作用,促进对水的吸收
4.(2019八下·诸暨期末)如图所示为移栽树木时采取的一些新方法。下列说法错误的是(???
)
A.?营养液的运输方向是自下而上??????????????????B.?输给营养液时针头应该插入木质部的筛管中
C.?布设通气管有利于根进行呼吸作用
D.?树苗移栽过程中根系受到伤害会影响水和无机盐的吸收
5.木本植物茎之所以能逐年加粗,主要是由于形成层细胞的不断分裂,对于大多数木本植物来说,形成层细胞(??

A.?向外分裂产生新的韧皮部细胞多,向内分裂产生新的木质部细胞少
B.?向外分裂产生新的韧皮部细胞少,向内分裂产生新的木质部细胞多
C.?向外分裂产生新的韧皮部细胞和向内分裂产生新的木质部细胞一样多
D.?无法确定
6.将两株生长情况基本相同的玉米苗,分别放在盛有等量蒸馏水和土壤浸出液的玻璃器皿中进行培养,结果如图所示(1号为土壤浸出液,2号为蒸馏水)。对此分析正确的是(??

A.?此实验的变量是水???????????????????????????????????????????????????B.?该实验需在暗处进行
C.?此实验说明植物生长需要含氮、磷、钾的无机盐?????D.?土壤浸出液为植株生长提供了无机盐
7.如图是根尖纵切面示意图,吸收水和无机盐的主要部位是(??

A.?①?????????????????????????????????????????B.?②?????????????????????????????????????????C.?③?????????????????????????????????????????D.?④
8.(2018八上·宁波月考)如图所示,天平两端托盘上放置两个完全相同且装有等量清水的密封装置,将右边枝条上的叶片去掉一半,然后把天平调节平衡,整个装置放在阳光下照射一个小时,其结果是(???
)
A.?光合作用量不等,天平向左边倾斜??????????????????????B.?呼吸作用量不等,天平向左边倾斜
C.?蒸腾作用量不等,天平向右边倾斜??????????????????????D.?两边作用几乎相同,天平依然平衡
9.(2018八下·滨江期末)图为绿色物植的叶片进行某生理活动的示意图,下列叙述错误的是(????
)
A.?根吸收的水分向上运输的主要动力是来自叶片的蒸腾作用??????????
B.?在白天光照条件下,叶片进行光合作用大于呼吸作用时,b为二氧化碳
C.?水在植物体内沿着根中导管→茎中导管→叶中导管的路径运输??????????
D.?绿色植物制造有机物,有机物储存的能量最终来源于阳光
10.如图所示为向日葵在24
小时内的吸收水分和蒸腾作用速率(毫克/时)示意图,据图推断,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在暗处,蒸腾作用速率总是大于吸收速率???????????B.?在暗处,吸收速率总是大于蒸腾作用速率
C.?在光下,吸收速率总是大于蒸腾作用速率???????????D.?在光下,蒸腾作用速率总是大于吸收速率
11.下列有关根的形态结构和生理功能的叙述,最合理的是(??

A.?根尖伸长区有导管形成???????????????????????????????????????
B.?根吸收含磷的无机盐可使植物茎秆健壮,促进淀粉的形成与运输
C.?根尖根毛区表皮细胞的一部分外突形成根毛,用于吸收水分和无机盐??????????
D.?根尖分生区的细胞分裂增多是根不断伸长的唯一原因
12.某校科学兴趣小组在野外考察时,绘制出如图的树桩年轮特征示意图。根据示意图,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靠乙一侧降水多,生长快????????????????????????????????????B.?靠乙一侧降水少,生长快
C.?靠乙一侧为树干向阳面,生长快?????????????????????????D.?靠甲一侧光照强于靠乙一侧
13.如图为叶片结构示意图,下列对相关结构和功能的叙述不正确的是(??

A.??①⑤为上皮组织,具有保护作用????????????????????????B.?②④为营养组织,能制造营养物质
C.?③为输导组织,起运输养料的作用??????????????D.?⑥为气孔,是植物体与外界进行气体交换的“窗口”
14.下列各项中,在土壤样本观测记录表中不需要记录的是(??

