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共32张PPT)
第1课时 珠江三角洲工业化与城市化的背景条件
第二节
区域工业化与城市化——以我国珠江
三角洲地区为例
第 1 课时 珠江三角洲工业化与城市化的背景条件
工业化与城市化
1.一般而言,工业化与①_______是推动区域经济社会发
展的主要动力。
城市化
2.区域②_______必然带来城市化,③_______反过来又会
促进④_______。不同的区域因发展条件不同,工业化和城市化
的道路及其⑤_________、水平高低存在着较大的差异。
对外开放的前沿
1.现在,珠江三角洲地区已成为仅次于⑥_____________
地区的城市密集区。
长江三角洲
2.对外开放的前沿
掌握珠江三角洲地区工业化与城市化发展的国内外背景和
有利的地理条件。
工业化
城市化
工业化
起步早晚
(1)发达国家和地区的产业结构调整:20 世纪七八十年代,
发达国家处于产业结构调整过程中。一方面,第二产业所占比
重不断下降,⑦_____产业所占比重不断上升;另一方面,在工
业内部,劳动力和资源密集型产业所占比重不断下降,
⑧___________密集型产业所占比重不断上升。
(2)国家的对外开放政策:本区作为对外开放的前沿,并
给予许多⑨_________,使其优先于其他地区吸引外资。
(3)良好的区位:毗邻⑩_____,靠近 _______;发挥劳动
力丰富,地价低廉的优势。
优惠政策
港澳
东南亚
第三
技术、知识
(4)全国最大的侨乡之一:本区与港澳同胞、海外华侨有着
共同的文化背景和亲密的血缘关系。
工业化与城市化的推进
1.珠江三角洲地区在改革开放以后,工业化进程呈现出两
个发展阶段。
劳动密集型
劳动力
较慢
2.工业化加快了城市化
(1)一方面,乡村地区变成城镇,城镇数量猛增,呈现出
城市与乡村
____________交错分布的景观。
(2)另一方面,城市的规模迅速扩大。
高新技术
信息化
产业结构
政策
劳动力
1.关于区域城市化和工业化的说法,错误的是(
)
A.一般而言,工业化与城市化是推动区域经济发展的主要
动力
B.区域工业化与城市化是两股互相促进的力量,区域工业
化必然带来城市化
C.不同区域工业化与城市化因其发展条件不同,在起步早
晚、水平高低方面存在着较大差异
D.发达国家同发展中国家的工业化与城市化水平基本保持
一致
【答案】D
2.珠江三角洲地区 20 世纪 80 年代以后,工业化、城市化
较快的关键条件是(
)
A.发达国家和地区的产业结构调整
B.珠江三角洲长期积累的结果
C.珠江三角洲地区平坦的地形
D.本区人口众多、农业发达
【答案】A
原因是(
)
A.政治因素
B.气候因素
3.20 世纪 80 年代,深圳吸引了大量的人口迁入,其主要
C.经济因素
D.资源的开发
【答案】C
变化是(
)
A.第一、三产业都上升
B.第一产业上升,第三产业下降
C.第一、二产业都上升
D.第一产业下降,第三产业上升
4.(2011 年中山联考)改革开放以来,我国三大产业结构的
【答案】D
5.(2011 年惠州期末)珠江三角洲工业化和城市化最关键的
区位条件是(
)
A.沿海,毗邻港澳,靠近东南亚
B.著名侨乡
C.发达国家产业调整
D.对外开放
【答案】A
一、对外开放的前沿
珠江三角洲地区工业化和城市化水平的迅速提高,有着特
定的国际国内背景和有利的地理条件。
二、工业化与城市化的推进
珠江三角洲的工业化呈现出两个发展阶段。
第一阶段(1979~1990 年)表现为:
图 4-2-1
第二阶段(1990 年以后)表现为:
图 4-2-2
地区 推动力
珠江三角洲模式 对外开放、外资企业建立
浙江温州模式 小商品经营、个体私营企业发展
苏南模式 大城市扩散、乡镇企业发展
云南德宏模式 延边开放、边贸发展
东北模式 森林、矿产资源开发,国有大中型企业建立
教师专享
【知识经纬】
我国几种区域城市化典型模式的比较
【样题】珠江三角洲自古就是我国经济发展的中心之一,
而且是对外经济文化交流的重要地区。读图 4-2-3 并根据相
关资料回答下列问题。
图 4-2-3
(1)分析图示地区发展经济的有利条件。
①自然条件:该地为亚热带季风气候区,降水多,
地势平坦,土壤肥沃等;②社会经济条件:科技较发达,海陆
交通便利;劳动力充足等。
该地区发展经济的有利条件→主要从自然条件及
社会经济条件进行分析。
【答案】珠江三角洲地区属亚热带季风气候区,降水丰沛,
珠江水系水网密布,发展农业生产的水热条件非常优越,农作
物可以一年两到三熟;此地区地势平坦,土壤肥沃;该地区地
理位置优越,海陆交通便利;科技较发达,劳动力充足;政府
政策优惠等。
(2)改革开放以后,珠江三角洲部分地区率先成为对外开放
的窗口,原因何在?
