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1—2022学年部编版语文八年级上册第四单元复习基础知识达标训练 (含答案)

文档属性

名称 2021—2022学年部编版语文八年级上册第四单元复习基础知识达标训练 (含答案)
格式 docx
文件大小 124.5KB
资源类型 教案
版本资源 统编版
科目 语文
更新时间 2021-06-18 09:09:25

图片预览

文档简介

部编版八上语文第四单元复习基础知识达标训练
一、积累与运用
1.下列词语中加点的字,注音完全正确的一项是(  )
A.狼藉(jí) 
 秀颀(qí) 
 情郁于中(yú)
B.鲜腴(yú)
俯瞰(kàn)
连绵不断(mián)
C.恹恹(yàn)
凋谢(diāo)
触目伤怀(chù)
D.差使(chā)
濒临(bīn)
纵横决荡(héng)
2.下列词语中,没有错别字的一项是(  )
A.踌躇  炫耀  深不可侧  不能自已
B.震颤
婆娑
黄绿错宗
坦荡如砥
C.朴质
颓唐
屈曲盘旋
妙手偶得
D.赋闲
浦口
旁倚斜出
无边无垠
3.下列各句中,加点词语使用不正确的一项是(  )
A.山中竹林里的竹笋一出土就一日胜似一日,有如亭亭玉立的少女,在潜滋暗长。
B.如果是那些看不见摸不着的物体,如细胞或分子级大小的颗粒,普通镊子就无能为力了。
C.中梁云峰,诸峰奇异,山体连绵不断,森林植被丰富,景观千姿百态。
D.一首歌曲想要脱颖而出、叫好叫座,仅靠词作家的妙手偶得、灵光一现是不现实的。
4.某同学给在外工作的父母写信时,谈到了读书对自己写作的影响。下面是信的部分内容,请你读后完成下面的题目。
  ①你们一直喜欢读书,在你们的熏染下,我也越来越喜爱读书了。②我感到,书籍成了我写作的源头活水之一,对我在写作上获益良多。③通过读书,我的视野拓宽了,写作素材丰富了,写作水平提高了。④读书让我乐于写作, 
。?
(1)①句中,“    ”一词使用不当,可以改成“    ”。?
(2)②句有语病,修改意见:         。(不得改变原意)?
(3)在文末横线上补写一句话,表达出写作对读书的影响。
5.阅读下面《昆虫记》的片段,回答问题。
在实用几何学问题上,切叶蜂的确胜过我们。当我看到切叶蜂的巢和盖子,再观察了其他昆虫在“科技”方面创造的奇迹——那些都不是我们的结构学所能解释的,我不得不承认我们的科学还远不及它们。
(1)作者说:“在实用几何学问题上,切叶蜂的确胜过我们。”请你结合《昆虫记》的相关内容,举例说明。
?
?
(2)选段表现了作者怎样的科学精神?
?
?
6.请认真观察下面的图表,回答后面的问题。
中国中小学生网络使用情况统计图表
项目
上网时间、年龄
调查项目
每天都上网
平均每天上网2小时
10岁以前接触网络
所占比例
82.9%
70.4%
61%
(1)认真观察上面两个图表,写下你得出的结论。
?
?
?
?
(2)联系实际,谈谈你对中学生使用网络的看法和建议。
?
?
?
?
?
二、阅读
阅读下文,回答问题。
母亲的饭量
李世斌
①躺在病床上的母亲,饭量一天比一天小了。我从碗里舀出一调羹小米粥,母亲只吞咽了半勺,便闭上双眼,不管我怎么劝,也不肯再开口。
②我把碗轻放到床头柜上,起身走到病房外的露天平台上,点了一根烟。先前医生已经无奈地告诉我,母亲剩下的时间不多了。
③我儿时一直以为母亲的饭量很小,后来长大了,才意识到母亲的饭量跟常人没有区别,开心的时候,能喝下二两米烧,连精带肥的猪肉咸菜馅的麦饼一次也能吃下一整个。如今,母亲老了,病入膏肓了,连一小勺小米粥都难以吞咽。
④我鼻子阵阵发酸,想起了从前。