A.?天气状况???????????????????????????B.?土壤温度???????????????????????????C.?土壤密度???????????????????????????D.?土壤湿度
15.双子叶植物叶表皮上的气孔,结构如图所示。气孔是氧气、二氧化碳出入及水分散失的门户。当保卫细胞含水量多时气孔大,含水量少时气孔小甚至关闭。下列叙述正确的是(??

A.?保卫细胞形状能改变是因为没有细胞壁???????????B.?植物体光合作用强弱与保卫细胞含水量无关
C.?保卫细胞通过吸水与失水控制气孔开闭???????????D.?将叶片浸入浓盐水,气孔会逐渐增大
16.俗话说“梨树砍三刀,果枝压弯腰”,在初夏梨树的“坐果”期,有经验的果农会给梨树的茎做半环状剥皮,这样做的目的是(??

A.?促进有机物更多地输送给果实?????????????????????????????B.?促进水分更多地输送给果实
C.?促进无机盐更多地输送给果实?????????????????????????????D.?阻止形成层的分裂,促进果实的发育
17.盐碱地不利于植物生长的主要原因是(??

A.?盐碱物质及盐分进入植物体内?????????????????B.?土壤溶液溶质质量分数小于细胞液溶质质量分数
C.?土壤水分过多造成植物萎蔫
D.?土壤溶液溶质质量分数大于细胞液溶质质量分数,根细胞失水
18.下列土壤模型中,最适合植物生长的是(??

A.??B.?????C.????D.?
19.有一位科学家在一只大木箱里栽种一棵黑麦。他尽量创造良好的条件,让黑麦的根能够充分地生长。到了黑麦长出麦穗的时候,他统计出了这棵黑麦的根系是由1400万条根组成的。这些根一共有150亿条根毛,精确的计算表明:这棵黑麦根系的总面积是茎和叶总面积的130倍。这种现象对黑麦的生活的主要意义是(??

A.?固定植株????????????????B.?吸收水分和无机盐???????????????????????C.?制造营养???????????????????????D.?散失水分
20.播种前,农民伯伯会用盐水来选种,配制一定浓度的盐水,将种子放到盐水中,干瘪的或颗粒小的种子会浮上水面,颗粒饱满的种子会沉到水底,当配制盐水的浓度太高,且种子在盐水中浸泡的时间过长时,会使种子中的水分流失,产生这一现象的原因是(???

