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单元测试卷(B)
时间:40分钟
满分:100分
一、填空题(每空2分,共16分)
1.
江河水不停地流入海洋,海洋里的水却不会溢出来,这是因为水蒸发变成了
。
2.
水是一种无
、无、
、无
、会
的物质。
3.
取一些冰块,在教室里放置一段时间,冰块会
,冰变成水后体积会
。
我们可以用右图所示的方法将不能溶于水的物质和水分离开,这种操作方法在科学中称为
。
二、判断题(每题1分,共10分)
1.
水只存在于江、河、湖、海中。…………………………………………………………(
)
2.
水的形态变化与温度变化有着密切联系。……………………………………………(
)
3.
在碎冰里加盐可以使碎冰的温度更低。………………………………………………(
)
4.
使用温度计应小心拿放。………………………………………………………………(
)
5.
盐、砂糖、沙子都能溶解于水。…………………………………………………………(
)
6.
我们可以通过加热的方法加快小苏打在水中溶解。…………………………………(
)
7.
混合的沙子和食盐,我们没有办法把它们分开。……………………………………(
)
8.
课堂上为了省时,其实不需要预测,直接做实验即可。………………………………(
)
9.
水在沸腾过程中,气泡会逐渐增多,而且自下而上越来越小。……………………(
)
10.
大部分物体具有“热胀冷缩”的性质。………………………………………………(
)
三、选择题(每题2分,共30分)
1.
向甲、乙两个大小相同的杯子里加入等量的水,用塑料薄膜盖好乙杯口,并固定好,甲杯口不盖。过一段时间发现(
)。
A.
甲、乙两杯水一样多
B.
甲杯水多于乙杯水
C.
乙杯水多于甲杯水
2.
下列关于水、水蒸气、冰说法错误的是(
)。
A.
它们是同一种物质
B.
它们不是同一种物质
C.
它们之间可以相互转化
3.
下列的(
)组物体都是可以流动的。
A.
玻璃、番茄酱、汽油、空气
B.
番茄酱、纯净水、空气、海水
C.
水晶、水蒸气、白云、冰雹
4.
打针时,护士为了让药粉快速地溶解在药水中,采用的方法是(
)。
A.
加热药粉和药水
B.
冷却药粉和药水
C.
将药粉和药水混合进行摇晃
5.
有一杯水温度是45℃,周围环境的气温是25℃,4小时后,这杯水的温度可能是(
)℃左右。
A.
10
B.
25
C.
35
6.
开水沸腾时,可以看到茶壶口的上方会出现“白汽”,这是(
)。
A.
水蒸气
B.
空气
C.
小水滴
7.
在融化冰块比赛中,每组各取一块大小几乎相同的冰块的原因是(
)。
A.
冰块不够
B.
比赛公平
C.
节约冰块
8.
夏天扇扇子,会感到身上很凉爽,这是因为(
)。
A.
夏天的风把身体周围的热空气赶跑
B.
扇来的风是凉的
C.
扇来的风加快了身上汗液的蒸发,汗液蒸发时要吸热
9.
有关白糖在水中溶解后,正确的说法是(
)。
A.
中间最甜
B.
底部最甜
C.
各个地方都一样甜
10.
做“比较食盐和小苏打在水中的溶解能力”的实验时,下列做法错误的是(
)。
A.
一小份食盐和一小份小苏打质量相同
B.
一杯水多,一杯水少
C.
两杯都进行搅拌
11.
将纸折成飞机时,(
)发生了变化。
A.
组成成分
B.
形状
C.
质量
12.
下列图中用于比较相同点和不同点的维恩图是(
)。
13.
下列自然现象不可能发生的是(
)。
A.
北极的冰块时时刻刻都在蒸发
B.
河里的水受热后结成冰
C.
烧开的水变成了水蒸气
14.
易拉罐被压扁和水结冰这两种现象的共同点是(
)。
A.
温度变化
B.
生成新物质
C.
形状和体积发生了变化
15.
将冰块放到水中,将出现的现象是(
)。
A.
冰块会慢慢沉下去
B.
冰块会浮在水面,慢慢融化
C.
冰块一边融化一边下沉
四、读图题(共20分)
1.
酒精灯是一种常见的实验仪器,请写出酒精灯各部分的名称。(14分)
(1)酒精灯里装的液体是
。
(2)用酒精灯加热时,应该用火焰的(
)。
A.
①
B.
②
C.
③
(3)在加热蒸发实验中,下列操作不当的是(
)。
A.