珠三角有众多侨乡,毗邻港澳。
珠三角率先对外开放的原因→主要从该地区的历
史原因、地理区位条件进行分析。
【答案】地理上毗邻港澳,多侨乡,具有对外交往的传统。
(3)图示区域内,香港以自由贸易(转口贸易)和金融服务而
成为举世闻名的“自由港”;广州和珠海等地则以制造加工业
而闻名。分析该地区的产业分布对本地区经济发展的积极影响。
①香港以第三产业为主;②广州、珠海等地以第
二产业闻名;③发达国家和地区的产业结构调整:第二产业比
重下降,第三产业比重上升。
积极影响→港澳与珠三角地区优势互补→有利于
该地区的产业结构调整。
【答案】香港以第三产业闻名,广州、珠海等地以第二产
业闻名,这二者优势互补,相互促进。香港拥有充足的资本和
完善的市场机制,有力地促进了经济发展。珠江三角洲具有良
好的发展空间和条件,如人力资源丰富、自然条件优越、交通
便利等。
教师专享
【备用样题】读图,回答下列问题。
(1) 珠 江 三 角 洲 地 区 的 工 业 化 进 程 呈 现 出 两 个 阶 段 ,
________年为第一阶段,________年以后为第二阶段。
(2) 珠 江 三 角 洲 在 第 一 个 发 展 阶 段 中 , 其 主 导 产 业 是
________ , 在 第 二 个 发 展 阶 段 中 , 其 主 导 产 业 是
________________。
(3)在珠江三角洲工业化进程的第一个阶段中,工业增加值
的增长________,原因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20 世纪 90 年代,珠江三角洲地区进行产业结构升级,推
进 ________ 的 发 展 ; 2002 年 , 珠 江 三 角 洲 成 为 全 国 最 大 的
________产业基地。
①改革开放以来,珠江三角洲地区的工业化进程
有两个阶段:1979~1990 年为第一阶段,主导产业为劳动密集
型产业,工业总产值增长较慢;②第二阶段是 1990 年以后,高
新技术产业逐渐取代传统的劳动密集型产业而成为珠江三角洲
地区的主导产业,工业总产值增长较快。
珠三角产业结构变化原因→成本变化、产业结构
升级→工业总产值增长的变化。
【答案】(1)1979~1990
1990
(2)劳动密集型产业
高
新技术产业
(3)慢
改革初期,外商出于风险考虑,投资规模
小
(4)高新技术产业
电子信息
图 4-2-4 中四条曲线分别代表珠江三角洲、长江三角洲、
京津唐和辽中南四地区城市数量的变化过程。读图,回答 1~2
题。
图 4-2-4
1.图中代表珠江三角洲地区城市数量变化曲线的是(
)
A.①
B.②
C.③
D.④
2.从上述城市群的发展过程看,影响城市化进程的主要因
素是(
)
A.经济发展
C.人口数量
B.自然条件
D.人口迁移
【答案】A
【答案】B
角洲地区处于劣势的是(
)
3.20 世纪 90 年代以来,与长江三角洲地区相比,珠江三
A.国家的对外开放政策
C.工资水平
B.产业基础和科技实力
D.区位条件
【答案】B
的典型模式,其中代表江苏省的是(
)
4.(2011 年中山联考)下图是我国四个不同地区区域城市化
【答案】C
5.(2011 年深圳模拟)下列有关我国 21 世纪上半叶城市化
的推断,错误的是(
)
A.城市人口越来越多
B.城市化的速度越来越快
C.城市人口比重不断提高
D.城市中从事第三产业的人口比重越来越大
【答案】B
6.(2010 年广州测试)珠江三角洲曾是我国重要的商品粮产
区,现在花卉、蔬菜、水果和塘鱼等高产农业发展迅速。读珠
江三角洲地区图(图 4-2-5),完成下列问题。
图 4-2-5
(1)图示的地理事物发展过程被称为_______,此现象在该地
区发展迅速的原因是___________________。
(2)珠江三角洲地区粮食生产地位的下降,与其耕地面积的
锐减关系密切。该地耕地面积减少的主要原因是什么?
【答案】工业和城市的发展占用大量耕地。
城市化
工业化的迅速发展
化的主导因素是(
)
改革开放以后,珠江三角洲地区迅速推进工业化,同时加
快了城市化的进程。据此回答 1~3 题。
1.20 世纪 80 年代初,影响珠江三角洲地区工业化、城市
A.交通
C.侨乡
B.政策
D.劳动力
【答案】B
业分别是(
)
A.劳动密集型产业、高新技术产业
B.劳动力导向型产业、市场导向型产业
C.原料导向型产业、动力导向型产业
D.高新技术产业、劳动密集型产业
2.珠江三角洲地区工业化进程中的两个发展阶段的主导产
【答案】A
3.目前,珠江三角洲城市分布的主要特点是(
)
A.城市与乡村界限模糊不清的城乡一体化
B.城乡一体化和城镇高度密集的城市群体系
C.大城市连为一体的超级城市体系
D.农业产业消失的城市一体化地域
【答案】B
产基地,其战略目的是(
)
A.利用更廉价的劳动力资源,降低劳动成本
B.利用该市接近原材料产地的优势,减少原料运输成本
4.四川某家电生产集团在广东某市建立了规模化的家电生
C.珠江三角洲地区比长江三角洲地区具有更大的国内市场
潜力
D.利用广东靠海临港的优势,建立以出口为主的生产基地
【答案】D
(
)
B.水源缺乏
D.交通运输落后
A.出现民工短缺现象
C.能源供应紧张
5.影响珠江三角洲地区经济进一步发展的最大制约因素是
【答案】C