⑤那时我刚上小学,每天放学回家就盼着吃饭,饥饿感如肚子里的蛔虫,总是伴随着我。如果哪餐饭有番薯米粥吃,就算好伙食了,我一口气能吃下两大碗,我的两个弟弟妹妹也不甘示弱,吃着碗里的,两眼却瞟着锅里的。母亲总是默默地看着我们吃,自己顶多吃半碗粥就不再吃了。父亲贴着碗沿吸溜几口粥,会问一声母亲:“你就吃半碗粥,能行呵?”母亲总是说:“我饭量小,够了。”待我们都吃完了,母亲会用锅铲刮几下锅底,把粘在锅底的残糊盛进碗里,再泡上开水搅一搅喝进肚里。
⑥学校放暑假时,到晌午,母亲会煮一碗粉干(粉干里会掺一些剩饭或番薯),装进竹卷格儿,叫我给在田头劳作的父亲送去。临出门时,母亲有时会叮嘱一句:“你阿爸种田用力气,路上别偷吃啊,就是你阿爸叫你吃你也别吃,晚上阿妈让你吃饱。”
⑦田间的父亲光着膀子,脊背晒得乌墨般黑。他把寸寸断的粉干连吃带喝,会有意剩下一些让给我吃。我想起母亲的叮嘱,便眼巴巴地摇摇头不肯吃。父亲笑笑说:“阿爸叫你吃你就吃,阿爸不告诉你阿妈。”
⑧大概是在念小学五年级的时候,一次上体育课,我突然晕倒了。过一会儿苏醒了过来,老师不放心,叫学生到我家通知家长把我领回去休息。是母亲急匆匆来领我的。在回家的路上经过村口的一家面店,母亲问我:“肚子饿不?到面店吃碗面吧。”
⑨我当然想吃一碗鲜汤面,我咽下口水说:“阿妈,你吃我才吃,你不吃我就回家吃番薯。”
⑩母亲迟疑了一下,说:“好,阿妈身上正好有点儿零碎钱,阿妈也吃一碗,也好几年没吃店里的鲜面了。”
我跟母亲面对面坐在窄桌前,待两碗汤面端上桌,我迫不及待地夹起面条往嘴里送。母亲把自己碗里的面夹了几筷子到我碗里,才开始慢慢地吃着。这时,一个衣衫褴褛的乞丐佝偻着背走过来,手里捏着一只磕了沿的瓷碗。
当我把一碗汤面吞进肚子里后,我见母亲碗里的面还剩下半碗。我好奇地问母亲:“阿妈,你才吃了几口,怎么不吃了啊?”
母亲微笑一下说:“阿妈饭量小,吃不下了。”
母亲说完便拉起我离开面店。在走出店门口时,我无意间回头看了一眼,只见那个乞丐仰着脖子把刚才母亲的那只碗捧了个底朝天。
在那一瞥间,朝天的碗底深深地埋进了我的心里。
好久以前的事了,却恍若昨天。我的眼泪忍不住在眼眶里打转。
(选自《光明日报》2020年8月7日)
7.选文第⑤~段写了关于母亲的哪几件事?请用简洁的语言加以概括。
?
?
?
8.请分析下面句子中加点词语的表达效果。
待我们都吃完了,母亲会用锅铲刮几下锅底,把粘在锅底的残糊盛进碗里,再泡上开水搅一搅喝进肚里。
?
?
?
9.第④段在文中的作用是什么?
?
?
?
10.请简要概述文中母亲的形象特点。
?
?
?
附:作文
阅读下面的材料,按要求作文。
  “加油!”简单的一句话,让他浑身充满了力量,顽强地冲向终点。 
  “孩子,老师说你做得不错,你一定可以做得更好!”简单的一句话,让一个学习有困难的孩子一步步走进了大学的殿堂。 
  “三人行,必有我师焉”,简单的一句话,让他悟到了“山外有山,人外有人”
……
  简单的一句话为什么会有如此巨大的力量?
  请以《一句话的力量》为题,自选文体(诗歌除外),写一篇不少于600字的文章。文中不得出现具体的校名和人名。
参考答案
1.【解析】
B A项,“郁”应读“yù”;C项,“恹”应读“yān”;D项,“差”应读“chāi”。
2.【解析】
C A项,“深不可侧”应为“深不可测”;B项,“黄绿错宗”应为“黄绿错综”;D项,“旁倚斜出”应为“旁逸斜出”。
3.【解析】
A “潜滋暗长”指暗暗地生长。用在此处不合语境。
4.(1)熏染 熏陶
(2)将“对”改为“使”
(3)示例:写作让我更热爱读书
5.(1)示例:切叶蜂的巢在地道的下面,不能随时测量巢的大小,只能凭摸索得到的感觉来决定所需叶盖的大小。叶盖大了盖不了,太小了会跌落在巢内将卵闷死,而切叶蜂却能很熟练地剪下符合要求的叶片。而我们即使买一个锅盖,若不用工具测量的话,也很难选择出大小适宜的盖子。
(2)表现了作者实事求是的科学精神。