用酒精灯的外焰给蒸发皿加热
B.
加热后用灯帽盖灭酒精灯
C.
加热后直接用手去拿蒸发皿
(4)如果实验时,不小心把点燃的酒精灯弄翻了,下列做法错误的是(
)。
A.
马上跑远
B.
用湿抹布扑灭
C.
用沙土扑灭
2.
测量物体温度时必须学会读写温度计上的示数,下列摄氏温度计表示的温度分别是多少?(6分)
五、探究题(共24分)
1.
下面是小林同学在学习“水结冰了”一课时做的实验:先在烧杯中装满碎冰,然后把装有一半纯净水的试管插入碎冰中,再在碎冰中加入较多的食盐,最后用温度计测量水温的变化(图1)。当试管中的水大部分结冰后,取出试管和温度计(图2),并继续观察试管中冰水的变化,直到冰完全变成水,记录的数据如下表。(12分)
(1)如图1,试管中的水结冰了。这种现象叫做(
)。
A.
沸腾
B.
凝固
C.
蒸发
(2)记录表中第8~18分钟之间的温度没有记录。你认为这时的温度会(
)。
A.
下降到零度以下
B.
一直保持着0℃
C.
上升到零度以上
(3)小林一边观察一边思考:试管内的水结冰后,体积到底会不会发生变化?下列方法中,
(
)方法可以观察到体积是否有变化。
A.
先在试管水面位置做好标记
B.
一直用眼睛观察体积的变化
C.
先用量筒测量水的体积,再用量筒测量冰的体积
(4)观察表格中的数据,可以发现:试管里的水结冰之前,温度下降的速度(
),最后较长时间停留在0℃。
A.
先快后慢
B.
先慢后快
C.
是均匀的
2.
硬糖溶解与哪些因素有关,怎样使硬糖溶解得更快一些?(12分)
下面是三(1)班“钱学森科学兴趣小组”的实验记录表。
(1)这个实验用到哪些材料?在正确答案后面的方框内画“√”。
大小一样的硬糖□
两个烧杯□
注射器□
橡胶塞□
搅拌棒□
小刀□
冷水□
热水□
食盐□
酒精灯□
(2)观察记录表,不能加快硬糖溶解的方法有(
)。
A.
搅拌
B.
蒸发水
C.
将硬糖切成小块
(3)在做“水的温度是否影响溶解的快慢”实验时,保持不同的条件有
,保持相同的条件有
。
参考答案
第一单元测试卷(B)
一、1.
水蒸气
2.
色
味
固定形状
流动
3.
融化
减小
4.
过滤
二、1.
×
解析:水除了在江河、湖泊、海洋中存在,还存在于空气、动物、植物中。
2.
√
3.
√
解析:碎冰中加盐,可以促进碎冰融化,导致碎冰不断向周围吸收热量,周围温度更低。
4.
√
5.
×
6.
√
7.
×
解析:食盐可以溶于水,沙子不溶于水,可以将沙子从水中过滤出来,食盐通过蒸发的方法与水分离。
8.
×
9.
×
解析:水在沸腾的过程中,气泡自下而上越来越大,越来越多,最后到达水面就破了。
10.
√
三、1.
C
解析:如图
甲杯水蒸发了,乙杯水不变,因此乙杯水多于甲杯水。
2.
B
3.
B
解析:液体和气体都可以流动。
4.
C
5.
B
解析:当水温高于周围环境温度时,水会慢慢冷却,向周围散热,直至与周围环境温度一样。
6.
C
解析:茶壶口上方出现的“白汽”其实是一些细小的小水珠,这些小水珠是由从壶口冲出来的热的水蒸气遇到冷的空气凝结而成的。
7.
B
8.
C
9.
C
10.
B
11.
B
12.
A
13.
B
14.
C
15.
B
四、1.
①外焰
②焰心
③内焰
(1)酒精
(2)A
(3)C
(4)A
2.
-6℃
25℃
1℃
五、1.
(1)B
(2)B
解析:水结冰或冰融化时的温度为0℃
(3)A
(4)A
解析:从表格中可以发现0~4分钟,温度下降11℃,4~18分钟,温度下降4℃,18~26分钟,温度上升15℃,所以在冰融化的过程中,温度下降先快后慢。
2.
(1)大小一样的硬糖
两个烧杯
搅拌棒
小刀
冷水
热水后面画“√”
(2)B
(3)水的温度
物体颗粒大小、水量、都不搅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