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23952001033780000第2节 糖类 油脂 
教学目标 
【知识与能力】 
1.知道淀粉的重要性,学会用碘水(或碘酒)检验淀粉。 
2.了解葡萄糖的来源及葡萄糖的组成、物理性质和它在体内缓慢氧化为生命活动提供热量和能量的重要意义。 
3.知道检验葡萄糖的方法和现象以及这一方法的应用。 
4.认识富含油脂的食物以及常见的油脂。知道油脂的分类方法,油脂的组成以及对生命活动的作用。 
【过程与方法】 
1.通过对本节课的预习,培养学生从生活中获取信息的能力,并对获取的信息进行整理。 
2.通过小组实验并与他人进行交流和讨论,从实验中获取知识逐步形成良好的思维能力和动手做实验的好习惯。 
3.提出问题,进行初步的科学探究。 
【情感态度价值观】 
认知到糖类和油脂对人类生命活动的重要作用。 
教学重难点 
【教学重点】 
淀粉的检验方法及葡萄糖的检验方法。 
【教学难点】 
淀粉的检验方法及葡萄糖的检验方法。 
教学过程 
[引入新课] 
创设问题情境:⑴你能说出三种生活中的主食吗?⑵你知道他们的主要成分是什么吗? 
⑶你知道食物中淀粉的重要性吗? 
交流讨论并作答 
1.检验淀粉的方法 
创设问题情境:你了解检验淀粉的方法么? 
通过实验我们来验证一下哪些物质中含有淀粉;为学生准备检验淀粉的药品(碘水或碘酒);让学生自己验证,并得出现象和结论。 
2.葡萄糖的来源、物理性质及意义 
创设问题情境:你知道葡萄糖的来源么?你知道葡萄糖对生命活动有什么重要意义吗?让学生看书,再结合生活经验和查阅的相关资料讨论、交流葡萄糖的来源、物理性质及葡萄糖对生命活动起到的作用。 
3.葡萄糖的检验方法 
创设实验情境:你知道葡萄糖的检验方法么? 
4.富含油脂的食物以及常见的油脂 
创设问题情境:你知道哪些富含油脂的食物?让学生结合生活经验回答。 
5.油脂的分类及油脂的组成 
教师引导学生看书得到油脂的分类及油脂的组成。 
6.油脂对生命活动的作用 
教师讲解 
[学生谈感想]学生总结本节课的收获。 
[作业] 
板书设计 
一、淀粉和葡萄糖 
1.淀粉的来源:绿色植物的光合作用 
2.淀粉的检验:使用碘酒(或碘水) 
3.淀粉的存在:大米、面粉、玉米、土豆等食品中,富含淀粉。 
4.糖类物质的作用: 
 糖类:葡萄糖、淀粉、纤维素等有机物,称为糖类,习惯上称为碳水化合物。 
 (1)单糖:不能水解的多羟基醛或多羟基酮。如葡萄糖、果糖等。 
 (2)二糖:水解后生成两分子单糖的糖。如蔗糖、麦芽糖等。 
 (3)多糖:能水解生成许多分子单糖的糖。如淀粉、糖原、纤维素等。 
5.葡萄糖的检验: 
 用新制的氢氧化铜滴加至待测溶液中,在酒精灯上加热至沸腾,如果看到红色沉淀(氧化亚铜,Cu2O),则说明原来溶液中含有葡萄糖。如果没有产生红色沉淀,或者生成黑色物质,则原来溶液不含有葡萄糖。 
二、油脂 
1.油脂的存在:猪油、牛油、奶油、花生油、豆油、菜油、椰子油等。 
2.油脂的作用:油脂在人体内被消化,氧化分解,释放出热量。等质量的油脂,放热量是淀粉等的2倍以上。人体中的脂肪储存丰富的热能。 
3.油脂与淀粉的区分: 
 油脂的组成元素与淀粉相同,含有碳、氢、氧三种元素,但是它们的分子组成及结构不同,所以其性质也有所不同。 
4.油脂的分类: 
 动物性油脂:如牛油、猪油等来自动物体的脂肪层,常温下通常呈固态; 
 植物性油脂:如花生油、豆油等来自于某些植物种子的油脂,常温下呈液态。 
5.油脂的溶解性: 
 油脂不溶于水,易溶于某些有机溶剂(如汽油、己烷、氯仿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