地理:2.1 荒漠化防治的对策和措施 第2课时 复习课件(新人教版必修3)

文档属性

名称 地理:2.1 荒漠化防治的对策和措施 第2课时 复习课件(新人教版必修3)
格式 zip
文件大小 1.0MB
资源类型 教案
版本资源 人教版(新课程标准)
科目 地理
更新时间 2012-04-07 22:40:52

图片预览

文档简介

(共33张PPT)
第2课时 荒漠化防治的对策和措施
第 2 课时
荒漠化防治的对策和措施
荒漠化防治的对策和措施
潜在荒漠化
扭转
1 . 荒漠化的防治包括三个方面的内容:一是预防
①____________的威胁,二是②_____正在发展中的荒漠化土地
的退化,三是恢复荒漠化土地的③_______。
生产力
2 . 荒漠化的防治原则:应坚持维护④________与提高
⑤_________相结合,治山、治水、治⑥___、治⑦___相结合的
原则,在现有的经济、技术条件下,以防为主,保护并有计划
地恢复⑧_________,因地制宜地进行⑨_________。
生态平衡
经济效益


荒漠植被
综合整治
3.防治荒漠化的具体措施:
(1)合理利用⑩_______;
水资源
生物
工程
(2)利用 _____措施和 _____措施构筑防护体系;
(3)调节 ___、林、牧用地之间的关系;

