初中语文人教版八年级上册
?国行公祭
为佑世界和平
?国行公祭
为佑世界和平
1937.12.13-1938.1
国行公祭,为佑世界和平
2017年12月13日,是第四个南京大屠杀死难者国家公祭日。
中国再次以隆重的公祭仪式悼念死难同胞。
人民日报刊登了新闻评论《国行公祭,为佑世界和平》,
作者有感而发,写下震撼人心的篇章。
同学们,
让我们品读这篇评论,谨记屈辱历史!
2
国行公祭,为佑世界和平
2
学习目标
重点
难点
素养
认真阅读课文
把握课文的主要内容
和写作思路
了解不同体裁新闻作品的结构和特点
了解新闻评论写作手法
铭记历史,不忘国耻
养成阅读新闻的习惯
培养热爱和平的思想感情
初读
牢固筑基
再读
重点分析
研读
拓展延伸
目 录
3
4
初读课文 牢固筑基
作者简介
字词认知
朗读课文
壹
国行公祭,为佑世界和平
“钟声”“中国之声”的简称,暗中蕴含有“警示钟声”的寓意。
它是人民日报国际评论,以“钟声”为笔名的国际评论自2008年11月推出后产生了较大影响。
取“钟声”这个笔名,是因为国际部记者和编辑针对一些重要的国际问题和涉华问题,希望发出中国自己的声音。
近年来,随着中国国际地位的不断提高,涉及中国的国际事务越来越多,国际社会对中国的期待也越来越多。
作为中国的权威媒体,人民日报有义务对一些重要的国际问题和涉华问题发表自己的看法,
同时针对一些国际社会的不实职责进行反驳。
钟声
人民日报国际评论栏目
5
国行公祭,为佑世界和平
掌握下列加点字的字音、字形
6
振聋发聩(kuì)
惨绝人寰(huán)
初衷(zhōng)
杀戮(lù)
篡改(cuàn)
抵赖(lài)
妄图(wàng)
辱没(r?)
呓语(yì)
遁形(dùn)
铭记(míng)
彰显(zhāng)
.
.
.
.
.
.
.
.
.
.
.
.
国行公祭,为佑世界和平
7
国殇
为国牺牲的人,这里泛指死难的军民
惨绝人寰
人世上还没有过的悲惨形容悲惨到极点。人寰,人间。
篡改
用作伪的手段对经典、理论、政策等进行改动或曲解
呓语
一指梦话;
二比喻荒谬糊涂的话;
振聋发聩
比喻唤醒糊涂麻木的人聩,聋。
遁形
隐藏形体,隐身
理解下列词语的含义
国行公祭,为佑世界和平
文章是要告诫人们什么?
文章是要向人们呼吁什么?
8
大声朗读课文,注意融入感情
并以两人小组的形式讨论以下问题
4
再读课文 重点分析
理清结构
分段讲解
贰
国行公祭,为佑世界和平
10
理清文章结构,归纳大意
第一部分(第1段)
第四个国家公祭日隆重举行,悼念死难同胞,珍爱和平。
第二部分(第2-4段)
正反对比,一方面表达国际社会和中国政府对南京大屠杀的鉴定立场。另一方面日本右翼势力还很顽固。
第三部分(第5-6段)
南京从“恐怖之城”到“和平之城”昭示中国人珍爱和平的决心。
国行公祭,为佑世界和平
1、开篇引用铭文,结合文题和课文内容试述其作用。
答:详实的叙述给人真实的感觉,用事实证明南京大屠杀的真实,历史不容置疑。
11
第一部分讲解
答:结构上:照应题目,引出下文;
内容是:国行公祭的意义、原因。
2、叙述南京大屠杀时为什么详实叙述时间、地点、人数。请说明理由。
国行公祭,为佑世界和平
12
答:用正面事实列举正义之士用各种形式悼念南京大屠杀死难的同胞。
答:和平与发展时当今社会发展的主题,日本右翼分子的顽固会阻碍和平的进程,与当前世界环境背道而驰,所以他们越顽固,就越引起世界爱好和平的人高度注意。
鼓楼医院的美国医生罗伯特·威尔逊正在医治被日军击伤右腿的14岁儿童
日本军官举行的杀人比赛
第二部分讲解
1、第二自然段讲了什么内容
2、为什么日本右翼越顽固,越会引起爱好和平的人们高度警惕?
