8.3 打破隔离的坚冰 课件-人民版历史必修3(37张PPT)

文档属性

名称 8.3 打破隔离的坚冰 课件-人民版历史必修3(37张PPT)
格式 pptx
文件大小 1.9MB
资源类型 教案
版本资源 人民版
科目 历史
更新时间 2021-06-16 08:04:41

图片预览

文档简介

第3课 打破隔离的坚冰
(20世纪前半期的文学艺术)
重要大事
1.第二次工业革命
2.第一次世界大战
3.俄国十月革命
4.资本主义经济危机
5.第二次世界大战
6.第三次科技革命
7.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
8.民族解放运动……
战争与和平
无产阶级革命
民族解放
大工业时代
……

想一想:
19世纪末到20世纪中叶世界上发生了哪些重要的大事?反映了怎样的时代主题?
时代主题
材料二 世界一体化进程促进了全球性文化交流的扩大。工业化的交流与非工业化的交流,不仅仅是物质的流动,更重要的是政治、思想和文化的交流。 ——人民版必修二专题五第4课《走向整体的世界》
材料一 这样,大工业便把世界各国人民互相联系起来,把所有地方性的小市场联合成为一个世界市场,到处为文明和进步做好了准备,使各文明国家发生的一切必然影响到其余各国……
——《马克思恩格斯全集》第4卷
一、19世纪末至20世纪中期世界文学艺术发展的背景
①第二次工业革命密切了世界各国间的联系,各国各地区文化在经过激烈碰撞之后逐渐打破了隔离的坚冰,取得了共同发展。
②垄断资本主义的形成、俄国十月革命、两次世界大战及第三次科技革命等,改变了人们的精神生活。
二、世界的文学
国家
代表作家
代表作品
作品特点
(地位)
人物评价
英国
法国
美国
印度
日本
苏联
中国
1、代表作家及作品
自主学习:
国家
代表作家
代表作品
作品特点(地位)
人物评价
英国


法国
美国


印度

日本
苏联
中国
高尔基
《海燕》《母亲》“自传三部曲”
《母亲》被誉为社会主义现实文学奠基之作
“无产阶级艺术最伟大的代表者”
鲁迅
《狂人日记》
中国现代文学史上第一篇白话小说
“中国现代文学奠基人”
“两个世纪的文化的一座桥梁”
日本首位诺贝尔文学奖得主
《约翰·克利斯朵夫》
罗曼·罗兰
乔治·萧伯纳
《苹果车》
20世纪第一部伟大的现实主义文学作品
马克?吐温、欧?亨利、杰克?伦敦
幽默、轻松诙谐
德莱塞
《美国悲剧》
德莱塞成就最高的作品
海明威
《太阳照样升起》《永别了,武器》《丧钟为谁而鸣》
“反战力作”
《老人与海》
“冰山原则”
开创了美国文学史上的“黄金时代”
泰戈尔
《吉檀迦利》
《戈拉》
亚洲第一位诺贝尔文学奖获得者
川端康成
《雪国》《千只鹤》
表现了“日本人内心的精髓”
代表音乐家和代表作品
流派