能源
(4)采取综合措施,多途径解决农牧区的 ______问题;
(5)控制 _________。
人口增长
三北
4.我国政府一直十分重视西北地区的生态建设和荒漠化防
治,先后实施了“ _____”防护林体系建设、天然林保护、退
耕还林还草、防沙治沙等多项生态环境治理工程。
1.下列不属于防治荒漠化内容的是(
)
A.预防潜在荒漠化的威胁
B.扭转正在发展中的荒漠化土地退化
C.重点治理已遭沙丘入侵的地段
D.恢复荒漠化土地的生产力
【答案】C
沙障建设的主要目的是(
)
A.保护宁夏平原的农田
2.(2011 年梅州月考)宁夏中卫县境内包兰铁路沿线方格状
B.保护铁路畅通无阻
C.调节气候
D.减少水土流失
【答案】B
)
3.下列属于防沙工程措施的是(
A.封沙育草
B.营造乔、灌木结合的防沙林带
C.建立农田防护林网
D.设置沙障工程
【答案】D
4.下列荒漠化中,比较容易治理和利用的是(
)
A.撒哈拉沙漠
B.塔克拉玛干沙漠
C.原生沙质荒漠和砾漠
D.水分和植被条件相对较好的荒漠
【答案】D
(
)
A.禁止在草原上滥挖“发菜”和其他野生药材
B.营造防护林带
5.(2011 年佛山期中)下列哪些做法不利于沙尘暴的防治?
地区 水资源的合理利用
农作区 改善耕作和灌溉技术,推广节水农业,避免土壤
盐碱化
C.鼓励牧民在草原上放牧山羊
D.建立沙尘暴监测、预报系统
【答案】C
荒漠化防治的对策和措施
1.合理利用水资源
牧区草原 减少水井数量,以免牲畜数量无序增长
干旱的
内陆地区 合理分配河流上、中、下游水资源,既要考虑上、
中游的开发,又要顾及下游生态环境的保护
2.利用生物措施和工程措施构筑防护体系
图 2-1-5
3.调节农、林、牧用地之间的关系,坚持“宜林则林、宜
牧则牧”原则
图 2-1-6
4.采取综合措施,多途径解决农牧区的能源问题
图 2-1-7
5.控制人口增长
通过控制人口过快发展和提高人口素质,建立人口、资源、
环境协调发展的生态系统,利于防治荒漠化。
教师专享
【知识经纬】
1.因地制宜治理荒漠化
荒漠形成的原因不同,治理的措施也不同。在气候干旱条
件下形成的荒漠,植树种草的效果是不显著的,因太缺乏水源,
植物难以存活。必须依靠设置人工沙障,如埋入草方格来固定
沙层;要防止沙丘流动,也要注意防止绿洲的盲目扩大,以防
止水资源更短缺。在半干旱地区的荒漠草原地带,经济活动要
有利于植被的保护,还要在有水源的地方植树种草,迫使沙漠
退缩。对于半湿润的地带,甚至湿润地带的荒漠化现象要加强
林木保护、提高土壤肥力等,防止土地质量下降。
2.绿洲地区多层防护体系
【样题】(2010 年广州期中)读植被、风速与输沙率的关系
图(图 2-1-8),回答(1)~(2)题。
图 2-1-8
(1)图中反映出(
)
①横坐标表示风速;②竖坐标表示输沙率;③曲
线表示不同植被覆盖率下输沙率与风速的关系。
①同一植被覆盖度下,风速越大,输沙率越高→
输沙率与风速呈正相关;
A.同一植被条件下,输沙率与风速呈负相关
B.同一风速条件下,输沙率与植被覆盖度呈负相关
C.在植被覆盖度为 10~20%时,风速对输沙率的影响较小
D.输沙率与植被、风速的关系不明显
②同一风速条件下,植被覆盖度越高,输沙率越低→输沙
率与植被呈负相关;
③植被覆盖度为 10~20%时→输沙率随风速的增加变化较
大→植被覆盖度越小,风速对输沙率的影响越大。
【答案】B
)
(2)由图可知,防治荒漠化的有效措施是(
A.合理利用水资源
B.保护和恢复天然植被、植树种草
C.设置沙障固沙
D.小流域综合治理
植被、输沙率与风速三者关系。
植被覆盖度越小,风速对输沙率的影响越大→加
大植被覆盖度,有利于降低风速对输沙率的影响→有效措施是
植树种草,恢复植被。
【答案】B
教师专享
【备用样题】阅读材料,回答下列问题。
材料一:通过统计记录,科学家们发现,我国沙尘暴的主
要发生区域在青藏高原和北方干旱、半干旱地区。其中,每年
的 12 月到次年 3 月,沙尘暴发生中心集中在青藏高原上,并随
时间推移中心向北推移。
材料二:现在珠峰地区海拔 6 300 米以下,基本没有常年
积雪。冰川退缩后,在珠峰北坡形成越来越高的戈壁滩。
(1)分析每年的 12 月至次年 3 月沙尘暴中心集中在青藏高原
上的原因。
①每年的 12 月至次年 3 月;②青藏高原生态环境
脆弱;③青藏高原为高寒气候。
从青藏高原的地理位置、地形、气候等自然条件
分析→12 月至次年 3 月为冬季→受冷高压控制,多风;地表疏
松,植被稀疏;高寒气候,干旱、降水少等→易发生沙尘暴。
【答案】冬季受高气压控制,大风天气多;气候干旱,降
水少;地表疏松物质多;地表缺乏植被的保护。
(2)现在珠峰地区海拔在 6 300 米以下,基本没有常年积雪。
这一现象可能给青藏高原地区的自然环境带来怎样的影响。
①积雪减少导致冰雪融水减少;②对自然环境的
影响。
冰雪融水减少→干旱加剧→植被减少,风蚀加剧→
生态环境进一步恶化。
【答案】冰雪融水减少,加剧了干旱的程度;地表遭受风
蚀加剧;影响植被生长,生态环境进一步恶化。
(3)“风沙滚滚天畔来,白天屋里点灯台,行人出门不见路,
一半草场沙里埋”。这是流行于内蒙古一带的顺口溜,其具体
反映了哪种地理现象?要缓解这种地理现象,当地应采取哪些
措施?
①风沙滚滚,草场沙里埋;②内蒙古一带的主要
生产活动。
①草场沙化、扬沙天气→荒漠化现象。
②内蒙古地区→生产活动:放牧、农耕、采矿等→加剧荒
漠化进程→针对不合理的生产活动提出对策。
【答案】荒漠化现象。退耕还林还草,合理放牧,合理利
用水资源,工矿交通建设中注意环境保护。
(2011 年佛山期中)读我国西北地区自东向西景观变化示意
图(图 2-1-9),完成 1~3 题。
图 2-1-9
1.引起图示景观自东向西变化的自然因素是(
)
B.降水
D.洋流
A.地形
C.热量
【答案】B
)
2.促进图示地区区域农业发展的主要措施是(
A.合理规划农业用地
B.发展立体农业
C.退田还湖
D.保护湿地
【答案】A
3.在防沙治沙的过程中,为进一步改善我国西北地区的生
态环境,以下采取的相应措施中正确的是(
)
①植树种草,加强防护林建设
②确定合理的载畜量