6.(1)中国大多数中小学生每天都上网,平均每天上网2小时,且接触网络的年龄偏小;他们上网以看动漫、看电影、下载音乐和玩网络游戏为主。(意思相近即可)
(2)(示例)看法:中学生使用网络,有利也有弊。网络可以开阔视野,为学习提供更多、更丰富的资源。但是,如果自我控制能力弱,就容易沉迷于网络游戏。建议:要善于利用网络学习,开阔视野,增长知识;要控制上网时间,不影响正常的学习生活,不沉迷于网络游戏,不浏览不良信息,不把过多精力用于聊天交友。
7.①放学回家,母亲看着“我们”吃饭,自己顶多吃半碗粥;②给阿爸送饭时,母亲叮嘱“我”路上不许偷吃,就是阿爸叫“我”吃也不能吃;③上五年级时,一次“我”晕倒后母亲领“我”回家休息,在村口面店吃面时,母亲特意只吃了几口面,留下半碗给乞丐。
8.运用“刮”“盛”“搅”等动词,细致地刻画出先子女后自己的俭朴的母亲形象,表现了母亲对子女的爱。
9.承上启下(过渡)。承接上文对“躺在病床上的母亲,饭量—天比一天小”的叙述,引出下文对儿时母亲说自己“饭量小”的回忆。
10.示例:疼爱子女,节俭朴素,家教严格,心存善良。(答出三点即可)
附:作文
【写作指导】
写作本文可选事例很多,可以广开思路,从不同角度进行写作。可采用叙议结合的方式写作,叙多议少或议多叙少都可以。在叙述事情时要详略得当,运用适当的细节描写丰富文章内容、刻画人物形象;论说的道理要有哲理性。通过对一句话的解读,表达自己的志向、意愿,可以直抒胸臆,也可以含蓄隐晦,留有余味,让读者体会揣摩。
【佳作展示】
一句话的力量
我上小学的时候,学习成绩很不好,常受到同学的嘲笑和爸妈的责备,我就索性破罐子破摔了。我和几个同学在上课的时候常把从鸟窝里掏来的幼鸟偷偷地放在桌洞里玩,老师的讲授哪里听得进去?
但我的老师是个有办法的老师。他发现苗头不对,就把我们这些调皮鬼依次叫到他的办公室训话。他对其他同学的训话我自然不知道是什么内容。我只记得他对我说:“只要你好好学,我保证你长大了能上大学。”
一个小山沟里的毛头小子,连镇上的大集都没有赶过一次,对“上大学”更没有一个确切的认识,但当时受周围环境的影响,也至少形成了这样一个初步的概念——上大学可是一件了不得的大事!
只为着老师的这一句话,我开始努力了。我不是一个聪明的孩子,但不懈的努力使我取得了优异的成绩。我一步一步地在求学的路上走着,直到今天我参加了工作,仍然觉得老师的话对我的一生是多么重要!
其实,我的老师只是一位普通的民办老师,后来在清退时返乡种田了。他虽然只上过小学,但他却懂得一句话的力量有多大。若干年后,我毕业参加了工作,仍然时常想起他对我的鼓励。也正是因为他的鼓励,我曾经也有过做教师的梦想。但事与愿违,后来我学了食品发酵专业,毕业后到工厂做了一名技术员。
我的一位朋友上了师范,毕业后到一所乡村小学任教。有一次我去看她,恰逢她在给学生上课。于是,我要求替她上一节课,圆我做教师的梦想。
我现在已经记不清当时我替她讲授的内容了。我只记得一个穿得很破、个头很矮的小女孩坐在最前边,每当我提问题的时候她总是很羞愧地低下头去,于是我注意到了她。
我开始向这个小女孩提问,我问她一道题的解法。她站起来,周围的孩子都笑出声来,她的脸已经变得很红,她深深地低下头去。我记得我对她说:“不要紧张,好好想一想,你一定能够做得出来。”
一分钟过去了,两分钟过去了……她的声音很小,但四周很静,只有她细细的声音在说……终于,她答对了,周围爆发出热烈的掌声!
事情已经过去多年,这个小女孩显然已经长大,我不知道她在以后的学习和生活中是否还能记得我的话,我想我实践了我的老师对我的教诲。
[点评]
作者在叙述时能够抓住问题的关键,既叙事又抒情,入情入理。是啊,一句普通的话语竟有如此大的影响力。老师的一句鼓励的话语,给了作者不竭的力量。一个人在失意的时候,多么需要一句鼓励的话!不需要深奥的道理,就这么短短的、简单的一句话,就会改变一个人的命运,督促人不断进取,获得成功。