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共21张PPT)
读书
课本第46-47页
第三章 植物的激素调节
第一节 植物生长素的发现
1.概述生长素的发现过程。
2.理解生长素的产生部位、运输方式
及在植物体内的分布情况,特别是
对生长素的极性运输的理解。
应
怜
屐
齿
印
苍
苔
南宋诗人叶绍翁的传世名作《游园不值》
小
扣
柴
扉
久
不
开
春
色
满
园
关
不
住
一
枝
红
杏
出
墙
来
植物的向光性
科学家如何解释植物的向光性?
胚芽鞘
实验材料:胚芽鞘
胚芽鞘
的尖端
尖端以下部位
四个“部位”:生长素的产生部位、作用部位、感光部位、生长和弯曲部位。
生长素产生部位:
作用部位:
感光部位:
生长和弯曲部位:
胚芽鞘
的尖端
尖端以下部位
看视频思考问题,做完练习连一连
四个“部位”:生长素的产生部位、作用部位、感光部位、生长和弯曲部位。
生长素产生部位:
作用部位:
感光部位:
生长和弯曲部位:
胚芽鞘的尖端
胚芽鞘的尖端
尖端以下的部位
尖端以下的部位
生长素发现过程的总结与应用
胚芽鞘
的尖端
尖端以下部位
1931年,科学家首先从人尿中分离出具有生长素效应的化学物质——吲哚乙酸(IAA)。
生长素的化学本质是吲哚乙酸
1946年,科学家才从高等植物中分离出生长素,并确认就是吲哚乙酸(IAA)。
生长素在植物体内含量极少
生长素究竟是什么?
由植物体内产生,能从产生部位运送到作用部位,对植物的生长发育有显著影响的微量有机物。
植物激素
由于吲哚乙酸具有促进植物生长的功能,因此给它取名为生长素。除IAA外还有苯乙酸(PAA)、还有吲哚丁酸(IBA)等。
除生长素外,还发现了赤霉素、细胞分裂素、脱落酸和乙烯等。
对植物向光性的解释
背光一侧
向光一侧
生长素多
生长素少
细胞生长快
细胞生长慢
单侧光引起生长素背光运输(尖端)——横向运输
向光生长的原因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背光侧比向光侧生长素含量多,背光侧细胞生长快,向光弯曲
人类的许多科学发现,就是像这样经过一代又一代人的探索,才一步一步地接近事实的真相。每一位科学家所取得的进展可能只是一小步,众多的一小步终将汇合成科学前进的一大步。
弯曲生长
生长素
分布不均
2、学以致用——学考链接
对燕麦胚芽鞘做如下处理:①放在暗盒里;②在胚芽鞘尖端的下部用锡箔遮住;③在尖端横向插入云母片;④在尖端横向插入琼脂片;⑤切去胚芽鞘的尖端;⑥切去胚芽鞘尖端,但在切口上放一含有一定浓度生长素的琼脂小块;⑦切去尖端,在切口上放一含有一定浓度生长素的琼脂小块并放在暗盒里;⑧切去胚芽鞘尖端,放在暗盒里。上述装置均用相同的单侧光照射。
请仔细分析图,并回答下列问题:
(1)有单侧光照射时仍能直立生长的有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弯向光源生长的有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不生长、不弯曲的有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答案:(1)①⑥⑦ (2)②④ (3)③⑤⑧
(1)极性运输:从形态学的上端运输到形态学的下端。
(2)非极性运输:成熟组织中可以通过韧皮部进行。
二、生长素的产生、分布和运输
1.产生部位:
2.分布部位:
3.运输:
主要是幼嫩的芽、叶和发育中的种子。
植物体各器官中都有,相对集中地分布
在生长旺盛的部分。
可转化成生长素
色氨酸
如胚芽鞘、分生组织、形成层、发育的种子和果实
(主动运输)
极性运输
形态学的上端和下端
地上部分:
A.层次越高的枝条相对下面的枝条为形态学的上端。
B.以树干中轴为基准,同一枝条距中轴越远则是
形态学的上端。
(跨膜运输方式:主动运输)
极性运输
形态学的上端和下端
地下部分:
A.以地面为基准,距地面越深的根为形态学的上端。
B.以主根中轴为基准,同一侧根距中轴越远则是
形态学的上端。
(跨膜运输方式:主动运输)
课堂小结
植物生长
素的发现
生长素的发现过程
生长素的产生、运输和分布
达尔文
鲍森·詹森
拜尔
温特
产生
运输
分布
谢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