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共66张PPT)
第一课
课标要求
知道“双百”的内涵;了解文革摧残文化艺术的史实;了解改革开放后文化艺术事业取得的重要成就;探讨在贯彻“双百”方针过程中的经验和教训
据陆定一回忆说:“曾经一位当过中央人民政府卫生部副部长的老同志,知道了苏联的巴甫洛夫学说之后,要改造中国的医学。他说:‘中医是封建医,西医(以细胞病理学者微尔和的学说为主)是资本主义医,巴甫洛夫是社会主义医。’我想在这样的认识指导下,当然就应该反对中医和西医,取消一切现在的医院,靠巴甫洛夫的药(只有一种药,就是把兴奋剂和抑制剂混合起来,叫‘巴甫洛夫液’)来包治百病。”
结合材料谈谈在当时学术研究中存在的什么倾向?
你认为如何才能合理解决?
一、“双百”方针的提出
1956年4月28日毛泽东在中共中央政治局扩大会议上(这次会议上,毛泽东提出了“百花齐放,百家争鸣”的方针) 。
50年代中期,国际形势云谲波诡,苏联和东欧发生了一系列重大政治事件,特别是1956年2 月苏共第二十次代表大会的召开,苏共二十大暴露出苏联体制的许多弊端,其中包括针对文艺和科学工作的种种清规戒律造成的对知识界积极性和创造性的挫伤。进一步坚定了中国决策者们冲破苏联模式的决心,加快了寻找中国式社会主义道路的探索步伐。
国际因素
1、社会主义改造基本完成,社会主义制度初步确立,但生产力发展水平还很落后,中国需要开始探索社会主义建设道路。迅速发展中国的经济、科学和文化,成为国家面临的迫切任务(必须调动一切积极因素建设社义)
————————必要性
2、在新的历史条件下,国家承认知识分子大部分已经是工人阶级的一部分同时也是调动知识分子建设社会主义积极性的需要。
国内因素
现在春天来了嘛,一百种花都让他开放,不要让几种花开放,还有几种花不让它开放,这就叫百花齐放。百家争鸣是诸子百家,春秋战国时代,二千年前那个时候,有许多学说,大家自由争论,现在我们也需要这个。在《中华人民共和国宪法》(允许)范围之内,各种学术思想,正确的,错误的,让他们去说,不去干涉他们。李森科、非李森科,我们搞不清,有那么多的学说,那么多的自然科学,就是社会科学,这一派,那一派,让他们去说,在刊物上、报纸上可以说各种意见。
——1956年5月2日,毛泽东在最高国务会议第七次会议上正式提出实行“双百”方针
2)推动了新中国文化事业的繁荣
“百花齐放、百家争鸣”
艺术领域实行百花齐放;
学术领域实行百家争鸣。
1、内涵:
3、意义:
1)是建设新中国文化事业的正确方针和根本保证
2、目的:
调动一切积极因素,建设社会主义
文 化 成 就
类别 作品名称
文学创作 《红岩》 《红日》 《红旗谱》 《创业史》
《保卫延安》 《谁是最可爱的人》
《林海雪原》 《雷锋之歌》
电影 《上甘岭》《南征北战》《英雄儿女》《青春之歌》《早春二月》《李双双》《五朵金花》
剧目 《龙须沟》《茶馆》 《蔡文姬》
《关汉卿》 《文成公主》
艺术精品 《东方红》 音乐舞蹈史诗
《洪湖赤卫队》 歌剧
《红色娘子军》 芭蕾舞剧
在朝鲜的每一天,我都被一些东西感动着,我的思想感情的潮水,在放纵奔流着。它使我想把一切东西,都告诉给我祖国的朋友们。但我最急于告诉你们的,是我思想感情的一段重要经历,这就是,我越来越深刻地感觉到谁是我们最可爱的人!
——魏巍《谁是最可爱的人》
梁斌
梁斌《红旗谱》封面
柳青
柳青《创业史》封面
杨朔
杨朔《现代散文选读》封面
刘白羽
刘白羽《刘白羽散文选》
贺敬之
雷锋之歌(节选)
——贺敬之
假如现在呵,
我还不曾
不曾在人世上出生,
假如让我呵,
再一次开始
开始我生命的航程——
在这广大的世界上呵,
哪里是我
最迷恋的地方?