国行公祭,为佑世界和平
答:忘记历史就意味着背叛。我们不仅要牢记这段耻辱,更应从中得到警示,勿忘国耻,振兴中华。
要牢记历史,以史为鉴,从中吸取历史教训,努力发展经济,提高综合国力,使中国早日跻身于世界强国之林。我们应刻苦学习,为建设祖国打好基础。
13
第三部分讲解
“南京这座城市时第二次世界大战中饱受战火摧残的一个典型,如今成为国际和平城市后,方便全世界的人们更多地了解中华民族热爱、追求和平的悠久历史。”
这句话给你什么启示。
4
研读重点 拓展延伸
问题思考
写作特色
叁
国行公祭,为佑世界和平
15
问题思考
文章题目是“国行公祭,为佑世界和平”,但是文章内容却没有写公祭场面,而是写正义之士如何祭奠南京大屠杀,日本右翼分子如何美化侵略,最后鉴定表明国家立场,这样写是否合理?
问
国行公祭这已经是第四次,所以场面无须花很多笔墨介绍,公祭的目的十分明确,那就是勿忘那段屈辱的历史,珍爱和平,开创未来。
因此,作者写正义之士的立场、观点做法,与日本右翼分子的言和形成鲜明的对比,这样更能突出文章“为佑世界和平”的主旨。
答
国行公祭,为佑世界和平
16
写作特色
对比手法
第三段——日本右翼篡改历史
写日本右翼分子的顽固态度既有他们对历史教科书的篡改,又有他们对历史的抵赖。
第二段——和平人士正义之举
用大量篇幅叙述爱好和平、珍爱和平人士的正义之举。内容上有媒体的表述,有正义之士纪念死难者的不同方式,有加拿大、美国,也有日本正义之士,有当今的动议,也有历史的记忆,全方位、多角度表述历史不可能被忘却。
通过对比,彰显了正义,让罪恶灵魂无处遁形。
主旨十分鲜明。
国行公祭,为佑世界和平
16
写作特色
史料
引用
“1937年12月18日,《纽约时报》在一则报道中写道:
‘大规模抢劫、侵犯妇女、杀害平民……日军将南京变成了一座恐怖之城。’”
“加利福尼亚街头不久前落成美国医生罗伯特·威尔逊的纪念碑前摆满鲜花
东京审判时,他是南京大屠杀的第一位证人”
这些史料充分表达文章主旨。旗帜鲜明地批驳了日本右翼分子的错误言行。
文章紧紧围绕主旨,大量引用史料,佐证事实的正确性。还原历史的本来面目。
国行公祭,为佑世界和平
17
课程小结
交代新闻背景,亮出观点:牢记历史,维护和平
南京从“恐怖之城”转变为“和平之城”
昭示中国人珍爱和平的决心
全世界正义之士:纪念死难者,正视历史
日本右翼分子:顽固地否定历史
世界和中国政府给日本右翼分子予以回击
国行公祭,为佑世界和平
1、完成课后练习
2、课外阅读《南京大屠杀》等相关文章,了解史实,写一篇读后感。
3、课外选看南京大屠杀相关纪录片和,了解史实影像资料;观看史实改编的电影,
了解影片中人物在特殊历史背景下的的行为和内心活动。
如:《南京大屠杀》2002年丹·史度曼执导的纪录片
《探索发现-南京大屠杀真相》
《南京!南京!》2009年陆川执导电影
《拉贝日记》2009年佛罗瑞·加仑伯格执导电影
18
课后作业
初中语文人教版八年级上册《国行公祭 为佑世界和平》教学课件
?勿忘国耻
?勿忘国耻
1937.12.13-1938.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