四年级下册数学教案-3.1 折线统计图的认识 ▏沪教版 (3)

文档属性

名称 四年级下册数学教案-3.1 折线统计图的认识 ▏沪教版 (3)
格式 doc
文件大小 196.0KB
资源类型 教案
版本资源 沪教版
科目 数学
更新时间 2021-06-09 15:09:56

图片预览

文档简介

折线统计图的认识
教学内容:九年义务教育课本四年第二学期
教学目标:
初步认识折线统计图,知道单式折线统计图的结构和特点。
会看折线统计图,能从折线统计图上获取数量变化情况,并能简单分析和预测。
培养学生结合生活实际运用统计知识的能力。
教学重点:体会折线统计图的特点,能运用简单的折线统计图表示数据。
教学难点:能根据简单的折线统计图进行简单的分析或预测。
教学过程:
一、复习引入
1、出示统计表和条形统计图
师:张老师能你们带来了我校气象小组收集的一张2000年上海市平均气温变化情况的一张统计表。根据这张统计表,小胖制作了这样一张条形统计图。
2、认识横轴和纵轴
师:说一说条形统计图由哪几个部分组成?
它的横轴表示什么?纵轴表示什么?每一个表示多少?
观察条形统计图
6月份的平均气温是多少度?你是怎么看的?
哪个月的平均气温最高?
二、探究新知
1、引出折线统计图
师:看,小丁丁也画了一张统计图。(出示折线统计图)
初步比较,观察折线统计图和条形统计图的异同。
不同点:
条形统计图:用直条的长短表示气温的高低。
折线统计图用点表示气温的高低。
相同点:
标题 横轴 纵轴 单位名称 单位长度
师:这张折线统计图的单位长度是多少?每一格表示多少?
揭题
2、认识折线统计图
师:从小丁丁的这张折线统计图中,你看懂了什么?(同桌讨论,交流)
每月平均气温、最高月平均气温
小结:根据折线统计图中点所对应的纵轴上的数据,我们可以读出2000年上海市每月的平均气温。
(2)气温的变化
整体观察
几月到几月之间气温没有变化?几月到几月之间气温呈上升趋势?几月到几月之间气温呈下降趋势?
1月到2月气温不变。(线是平的,表示数量不变)
2月到7月气温上升。(线由下往上,折线上升,表示数量增加)
7月到12月气温下降。(线由上往下,折线下降,表示数量减少。)
局部观察
2月到7月上升的过程中,变化情况又有什么不同?
2月到3月,3月到4月 大幅上升
折线越陡,变化越大。
5月到6月 缓慢上升
折线越平,变化越小
7月到12月气温的下降情况也有不同的变化,你观察到了什么?
小结:折线统计图是用点表示数量的多少,用折线的升降表示数量的变化情况。折线越陡,变化越大。
分析与应用
师:如果你是学校气象小组的成员,你会选择哪种表示方法呢?
比较条形统计图与折线统计图的作用。
三、巩固应用
1、辨一辨:下面的哪些问题适合用条形统计图表示?哪些问题适合用折线统计图表示?
4月份测量的每个同学的身高。每年4月份测量的自己的身高。
每天定时测到的气温。同一时刻测到的不同场所的气温。
2、试一试:根据上海某日气温变化情况折线统计图填空
折线统计图的横轴表示( ),纵轴表示( )。
纵轴上的1小格代表( )℃
气温最高的时刻是( )时,这时的气温是( )℃
这是每隔( )小时测得一次气温而得到的折线图。
白天气温是从( )时开始升高的,又从( )时开始下降的。
气温上升幅度最大的是( )时到( )时之间。
气温下降幅度最大的是( )时到( )时之间。
( )时到( )时气温没有变化。
这天有( )小时气温高于9℃
你能估测出这一天大约属于哪个季节吗?
说一说:生活中,你看到了哪些折线统计图?
四、归纳总结
师:通过本节课的学习,你有什么收获?
五、板书设计
折线统计图的认识
标题 横轴 纵轴 单位名称 单位长度 不变
大幅上升
点 数量的多少 缓慢上升
折线的升降 数量增减变化的情况 大幅下降
缓慢下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