哪条道路呵
能引我走上
最壮丽的人生?
面对整个世界,
我在注视。
从过去,到未来,
我在倾听......
话剧《茶馆》剧照
原著 老舍
郭沫若 《蔡文姬》剧照(北京人民艺术剧院演出)
郭沫若
话剧《关汉卿》剧照(北京人民艺术剧院演出)
田汉
西安音乐学院,1960年正式成立。
中央芭蕾舞团,成立于1959年。
东方歌舞团, 1962年月1月成立。
结合新中国成立初期文学艺术创作相关内容谈谈这一时期创作的主要特点?
1、内容上提倡“向时代学习,向人民学习”,热情讴歌社会主义革命和建设事业
2、在文艺创作方针上,中共中央提出”双百”方针
3、文学艺术作品创作出现了新中国成立以来的第一次高潮
二、“十年动乱”与文化凋零
(一)文化的浩劫
“文化大革命”的掀起以文艺界为切入口。
1、1965年《文汇报》《评新编历史剧〈海瑞罢官〉》出笼,政治色彩变浓,批判范围扩大。
2、1966年2月的彭真等起草《关于当前学术讨论的汇报提纲》(后称《二月提纲》)试图约束学术批判中的左倾错误,未果。
3、1966年2月的上海“部队文艺工作座谈会”,江青鼓噪“文艺黑线专政论” 。
——文学艺术惨遭摧残开始。
4、“八亿人八个样板戏”。
1966年4月,吴晗、邓拓、廖沫沙因合撰杂文集《三家村札记》而被定为“三家村反党集团”
北京师范大学的学生在查阅资料,写批判文章。
吴晗
邓拓
廖沫沙
京剧《奇袭白虎团》
京剧《沙家浜》
《智取威虎山》
《红灯记》
《海港》
交响乐《沙家浜》
《红色娘子军》
芭蕾舞剧《白毛女》
剧作家吴祖光(中)和他的妻子——著名演员新凤霞一起被下放劳动改造
(1)优秀文化典籍遭破坏,国家文物遭摧残
破四旧 (旧思想、文化、风俗、习惯)
(2)优秀文艺人士遭迫害甚至迫害致死
全国横扫一切“牛鬼蛇神”
样板戏流行
(3)中外优秀作品禁演,文艺创作万马齐喑
三、文化体育事业的繁荣
(文学艺术的第二个高峰期)
文艺工作者第四次全国代表大会在京召开
纪念邮票(首日封)
1979年,第四次全国文代会上曹禺(左二)、阳翰笙(中)、丁玲(右)在一起
1979年10月30日至11月16日,中国文学艺术工作者第四次全国代表大会在北京举行。邓小平代表中共中央和国务院致祝词。
“文艺为人民服务,
为社会主义服务”
————新时期文艺工作的总方向
我们要继续坚持毛泽东同志提出的文艺为最广大的人民群众、首先为工农兵服务的方向,坚持百花齐放、推陈出新、洋为中用、古为今用的方针,在艺术创作上提倡不同形式和风格的自由发展,在艺术理论上提倡不同观点和学派的自由讨论。
坚持“双百”方针,就是要在宪法和法律允许的范围内,充分尊重作家艺术家的创造性劳动,提倡不同学术观点、艺术流派的争鸣和切磋,提倡健康说理的文艺批评。
——邓小平《在中国文学艺术工作者第四次代表大会上的祝辞》
1、文化艺术再现勃勃生机
名称 类型
鲁迅文学奖 优秀文艺创作
茅盾文学奖 优秀长篇小说
五个一工程奖 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建设
金鸡奖 百花奖 华表奖 电影荣誉奖
金鹰奖 飞天奖 电视艺术大奖
路遥
《路遥全集》书影
电影《巴山夜雨》剧照
片名:巴山夜雨
导演:吴永刚 吴贻弓
出品年代:1980年
出品公司:上海电影制片厂
内容简介:
雾蒙蒙的山城,一艘开往武汉的客轮即将启航。 被“四人帮”关押六年的诗人秋石作为要犯被一男一女押送上船。秋石眷恋山城,这里有死去的爱妻和未见过面的女儿小娟子。 三等舱里除了他们三人外,还有卖身还债的农村姑娘杏花、仗义执言的女教师、饱经折磨的老艺人关盛轩、赶来祭奠死于武斗的独生子的老大娘、青年工人宋敏生, 还有一机敏地出入舱房的小女孩。人们各有心事和苦痛,但当认出秋石这位知名诗人,就都把同情倾注给他,同时都厌恶唯我独尊的女解差刘文英。 午间,宋敏生上岸采来野菊献给诗人。晚间,杏花投江自尽,秋石跳水相救。秋石等人的思想行为从根本上动摇了刘文英的“信念”,认识到自己原来是个“精神囚徒”。 当她得知那个孤苦无依、四处流浪的小女孩正是秋石的女儿时,决心援救这对父女。最后,在船长、乘警以及男解差李彦等人通力协助下,秋石背着女儿,在宜昌上岸,走向生活。
《巴山夜雨》介绍
该片获1981年第1届中国电影金鸡奖最佳故事片奖、最佳编剧奖、最佳女主角奖(张瑜)、最佳男女配角集体奖(石灵、欧阳儒秋、茅为惠、林彬、仲星火、卢表)、最佳音乐奖,获文化部1980年优秀影片奖。
电影《牧马人》剧照
片名:牧马人
导演:谢晋
编剧:李准
主要演员:朱时茂、丛珊、牛犇
出品年代:1982年
出品公司:上海电影制片厂
根据张贤亮小说《灵与肉》改编。
1980年,旅居美国的华侨企业家许景由在女秘书宋蕉英的陪同下回国旅游,并寻找失散多年的儿子许灵均。经过中国旅行社的帮助,许灵均从西北的敕勒川牧场赶到北京饭店,同父亲许景由见面了。
由于包办婚姻,许景由与妻子一直不和,后来丢下妻儿离家出走。在许景由走后的第4天,许灵均的母亲就病故了。从此,他孤苦伶仃地生活在这个世界上。
30年过去了,许景由为没尽父责,深感内疚,他决心把儿子带回美国,继承遗产。这时,许灵均想起了贤惠能干的妻子秀芝和活泼可爱的儿子清清。他们一家人是那么的亲热、和睦,他怎能离开妻儿去国外呢?
夜晚,许景由向儿子倾吐思念之情,许灵均也向父亲倾诉自己的坎坷经历:1957年,他被打成“右派”,来到西北牧场劳动。那时,他感到孤独、绝望,曾想结束自己的生命。可是,他还是活下来了。是大自然纯净了他的思想,是劳动陶治了他的感情,是质朴、善良的牧区人民温暖了他的心。他一辈子也不会忘记在牧场的那些岁月。
《牧马人》介绍
他解除劳教后,因无家可归,被留在牧场放牧。老牧民董大爷给他钉上门帘子挡冷风,董大娘送来了热腾腾的面条。十年动乱中,郭子等牧民想方设法保护他免遭横祸。在他们之中,他找到了父亲和母亲,找到了温暖和希望,找到了勇气和力量。
“文革”中,从四川逃荒到敕勒川牧场的农村姑娘李秀芝,举目无亲,无处安身。善良的郭子将她带到许灵均的小破屋里。秀芝不嫌许灵均是“右派” ,许灵均感激秀芝对他的信任。秀芝把他破旧的小屋,收拾得焕然一新,并养起了鸡、鸭、鸽,成了“海陆空”司令。
不久,他们又有了儿子清清,为这个幸福的家庭又增添了新的欢乐。粉碎“四人帮”后,许灵均被错划的“右派”帽子得到“摘除”,他又走上讲台,把知识奉献给牧场的后代, “天苍苍,野茫茫,风吹草低见牛羊。 ”这首民歌在祁连山麓回响,也在身处北京饭店的许灵均的心中回响。他又想起离别的前夜,妻子的无限信赖和深刻理解,使他激动万分。他不能离开祖国,这里有他的亲情、他的爱、他的根。许景由不再勉强儿子跟他走了,他嘱托儿子在大陆为他买好墓地,死后他想葬在祖国。
送走了父亲,许灵均又踏上了他用汗水浸过的土地,又回到患难与共的亲友中间,回到了相濡以沫的妻子身边。