A.?盐水的湿度高,种子适应不了?????????????????????????????B.?盐水的浓度大于细胞液的浓度
C.?盐水的浓度小于细胞液的浓度?????????????????????????????D.?盐水的浓度等于细胞液的浓度
二、填空题(共8题;共46分)
21.(2020八下·长兴期末)表中A和B是分别适用于栽培叶用蔬菜和茎用蔬菜的两种培养液。
(1)根据表中数据判断,适用于栽培叶用蔬菜的培养液是________(填“A”或“B");
?
A培养液的质量浓度/(mg.L-1)
B培养液的质量浓度/(mg·L-1)
含氮的无机盐
2810
1200
含磷的无机盐
130
250
含钾的无机盐
680
960
(2)植物的茎中运输无机盐的主要结构是________。
22.(2020八下·上虞期末)“黄金食品”玉米是我区主要的粮食作物之一。如图是玉米一生的部分生理活动及部分结构,据图分析回答:
(1)如图甲为玉米根尖的一部分结构,箭头表示水分移动的方向,此时根毛细胞液的浓度________(填“大于”、“小于”或“等于”)土壤溶液的浓度。
(2)已知植物可以通过调节气孔的大小来控制蒸腾速率,该结构主要分布在主要分布在叶片的________(填“上”或“下”)表皮。图乙是玉米叶气孔在不同状态下的三张图片,当供水过多时的气孔状态是图________。
(3)图丙为玉米种子在萌发成幼苗的过程中细胞干重变化的曲线,其中玉米开始出现光合作用的时间是在________(填“b点之前”、“b点”或“b点之后”)。
23.(2019八下·乐清期末)水培植物是使用无机培养液的植物,美观、卫生易栽培,其中一种无机培养液配方含有硝酸钾、硫酸镁、磷酸二氢钾、硼酸、硫酸铜等。
(1)磷酸二氢钾NH4H2PO4中氮元素的化合价是﹣3价,则磷元素的化合价是________。
(2)水培植物根吸收水和无机盐的主要部位是根尖的________。
(3)将水培植物移入已稀释的水培营养液中,要注意植物的根不能完全浸没入营养液中,其目的是保证植物根的________作用正常进行。
24.小杰为研究土壤中的非生命物质,做了一个小实验,请你与他一同完成实验。长、宽、高分别是10厘米、10厘米、5厘米的铁块和土壤,放入大烧杯中注水至浸没为止,往铁块烧杯中加3个满量筒和图甲中的水,往土壤中加3个满量筒和图乙中的水。请回答:
(1)往装铁块的烧杯中加入水的量为________,往装土壤的烧杯中加水的量为________。
(2)同样体积的铁块和土壤,为什么加入的水量不同?________。
(3)在适宜植物生长的土壤中,空气占土壤的体积分数大约在15%~35%之间。土壤空气对于植物的作用是给根________。
25.“毒大米”事件让人们认识到了重金属污染的危害,重金属在土壤中的分散范围广、隐蔽性强、难清理,现在科学家利用一类超强金属吸收能力的植物(又叫超富集植物),对土壤进行“排毒”。
(1)双子叶的超富集植物,由根系从土壤中吸取重金属,可通过木质茎中的________?(填“韧皮部”“木质部”或“形成层”),转移、贮存到枝叶等地上部分。
(2)一种叫做重雪球的植物,富集金属镍的能力很强。通过改良植株增强重雪球的吸镍性,每克干燥的枝叶可含有0.2克镍。对500千克的重雪球干燥的枝叶进行提纯处理,理论上可获得________千克的镍。
(3)超富集植物能帮助人们更好地改善由于采矿等原因而恶化的土壤,使耕地重新焕发生机。植物“排毒”具有的优势是________?(写出一点即可)。
26.俗话说“樱桃好吃树难栽”,可是近几年,果农却成功地栽培了短柄樱桃树,请回答:
(1)他们常在初花期除去细弱枝条上的弱质花,3月中旬除去部分小果。除去弱小的花、果是为了使________充分供给健壮的花、果,保证果实的大小、甜度。
(2)为了提高樱桃的产量,可采取在樱桃的侧枝上环割,环割时割去树枝的________?(填“木质部”“形成层”或“韧皮部”)。
27.如图表示植物细胞吸水和失水示意图,根据图回答:
(1)萎蔫的青菜放入清水中变得硬挺,在这一过程中细胞是吸水还是失水?________.
(2)用盐腌萝卜丝时萝卜丝很快变软,在这一过程中细胞吸水还是失水?________.
28.根据“探究根的什么部位生长最快”的实验,回答下列问题:
(1)在本探究过程中,提出的问题是________;
(2)根据提出的问题和你学过的知识,作出假设________;
(3)根据下表中记录的测量数据,你可以得出什么结论?
时间
根冠
分生区
伸长区
成熟区
第一天
2mm
2mm
2mm
2mm
第二天
2.1mm
2.3mm
2.8mm
2.1mm
第三天
2.3mm
2.7mm
3.6mm
2.2mm
结论是:________。
三、实验探究题(共5题;共34分)
29.(2020·杭州模拟)桐花树幼苗在盐度为1%-3%的环境中生长较好。
(1)该植物幼苗在盐度为1%-3%的环境中生长较好,说明正常生长情况下,它的根毛细胞液的质量分数大于________。
为探究其最适生长的盐度,某科学小组进行了如下的实验。实验步骤:
①将5个培养瓶编号并分别加入浓度为1%、1.5%、2%、2.5%、3%的NaCl溶液。
②在每个培养瓶中分别放入树龄、生长状况相近的幼苗5株。按如图所示的装置装配好后置于适宜的温度和光照下进行培养。观察幼苗的生长状况。
实验结果:4天后幼苗全部死亡,实验失败。
(2)该实验的主要变量是________。
(3)从营养供给的角度分析实验失败的原因:________。从呼吸作用的角度分析实验失败的原因:________。
30.(2020八下·温州月考)植物的蒸腾作用受很多因素影响,某科学兴趣小组取了一些梧桐枝叶开展探究:
【提出问题】梧桐的蒸腾作用强度与什么因素有关?
【建立猜想】猜想一:梧桐的蒸腾作用强度可能与风速有关;
猜想二:梧桐的蒸腾作用强度可能与光照有关;
猜想三:…
【制定计划.获取证据】
针对猜想一,小组成员选取了两支完全相同的梧桐枝叶,将梧桐枝条的下端分别与灌满稀释红墨水的U形管左侧相连通,设为A、B两组,控制A组有风.B组无风,如图甲所示。
每隔2分钟测出U型管右侧液面下降的刻度并记录。重复实验,得出下表数据。
实验次数
环境
液面下降距离(mm)
实验结论
第一次实验
A
有风
15
……
B
无风
9
第二次实验
A
有风
16
B
无风
8
(1)通过上述实验得出的结论是________。
(2)兴趣小组选用阔叶的梧桐而不是松树的枝叶进行实验,其原因是
________。
(3)实验结束后,在此茎的基部上方横切,观察到其中只有b部分呈红色,如图乙。那么图中的b是植物茎中哪一部分结构?________。
31.某校初一学生王晓菲是班级生物科技活动小组的成员。为了研究光照和水分对植物生长发育的影响,她做了如下实验:①取4个同样大小的花盆,分别装满同样的土壤,并编号;②再选取4株同样大小的大蒜幼苗分别植入4个花盆土壤中,处于适宜的、相同的深度;③将这4个花盆分别放在不同的环境中,按下表要求连续管理20天,进行观察并记录。请回答:
编号
环境条件
1
室温(20
℃),光照充足,适量浇水
2
室温(20
℃),黑暗中,适量浇水
3
室温(20
℃),光照充足,不浇水
4
室温(20
℃),光照充足,过量浇水
(1)生长状况最好的应是________号花盆的幼苗。
(2)将1号与3号、4号花盆进行比较,可以研究________对幼苗生长发育的影响。
(3)4号花盆中的幼苗最终死亡,原因最可能是________。
(4)这个实验在设计上存在着缺陷,请指出:________。
32.一天,小科偶然发现月季茎折断一半后仍能成活(如图甲)。小科想探究月季茎折断后什么情况下还能成活。通过查资料知道,月季茎有韧皮部和木质部,水和无机盐能通过木质部中的导管向上输送,有机物能通过韧皮部中的筛管向下输送。木质部和韧皮部的位置如图乙所示。经思考,小科提出如下猜想:月季茎折断后还能成活可能与折断的位置有关。
为了验证小科的猜想,可将生理状况相似的20株月季分成五组,设计了下表所示的实验:(处理方法和位置如图乙、丙所示。云母片能阻断物质的运输,但不影响韧皮部的功能。)
组别
第一组
第二组
第三组
第四组
第五组
处理方法
A处韧皮部环割
B处韧皮部环割
A处木质部切断插入云母片
B处木质部切断插入云母片
不作处理
(1)月季吸收水分的主要器官是________