代表人物
代表作品
作品特点
地位
(评价)
印象主义


德彪西
《牧神午后》《夜曲》《月光》
朦胧、飘逸、空幻、幽静
20世纪音乐界承前启后的天才人物
表现主义



勋伯格
《乐队变奏曲》《小提琴协奏曲》《华沙幸存者》
重在表现内部、表现自我

新古典主义


斯特拉文斯基
《浪子历程》《春之祭》
风格简约自然

三、音乐的变奏
四、立体派绘画
1、画派特点:
2、代表人物:
毕加索(西班牙)
“蓝色时期”
“粉红色时期”
“黑人时期”
“分析立体主义和综合立体主义”
“新古典主义时期”
将绘画对象分解为若干几何切面,然后加以主观的并置、重叠,以表示物体的几何空间,由于画面破坏了人的正常视觉,所以会有支离破碎的感觉。
《亚威农少女》(立体主义的第一幅绘画)
《弹曼陀铃的少女》
《格尔尼卡》
《一个盲人的早餐》
《拿烟斗的男孩》
《镜子前的少女》
《戴帽的女人》
《三个乐师》
毕加索作品
《坐着的女人》
毕加索自画像
过去画家都是从一个角度去看待人或事物,所画的只是立体的一面。立体主义则是以全新方式展现事物,他们从几个角度去观察,把正面不可能看到的几个侧面都用并列或重叠的方式表现出来。在《亚威农少女》中,五个裸女的色调以蓝色背景来映衬,背景也作了任意分割,没有远近的感觉,人物是由几何形体组合而成的。

格尔尼卡是西班牙历史名城——风光迤逦的小镇,始建于1366年,1937年4月西班牙内战中,纳粹德国的空军轰炸了该镇。恰逢集市,德军3个小时的轰炸,2000多无辜平民丧生,格尔尼卡夷为平地。
一幅“变形”的画
公牛象征强暴,受伤的马象征受难的西班牙,闪亮的灯火象征光明与希望……
画的左边,一个妇女怀抱死去的婴儿仰天哭号,她的下方是一个手握鲜花与断剑张臂倒地的士兵。画的右边,一个惊慌失措的男人高举双手仰天尖叫,离他不远处,那个俯身奔逃的女子是那样地仓惶,以致她的后腿似乎跟不上而远远落在了身后。这一切,都是可怕的空炸中受难者的真实写照。
二战期间,德军经常出入于巴黎的毕加索艺术馆,争相观看毕加索的艺术。可是这些不速之客受到了冷淡的接待。有一次,在艺术馆的出口处,毕加索发给每个德国军人一幅《格尔尼卡》的复制品。一位德国盖世太保头目指着这幅画问毕加索:“这是您的杰作吗?”毕加索面色严峻地说:“不,这是你们的杰作!”
19世纪末20世纪中期世界文学艺术发展的影响
材料 20世纪世界文化最主要的特征是各民族文化之间的融合交流和与时俱进。这一时期,世界其他地区不断接受西方的先进文化,而西方则从其他地区的传统文化中寻求新的灵感。世界各国各民族的文化在经历了激烈的碰撞后,开始在融合中寻求新的发展,在继承各自优秀文化传统的基础上,以更加积极、开放的心态吸收其他民族的优秀文化成果,从而完善和发展自己。这一切使世界文化更积极地朝着多元化的方向发展。
①文化的交融有利于世界文化的整体进步;②有利于世界各地区各国政治经济的交流,促进世界一体化的发展。
疑难点拨2:
课堂小结
第二次工业革命后世界各国的联系加强;社会变革和动荡改变了人们的生活习惯,为文学艺术的发展开辟了广阔天地。
文学
打破隔离的坚冰