影片获1983年第3届中国电影金鸡奖最佳男配角奖(牛犇)、最佳剪辑奖(周鼎文),获1983年第6届《大众电影》百花奖最佳影片奖、最佳男配角奖(牛犇),获文化部1982年优秀影片奖。
电影《红高粱》剧照
片名:红高粱
导演:张艺谋
主要演员:巩俐、姜文
出品年代:1987年
出品公司:西安电影制片厂
我奶奶那年19岁,为换一头骡子,曾外祖父把她嫁给了十八里坡的50多岁的李大头。按我们家乡的规矩,要用颠轿的方法折腾新娘子,路上,不管轿夫怎样折腾,我奶奶死不吭声。行至青杀口,从密密的高梁地杀出一个劫道人,要抢轿夫的工资和我奶奶。生来胆大的轿头余占鳌瞅准机会扑向劫道人,轿夫们一拥而上,几下就要了他的命。三天后,我奶奶回门,行至青杀口,被一蒙面人劫进了高梁地。惊恐之下,我奶奶发现这人竟是余占鳌,两人相对,激情迸发。从此,他就成了我爷爷。几天后我奶奶回家,发现李大头死了。众伙计纷纷议论不想干了。我奶奶的一通话劝住了众伙计,撑起这个烧酒作坊。这时,我爷爷喝得醉醺醺,他对伙计们胡说八道,我奶奶一怒之下让众伙计把他扔进空酒缸。这时,土匪秃三炮劫走了我奶奶,我罗汉大叔和伙计们东拼西凑了3000块大洋,将我奶奶赎回来。我爷爷看到鬓发不整的我奶奶,一种羞辱感折磨着他。他跑到秃三炮的狗肉铺,把菜刀架在秃三炮的脖上。秃三炮用脑袋保证没有动我奶奶,我爷爷才饶了他一命。回到烧酒作坊,我爷爷在刚酿好的高梁酒里撒了一泡尿,没想到这酒成了好酒,我奶奶给它取名叫十八里红。我爹9岁那年,日本鬼子修路到青杀口。他们用刺刀逼着乡亲们踩倒高梁,还杀害了我罗汉
《红高粱》介绍
大叔。夜晚,我奶奶搬出当年罗汉大叔酿的十八里红让伙计们喝,大家唱着《酒神曲》,斗志昂扬地去打日本鬼子。我奶奶做好了饭菜,挑着担子去犒劳我爷爷他们。路上,一辆日本军车开过来,机枪响了,我奶奶只“唉”了一声就倒下了。愤怒的我爷爷和众伙计像疯了一样抱着火罐、土雷冲向日本军车。军车炸飞了我爷爷,他已全然痴呆。爷儿俩站在我奶奶尸体旁,静无一言。
电视连续剧《红楼梦》剧照
《白蛇传·游湖》 剧照
2、体育成就举世瞩目
1979年 中国重返奥委会
20世纪80年代,中国女排赢得“五连冠”
1984年第23届洛杉矶奥运会上,许海峰获奥运会第一金
1992年和1996年,巴塞罗那和亚特兰大两届奥运会上,中国均夺得了16枚金牌,居金牌榜第四位
2000年悉尼奥运会上,中国名列金牌榜第三位
2001年,北京申奥成功
第43届世乒赛上中国女队再次蝉联女团冠军
我国体操运动员李宁,在第11届世界大学生运动会上,获得三枚金质奖章。在一九八一年的世界锦标赛上,一举囊括了全部七项金牌。
“百花齐放,百家争鸣” ,我看这应该成为我们的方针。艺术问题上百花齐放,学术问题上百家争鸣。
——1956年4月28日,毛泽东在中共中央政治局扩大会议上的讲话
许多部门至今还是“死人”统治着。……许多共产党人热心提倡封建主义和资本主义的艺术,却不热心提倡社会主义的艺术。
——1963年12月12日,毛泽东就文艺工作做出的批示
“百花齐放,百家争鸣”,是我们党促进科学技术进步和文艺事业发展的基本方针。今天,贯彻这一方针,对于建设和谐文化、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推进现代化建设,具有重要的指导意义。
———— 2004年温家宝政府工作报告中的讲话
结合毛泽东前后不同的讲话,探讨“双百”方针在执行中遭遇挫折的一个很重要的因素。
结合毛泽东1956年讲话和温家宝讲话谈谈你对双百方针重要性的认识?