当细胞液的浓度________周围土壤溶液的浓度时,细胞就吸水。
(2)若按以上信息判断,一段时间后月季植株一定死亡的实验组有________(填组别)。
33.某同学做了如图所示的实验:
(1)十几小时后,植物的茎变红的部位是???________??????

(2)纵切枝条,观察发现红色越往上越浅,是因为??????????????

A.上面的水太多了,把红色冲淡了
B.水分是从下往上运输的,越往上就越浅
C.上面的红色随水分蒸腾了
D.这是枝条自身的特点,不是水分引起的
(3)如果想使实验效果更明显,下列措施不可行的是?????????

A.将木条放在黑暗环境中?
B.将木条放在阳光下照射,加快植物叶片的蒸腾
C.让红墨水的浓度稍大一些?
D.将木条放在通风的环境中
四、解答题(共3题;共20分)
34.猜想:假定你看到一块有缝隙的巨石,如果在几百年后,你又能观察到它,你预计能看到什么现象?请加以解释。
35.(2019八下·长兴期末)绿色植物通过根从土壤中吸收来的水分,绝大部分通过蒸腾作用散失在大气中。下表中的数据显示了一株植物在一天的主要时段内散失水分的量。
时间
散失水分的量/克
时间
散失水分的量/克
7:00-8:00
190
17:00-18:00
213
9:00-10:00
209
19:00-20:00
190
11:00-12:00
221
21:00-22:00
100
13:00-14:00
233
23:00-24:00
90
15:00-16:00
227
(1)水在植物体中运输的基本路径是?
????(填字母)。
A.叶中筛管→茎中筛管→根中筛管
B.根中筛管→茎中筛管→叶中筛管
C.根中导管→茎中导管→叶中导管
D.叶中导管→茎中导管→根中导管
(2)请根据上表中数据可以发现,该株植物一天中散失水分的量最多的时段是________;产生这种现象的原因是________。