音乐
美术


文化的融合和多元化的发展
特点
欧美文学
亚非拉文学
无产阶级革命文学
印象主义音乐
表现主义音乐
新古典主义音乐
立体派
1.世界文学史上的著名小说《约翰?克利斯朵夫》和《美国悲剧》( )
A.开创了美国文学的“黄金时代”
B.属于著名的现实主义文学作品
C.属于美国作家德莱塞的著名小说
D.采用了“冰山原则”的创作手法
B
当堂检测
2.“人最宝贵的是生命,它给予我们只有一次。人的一生应当这样度过:当他回首往事时不因虚度年华而悔恨,也不因碌碌无为而羞耻。”由奥斯特洛夫斯基塑造的主人公保尔·柯察金的这段名言感人肺腑,它出自( )
A.《苹果车》
B.《母亲》
C.《钢铁是怎样炼成的》
D.《老人与海》
C
3.亚洲文学在保留民族特色的基础上,与欧美文学相融合,获得了世界的承认。诗集《吉加檀利》含义深远,清新美丽,使作者于1913年成为亚洲第一位诺贝尔文学奖获得者。这位作家是( )
A.鲁迅
B.川端康成
C.泰戈尔
D.巴金
C
4.“对建立在理性基础上的工业社会表示怀疑,不屑于表面的客观真实,致力于探索离奇别致的形式技巧。”具有这一创作精神的作者是( )
A.雪莱
B.毕加索
C.贝多芬
D.巴尔扎克
B
精选典型题
1.(2020年高考全国卷ш,34)图片为西方绘画作品《第一步》,其代表的绘画流派( )
A.注重内心的“自我感受”
B.强化了直观印象的作用
C.强调素描的准确性
D.追求画面严整和谐
A
第一步
2.(2017年高考江苏卷,20)建筑是凝固的艺术。下图是位于捷克首都布拉格的一幢建筑,被称为“跳舞的房子”。与这一建筑艺术风格最为接近的美术作品是( )
A.《拾穗者》
B.《格尔尼卡》
C.《日出·印象》
D.《自由引导人民》
B
罗曼·罗兰
20世纪第一部现实主义文学作品
跨越两个世纪的文化的一座桥梁
19世纪末的美国文学
特点:以幽默为主旋律,给人一种轻松诙谐的感觉。
马克?吐温 欧?亨利 杰克?伦敦
《美国悲剧》是西奥多·德莱塞最为重要的作品。主人公克莱德生活在一个穷牧师家庭,但家里并没有因为信仰而获得幸福,相反却过得十分糟糕。为了追求幸福,克莱德离家独自闯荡世界。贪慕虚荣的他虽然凭着聪明机灵在伯父的工厂里找到了稳定的工作,还遇着了爱恋自己的美丽女孩,但他并不满足,为了追求富家女,他竟然狠心的把自己已经怀孕的女友害死。最终,没有实现自己的淘金梦,克莱德受到了法律的制裁。
德莱塞 著(美国)
海明威(1899—1961),美国著名小说家,1954年度诺贝尔文学奖获得者。曾作为红十字会车队司机参加第一次世界大战,以后长期担任驻欧记者,并以记者身份参加第二次世界大战和西班牙内战。
海明威是个传奇人物。他参加过两次世界大战,因此作品中的人物不少是藐视死亡的勇士。《太阳照旧升起》、《永别了,武器》、《丧钟为谁而鸣》都表达了作者强烈的反战情绪,成为描写两次世界大战的名篇。其代表作《老人与海》通过描写人与自然的艰苦搏斗,表现了当时的社会现实,寓含着作者对人生的看法。这种创作手法则被称为“冰山原则”。
《老人与海》
海明威1954年诺贝尔文学奖获得者,代表作中篇小说《老人与海》。《老人与海》写古巴老渔夫圣地亚哥在连续八十四天没捕到鱼的情况下,终于独自钓上了一条大马林鱼,但这鱼实在大,把他的小船在海上拖了三天才筋疲力尽,被他杀死了绑在小船的一边,在归程中一再遭到鲨鱼的袭击,最后回港时只剩鱼头鱼尾和一条脊骨。《老人与海》的主题思想是人要勇敢地面对失败。小说中有一句名言:“一个人并不是生来要给打败的,你尽可以把他消灭掉,可就是打不败他。”
泰戈尔(1861—1941)是印度现代伟大的诗人、小说家和戏剧家。多才多艺,才华超人 。1861年5月7日出生在加尔各答的一个富有的婆罗门种姓地主家庭,他的家庭是当时加尔各答知识界的中心。诗集《吉檀迦利》和长篇小说《戈拉》是其代表作。