左倾错误泛滥,影响到文化领域
通过对“双百”方针的学习,我们应该从中吸取什么经验教训
“双百方针”是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新文化的一个组成部分,只有坚持这一方针,才能促进文化艺术和社会主义事业的发展,反之就会阻碍社会的发展。
“双百”方针
提出
贯彻
活力初现
遭遇挫折
重现春天
1956年
文革时期
1978年
1 .中共中央正式提出“双百”方针
是在( )
A .国民经济恢复时期
B .全面建设社会主义时期
C .“文革”时期
D .社会主义建设新时期
B
2.下列对“双百”的表述,不正确的是( )
A.是毛泽东同志在1956年4月的中共中央政治局扩大会议上正式提出的。
B.毛泽东曾多次阐述这个方针,并强调 必须实行这个方针。
C.它是一个基本性的暂时性的方针。
C
5 .下列哪一作品不是“文革”时期的
样板戏( )
A .《红灯记》 B .《红色娘子军》
C.《沙家浜》 D. 《丹心谱》
D
我们要继续坚持毛泽东同志提出的文艺为最广大的人民群众、首先为工农兵服务的方向,坚持百花齐放、推陈出新、洋为中用、古为今用的方针,在艺术创作上提倡不同形式和风格的自由发展,在艺术理论上提倡不同观点和学派的自由讨论。
——邓小平《在中国文学艺术工作者第四次代表大会上的祝辞》
结合材料,探讨新中国文学艺术事业发展的经验教训。
经验教训:
(1)文艺要为人民服务
(2)允许文艺领域,百花齐放、百家争鸣
(3)要坚持正确的文艺创作思想
(4)勇于艺术创新
自我评测
结合正反两方面的经验教训,评价贯彻执行“双百”方针的重要意义。
“双百”方针是社会主义改造基本完成后,党中央适应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的需要,为繁荣新中国文化事业的需要而作出的、符合科学与文化发展规律的伟大决策,是对马克思主义文化理论尤其是文化建设理论的一大贡献和发展。任何事物都是在发展过程中不断完善的,同时会遭受一些挫折。在当时社会主义与资本主义两大阵营对立、东西方文化论争充满浓厚的意识形态色彩的国际大背景下,对于社会主义事业的建设党和国家领导人也处于摸索阶段,不可避免地会出现挫折。在经历了反右斗争扩大化和“文化大革命”的干扰和破坏后,经过十一届三中全会的拨乱反正,和之后邓小平等领导人对之给予的不断完善,事实证明“双百”方针是正确的。正确地贯彻和执行“双百”方针不仅对于当前,而且对于今后都有重要的意义。
“百花齐放”这一思想的提出,是在1951年。当时,国内关于京剧问题的发展出现了争论,一派主张全部继承;另 一派认为京剧是封建主义的,主张全部取消。1951年4月,毛泽东为中国戏曲研究院题词:“百花齐放,推陈出新。”他主张京剧还是要,不单是京剧,各种戏曲形式都要去其糟粕,取其精华,加以继承。
“百家争鸣”是毛泽东在1953年就中国历史问题的研究提出来的。当时中国两位受党的领导人器重的大历史学家郭沫若和范文澜,在中国历史的分期上有不同看法,分别提出了春秋战国封建说和西周封建说。郭沫若主张中国奴隶社会和封建社会的分期标志在春秋战国时代,范文澜认为中国封建社会始于西周。郭和范都是中国公认的马克思主义史学家,虽然毛泽东本人在历史分期问题上更倾向于郭沫若一些,但他确实不好做出孰是孰非的结论,便认为解决历史问题还是自由争鸣为好。
当时,“百花齐放”,“百家争鸣”这两 个口号都只是分别向一个领域提出,而“百家争鸣”的口号还没有公开宣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