3)根据上表中的数据,请你推测该株植物的根从土壤中吸收水分的量的变化情况,并说明理由。
36.(2020八下·萧山期末)如果将一棵小树的树干上的树皮进行“环割”,即将植物韧皮部切断。过一段时间后,会发现树枝切口上方形成了节瘤(其主要成分为有机物),切口下方无瘤形成(如图所示),切口上方枝条上的绿叶还能继续成活;植物的根部渐渐萎缩。
请分析后简答。
(1)对树皮进行“环割”后,切断了________在植物体内的运输。
(2)简述“树枝切口上方形成了节瘤,而切口下方无瘤形成”的原因。
(3)请你预测这棵小树最终会怎样并说明理由。
答案解析部分
一、单选题
1.【答案】
C
2.【答案】
C
3.【答案】
C
4.【答案】
B
5.【答案】
B
6.【答案】
D
7.【答案】
A
8.【答案】
C
9.【答案】
B
10.【答案】
B
11.【答案】
C
12.【答案】
C
13.【答案】
A
14.【答案】
C
15.【答案】
C
16.【答案】
A
17.【答案】
D
18.【答案】
D
19.【答案】
B
20.【答案】
B
二、填空题
21.【答案】
(1)A(2)导管
22.【答案】
(1)大于(2)下;b(3)b点之前
23.【答案】
(1)+5(2)根毛区(3)呼吸
24.【答案】
(1)650毫升;750毫升(2)土壤有空隙(3)提供足够的氧气进行呼吸作用
25.【答案】
(1)木质部(2)100(3)简便、高效、环保、资源回收、增加收入等
26.【答案】
(1)有机物(2)韧皮部
27.【答案】
(1)吸水(2)失水
28.【答案】
(1)根的什么部位生长最快呢(2)根的伸长区生长最快(3)根的伸长区生长最快
三、实验探究题
29.【答案】
(1)3%(2)氯化钠溶液浓度
(3)培养液中缺乏幼苗生长所必需的元素;未设置通气装置,根无法获得氧气进行呼吸作用
30.【答案】
(1)梧桐的蒸腾作用与风速有关,在其他条件相同时,有风吹拂的梧桐蒸腾作用快;梧桐的蒸腾作用与风速有关,在其他条件相同时,风速大的梧桐蒸腾作用快
(2)阔叶的梧桐叶面积大,蒸腾速率大,现象明显(3)木质部
31.【答案】
(1)1(2)水、空气(3)根部不能进行呼吸作用(4)样本数量少
32.【答案】
(1)根;大于(2)第二组、第四组
33.【答案】
(1)木质部(2)B(3)A
四、解答题
34.【答案】
答:这块巨石变小或变碎,因为随着流水或结冰以及自然生物的作用会使这一块有缝隙的岩石逐渐被风化掉,最终形成土壤。
35.【答案】
(1)C(2)13:00-14:00;这一时段温度最高、光照最强、蒸腾作用最强
(3)植物的根从土壤中吸收水分的量,中午前后最多,早上和傍晚次之,晚上最少。植物吸收水分的多少与植物吸水的动力有关。影响动力的一个因素是细胞液的浓度,蒸腾作用越强,细胞液浓度越高,因此吸收水分的量也越多。
36.【答案】
(1)有机物(2)植物叶片通过光合作用合成的有机物经筛管向下运输,在“环割”部位被切断,堆积在“环割”上部,形成节瘤。
(3)死亡,切口以下部位长期得不到有机物(营养)而萎缩,导致死亡。
21世纪教育网
www.21cnjy.com
精品试卷·第
2

(共
2
页)
HYPERLINK
"http://21世纪教育网(www.21cnjy.com)
"
21世纪教育网(www.21cnjy.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