1913年,泰戈尔凭借其著名长诗《吉檀迦利》荣获了诺贝尔文学奖。得奖评语这样写道:“由于他那至为敏锐、清新与优美的诗;这诗出之以高超的技巧,并由他自己用英文表达出来,使他那充满诗意的思想业已成为西方文学的一部分。”
1924年泰戈尔访华,由林徽因和徐志摩作陪,于是留下了这一传世名照。由于林徽因人面桃花,似梅;徐志摩郊寒岛瘦,似竹;泰戈尔仙风道骨,似松,于是这张照片也被称为岁寒三友图,至今看来仍令人惊叹。
川端康成
1899年出生在大阪。幼年父母双亡,后祖父母和姐姐又陆续病故,他一生漂泊无着,逐渐形成了感伤与孤独的性格,这种内心的痛苦与悲哀成为后来他文学的阴影很深的底色。而在荣获诺贝尔文学奖三年之后,1972年4月16日,川端康成突然采取含煤气管自杀的形式离开了人世,未留下只字遗书。
高尔基1868年出生在伏尔加河畔一个木匠家庭。由于父母早亡,他十岁时便出外谋生,到处流浪。他当过鞋店学徒,在轮船上洗过碗碟,在码头上搬过货物,给富农扛过活。他还干过铁路工人、面包工人、看门人、园丁……。
  在饥寒交迫的生活中,高尔基通过顽强自学,掌握了欧洲古典文学、哲学和自然科学等方面的知识。只上过两年小学的高尔基在24岁那年发表了他的第一篇作品。
用笔战斗的无产阶级勇士
1901年著名的散文诗《 海燕 》,塑造了象征大智大勇革命者搏风击浪的勇敢的海燕形象,这是一篇无产阶级革命战斗的檄文与颂歌。
1906年高尔基写成长篇小说《 母亲 》塑造了世界文学史上第一批自觉为社会主义斗争的无产阶级革命者的英雄形象。是社会主义现实主义文学的奠基作。
自传体三部曲《 童年 》《 在人间 》和《 我的大学 》。
高尔基:社会主义现实文学的奠基人
青少年时期漂泊流浪的生活,使高尔基对腐朽的旧制度充满厌恶和憎恨。他在作品中抨击了沙皇制度的黑暗,揭露了资本主义社会的阶级剥削和压迫。1906年《母亲》完成。它描绘了无产阶级波澜壮阔的革命斗争,塑造了工人党员巴维尔和革命母亲尼洛芙娜的感人形象。这部小说极大地鼓舞了工人群众,使沙俄统治者十分惊恐。《母亲》被公认为世界文学史上崭新的、社会主义现实主义奠基作品。
《母亲》成了“一本非常及时的书”。当时“很多工人会不自觉地、自发地参加革命运动,现在他们读一读《母亲》,对自己会有很大益处”。 ——列宁
“ 人最宝贵的是生命。它给予我们只有一次。人的一生应当这样度过:当他回首往事时不因虚度年华而悔恨,也不因碌碌无为而羞耻。这样在他临死的时候就能够说:“我已把我整个的生命和全部精力都献给最壮丽的事业——为人类的解放而斗争。”
鲁迅(1881—1936)
横眉冷对千夫指,
俯首甘为孺子牛。
——鲁迅《自嘲》
鲁迅,原名周树人,字豫才,浙江绍兴人。鲁迅早年留学日本,当他看见大多数国人的愚昧与麻木时,决定弃医从文,试图用自己的文字来感染和唤醒中国人民,并以此来改变国民精神。
中国现代第一篇白话小说。
中国现代文学史上的不朽杰作
鲁迅希望通过描绘这些“沉默的国人的魂灵”,来促使人们反省自身,扫除愚昧和麻木,唤起国人斗争的勇气和精神。
法国作曲家
印象主义音乐的主要代表20世纪音乐界承前启后的天才。
特点:朦胧、飘逸、空幻和幽静的意境。
作品:德彪西的交响诗《牧神午后》以及管弦乐《夜曲》、钢琴曲《月光》。
表现主义音乐代表人
犹太血统的奥地利作曲家。
探索出了无调性音乐的规律—12音体系,对20世纪的音乐发展产生了巨大的影响。
其重要作品有《乐队变奏曲》、《小提琴协奏曲》、《华沙幸存者》等。
勋伯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