进行大规模人工降雨
④退耕还牧
⑤大打机井,大规模开采
地下水
⑥开展大规模垦荒行动
B.③⑥
D.④⑥
A.①⑤
C.①②④
【答案】C
4.(2011 年广州期中)从根本上说,治理生态环境问题应该
(
)
A.调整产业结构
B.合理放牧
C.设置草方格沙障
D.控制人口增长
【答案】D
是(
)
5.(2011 年佛山期中)西北干旱和半干旱地区的荒漠化日趋
严重,其关键是缺水,为了解决水资源问题,行之有效的措施
A.启动“南水北调”西线方案,再从黄河引水到甘肃和新

B.利用科技手段,增加山岳冰川融水量,使塔里木河水量
增加
C.限制畜牧业发展,使草场得到生息和恢复
D.发展节水灌溉、绿洲农业,采取休耕制,退耕还草、退
耕还林保护生态资源
【答案】D
6.(2011 年佛山段考)读图 2-1-10,完成下列问题。
图 2-1-10
(1)图中①地区绿洲退化严重,对这一现象形成的原因,下
列推测成立的是________。
ABCD
A.人口增长迅速
B.耕作技术落后,灌溉措施不当,出现次生盐渍化
C.为争取区域内粮食自给,大力开荒种粮
D.气候变暖,蒸发量增大
过度放牧
过度开垦
E.水资源污染严重
(2)图中②地区荒漠化的人为原因是________、________。
合理利用该处土地资源的措施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制定合理的载畜量,防止过度放牧
退耕还林还草,植树造林
生态措施和工程措施相结合
(2010 年佛山期中)2008 年 12 月 16 日至 18 日,在由国家林
业局举办的“林业碳汇与生物质能源发展国际研讨会”上获悉:
目前,我国森林面积达到 1.75 亿公顷。结合我国部分防护林分
布图,回答 1~2 题。
1.国家大力推进“退耕还林”政策的直接目的是(
)
②提高生态质量
③提高农民收入
①增加木材产量
④调整农业结构
A.①②
B.③④
C.①③
D.②④
【答案】D
2.图中各防护林主要作用的叙述,正确的是(
)
A.①涵养水源、保持水土、保护农田
B.②防风固沙、保持水土、保护农田
C.③抵御海风、海浪和暴雨的袭击
D.③进行平原绿化、美化城市环境
【答案】C
)
3.我国西北地区以干旱为主的自然景观的主要成因是(
A.地处东南季风的背风坡
(2010 年广州期中)荒漠化是人为因素和自然因素综合作用
于脆弱的生态环境的结果。据此回答 3~5 题。
B.深居内陆,地形阻隔
C.植被稀少,河流短小
D.常年受亚洲高压控制
【答案】B
4.防治荒漠化的核心是(
)
A.预防具有潜在荒漠化的土地
B.扭转正在发展的荒漠化土地
C.恢复已经发生荒漠化的土地
D.协调人与自然的关系
【答案】D
5.对防治荒漠化可行的措施有(
)
①抽取地下水
②生态移民
③建设防护林体系
④开采
矿产资源
A.①②
B.②③
C.②④
D.③④
【答案】B